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湖南省名人>湘西州名人>凤凰县名人

熊希龄

熊希龄人物照片

凤凰名人熊希龄介绍

中华民国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教育家实业家
北洋政府第4任国务总理

熊希龄(1870年7月23日—1937年12月25日),字秉三,别号明志阁主人、双清居士。湖南湘西凤凰人,祖籍江西丰城石滩。民国时期政治家、教育家、实业家和慈善家。曾任北洋政府第四任国务总理。

熊希龄十五岁中秀才,二十二岁中举人,二十五岁中进士,后点翰林。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因参加百日维新运动被革职。后为端方援引,充当考察宪政五大臣出洋的参赞,嗣后又调奉天盐运使。武昌起义时到上海因与立宪派张謇、梁启超等拥护袁世凯有功,出任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和热河都统。民国2年(1913年)7月,熊希龄被任命为国务总理,和梁启超、张謇等出面组阁。民国3年(1914年)2月6日,因热河行宫盗宝案,熊希龄被迫辞职。民国12年(1925年),熊希龄被推举为世界红卍字会会长。民国17年(1928年),出任国民政府赈务委员会委员。民国26年(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起,熊希龄在上海与红十字会的同仁合力设立伤兵医院和难民收容所,收容伤兵,救济难民。京沪沦陷后,熊希龄赴香港为难民、伤兵募捐。12月24日晚,熊希龄在旅馆突发脑溢血。12月25日晨6时,因抢救无效在九龙医院去世,享年68岁。 国民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仪式。

熊希龄是近代中国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他从政的历程虽然短暂,但是经历和参与了近代中国维新运动、立宪变法、辛亥革命、走向共和、武夫当国、抗日救亡的全过程。晚年他退出官场,毕后半生之力从事慈善教育事业,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慈善家。

熊希龄人物生平

自幼聪颖

清同治九年庚午六月二十五日(1870年7月23日),熊希龄出生于湖南湘西凤凰县一个三代从军的军人家庭, 家住凤凰县沱江镇文星街。熊希龄的父亲熊兆祥从军时,正值太平军起义,曾国藩在湖南训练湘军,提倡文人治军,以理学管治人心,要求军人“上马能提刀杀贼,下马便训练士卒”。熊兆祥因对曾国藩极为仰慕,自己又是一介武夫,便将光耀门庭的愿望寄托在长子熊希龄身上,对他严加管教,希望日后他能凭借科举走入仕途,故熊希龄自幼便接受严格的教育,一心向学。熊希龄六岁在凤凰镇发蒙,据说他6岁启蒙,有“闻一知十”的天赋,一本《三字经》,只用三四天时间就可以背得滚瓜烂熟。而且时常向老师提出对于书中问题的疑问,要求解答。熊希龄7岁随父亲回到沅州府芷江县的祖父身边。

光绪十年(1884年),年仅14岁的熊希龄考中了秀才,这不仅对世代行伍的熊家来说十分荣耀,在当时的湘西也是凤毛麟角。此后,熊希龄又到芷江县的秀水书院继续深造。

光绪十四年(1888年),熊希龄结识了沅州知府朱其懿,熊希龄的聪明才智深为朱其懿所器重,朱其懿保送熊希龄至长沙湘水校经学堂读书,在这里熊希龄眼界大开,学业突飞猛进。

光绪十七年(1891年),熊希龄参加湖南省乡试,以第19名高中,主考官给他的评语是:“边楚蛮荒,前无古人,才华之高,乃三湘有为之士。”由此,熊希龄一举成名,誉满三湘。

