超赞名人>江西省名人>上饶市名人>广丰区名人

汪希岳

汪希岳人物照片

广丰名人汪希岳介绍

广丰县洋口镇残疾人

我是一个残疾人,但我没有成为社会的累赘,反而为社会背上了民工子女就学难的大包袱,为残疾人争了光。我为此感到很自豪。”

“我愿做一个‘叫花子’,用我的行动向社会‘叫’,叫大家多关注民工这些弱势群体,多奉献一点爱心;我四处上门为孩子‘化’,通过社会支持募集一些教学设备。中国有老子、孔子、孟子等教育先贤,可我愿作一个人民的儿子,让更多民工的孩子能圆上学梦。”

———汪希岳

汪希岳汪希岳事迹

2005年3月,南京晓庄学院。在全国陶行知教育思想与课程改革高级研修班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界专家、学者正凝神观看一部反映广丰县残疾人汪希岳四处奔走,倾力筹建民工子弟学校的纪录片,不少人的眼里噙着泪花。片子播完,更感人的一幕出现:全场300多位教育界人士齐刷刷地站起身,向在座的轮椅校长汪希岳深深一鞠躬,感谢他为上万民工子弟付出的一切,敬佩他做了健康人都很难做到的事。

汪希岳,一位拖着两条病腿,摇着一副破旧轮椅的残疾人,10年中却以惊人的毅力在上海以及浙江海盐、海宁等地创办了5所民工子弟学校,让来自15个省、市、自治区的1.5万余名处于失学边缘的民工子女背起新书包,高高兴兴跨进了课堂。在汪希岳的身上,我们又一次看到了坚强不屈、无私奉献、勤劳善良、艰苦创业的“广丰人”精神。

9毛钱3个电话,踏上传奇办学路

汪希岳肤色黝黑,身材魁梧,然而与他身材极不相称的是两细细的病腿。"虽然我只能终身与轮椅相伴,但我要求自己做到自强、自立、自信,如果我不自强,谁帮我强?如果我不自立,谁帮我立?如果我不自信,谁信得过我?"提起维系他拼搏这些年的精神支柱,汪希岳总是这样动情地说。

汪希岳是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县人,20岁时患上青春期营养不良症导致的腿肌逐渐萎缩,以致最后无法行走。医生甚至告诉他,得了这种病的人,活过30岁的很少。残疾不等于残废,汪希岳并没有因此迷失人生的坐标,而是勇敢地向命运发起了挑战。凭着过人的才华和顽强的毅力,这位轮椅上的年轻人不仅成了广丰县洋口镇镇政府的秘书,甚至"不安分"的他还成了广丰县第一个"下海"的干部。广丰县作为国家首批公布的贫困县之一,常年在外打工谋生的人有20万之众,1993年,32岁的汪希岳毅然带着几十位同乡民工闯荡长沙、上海等地,办起了拆房公司。

随着公司的发展,事业的成功,有一件事令带着拆房队伍辗转大江南北的汪希岳常常揪心不已。他曾目睹上海普陀区长征镇竟有千余民工子弟无学可上而四处游荡,有的甚至在垃圾堆上结队打架,其中年龄最大的超过了12岁。 当时,汪希岳细心地调查了一下,发现在龙华地区竟有60多个小孩没上学。"他们交不起高昂的赞助费,回老家又失去了父母的照料",汪希岳陷入了深思,"自己能不能为这些无学可上的可怜孩子们推开求学的大门?"

1996年正月初九,刚过完年的汪希岳便匆匆从老家赶回上海,在徐汇区龙华镇租下一套300平方米的房子,用作学校教室。场地有了,课桌椅上哪里去找呢?汪希岳打听了一下,当时市场上一套全新课桌椅要300元,显然自己没有能力承担这笔费用。(下转4版)(上接1版)于是,汪希岳走出了一步现在看来还颇为冒险的棋。汪希岳先打电话向114问了一个教育局的电话,花了3角钱。接着,拨打了教育局的电话,简要地讲述了自己想要开办一所民工子弟小学的愿望,并询问教育局有没有多余的课桌。对方让他找一位姓曹的科长,并给了他另一个电话。这个电话没有超过3分钟,电话费是3角钱。接着,又花了3角钱打电话给曹科长。曹科长一听他的话,便很爽快地表示:“现在刚好有一批旧课桌放在我这里没办法处理掉,你要的话明天过来运走好了,不收你的钱!”3个电话,9角钱,便搞到了一批旧课桌。大喜过望的汪希岳第二天便租了一辆东风大卡车,和一帮民工兄弟跑到教育局拉回了50多套旧课桌椅。从此,汪希岳踏上了传奇的办学路。

为了民工子弟上学, 我愿做“叫花子”

