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江苏省名人>苏州市名人>常熟市名人

樊庆笙

樊庆笙人物照片

常熟名人樊庆笙介绍

中国农业微生物学家

樊庆笙(1911—1998),男,著名农业微生物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农业微生物学的开创者之一。长期致力于农业微生物学的教学、科研及应用工作。率先从事青霉素生产试验;在共生固氮菌的生理生化研究,紫云英、花生、大豆根瘤菌的应用研究和紫云英北移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樊庆笙生平简介

樊庆笙,1911年8月4日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县(现常熟市)。自幼生长在农村,深知农家生活之艰辛和改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必要。从少年时代就萌发了学习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振兴中国农业的愿望。

他的中学时代,正值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在反帝反封建斗争宣传的影响下,他下决心心走“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之路。1929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苏州萃英中学,同年考入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1933年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助教,担任植物学和植物分类学的教学工作。

1940年,樊庆笙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农业微生物学。1941年获科学硕士学位。1943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4年回国,在昆明血库工作一段时间。1945年任教于成都金陵大学,次年随校迁回南京。1950—1952年任金陵大学教务长。随后任南京农学院教授兼副教务长。1957年及文化大革命期间,曾受到无端的指责和所谓的批判。1981年他出任南京农学院院长。1982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樊庆笙人物简历

1911年8月4日 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县(现常熟市)。

1929年 苏州萃英中学毕业后,入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森林系。

1933年 毕业于金陵大学,获林学士学位,留校任助教。

1933—1940年 在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进行植物学和植物分类学教学工作。

1940—1943年 在威斯康星大学研究院攻读农业微生物学。

1941年 获科学硕士学位。

1943年 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4年 在美国西格兰姆发酵研究所工作。

1944—1945年 随美国医药助华会赠送的血库设备回国,在昆明血库工作,同时带回青霉素生产菌种。

1945—1952年 任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教授兼植物病理系主任。

1950—1952年 任南京金陵大学教务长。

1952—1958年 任南京农学院教授兼副教务长。

1953—1980年 当选为中国土壤学会理事。

1979—1991年 当选为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1983—1991年兼任农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1980年 农业部批准在南京农学院成立农业微生物研究室,任主任,并当选为中国食用菌协会名誉会长。

1981—1984年 任南京农学院院长。

1982—1989年 当选为江苏省微生物学会理事长。

1982年 参加中国共产党。

1998年 逝世。

樊庆笙社会职务

历任金陵大学教务长、南京农学院教授兼副教务长、南京农学院院长、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农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

樊庆笙科研成就

青霉素生产试验

1943年,樊庆笙完成在美国学习的任务,但由于受太平洋战争的影响,交通受阻,一时无法回国,遂暂留美国西格兰姆发酵研究所工作。4个月后,他得到陪伴美国医药助华会为支援中国抗日战争而捐助的一套血库设备和随行技术人员来华的机缘,于1944年1月离美,经半年多的旅途生活终于回到了昆明,并在昆明血库工作了一段时间。在这期间,他与朱既明和汤飞凡一起将从美国带回的青霉素生产菌种(B21)进行青霉素生产、提取和临床试验。1946年,他受卫生署上海生化实验处之聘,兼任该处技正,负责青霉素菌种选育及发酵条件的研究。成为中国率先进行此项工作的学者之一,为中国生产青霉素药品作了重要的前期工作。

研究共生固氮菌

早在1940年,当樊庆笙还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农学院攻读土壤微生物学期间,就对大豆根瘤菌不同菌系的共生固氮效率进行了研究,同时还研究了几种新合成农药对根瘤菌的影响。1950年,他曾指导研究生在中国华东地区大豆根瘤菌中分离出优良菌系,获得纯培大豆根瘤菌几百株,并从中筛选出5个固氮效率高的菌系。1952年后,他又对自生固氮菌及根瘤菌的形态、生理及生态进行了研究。

1961年,他在江苏省兴化县进行沤改旱工作时,提出以栽种豆科绿肥作为改旱后培肥的基本措施,而接种根瘤菌则是保证紫云英在里下河新区栽培成功的关键性措施。他认为,只要做到:接种高效根瘤菌;注意菌期管理——多结瘤,苗壮根深、增强耐寒能力,紫云英就能在苏北地区种植成功,并能继续北移。

