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江西省名人>宜春市名人>铜鼓县名人

罗理松

暂无罗理松人物图片我要提供名人图片

铜鼓名人罗理松介绍

革命烈士

  罗理松(1880~1956),原名罗会森,字光林,生于清光绪六年(1880)二月初一日,祖籍广东梅州,铜鼓古桥人。娶妻赖氏,兄弟3人,世代务农,租地主田种。会森读了两年私塾,因缴不起学费辍学,便拜广东来的师傅学武,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因遭大旱,田地减产,交不起租谷,地主强行剥夺佃权,其兄会旺在抗争时被打伤。罗会森忍无可忍,年轻气盛,出手将地主帮凶打伤,只好离家别妻逃命,改名罗理松藏身修水漫江,帮人做茶叶。

  适逢湖北招募新军。他便到武昌投军。由于武功超群,很快被提升为下级军官。当时革命党人在湖北新军中宣传反清思想,他坚定地站在革命党人一边。1911年10月,罗理松参加武昌起义。起义成功后,他供职于北洋军阀集团,积资至旅、师级军官。1913年,孙中山部署发动“二次革命”。7月,李烈钧在江西湖口组建讨袁(世凯)军,发布讨袁檄文,罗理松立即前往参加湖口起义。起义失败后,罗理松被迫脱下戎装,穿上道袍,漫游名山胜水。为了有个根基,他虔诚地拜了一位姓洪的道人为师。他到庐山,寻觅传说中的仙人足迹。由于罗理松有参加辛亥革命的光荣历史,一些年轻的道人尊他为师,并给他一个“云仙道人”的道号,从此他的署名便是“云仙道人罗理松”。罗理松在有仙人传说的地方建筑了一个大圆门,题额“仙人洞”,并署上“云仙道人罗理松携徒建”字样,是庐山重要的景点之一。

  1933年,罗理松离开仙人洞,到庐山下的德安、星子、都昌三县漫游。为了生活,他给人看风水,用中草药治病,而遇贫困者则不收分文。后来在德安凤凰桥郭家坂(今林泉乡林泉村)买了几亩薄田,做了一幢两层的小瓦房作为庄屋,借给一户贫家居住种田。

  此后,罗理松在德安生活得悠游自在,但他始终忘不了庐山仙人洞的道友。日寇侵占庐山后,仙人洞道友非常寒苦。他便将德安凤凰桥被烧毁的“朝阳寺”进行重建,把它作为“仙人洞的别洞”,让庐山仙人洞的道友到此过冬避寒。

  1949年8月,亡命奔波四十余年的罗理松始回铜鼓家乡探亲,一家老小悲喜交集,终于圆了还家梦。1951年,罗理松第二次回家探亲。为了照顾他的晚年,自他第一次探亲后,他的一个儿子和儿媳,一个孙子和孙媳,两个曾孙,先后去德安郭家坂团聚生活。儿子种田,孙子先后任凤凰乡农会会计、乡长,曾孙读小学,让他晚年享到天伦之乐。1956年,云仙道人罗理松逝世,终年76岁。亲属遵照罗理松生前遗愿,将其遗体面朝庐山安葬在德安郭家坂的山冈上。老人逝世后,子孙们全部回归家乡铜鼓古桥生活。

  至此,廖家三代8位革命者仅剩廖德生一人。他于1937年被国民党抓去当兵,在萍乡练兵场上,因反抗国民党军官的残暴-竟被活活打死。1985年进行革命烈士普查,追认其为抗日民族战争而献身的烈士。

  1913年暮春,废厅建县,铭猷调赴宜黄主管东陂缉私税卡。离职之日,依依送别人群,只见数担行李,几挑书籍,别无他物。民国五年,署理乐平知事,奉公克己,整肃吏治,考绩荣获五等金质单鹤奖章。任满告老还乡,间或应邀赴大、中院校讲学外,专注撰辑《二石小记》,怡然自号“二石老人”。

  铭猷治学勤奋,知识广博,著有《法学辑要》《中国沿海形势图说》《慎园诗文钞》《羞不恒日记》《民佣堂随笔》《环山阁杂记》《中西生理学图表》传世。稽考历任铜鼓营城分防府同知,兼享著名学者盛誉的无过于斯人。年近古稀,心衰力瘁,病逝东台镇兰香巷慎园故居。

  ��悍保镖,故而轻易不敢下手。光维出门时更行装,隐蔽身份,形影飘忽,善于机巧应变;更以经常压抑豪强,扶助贫弱,每逢困厄处境,屡得劳苦大众奋起掩护,化险为夷。生平屡出奇谋巧计,替人鸣冤解难的事迹,至今传为美谈。活至93岁,终老家园。安葬在三都街后盆形。

  “罗理松”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