1996年3月,位于上海徐汇区龙华镇的第一所广丰民工子弟学校艰难地办起来了。报名第一天,才来了1个学生,第二天来了11个,第三天来了6个。汪希岳心想,这样不行,就打出了一个旗号:“来本校学习,可以试学1个月,如满意再交学费。”这一招果然奏效,学校开学第一学期便有了108名学生,第二个学期就增加到212人,第四学期就变成了600多人。一时间,广丰民工子弟学校便在上海的成千上万民工中传开了。

办学之初的汪希岳缺场地、缺资金、缺师资。为了筹集资金,他从自己的拆迁公司调拨,不够再向自己的兄弟、亲戚朋友借;为了找到合适的办学场地,他一步一步手推轮椅走遍徐汇区的每个角落。在许多常人眼里轻松平常的事,对于一个身体高度残疾的人而言,付出的努力常人难以想象。

最初,汪希岳一人拖着病腿兼任校长和教师的角色,当孩子越来越多时,他有点吃不消了。于是回到江西老家,请了一个退休在家的幼儿园老师来到上海教书。这是汪希岳聘请的第一个老师。这以后,汪希岳为了帮学生请个好老师,不知跑了多少路。在上海龙华的民工子弟学校,有一位叫徐素珍的音乐老师,她退休前是黄浦区的特级教师,同时也是上海口琴协会的理事。经人介绍,汪希岳把徐老师“挖”到了自己的学校执教。不想,徐老师上了一学期的课,第二学期开学时,便跟汪希岳打了声招呼,说自己觉得在这里教书太辛苦,想回家享享清福,不干了。这以后,汪希岳每隔几天便会打电话,或拖着病腿上门找徐老师聊天,恳请她回到学校。就这样10多次“磨”下来,最后徐老师不得不向汪希岳“投降”:“汪校长我服了你的耐性,好吧,我会一直教到我教不动为止。”

谈起这段轶事时,汪希岳淡淡一笑:“找个老师容易,但找个好老师太难了!”在汪希岳的努力下,目前龙华民工子弟学校上海籍教师的比例竟占了一半。对于一所在上海只能付给老师1000多元工资的学校来说,这不能不算是个奇迹。

10年来,汪希岳 采用联合办学的方法,和几个弟弟先后在上海松江、浙江海宁、海盐等地创办起了5所广丰民工子弟学校,解决了1.5万余名民工子弟就学难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2001年9月25日,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慈善总会主席郑苏薇女士在北京钓鱼台宾馆还亲自授予汪希岳“公益使者”称号。郑女士不仅自己借款10万元资助汪希岳办学,还动员日本朋友原田中直先生捐款20万元。2004年4月9日,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在南昌宾馆亲切接切了汪希岳夫妇,对汪希岳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今年4月14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理事长,中国残奥会执行主席汤小泉到浙江省海宁市亲切接见了汪希岳,对汪希岳的办学事迹给予了充分肯定。来自各方的关怀和鼓励使汪希岳更加坚定了继续办学的信念。

2004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汪希岳得知浙江省海盐县还没有一所民工子弟小学,便萌生了到海盐办学的念头。汪希岳要来海盐创办首家民工子弟学校的消息一传开,海盐县委、县政府及社会各界立刻纷纷伸出热情的援助之手。1400多平方米的校舍以最快的速度腾了出来,租金还不到市价的一半;海盐向阳、天宁、实验、泰山等小学迅速无偿送来了数百套课桌椅;县慈善总会送来了价值上万元的复印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县云龙公交公司马上低价提供两辆大巴接送民工子弟上学放学;县电信、卫生、公安等部门实施“绿色通道”马上跟上配套服务……汪希岳动情地说:“我办学走了不少地方,海盐人的热情真令我感动。”

2004年9月,海盐首家民工子弟学校--广丰民工子弟学校开学,250多名民工子女背起新书包高高兴兴地跨进了校门。到现在,学生已增加到了900多名。为了吸引良好的师资,汪希岳想方设法提高教师待遇,如提供免费午餐,还每月发放住房补贴。同时还与本地两所一流公办小学结对,提高本校师资和教学管理水平。

“有了海盐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我要在海盐办起浙江最好的民工子弟学校。”汪希岳兴奋地在桌面上展开了一份海盐新广丰民工子弟学校的蓝图。今年初,海盐县以最快的速度批给学校30亩地建新校舍,规划可容纳24个班900多名学生,现在汪希岳正在为筹集近1000万元的建校资金而奔波。

