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名人汤曙红介绍
汤曙红(1915-1939),原名宜秀,江苏省连云港灌南汤沟人(时属沐阳县)。
早年在家乡任小学教员。卢沟桥事变后,积极从事抗日救亡活动,组织当地群众成立游击队进行抗日战争。1938年3月,任汤沟乡民众武装抗日自卫队大队长。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3月起,任东灌沐抗日游击总指挥部指挥,新四军陇海游击支队第三团团长。
7月初,率三团在盐河、涵养河交汇处的五里槐成功伏击日军,打响淮海民众抗日的第一枪。几天后带领精干小分队奇袭土匪头子贾锡福的巢穴孙二庄,击毙贾锡福及匪徒共37人。7月17日傍晚,为团结抗日,只身前往汤沟乡公所,与国民党沐阳县常备大队长王绪五谈判,被王部中队长周法乾杀害,年仅24岁。
汤曙红人物生平
1915年,汤曙红出生于江苏省连云港灌南县汤沟镇汤沟村一个破落地主家庭,原名汤宜秀。年少时,汤曙红聪慧好学,先受业于私垫,后人汤沟小学读书。1929年,汤曙红以优异成绩考人淮安中学,两年后转人上海正风中学,后转东海师范就读。学生时代的汤曙红,除奋发学好各门功课外,还广泛涉猎进步书籍,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表达雪洗国耻、振兴中华,给家乡带来火红曙光的志愿,他在1933年毕业之前改名汤曙红。
汤曙红东海师范毕业后,任教于汤沟小学。那时,沐阳中学、东海师范等学校也都陆续解散了,失学的学生和一些进步青年常常聚到汤沟小学唱歌、唱戏、找书看。汤曙红看到他们的可造之处,便提议创办一个“青年读书会”,受到热烈响应。他组织大伙找来《大众哲学》《读书生活》《青年》、《资本论》等进步杂志与书籍供大家阅读学习,他们还印发抗日传单、教唱抗日歌曲,产生了积极影响。
1937年10月,汤曙红组织了汤沟剧团,他们先后排演过《放下你的鞭子》、《血战卢沟桥》、《宛平战斗》《布袋队》《盐城失守》《古城的吼》等抗日剧目。戏演完了,就趁热打铁,发动小伙子参加自卫队,老人参加农救会,妇女参加妇救会,小孩参加儿童团。在“读书会”和剧团的宣传影响下,连五、汤沟先后组织起了“抗日自卫队”、“青年救国会”和“儿童团”。
1938年春,一支2000多民众参加的抗日武装汤沟乡民众抗日自卫队在汤沟小学正式成立,民众一致推选汤曙红担任自卫队大队长。成立那天,自卫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在东灌沐地区初次显示了民众抗日武装的强大力量。
同年5月,在汤曙红的组织下,汤沟地区抗日宣传机器《大众报》出刊,汤锐、汤慕芦等一些有威望的开明人士积极撰写文章。日益活跃的《大众报》,召引许多沧陷区的青年和爱国志士纷纷投奔汤沟,参加热火朝天的抗日斗争。8月,汤曙红通过积极的民选斗争,当选为四乡联防主任、汤沟乡乡长。
1939年1月,中共苏皖特委组织部长李浩然,指派余耀海、孙朝旭到灌沐一带开辟工作。早就向往共产党的汤曙红,像接待亲人一样地欢迎余、孙两位同志,主动向他们谈思想、汇报情况、申请人党。3月,经组织批准,汤曙红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中共沐阳县委军事部长。