70年代初,樊庆笙和他的助手在淮北平原12个县进行紫云英大面积示范推广工作,将紫云英北移至陇海线,西进关中渭河两岸。1976年,栽培紫云英的新区总面积超过了33万公顷,鲜草产量一般达22.5吨/公顷以上,高产田超过75吨/公顷。紫云英接种根瘤菌及北移栽培研究成功,1978年荣获江苏省科技大会奖。

进入80年代,樊庆笙又对紫云英根瘤菌的生理、生态及共生固氮体系的生理生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同时参与了国家科委生物固氮协作组的有关研究。先后发表了7篇内容涉及紫云英根瘤菌的生理生化及遗传等问题的论文。1982年他参与了由江苏省科委领导的关于花生、大豆根瘤菌接菌技术和示范推广的3年开发计划。3年中,他在苏北23个县共示范推广3.3万公顷,花生平均增产18%左右;大豆平均增产9.8%,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1987年,他又主持了农业部的“生01—03”专题——《高效抗逆大豆根瘤菌的构建》,和江苏省科委的生物技术课题——《固氮基因重组》的研究。在这些工作中他应用细胞融合和DNA重组技术,对现有根瘤菌进行改造,构建了高效抗逆大豆根瘤菌菌株,提高了大豆在逆境中结瘤和固氮效率,在我国沿海,特别是江苏沿海滩涂开发中发挥了作用。1986年,他指导进行了Azorhizobium和茎瘤共生固氮的系统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研究室在他的领导下,对根瘤菌共生固氮进行了近40年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菌种资源及基本资料的搜集以及研究设备和技术等方面都达到一定的水平,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养了大批人才。

我国土壤微生物学界为了总结和展望生物固氮工作,于1987年5月在成都召开了“全国豆科——根瘤菌共生固氮学术讨论会”,出版了《中国共生固氮研究五十年》论文集,樊庆笙是主编之一。

樊庆笙在食用菌研究上也卓有成效。他所提供的优良食用菌种,为江苏省食用菌生产作出了积极贡献。1980年他当选为中国食用菌协会名誉会长。1989年11月在南京主持国际食用菌生物技术学术讨论会,担任组织委员会主席,并在会上作了题为“中国食用菌的生物技术”(Mushroom Biotechnology in China)的报告,主编了会议论文集《Poceed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ushroom Biotechnology》。

创建厌氧微生物实验室

1980年,樊庆笙邀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Davis分校R.H.亨格特(Hungate)等人来华举办厌氧微生物学讲习班,随后就创建了中国第一座厌氧微生物实验室。该实验室先后进行了厌氧微生物生理生态学研究;沼气发酵微生物和农村沼气发酵工艺调控研究;沼气发酵残留物的综合利用和防治一些农作物病害的研究以及难降解的芳香化合物的厌氧微生物降解研究等。该实验室先后接受农业部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和江苏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委托研究项目,目前,已决定将“厌氧与环境微生物”作为研究方向。为提高中国厌氧微生物研究的总体水平和研究厌氧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及环境微生物服务。厌氧实验室自创建以来,已接受3名硕士生和9名本科毕业生的实习和进修,发表论文20余篇。

辛勤耕耘

樊庆笙在农业教育园地辛勤耕耘的60个寒暑中除了培养了大批本科人才外,还先后培养了26名研究生,其中博士生5名,硕士生21名。有不少学生已成为技术骨干、学科带头人或者技术领导干部。与此同时,他对我国土壤研究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早在50年代初期,他为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现南京土壤研究所)和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现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土壤微生物研究机构的建立和研究工作的开展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樊庆笙从教以来,先后教授过植物学、植物分类学、农业细菌学、农业微生物学、土壤微生物学、微生物生理学、微生物研究法、微生物分类学、固氮微生物学及各种专题讲座等。

樊庆笙也十分重视教材编写工作。但是由于他在50年代中期受到莫须有的指责和所谓的批判,致使他和陈华癸合作主编的《微生物学》虽已印制成书,也未能正式发行。而由陈华癸和他合作编写的《土壤微生物学》,也因上述原因,在正式出版时樊庆笙的名字也被无端的除去。在当时的政治气氛下,陈华癸对此也只能表示遗憾。但是,樊庆笙和陈华癸的真诚合作并未因之而受影响。70年代末,陈华癸和樊庆笙又合作主编了《微生物学》,最初被定为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试用教材,1989年经修改再版后,被指定为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并于1991年由农业部教材编写组推荐为优秀教材。此外,樊庆笙还与娄无忌合作编写了《固氮微生物学》,作为高等农业院校教学参考书。