光绪十八年(1892年),熊希龄参加进士考试,会试得中,但由于当时殿试要求馆阁体,而熊希龄此类书法不佳,便决定暂不参加殿试,先回去练字,等待下一次殿试。

光绪二十年(1894年),熊希龄高中二甲进士,并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

湖南维新

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湖南巡抚吴大澂电奏朝廷,请统率湘军入朝鲜作战,熊希龄立即计划投笔从戎,但这热情被两江总督刘坤一浇灭,失望的他告假还乡。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春,熊希龄与朱其慧在湖南永州结婚。 同年,熊希龄给当时的洋务派首领、两湖总督张之洞上书,强烈要求变法维新,他本人随后也正式投笔从戎,被张之洞委为两湖营务处总办。在这个岗位上,熊希龄认识到了当时军队的各种积弊,于是撰写了《军制篇》,强烈要求改革军制,以增强清军的战斗力。但却没有得到回应。 同年,湖南率先举办新政,兴起变法,熊希龄辞去营务处总办职务,加入了湖南维新运动的阵营。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熊希龄与谭嗣同等在长沙创办时务学堂,他被陈宝箴委任为时务学堂总理。同年,熊希龄开始筹集资金筹办《湘报》,并定位为日报。为保证顺利出刊,熊希龄于4月通过汪康年在上海订购印刷机器和活字,11月下旬机器终于运回长沙。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1月,熊希龄订立了《湘报馆章程》。2月,参与创设的政治团体南学会正式成立。3月7日,《湘报》正式创刊。3月29日,陈宝箴读了《湘报》刊登的易鼐的《中国宜以弱为强说》后,大惊失色,当即转告熊希龄,说该文章“过于偏激,惊世骇俗,非处士所宜言”,要他立即收回救正。然而熊希龄不仅没有照办,反于4月1日在《湘报》上刊文指出:“虽然易君偏激之言,诚不能为之曲护,而其哀哀长鸣,冀我朝毅然变更,以力持于存亡呼吸之间,实有忠君爱国之忱。”《湘报》上的激进言论还引起了当时的湖广总督张之洞的注意,对此他深为不满。面对张之洞的指责和陈宝箴的饬令,熊希龄很担心报馆会被查封,所以暂时停止发表以前那样激烈的文章。6月底,岳麓书院的几个学生联名上书城南书院院长王先谦,对熊希龄、梁启超进行攻击,说他们浸淫邪说,迷惑视听。王先谦接到上书后,要求严加整顿,对维新派进行压抑。熊希龄则于7月13日,在《湘报》上刊出《公恳抚院整顿通省书院禀稿》一文,又于7月15日刊登《上陈中丞书》,对王先谦等人进行猛烈的揭露和抨击。反对派看到后勒令熊希龄交出报馆,另委他人主持。因为熊坚决不肯交出,陈宝箴于是停发每月拨给《湘报》的200两银子,这一釜底抽薪之举,使《湘报》很快资金不足,无法支持,至7月19日发至115号时被迫停刊,后虽于8月2日复刊,但已成商办性质,熊希龄万般无奈,只好离开了《湘报》。 8月,光绪帝电诏熊希龄入京觐见。他打点行装,先把妻子安顿到衡阳知府朱其懿那里,再返回长沙,然而途中饮食不慎,突发痢疾,只好返回衡阳养病,最终没有进京。9月,戊戌变法失败,在京参与变法的谭嗣同等六君子同时罹难,熊希龄因病躲过了这场杀身之祸,受到“革职永不叙用,并交地方官严加管束”的处分。维新变法失败后,熊希龄匿迹衡阳、沅州等地闭门读书。

重新出仕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朱其懿署常德府太守,他决心开办西路师范讲习所,于是他邀请办学经验丰富的妹夫熊希龄董理事务。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初,长沙成立省师范馆,不久赵尔巽任湖南巡抚,他锐意改革,决意要在湖南各府、道设立师范学堂,以为各中小学堂解决师资问题,于是,朱其懿趁机改师范讲习所为师范学堂。由于熊希龄视野开阔,办事认真,一时西路教育发展为“全省之冠”,熊希龄出众的才能得到了赵尔巽的赏识。他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底上奏朝廷,恳请对熊希龄“免予严加管束”,一举解决了熊希龄的政治问题。不久,赵尔巽上调为户部尚书,继任湖南巡抚的端方又改派熊希龄办理实业。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盛京将军丁忧出缺,清廷令赵尔巽增补,于是他立即上奏请求起用熊希龄,获得批准。但熊希龄说服赵尔巽,要求先赴日本考察实业,得到后者的同意。同年7月,端方入京觐见,领命与载泽等一起出洋考察各国政治,邀请熊希龄作为随员前往,并向清廷保荐获准。11月,熊希龄作为端方这一路的随员正式出访。这趟出洋,熊希龄肩上的任务极重。一方面,他要为赵尔巽完成考察任务;另一方面,他要负责起草考察东西洋政治的所有书面报告、条陈和奏折。从1905年12月到次年7月,端方一行先后游历了日、美、英、法、德、俄、意等国,但熊希龄到了德国后便不得不先期回国,以完成他的书面任务。回国之后,赵尔巽立即征调熊希龄去奉天,任命他担任奉天农工商总局局长。上任后熊希龄上书提醒要注重外交,并建议移民垦殖,撰写了两万余言的《东三省移民开垦意见书》。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9月,赵尔巽转任四川总督,出洋之后把家安顿在上海的熊希龄决定不再跟随。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8月,他接受了江苏巡抚陈启泰的征召,担任幕僚。而此时端方任两江总督,也极力征用熊希龄。而任职度支部尚书的出洋大臣载泽也赏识熊希龄的才干,保荐他担任了四品衔的东三省清理财政正监理官。随后,由于见解超迈、业绩出众,熊希龄先后担任过清朝的造币总监、奉天盐运使等要职。