汪希岳不是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但他是一个勤勉好学的人。通过刻苦学习,汪希岳已经对教育教学有了深刻的理解。他深深地知道,教育是一门“爱”的学问,只有播撒爱的阳光,小树苗才能茁壮成长。因此,汪希岳要求所有教师绝对不准打骂、体罚学生。他自己也经常找一些犯了错误的学生,和颜悦色地开展谈心活动。经过他的教育,不少入校时还打赤膊、穿拖鞋、蓬头垢面、随地大小便的学生,不久之后就都变得衣着整洁、彬彬有礼了。许多民工家长说:“汪校长真是办了件大好事,孩子能安心读书,得到正常的教育,我们在外也能安心打工了。”非但如此,对一些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孩子,汪希岳还想方设法减免他们的学杂费。1996年,汪希岳在他办学所在的上海徐汇区发现一名衣着破烂的小孩,整天四处晃荡。经了解,这名孩子名叫杨杰,山东临沂人,父亡,母改嫁,与捡破烂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于是,汪希岳将小杨杰收进自己的学校,学杂费、伙食费全免,从学前班到初中毕业,总数近2万元。迄今为止,汪希岳共为600多名民工子女减免各种费用达20多万元。汪希岳说:“我图什么呢?作为一残疾人,我能为社会弱势群体多做点有意义的事,用我的精神激励更多的人,我就满足了。”

更多的人被汪希岳的办学精神所感动。2004年10月,上海师大65届同学会的25名老教师得知汪希岳的办学事迹,特意赶到海盐为学校捐资10万元;得知学校要建新校舍,上海中海建筑设计院的一位教授免费为学校设计规划图纸;嘉兴学院的一位大学生写信给汪希岳:全班正组织一次风筝义卖,将款项捐给学校,以表达支持和敬意。今年4月22日,国际著名软件专家、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美国Solidworks公司首席科学家叶修梓,专程赶赴浙江省海盐县,看望了阔别20多年的广丰老乡、高中同学汪希岳,被这位老乡自强不息、顽强不屈的创业精神而深深感动,决定筹集大量资金支持汪希岳将事业做强做大。社会各界及家乡父老亲友的热情关怀,给了汪希岳更大的力量。

“民工子女念完小学后,今后还将面临一个就学难的问题!”汪希岳忧虑地说,因为民工子弟小学和当地初高中还有一个接口的瓶颈问题。相对于民工子女小学来说,专门接收民工子女的中学还很少,民工子女在小学升初中时,便会面临就学难的问题。汪希岳说,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他准备开办民工子弟中学,甚至专门接收民工子弟的大学,以解决民工子女上中学的难题。

身体残疾的汪希岳,心中时刻想着的,并不是自己的身体健康,而是民工子女的就学难问题。让我们全社会都伸出援手,帮助汪希岳实现心中的梦想吧。同时,也让我们衷心祝福汪希岳一路走好,祈愿好人一生平安,爱满天下。

汪希岳补充介绍

  汪希岳,男,广丰县洋口镇人,上海松江、浙江海宁、海盐等地5所民工子弟学校校长。

  20岁那年,汪希岳患上青春期营养不良导致的双腿肌肉萎缩症,以致最后无法行走。1993年,他从广丰县洋口镇政府辞职下海,办起了拆房公司,带着几十位同乡民工,闯荡长沙、上海等地。1996年3月,在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局支持下,由他创办的第一所广丰民工子弟学校,开始正式对外招生。学校第一个学期招了108名,第二个学期增加到了212人,第四学期就变成了600多人。

  10年来,汪希岳拖着两条病腿,摇着一辆破旧轮椅,依托社会各界的热心扶持,以惊人的毅力,采用联合办学等方法,先后在上海、浙江等地创办了5所民工子弟学校,让来自15个省、市、自治区的1.5万余名处于失学边缘的民工子女背起新书包,高高兴兴跨进了课堂。

  承蒙社会各界厚爱的汪希岳,还将自己浸透热情 的爱,撒向无数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孩子。迄今为止,汪希岳先后为600多名民工子女减免各种费用达20多万元。

  汪希岳为解决民工子弟就学难问题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做了一件件健康人都很难做到的事,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2001年9月25日,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慈善总会主席郑苏薇在北京钓鱼台宾馆,授予汪希岳“公益使者”称号。2004年4月9日,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在南昌宾馆亲切接见了汪希岳夫妇,对汪希岳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今年4月14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汤小泉特地到浙江省海宁市看望了汪希岳,对他的办学事迹给予了充分肯定。

  面对各界亲切的关怀和鼓励,汪希岳更加坚定了继续办学的信念。

  洋口镇 广丰县辖镇。1938年设洋口镇,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建镇。位于县境西部,丰溪南岸,距县城9.5公里。面积24平方公里,人口2.9万。二(度关)上(饶)公路经境北。辖长春街、中心街、中山街、桥东4个居委会和洋口、湖边、严村、庙林、赵塘、壶山、梓里、新村8个村委会。丰溪西流、枧溪北流汇入丰溪。西河平原为主要农耕区。农业主产水稻、油菜、甘蔗,特产水蜜桃。……

  “汪希岳”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