80年代以来,樊庆笙还多次出国参加学术会议及讲学活动。邀请国外知名专家来华讲学、办学习班。为提高我国农业微生物学的研究水平,引进先进研究技术,开拓研究领域,培养人才作出了积极贡献。

樊庆笙的学风极为严谨,工作勤恳,思维敏捷,作风踏实,品德高尚。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并能从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从而不断丰富土壤微生物学的内容。他善于与人相处,淡泊名利,勇于汲取他人的长处。他与陈华癸真诚合作数十年,一起切磋学问,交流治学和教书育人的经验,成为土壤学界学习的佳话。陈华癸在为祝贺樊庆笙八秩华诞的贺词中表达了他对樊庆笙的赞赏和真挚的友谊。贺词写道:“同利为朋,则利乘而积怨;同道为朋,乃相得以益彰。四十年切磋学问,休戚与共,仰止铭心,羡君高洁,窃集陈辞,祝贺庆笙教授八秩大寿。杏坛设教心馨桃李三千树,皓首穷经领袖风流一百年。”应当说,这正是樊庆笙为人治学的真实写照。

樊庆笙主要论著

1 Fan Qingsheng 主编.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ushroom Biotechnology.南京:江苏省科委.

2 樊庆笙,陈华癸.微生物学(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

3 樊庆笙,陈华癸.土壤微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8.

4 陈华癸,樊庆笙.微生物学(第三版).北京:农业出版社,1979.

5 樊庆笙,陈华癸.微生物学进展,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

6 陈华癸,樊庆笙.微生物学(第四版).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

7 樊庆笙主编.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生物学卷.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

8 Fan Qingsheng.Inoculation with Effective Rhizobia is the Key to the Succession the Northward Extension of Astragalus cultivation in china.Canberra,1980.

9 Fan Qignsheng.Mushroom Biotechnology in China(Past Present and Future).Nanjing,1989.

10 贾新成,樊庆笙等.紫云英根瘤和其中类菌体的发育与固氮活性的关系.南京:南京农学院学报,1983(3):53—61.

11 刘瑞龙,樊庆笙等.氧浓度和豆血红蛋白对类菌体固氮活性的影响.吉林:固氮通讯,1983(4):63—65.

12 沈爱光,樊庆笙等.链霉菌“新”的特性反抗病作用.南京:南京农学院学报,1983(1):50—58.

13 王天光,樊庆笙等.沼气发酵过程中主要微生物生理群的变化及物质转化对产气效率的影响.南京: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4(2):47—54.

14 娄无忌,樊庆笙.紫云英根瘤类菌体固氮作用的能源研究.南京: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5(1):40—46.

15 林佩真,樊庆笙等.光照强度对大豆根瘤固氮作用的影响.南京: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5(4):58—63.

16 周惠民,樊庆笙等.大豆初花期施肥效果的研究.南京: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6(4):62—67.

17 樊庆笙.共生固氮和土壤肥力·我国土壤氮素研究工作的现状和展望.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1986,212—216.

18 樊庆笙,娄无忌.根瘤菌生态.沈阳:微生物学杂志,1986,6(2):48—52.

19 娄无忌,樊庆笙.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固氮生理研究.南京:江苏农业科技,根瘤菌应用技术专利,1986,54—55.

20 娄无忌,樊庆笙.根瘤菌共生固氮中的碳、氮代谢·中国共生固氮研究五十年.南京:1987,137—141.

21 李顺鹏,樊庆笙等.半连续补料沼气发酵过程中主要微生物生理群的消长及其对产甲烷效率的影响.南京: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7(3):86—92.

22 徐建平,樊庆笙等.有关香菇研究的几个问题I.一种改良的香菇菌系细胞核的荧光染色法.南京:江苏食用菌,1988,(5):12.

23 徐建平,樊庆笙等.有关香菇研究的几个问题Ⅱ.一种香菇液体出菇试验.南京:江苏食用菌,1989(1):25.

24 徐建平,樊庆笙等.有关香菇研究的几个问题Ⅲ.应用四级原理鉴定香菇品种间亲缘关系初探.南京:江苏食用菌,1989(2):20.

