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湖南省名人>湘潭市名人>湘乡市名人

张默君

暂无张默君人物图片我要提供名人图片

湘乡名人张默君介绍

  张默君

  (1883-1965 )

  中国同盟会会员,上海神州女校校长,妇女运动先驱,中华民国教育家,记者。

  湖南省湘乡县(今湘乡市)人,女,1883年出生。其父是老同盟会会员,受其影响,她从小滋长了民主民族革命思想,敢于冲破女子读书的障碍。早年毕业于上海务本女学及圣约瑟女书院,并加入中国同盟会,与秋瑾等反清志士密谋进行浙江革命。1911年在苏州可园创办《大汉报》,宣传民族革命,辛亥革命时随父参加光复苏州之役,一同率水陆-攻入江苏抚署,参与策划江苏独立。旋赴上海组织女界协赞会、女子参政同盟会,组织红十字会女子救护队、女子北伐队,为革命军募捐,得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赞许。1912年被孙中山委任为文书主任,在上海创办神州女界共和协济会,任会长,创刊《神州女报》;创办神州女校,任校长。后任南京江苏省立第一女子中学校长。民国初年的女权运动分子颇多,但大部分在实际斗争中停滞不前,张默君则切实做事,不哗众取宠,一直提倡男女平等、妇女解放,从事民主革命运动。上海神州女校实际上也成为女子民主革命的一个摇篮,对当时的妇女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她被人称为“娇姿英发,真是不可一世的巾帽奇才”。

  1918年,她赴欧美考察教育,曾入哥伦比亚大学专攻教育学。期间在美国组织留美中国学生爱国会,与留法学生相呼应,支持巴黎和会中国代表为国家争主权。1920年环游英、法、意、瑞士等国,撰著《战后之欧美女子教育》一书。回国后任上海《时报》、《妇女周报》。1924年与知名民主革命家邵元冲结婚。1927年后历任江苏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长、杭州市教育局局长、中国妇女协会副委员长。1921年任国民政府第二届-。1935年开始在-考选委员会任委员,任职约20年。是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西安事变时,邵元冲中弹身亡,她在抗日战争中奔走呼号,致力于救亡图存。

  1949年以后寓居台湾。1957年,她将平生所藏古玉50余件捐赠台北历史博物馆。1965年冬天逝世于台湾。她是中国现代知名女诗人和学者,工诗文,善书法,懂教育,有《默君诗存》、《百华草堂诗集》、《玉尺楼诗集》、《红玉白云山馆词汇《正气呼天集》、《扬灵集》、《大凝堂诗》等诗集和《战后之欧美女子教育》、《我之家事教育观》、《玉蝶山房墨》等著作传世。诗作体现了南社诗人的风格和时代女儿的气息。书法作品以行草为主,笔法苍茫浑厚,一洗女子纤弱习气,开一代新风。她被誉为中国现代女权运动和民主革命的著名女界人物。

  人物家庭

  张氏为湘乡望族,父张伯纯是前清举人,清光绪年间曾协助曾国荃督办两江学务,1905年12月26日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任临时大-秘书。其母何懿生,通今博古,善诗词歌赋,有海内女师之称。弟弟张元祜官至中将。

  辛亥革命后,张默君爱上了挚友蒋作宾,便有意将其带回家让其未来“岳母”相看,哪知天意弄人,蒋竟与张的三妹张淑嘉一见钟情,不明就里的张母亦极赞成,一桩婚事遂成。身在一旁的张默君感情受创,愤然发誓终生不嫁。

  哪知他们的另一位同事名邵元冲者,却十分高兴,因为他对默君暗恋心仪已久,于是趁机表达爱意,谁知当时风华正茂、风姿绰约、风头正劲的张默君,根本没把这个小6 岁的部下放在眼里。张默君心中,总摆脱不了蒋作宾的影子,最后,张默君便以蒋作宾为样板,竟对邵元冲提出三个苛刻的条件,作为自己择偶的标准:“第一,必须是留学生;第二,武要做将军;第三,文要掌官印。”《西厢记》中,老夫人对张生与崔莺莺的婚姻,才提出一个条件;张默君的本意是想叫邵元冲知难而退,没想到却激发了邵元冲奋发进取的决心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他坚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1918年,张默君到美国深造,又到欧洲考察教育,一晃就是三年。期间1919年在波士顿时,张默君为另一个妹妹张侠魂择婿,选定了年少美才的竺可桢,虽未见面而订婚,翌年结婚,成为一时佳话。

  1924年9月,经过13年不胜艰苦的追逐后,甜蜜的痛苦终于结束,邵元冲与张默君在上海完婚,这年她40岁。

  相关作品

  著有《白华草堂诗集》、《默君诗草》二卷。

  其所著书刊已印行出版的计有《中国政治与民主哲学》、《-评论》、《中国古玉与历代文化之嬗晋》、《中国文学源流与历代书法之演进》、《邵翼如先生遗墨》、《玉渫山房遗墨》、《大凝堂集》等共30余万言和《大凝堂诗集句联选》、《正气呼天集》、《杭州市教育行政六年规划》等书。

  “张默君”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