汤曙红非常注意执行党中央“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1939年3月的一天,汤曙红接到急信,获悉国民党沐阳县政府部分人员被日军包围在西圩村,要求四乡火速支援。汤曙红从抗日大局出发,带着汤沟的六七十名自卫队员,迅速赶往西圩增援,并派人联系四乡的联庄会和民众武装3000多人参战。汤曙红赶到后,立即命令将数门土炮集中使用,向敌人发起猛攻。一阵巨响,日军被打得东奔西窜,哇哇乱叫。人民抗日自卫队越打越猛,土枪、钢枪一齐开火,没等天黑,日军丢下20多具尸首夺路而逃。
4月14日,山东分局和苏皖特委决定将东灌沐一带的抗日武装组建为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游击支队第三团,汤曙红任团长,下辖4个营。
1939年5月初,遵照陇海南进支队指示,汤曙红率三团进驻马陵山地区休整。当时,大家缺吃少穿,生活非常艰苦。汤曙红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管谁缺了衣服、鞋袜,便将自己的给他们;缺了钱,便指着自己的小包,让他们自己去拿;实在没有了,便让母亲变卖房产、土地来支持革命。而他自己穿的,却是一双磨通了底的布鞋。“团长”和士兵一样艰苦,大家都毫无怨言,同志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生活固然艰苦,行军也不轻松。汤曙红有一匹红马,可他从来不骑,不是背东西,便是让给有病的同志骑。部队天天行军,大家咬着牙坚持,开始行走几十里,后来上百里。到了宿营地,便向老乡借张晒箔或者几抱麦秸草往地上一摊,和衣而卧。汤曙红常常待大家睡下后,又和几位领导研究下一步工作安排后才休息。
极富才情的汤曙红在如此艰苦的情况下,仍然充满激情,于马陵山区留下不少美好激昂的诗句:
夜卧五华横枕戈,怆怀战士缺鞋多。
背倚青山面对河,山风河雾着衣裹。
我呼织女快些织,多织军鞋少织箩。
爬山越岭成习惯,扫叶道人怎奈何。
斩除荒秽骋戎马,难怪深山乱石多。
为操地利斗东倭,开展山区布网罗。
踏碎不平成任务,直当洗脚用沙搓。
难得贤明施慨助,治戎有幸得人和。
义泽河桥是灌南境内盐河支流义泽河上的一座木桥,它是大伊山日军南向新安镇、链水、淮阴的交通咽喉。日军大伊山司令部的弹药、粮食供应都要经过义泽桥北运。为了建造这座桥,日军不顾当地群众的强烈反对,将附近有百年之久的柏树林全部砍光,精选其中最粗实的木料建桥。大桥建成后,日军又在桥的南北两头各设了一个调堡,每个桥头堡各派一个加强班看守,守桥的全部是日本兵,并且配备了重机枪、小钢炮等重武器。平民百姓及牲畜一律不准从桥上通过。
1939年6月中旬,经过仔细研究,汤曙红和团领导谋划毁掉这座桥。他们组织战士购买了一条小船,船上满载柴草,草上浇上煤油、撒上火药,船体横绑长棍。两名熟悉水性的战士陈开富、汤俊川自报参战,当晚9时,他们乘着潮水退潮潜水推船前进,当小船漂至义泽桥时,他们即点燃柴草,小船刚好被横绑的长棍卡在桥孔内,呼呼燃烧的大火猛烈地吞着木桥。日军苦心建造的义泽河桥被烧毁,其南北交通陷于瘫疾。自从日军在大伊山、新安镇等处安了据点,盐河便成了他们灌(云)连(水)潮河运输线的咽喉。汤曙红获悉,7月8日上午将有不少日军前往连水,汤曙红决定在五里槐打个伏击。
五里槐位于岑子河、盐河和涵养河的交叉河口,易守难攻。7月8日凌晨,汤曙红等三团领导率队埋伏在涵养河与盐河交叉处的五里槐一带堤岸上的灌木丛、玉米地里。天近响午,鬼子的汽艇拖着木船由北向南越驶越近。当敌人进人我伏击圈时,只听一声令下:“打!”钢枪、土枪一齐开火。敌人一瞬间被打闷了,木船在河里像无头苍蝇似的乱转,船上的日军你推我撞,挤成一团,木船一下子翻了个底朝天,几十个鬼子掉下了河。后来,日寇镇静下来,掉转汽艇,向我方伏击地点开来,机枪、挪弹筒打得战士们拾不起头。我方吹响了冲锋号,这实际上是事先规定的撤退信号。就在敌人发愣的片刻,战士们撤了下来,钻到高粱地里跑了。鬼子气得嗽嗽怪叫,在后面打了阵机枪,便忙着去打捞死尸了。
