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名人冯亦同介绍
冯亦同,南京市作家协会顾问。1941年10月16日出生,江苏宝应县人。1959年毕业于江苏省扬州中学,1963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曾长期从事教育工余。学生时代开始文学习作,1961年在新华日报发表处女诗作《在宇宙的大街上》,60年代初参加省作协诗歌组活动,后因文革长期搁笔。1981年底调入南京市文联工余,历任第四、第五、第六届市文联委员,文学工作者协会驻会干部、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南京市文学创作讲习所诗歌班辅导员、青春文学院辅导部主任。1985年南京市作家协会成立,历任第一届作协副秘书长、秘书长、第二届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2002年2月第三届南京市作协代表大会上,被聘为南京市作协顾问。
1988年参与创建南京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并任该会副会长。1992年江苏省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成立后,被该会历届理事会推选为副会长。2012年5月被聘用为江苏省中华诗学研究会顾问。
诗作《莫高窟写意》获首届金陵文学奖,诗集《男儿岛》1996年获第二届南京市文学艺术奖银奖;文学传记《徐志摩》2000年获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颁发的首届龙文化金奖;广播剧《朱自清之歌》获江苏省1998年度广播剧单本剧一等奖,2001年获江苏省委宣传部颁发的第四届“五个一”工程奖。文艺论文《新诗:面对希望的挑战》、《鲁迅与中国现代诗歌》发表后为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所转载。
冯亦同简介
冯亦同,南京市作家协会顾问。1941年10月16日出生,江苏宝应县人。1959年毕业于江苏省扬州中学,1963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曾长期从事教育工余。学生时代开始文学习作,1961年在新华日报发表处女诗作《在宇宙的大街上》,60年代初参加省作协诗歌组活动,后因文革长期搁笔。1981年底调入南京市文联工余,历任第四、第五、第六届市文联委员,文学工作者协会驻会干部、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南京市文学创作讲习所诗歌班辅导员、青春文学院辅导部主任。1985年南京市作家协会成立,历任第一届作协副秘书长、秘书长、第二届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2002年2月第三届南京市作协代表大会上,被聘为南京市作协顾问。
1988年参与创建南京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并任该会副会长。1992年江苏省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成立后,被该会历届理事会推选为副会长。
2012年被聘用为江苏省中华诗学研究会顾问。
冯亦同艺术成就
主要文学创作与理论成果有:
一、个人诗集两本:《相思豆荚》、《男儿岛》;诗歌合集一本:《正午的瞳孔》。
二、诗歌评论集两本:《红叶诗话》、《人生第五季--现代诗百首赏析》;
三、文学传记两本:《郭沫若》、《徐志摩》;
四、散文诗剧:《朱自清之歌》;
五、散文集《镶边的风景》;
六、改编外国文学名著三本:《汤姆叔叔的小屋》、《复活》、《浮世德》;
七、为南京第二届文化艺术节开幕演出的《金陵神韵--南京历史名篇大型诗歌朗诵音乐会》担任撰稿。
冯亦同代表作品
国家公祭《和平宣言》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
钟山花雨,千秋芬芳。
一九三七,祸从天降,
一二一三,古城沦丧。
侵华倭寇,掳掠烧杀,
尸横遍野,血染长江。
三十余万,生灵涂炭,
炼狱六周,哀哉国殇。
举世震惊,九州同悼,
雪松纪年,寒梅怒放。
亘古浩劫,文明罹难,
百年悲叹,警钟鸣响。
积贫积弱,山河蒙羞,
内忧外患,国破家亡。
民族觉醒,独立解放,
改革振兴,国运日昌。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
七十七载,青史昭彰,
生生不息,山高水长。
二零一四,国家公祭,
中外人士,齐聚广场。
白花致哀,庄严肃穆,
丹忱抒写,和平诗章。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大德曰生,和气致祥。
和平发展,时代主题,
民族复兴,世代梦想。
龙盘虎踞,彝训鼎铭,
继往开来,永志不忘。
冯亦同补充介绍
冯亦同 (1941~)
笔名叶彤。江苏宝应人。1963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1981年调入南京市文联。江苏作协第四、五届理事,南京作协顾问,江苏省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副会长。1961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诗集《相思豆荚》、《男儿岛》,诗歌评论集《红叶诗话》,散文诗剧《朱自清之歌》,散文集《镶边的风景》,传记文学《郭沫若》、《徐志摩》等。《男儿岛》获南京市政府第二届文艺奖,《朱自清之歌》(编剧)获1999年江苏省广播剧一等奖、江苏省第四届“五个一”工程奖。
“冯亦同”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