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江苏省名人>镇江市名人>丹徒区名人

郑锡兰

郑锡兰人物照片

丹徒名人郑锡兰介绍

革命烈士

郑锡兰(1908-1944),字炳荣,江苏武进人。1938年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严桥村党支部书记、区委书记、铁道工委委员。1944年5月16日,他在镇江西湖乡丁甸村被日伪军包围,突围时,中弹负伤被捕。他身陷囹圄,正气凛然,故意将伤口扒大,让其大量流血。日军阻止时,他大骂敌人,然后用头猛撞柱子,壮烈牺牲。

郑锡兰人物生平

郑锡兰,又名郑炳荣,武进县万绥乡严桥村人。他幼时入学,在私塾读书11年,对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文天祥等人很为崇敬。青年时,他在丹阳访仙乡北舍上村、武进罗溪乡的观庄任塾师,不仅教学认真,而且经常帮助贫苦学生干田间农活,深受学生、家长爱戴。抗日战争前夕,弃教回家务农。

1937年冬,侵华日军长驱西进,武进沦陷。热爱祖国的郑锡兰立志为抗日救国贡献力量。1938年下半年,在徐作宪等人的影响下,参加了管文蔚领导的抗日自卫团,宣传抗日救亡,保卫家乡。

1940年夏,郑锡兰在中共武进县委组织部长康迪的教育培养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奉命在家乡开展建党工作。经过一段间的努力,发展了巢长书、刘玉夫、汤如兰等六七名党员,建立了中共严桥村党支部,他任支部书记。由于他办事认真,大公无私,严格要求自己,处处起带头模范作用,因此该党支部具有较强的战斗力。不久郑锡兰去小河下滩参加抗日青年训练班学习,然后,到武进县抗日民主政权六区(小河河北原东陆乡一带)负责民运工作。1941年任中共武进县六区区委书记。在这期间,他夜以继日地奔波在小河下滩地区,先后发展了一批共产党员,建立了六圩、陈家、南杨、管家等党支部,基本上做到了每个自然村均有党的支部。从而把这个地区的参军支前,锄奸惩霸,减租减息,生产自救等各项工作搞得很有起色,使这里成为新四军及党政工作人员来往大江南北的重要交通线之一。

1941年秋,他调中共路北特委工作。1942年3月,中共铁道工作委员会成立,管辖沪宁铁路无锡到龙潭之间沿线地区的党的工作,郑锡兰为委员,他和战友们对确保铁路南北我方人员过境安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那艰难困苦的日子里,郑锡兰很少有时间回家,可他家里却接连发生了几次不幸事件。先是万绥乡严桥村地方恶势力、青帮头子巢某,投敌当了汉奸,带领驻在孟城据点里的日伪军来严桥村将其妻抓去。不久,又将其伯父和父亲抓去据点监禁,进行敲诈勒索,被迫卖去30多亩田和两条耕牛,致使他家濒临破产。但这一切都动播不了他的革命意志。

1942年下半年,他调任山北县一区(即今丹徒县辛丰、谏壁地区,包括运河以西,镇江以东的12个乡镇)区委书记。在这日伪军据点林立的恶劣环境中,他宣传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秘密发展党组织,建立基层民主政权,开展抗日游击斗争,使辛丰地区的局面迅速打开。

1944年,敌人为切断铁道南北新四军的联系,在辛丰一带又布下6个据点,形成一个“日军多,伪军多,特工多”的地带,斗争更为艰巨复杂。5月16日,一区区长王元清在辛丰西湖乡池家坝壮烈牺牲。6月2日晚上,郑锡兰等在丁甸村活动时,被潜伏在该村的日伪特务告发,遭马林据点日伪军70余人包围,郑锡兰等顽强战斗,从黑夜一直坚持到翌日清晨,由于敌众我寡,弹尽援绝,不幸中弹,郑锡兰和其他3人同时落入敌手。他把生死置之度外,为了保全组织,悄悄地将组织名单吞下肚去,并拒绝敌方医生的治疗,反将伤口扒大,让其流血。日军见状立即上前阻止。大义凛然的郑锡兰一边大骂日寇,一边将头猛撞壁柱,壮烈牺牲。敌人目瞪口呆,一无所获。辛丰地区的抗日军民得知他壮烈牺牲的噩耗,立即掀起了为郑锡兰烈士报仇的抗日怒涛。中共山北县委、铁道工委、山北县抗日民主政府,在大曲乡召开了王元清、郑锡兰烈士的追悼大会,把辛丰区(即山北县一区)命名为王郑区,以示纪念。

郑锡兰补充介绍

  郑锡兰(1908一1944),又名炳荣,武进县人。8岁入私塾,21岁任小学教师。民国27年(1938),参加管文蔚领导的抗日自卫团,在抗日青年培训班学习时加入共产党。回村后建立了严桥村党支部,任支部书记。民国31年下半年,调山北县一区任区委书记,活动于密如蛛网的敌伪据点之间。王元清壮烈牺牲后,郑动员全区人民,为王元清烈士报仇。民国33年6月2日晚,在丁甸村研究工作,潜藏敌特密报日军,被70余名日伪军包围,战斗到次日清晨,不幸中弹被捕。敌人为他治伤,妄图从他口中获得党的秘密,郑拒绝治疗,反将伤口扒大,让其大量出血。日军立即阻止,他大义凛然,痛骂敌人,将头猛撞柱壁,壮烈牺牲。全区军民,无不悲痛,家家用“烧七”的习俗来悼念他。中共山北县委、县政府、铁道工委,在大缺乡召开追悼王元清、郑锡兰两烈士大会,并改一区为王郑区,以示纪念。

  “郑锡兰”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