青霉素

谁都知道有一种药叫青霉素。在中国,“青霉素”这三个字是谁命名的?中国早期研制青霉素的是哪些人?一般人也许难以回答这些问题,而内行一听,立刻会想起樊庆笙教授。樊庆笙教授1911年8月4日生于常熟,先后在金陵大学和南京农学院任教60年,历任金陵大学教务长、南京农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他同时担任民盟江苏省委副主委、省政协第一、第四届委员和第五届常务委员。樊庆笙出身贫寒,父亲是个收入微薄的职员。樊庆笙凭着自己的聪慧和努力,以优异的成绩,在苏州读完了中学,1929年被保送到金陵大学。1940年金大送三名教师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进修一年,樊庆笙是其中之一。一年之后,导师看中了这位英俊勤奋的中国青年,愿意资助他读博士学位,问他每月需要多少生活费,樊庆笙说了一个最低的数字——50美元。一个月50美元生活费,即使在上世纪40年代的美国也属于贫困线之下,但就是靠了每月这区区50美元的资助,樊庆笙度过了三年,取得博士学位,并获得威斯康星大学博士生的最高奖赏——金钥匙奖。三年中,他几乎每天都在实验室和图书馆度过,在实验室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在图书馆贪婪地阅读着当时世界上最新的科技资料,这使他视野开阔,积累厚实,同时练就了精湛的实验技术,为日后的厚积薄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留在美国,可以有丰厚的待遇。但是祖国的半壁江山还在日军的铁蹄践踏下,亲人已经4年不能相见,归心似箭而关山难越。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航路受阻,回乡无计。恰逢此时,美国组建了一个援华机构——美国医药助华会,该机构决定在中国援建一个血库(包括装备、人员、技术),用以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樊庆笙作为细菌学检验专家应聘并进入了这一项目,这样就可以随队乘船回中国。1944年1月,他乘坐美国的运输船,冲破日军的层层封锁,历经艰辛,于当年8月到达印度,又经驼峰航线飞越喜马拉雅山,终于回到了祖国。

樊庆笙回国时,随身带着刚在美国问世不久的盘尼西林菌种。这一试管黄色的粉末当时比黄金还贵重!盘尼西林起源于1929年,由英国微生物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了青霉菌(注:这是后来的中国命名)代谢物有噬菌现象,作为当时微生物界最辉煌的成就,这一伟大发现影响了美国的科技界。1943年,威斯康星大学的生化和细菌学院建立了研制盘尼西林的小组,同年秋天,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盘尼西林的发明拯救了千百万人的生命。樊庆笙觉得苦难的中国更需要盘尼西林。他向美国医药助华会会长Van Slyke 女士坦陈了自己的想法:回国后承担血库工作的同时,搞盘尼西林的研究。Van Slyke 女士很尊重他的想法,对他表示理解和支持。于是樊庆笙请求他们帮助采购有关研制盘尼西林用的仪器、设备、试剂和溶剂,还请他们再设法提供些苗种。后来,美国医药助华会也确实备齐了他所需要的东西,并且帮他搞到了两支菌种,加上威斯康星大学细菌学系赠送的一支菌种,樊庆笙共将三支菌种带回了祖国。

血库位于昆明的昆华医院内,南面隔湖就是当时的卫生署中央防疫处。处长汤飞凡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细菌、病毒学家,当时他正领导一个小组也准备进行盘尼西林的研制工作,可是他们只有从印度辗转弄来的两支菌种,同时缺少新技术及仪器设备。樊庆笙的到来恰似天意,二人一拍即合,决定把研制盘尼西林的工作放在防疫处做,因为那里已有些基础。这样,在血库尚未运转之前的一个月,樊庆笙和朱既明等人已经着手盘尼西林的研制。就在这一年——1944年年底,第一批5万单位/瓶的盘尼西林面世,战乱中的中国成为世界上率先制造出盘尼西林的七个国家之一(这七个国家是英、美、法、荷兰、丹麦、瑞典和中国),这一令人瞩目的成就得到了世界的公认。

然而在战乱时期,工业化生产盘尼西林的梦想终究未能实现,只能说是试验性的生产了一些盘尼西林。抗战胜利后,金大迁回南京,1946年冬天,樊庆笙的友人陈介眉从上海写信告诉他,原中央防疫处有些人现在上海生化制品实验处工作,该处想继续开展盘尼西林的生产试验工作,急需要人,请他来上海继续合作。于是从1946年底开始,樊庆笙在金陵大学和上海生化处两边兼职。1948年上半年,上海生化实验处筹建青霉素厂准备进行工业化生产。留学归国的童村也从北京协和医学院来上海生化实验处工作。樊庆笙和童村早在美国就已结识。当时,樊庆笙为了把盘尼西林技术带回国,特地到纽约总医院学习一些检定剂量的试验,又到肯色佛尼亚医学院和童村切磋过学业,童村也是攻读细菌学的。因此,他们有共同的志向和追求,合作十分愉快。也就在这个时期,樊庆笙考虑到盘尼西林生产出来以后应该有自己的中国名字,他根据分类学的特征提议叫“青霉素”,依据有二:一是形态上,这种霉株泛青黄色,所以取其“青”;二是意义上,英文中的词尾“-in”在生物学上常翻译为“素”,如维生素(Vitamin)。两者合一,终命名为“青霉素”。童村很赞成,“青霉素”这个名字就这样一直使用到现在。