民国任职

宣统三年(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 12月,熊希龄由奉赴沪,渐次拥护共和并加入中华民国联合会。

民国元年(1912年)1月,熊希龄以湖南共和协会正会长的名义领衔致电袁世凯促请清帝退位,公开襄赞共和。 中华民国成立之初,熊希龄先任南京临时政府顾问。 4月,任唐绍仪内阁财政部长,7月辞职。12月,被袁世凯任命为热河都统,在任期间,他对热河行宫古物进行了清理。

民国2年(1913年),被举为进步党名誉理事。同年7月,在总统袁世凯的首肯和议员的支持下,熊希龄出任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组织“第一流人才内阁”。9月,熊希龄内阁才告组成。 11月3日,签署了袁世凯早已准备好的“解散国民党、取消国民党籍议员资格”的大总统令。11月4日,大总统命令即行发表。 11月29日,北京《群强报》公开报道了熊希龄在“为热河都统时将前清行宫之古瓷器、书画取去二百余件,现被世续(前清内务府大臣)查明,已请律师向京师地方厅起诉”的特大社会新闻。同时,北京的另一家报纸《新社会日报》,更是每天都大量登载种种有关熊希龄热河行宫盗宝的新闻。

民国3年(1914年)1月10日,袁世凯根据所谓的“政治会议的决议”,颁发了解散国会的命令,迫于形势,熊希龄内阁不得不副署。 2月6日,袁世凯策动新闻界重提热河行宫盗宝案,熊希龄以涉嫌被迫辞职。3月,熊希龄被委任为煤油督办。

民国4年(1915年)8月,熊希龄以母亲有病为名请假,获袁世凯批准。熊希龄随即启程返湘。3个月的假期未到,袁世凯就电报催他返京,他回电却是要求续假。袁世凯视熊希龄为登基的重要人物,不能不来捧场。袁一面继续电催熊回京,一面另打主意。当时,袁世凯筹划将总统府改为新华宫,改由12名女官管理内廷,上设女官长1人。熊希龄夫人朱其慧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四者俱备,法度容止,可教六宫当选。她明知这是袁世凯的笼络和控制手段,也不敢得罪,只好答应。诏书送到湖南寓所的熊希龄手中,熊希龄于1916年1月中旬返京。袁世凯马上授予他中卿,加上卿衔。

投身慈善

民国6年(1917年)8月,京兆各县水灾,他被特派督办京畿一带水灾河工善后事宜,尽力抚恤流亡,赈济饥乏,复创办慈幼局,收养难童。9月,京畿一带发生特大水灾,淹没了103个县,19045个村,灾民达6351300多人,田亩损失达254800多公顷。冯国璋任命熊希龄督办京畿一带水灾河工善后事宜。10月4日,熊希龄发表就职通电,在北京石附马大街设立办事处。

民国7年(1918年),水灾平息后,慈幼所的孩子们被领走了大多数,只剩下200多人,熊希龄考虑设立一个永久性的慈善教育机构,于是通过当时的总统徐世昌将荒废已久的避暑行宫香山静宜园作为校址,创办了香山慈幼院男女两校,熊希龄自任校长。

民国9年(1920年)秋,北方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五省发生特大旱灾,灾情较顺直水灾尤甚,饥民达到3000多万。熊希龄邀集北京的各慈善团体共商办法,决定组织“北五省灾区协济会”,举黎元洪为名誉会长。

民国11年(1922年)4月,直奉大战爆发,熊希龄组织救护队,前往战地救治难民。10月28日,与道院的一批人及中外人士在北京联合发起成立的一个以“促进世界和平、救济灾患”为宗旨的慈善救济组织世界红卍字会。

民国12年(1925年),熊希龄被推举为世界红卍字会会长。 同年,任长沙六中校董会董事长。

民国17年(1928年),国民政府任熊希龄为全国赈济委员会委员。

民国20年(1931年),熊希龄著《十六省救济水灾意见书》,对于救济的办法、措施、步骤做了十分详尽的论述。 同年8月,熊希龄的妻子朱其慧因病去世。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熊希龄与朱庆澜等人发起组织“中华民国国难救济会”,于12月致电张学良、冯玉祥等将领,请缨抗日,共赴国难。