五里槐战斗打响了海属地区民众抗日的第一枪,能伤日军数人,缴获步枪10余支,以铁的事实,打破了“日寇不可战胜”的悲观论调。但是五里槐战斗虽取得了胜利,可是鬼子丢下的战利品,却被土匪头子贾锡福从中渔利,占为己有,始终不愿将武器弹药交出来。汤曙红报请上级批准,决定除掉民愤极大、万恶不熬的贾锡福。1939年7月12日,汤曙红通知贾锡福,要和他商谈处理五里槐战利品问题,地点定在卢野场。商谈时间快到了,较猎的贾锡福却带兵闯向了卢野场南边的三团二营驻地孙二庄。
汤曙红随机应变,迅速做了安排部署。面对贾锡福别有用心的看枪要求,汤曙红大胆将自己的手枪甚至还有几粒子弹递给贾锡福看,打消了他的戒心。汤曙红之后佯装受凉肚疼上厕所,与汤玉连、汤金山等人里应外合,仅用半小时就以很少的兵力,一举消灭了包括贾锡福在内的土匪10余人,为地方除了一害,也锻炼了部队,鼓舞了群众。
三团的发展、壮大,吓坏了国民党顽固派,他们视抗日英雄汤曙红为眼中钉、肉中刺,欲置之死地而后快。1939年7月15日,国民党沐阳县常备大队长王绪五,借我连五庄地下党组织群众抗捐抗税,与常备大队周法乾部发生冲突一事设下陷阱,差人邀汤曙红去汤沟共同处理连五庄“抗缴公粮、蓄意暴动”事件,并扬言汤曙红不谈,则逮我抗日军民,送沐城治罪。连五庄是三团的根据地,为了连五庄的党组织和群众的安危,汤曙红不顾个人安危与同志们劝阻,只身骑马赶去汤沟乡公所,被周法乾杀害在乡公所的门前。
汤曙红后世纪念
为纪念汤曙红烈士,1940年8月,抗日民主政府决定改汤沟乡为曙红乡,改汤沟小学为曙红小学。
1942年9月13日,由李一眠、丁慎之、孙笃生等13人组成的淮海区汤曙红烈士公葬委员会发布“启事”,历述汤曙红在东灌沐地区抗日斗争的光辉业绩,将汤曙红烈士安葬于汤沟镇(今汤沟镇政府西侧)。1974年3月,白皂人民公社党委会、革委会为烈士墓竖碑。1984年9月,灌南县政府将原土墓以混凝土封固,并重新立碑纪念。
汤曙红补充介绍
汤曙红(1915~1939),原名宜秀。沭阳县汤沟(今灌南县汤沟镇)人。烈士。先后在家塾、汤沟小学、淮安小学、上海正风中学、东海师范学校学习。民国22年(1933年)毕业,到汤沟小学任教。
在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下,民国26年,他在汤沟小学办起了读书会,进行抗日宣传。民国2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中共沭阳县委军事部长。同月,东灌沭抗日游击总指挥部成立,任总指挥。4月14日,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游击支队第三团,任团长。7月初,率领第三团在盐河、涵养河交汇处的五里槐对日军进行伏击,赢得胜利,打响了淮海民众抗日的第一枪。7月上旬,又消灭土匪37名,除掉人民切齿痛恨的土匪头子贾锡福。汤曙红的抗日爱国行动引起了日军及国民党顽固派的痛恨。7月17日,他被国民党沭阳县常备队第二大队长王叙五以邀请前往处理公务为名,诱骗至汤沟,被国民党沭阳常备队周法乾枪杀。
“汤曙红”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