1980年,樊庆笙邀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Davis分校R·H·亨格特(Hungate)等人来华举办厌氧微生物学讲习班,随后就创建了中国第一座厌氧微生物实验室。该实验室先后进行了厌氧微生物生理生态学研究;沼气发酵微生物和农村沼气发酵工艺调控研究;沼气发酵残留物的综合利用和防治一些农作物病害的研究以及难降解的芳香化合物的厌氧微生物降解研究等。该实验室先后接受农业部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和江苏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委托研究项目,目前,已决定将“厌氧与环境微生物”作为研究方向。为提高中国厌氧微生物研究的总体水平和研究厌氧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及环境微生物服务。厌氧实验室自创建以来,已接受3名硕士生和9名本科毕业生的实习和进修,发表论文20余篇。

教育园地辛勤耕耘60载

樊庆笙在农业教育园地辛勤耕耘的60个寒暑中除了培养了大批本科人才外,还先后培养了26名研究生,其中博士生5名,硕士生21名。有不少学生已成为技术骨干、学科带头人或者技术领导干部。与此同时,他对我国土壤研究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早在50年代初期,他为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现南京土壤研究所)和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现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土壤微生物研究机构的建立和研究工作的开展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樊庆笙从教以来,先后教授过植物学、植物分类学、农业细菌学、农业微生物学、土壤微生物学、微生物生理学、微生物研究法、微生物分类学、固氮微生物学及各种专题讲座等。

樊庆笙补充介绍

  樊庆笙(1911—1998),中国著名的农业微生物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农业微生物学的开创者之一。樊庆笙长期致力于农业微生物学的教学、科研及应用工作,为我国培养了几代农业微生物教育科研和生产管理人才。他还是最早在国内从事青霉素生产试验,为新中国自主生产青霉素药品作出重要贡献的专家。他在共生固氮菌的生理生化研究,紫云英、花生、大豆根瘤菌的应用研究和紫云英北移等方面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1981年,樊庆笙任南京农学院院长。

  成长经历

  樊庆笙,1911年8月4日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县(今常熟市)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他自幼生长在农村,从小就深刻地体会到农村的落后、农民的贫困生活状况。从少年时代,他便萌发了学习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振兴中国农业的愿望,立志要改善中国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落后的农业公共基础设施状况,提高农业生产科学技术水平。

  樊庆笙的中学时代正值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在反帝反封建斗争宣传的影响下,他下定决心走“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之路。1929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苏州萃英中学,同年考入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1933年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助教,从事植物学和植物分类学的教学工作。

  1940年,樊庆笙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农业微生物学研究生,1941年获科学硕士学位。两年后,他又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1944年,他在美国西格兰姆发酵研究所工作,同年随美国医药助华会赠送的血库设备回国,并被安排在昆明血库工作,同时带回国一批青霉素生产菌种,为我国的青霉素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1945年,樊庆笙任教成都金陵大学,次年随校迁回南京。1950—1952年,他被任命为金陵大学教务长,随后任南京农学院教授兼副教务长。1957年及“文革 ”期间,他曾受到无端的指责和“莫须有”的批判,但他仍然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无时无刻不忘自己的使命。1979—1991年,他当选为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1981年出任南京农学院院长。1982年当选江苏省微生物学会理事长;同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主要成就

  1943年,樊庆笙完成在美国的学习任务。但由于受太平洋战争的影响,交通受阻,一时无法回国,遂暂留美国西格兰姆发酵研究所工作。4个月后,他得到美国医药助华会为支援中国抗日战争而捐助的一套血库设备,遂获得和随行的美方技术人员来华的机缘。于1944年1月离美,经半年多的曲折旅途终于回到了祖国。

