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湖南省名人>长沙市名人>长沙县名人

杨毓麟

暂无杨毓麟人物图片我要提供名人图片

长沙名人杨毓麟介绍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

  杨毓麟

  (1872—1911)

  反清蹈海烈士。

  清长沙县高桥人。后易名守仁,字笃生,号叔壬,笔名有寒灰、椎印寒灰、三户愤民、湖南之湖南人等。同治十一年(1872)生。早年入长沙城南校经书院读书。勤奋好学,喜爱文学、历史,留心经世之学,尤注意时事。

  光绪二十一年(1895)中日甲午战后,维新运动兴起。杨毓麟为湖南维新派重要人物之一。《湘学报》各类稿件,多出于他和唐才常、邹代钧等手笔,并担任湖南时务学堂教习。

  光绪二十六年(1900)三月,杨毓麟赴日本留学,先在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后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学习。唐才常等筹划自立军起义时,他回国参与其事。失败后,再度东渡日本。

  在日期间,杨毓麟得结识进步留学生,受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影响,思想愈加激进。入兴中会,并常与蔡锷、杨度等到孙中山寓所,共商天下大事。光绪二十八年(1902)冬,与湘籍留日学生杨度、黄兴、梁焕彝在东京创立湖南编译社,出版《游学泽编》。他任主编。该刊以译述国外学术、教育、军事等为主,次年“拒俄”运动后,开始刊登宣传革命文字。在此期间,他撰写了《新湖南》一书,署名“湖南之湖南人”,于此时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流传甚广,为辛亥革命准备时期宣传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思想的重要著作之一。在拒俄运动中,他加入留日学生所组拒俄义勇队,旋改名学生军,他与陈天华等被推在本部任事。学生军旋又改组为军国民教育会,他被举为运动员,负责江南一带联络和筹款活动。还与黄兴、苏鹏、周来苏等湘籍留日学生另组暗杀团,在横滨研制0物10馀种,为革命党人自造 之始。不久,与周来苏、苏鹏等携带0回国。会同直隶张继和上海何海樵等谋入颐和园炸慈禧太后和光绪帝,未果。

  黄兴等在长沙筹组华兴会后,杨毓麟于光绪三十年(1904)春在上海设立爱国协会,作为华兴会 组织,与章士钊分任正副会长,负责沪、宁、江、浙方面联系。及华兴会在长沙起义计划先期暴露,黄举逃往上海,避居爱园协会。时杨毓麟正主持启明译书局,此际改名守仁,逃往北京,任译学馆教员,图谋进入政界,“从事中央革命”,认为“发难边区不如袭取首都收效之速”。

  光绪三十一年(1905)夏秋,清廷派五大臣出洋考察-。杨毓麟充随员,同抵东京。适同盟会刚成立,亟待发展。他会见黄兴、陈天华、宋教仁等后,即辞去随员职务。次年,与陈家鼎、宁调元、仇式匡等创办《洞庭波》杂志,出刊第一期,即政称《汉帜》,揭露清朝统治者预备立宪骗局,抨击梁启超等君主立宪主张,强调反清革命。三十三年回到上海,又与于右任等创办《神州日报》任总撰述。该报是当时同盟会在东南八省进行宣传的重要言论机关,特重社论一栏,所作多批语时政,切中弊害,他为社会撰稿人之一。于右任曾称:“杨笃生先生是对于《神州日报》,最努力的一个。长于小学,熟谙国史,血性尤热烈过人。故其文,能以坚确之词义,抒其真挚之感情,深切地注入读者。”

  光绪三十四年(1908),清廷派蒯光典为中国旅欧留学生总监督,杨毓麟被聘任秘书,同赴英国。明年冬,蒯光典因故罢去,他亦辞职,赴苏格兰爱伯汀大学研习英文。在英留学期间,仍然十分关心革命宣传工作。

  宣统元年(1909)于右任在上海创办《民呼报》,杨毓鳞与之书信往来,参与筹谋,并撰稿著文予以支持。是年秋,孙中山-伦敦,他谒见并商讨筹办通讯社事宜。孙中山给布鲁塞尔同盟会会员王子匡信中说:“昨日笃生兄来谈通讯社事,弟甚赞同其意。此事关于吾党之利便者确多,将来或可借为大用。”

  宣统三年(1911)春,黄兴等发动广州黄花岗起义时,曾称“杨笃生君在英专志科学,……思想缜密”,“美材也”,因此将他列入“组织总(起义)机关之人材”之一。但及起义失败,党人牺牲惨重。杨毓麟闻讯,悲愤交集,忧伤成疾。他在致曹亚伯一信中说道:“数月以来,精神痛苦,如火中烧。……伤同志之遭害,汉族之无知,受制胡酋,不感-之痛,反杀贤豪,以媚外族,五中皆为之不宁。”杨毓麟平素不主张 ,认为“厌世派之拔刀自刎,投江 ,亦是放弃责任,亏损人道者。吾人当以公道正义,完全享受自由;不然,则当以苦战奋斗,完全恢复自由。舍此二事以外,皆非正当行为”。可是,当广州起义失败,革命遭到暂时挫折时,忧国忧民,竟至不能自持,于闰六月十六日投利物浦大西洋海湾,以身殉国。时年39岁。

  “杨毓麟”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