  回国后,樊庆笙先被安排在昆明血库工作了一段时间。在这期间,他与朱既明和汤飞凡一起,将从美国带回的青霉素生产菌种(B12)尝试着进行了青霉素的生产和成品的临床试验。1946年,他受卫生署上海生化实验处之聘,兼任该处技正,正式负责青霉素菌种选育及发酵条件的研究,并因此而成为中国率先进行此项工作的学者之一,为中国大量生产青霉素药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早在1940年,当樊庆笙还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农学院攻读土壤微生物学期间,就对大豆根瘤菌不同菌系的共生固氮效率进行了研究。同时,他还研究了几种新合成的农药对根瘤菌的影响等课题。

  1950年,樊庆笙曾指导研究生在中国华东地区大豆根瘤菌中分离出优良菌系,获得纯培大豆根瘤菌几百株,并从中筛选出5个固氮效率高的菌系。1952年后,他又对自生固氮菌及根瘤菌的形态、生理及生态进行了研究和实验,对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减少大豆的病虫害等课题,找到了关键的数据。

  1961年,樊庆笙在江苏省兴化市进行沤改旱工作时,提出以栽种豆科绿肥作为改旱后培肥的基本措施,而接种根瘤菌则是保证紫云英在里下河新区栽培成功的关键性措施。他认为,只要做到接种高效根瘤菌,注意菌期管理—多结瘤,苗壮根深、增强耐寒能力,紫云英就能在苏北地区种植成功,并能继续北移。

  20世纪70年代初,他和助手在淮北平原12个县进行紫云英大面积示范推广工作。将紫云英的栽培北移至陇海线,甚至已西进至关中渭河两岸。1976年,全国栽培紫云英的新区总面积超过了33万公顷,鲜草产量一般达22.5吨/公顷以上,高产田超过75吨/公顷。因为紫云英接种根瘤菌及北移栽培研究成功,他的团队在1978年荣获了江苏省科技大会奖。

  进入80年代,樊庆笙又对紫云英根瘤菌的生理、生态及共生固氮体系的生理生化等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同时,他还参与了国家科委生物固氮的技术攻关协作组,对相关课题进行研究和会战,先后发表了7篇内容涉及紫云英根瘤菌的生理生化及遗传等方面的论文。

  1982年,樊庆笙参与了由江苏省科委领导的关于花生、大豆根瘤菌接菌技术和示范推广的3年开发计划。在这3年中,他和助手在苏北33个县共示范推广3.3万公顷。花生平均增产18%左右,大豆平均增产9.8%。由于该项目课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他们课题组再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

  1987年,樊庆笙又主持了农业部的“生01—03”专题“高效抗逆大豆根瘤菌的构建”和江苏省科委的生物技术课题“固氮基因重组”的研究。在这些课题研究中,樊先生应用细胞融合和DNA重组技术,对现有根瘤菌进行改造,构建了高效抗逆大豆根瘤菌菌株,提高了大豆在逆境中结瘤和固氮效率,在我国沿海,特别是江苏沿海滩涂开发中发挥了作用。1986年,他还指导研究生进行了Azorhizobium和茎瘤共生固氮的系统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研究室在他的领导下,对根瘤菌共生固氮进行了近40年的研究,取得了该学科极为丰富的基础数据。在菌种资源及基本资料的搜集以及研究设备和技术等方面,都达到国内一流国际领先水平,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养了大批人才。

  我国土壤微生物学界为了总结和展望生物固氮工作,于1987年5月在成都召开了“全国豆科—根瘤菌共生固氮学术讨论会”,出版了《中国共生固氮研究五十年》论文集,樊庆笙是主编之一。

  多年来,樊庆笙在食用菌研究上也卓有成效。他所提供的优良食用菌种,为江苏省食用菌生产作出了积极贡献。1980年,他当选为中国食用菌协会名誉会长。1989年11月,在南京主持国际食用菌生物技术学术讨论会,担任组织委员会主席,并在会上作了题为“中国食用菌的生物技术”的报告,主编了会议论文集《poceed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ushroom Biotechnology 》。

  1980年,樊庆笙邀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Davis分校R. H. 亨格特博士等人,来华举办厌氧微生物学讲习班。随后,他创建了中国第一座厌氧微生物实验室。该实验室先后进行了国内最为系统的厌氧微生物生理生态学研究;沼气发酵微生物和农村沼气发酵工艺调控研究;沼气发酵残留物的综合利用和防治农作物病害的研究以及难降解的芳香化合物厌氧微生物降解研究等。

  该实验室先后接受了农业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江苏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所委托的多个研究项目。为提高中国厌氧微生物研究的总体水平,更好地为研究厌氧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及环境微生物服务,该研究所决定将“厌氧与环境微生物”作为重点研究方向。

  来源:常熟市人民政府

  “樊庆笙”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