民国21年(1932年)1月10日,熊希龄应聘为“国民救国会”指导委员,他臂缠黑纱,参与集会,发表宣传抗日的演说。“一二八”淞沪战事发生后,日军大举进犯上海,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全体将士奋起抵抗。他即组织“卫国阵亡将士遗族抚育会”,处理各种善后之事。2月12日,熊希龄发布《香山慈幼院通告》,开展了全院性的抗日救国总动员。为此,他组织院内200人为义勇军,开赴抗日前线;女性则加入红十字会救护队,在战区医院工作。

民国22年(1933年)4月,他以北平红十字会的名义,设北平第一后方医院,救护受伤的抗战官兵,又设公墓收葬抗战时的阵亡军民。

民国24年(1935年)2月9日,熊希龄与毛彦文在在上海慕尔礼堂举办婚礼。

民国25年(1936年)8月4日,熊希龄去青岛参加中华慈幼协会召开的第二届全国慈幼大会。

因病去世

民国26年(1937年)1月19日,熊希龄携夫人毛彦文赴爪哇出席远东禁贩妇孺会议。5月,熊希龄与毛彦文组织慈幼院口琴队与歌咏团赴北平会演。6月下旬,熊希龄与夫人赴青岛参加与青岛市政府合办婴儿保育园的筹备事宜。“八一三”事变后,熊希龄会同沪上红十字会同仁合力办理救护工作,同时致函北平红十字会会长胡恩光,请他暂时代理自己担任院长,设法保全慈幼院。9月,熊希龄从上海致函长沙朱经农:“香山慈幼院困陷北平,余不忍此无父无母之孤儿受饥寒之苦,更不忍其受压迫侮辱之教育,决计在江西南昌或长沙设立分校,设法将各儿童航海南迁”。并说已经函嘱女儿熊芷择觅校址,希望朱经农“速为交涉,迅即见告”。他特电邀香山慈幼院第三校幼稚师范部主任张雪门来沪,让张先赴长沙落实校址,又电第二校小学部的教员张子招、周仰岐南下,协助张雪门具体办理各有关事项。熊希龄与毛彦文慢行一步,打算俟上海救护工作办竣即赴湘。12月13日,南京沦陷,熊希龄伤心欲绝,立刻离沪回湘,但长江道阻,遂与毛彦文登上意大利邮船,取道香港,打算由粤汉铁路转回长沙。12月24日晚,熊希龄在旅馆突发脑溢血;12月25日晨6时,因抢救无效在九龙医院去世,享年68岁。 国民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仪式。

熊希龄轶事典故

出生异象

作家杨雪舞在《民国总理档案》一书中写道:当地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故事,说是熊希龄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啼哭声特别响,一条街上都能听见。邻居们前去熊府道喜说:熊老爷,这孩子哭声大,长大必成大器。据说当夜满街清香扑鼻,人们断定这孩子将来一定是个清官。

湖南神童

熊希龄小时候在私塾求学时,先生曾以“栽数盆花,探春秋消息”为上联,让学生对出下联,熊希龄稍作思索,即对以“凿一池水,窥天地盈虚”,先生惊赞:“经纶之才也!”先生命学生各自绘画一幅,并题相应诗句,熊希龄独画一株棉花,枝叶俊秀,蓓蕾初绽,题句“此君一出天下暖”,先生一下惊愕:“此画堪称上品”。因他文采斐然、禀赋出众又勤奋好学,在少年时代就被誉为“湖南神童”。先生惊叹他的才气,用一副嵌字联写道:“希有奇才,凿水窥天成妙句;龄虽幼小,登科及第占鳌头。”

老夫少妻

毛彦文原是熊希龄内侄女朱曦、朱嶷的同学,熊希龄一家对毛彦文的学识、举止、美貌十分喜爱,多次约请她到家度周末。熊希龄自夫人朱其慧在民国20年(1931年)病故后,时常寝食不安,在慈善事业上也想找一个好助手。正逢民国21年(1932年)“一二八”淞沪战事爆发,熊希龄担心毛彦文的安全,便发了电报,叫她辞去上海工作,到北平香山慈幼院任教。毛彦文犹豫再三,终未答应。民国23年(1934年),熊希龄突然萌发了向毛彦文求婚的念头,其侄女朱曦也多次代熊希龄向她求婚。毛彦文惊慌失措,便率直拒绝。此时,熊希龄的女儿熊芷专门坐车到上海,为其父游说。毛彦文手捧着熊希龄10多封求爱信,感慨万分,加之也有志向于慈善事业,答应与其结合。 民国24年(1935年)2月9日,两人在上海慕尔礼堂举办婚礼。此事成为一大社会新闻。上海《申报》以《慕尔堂中熊希龄续谱求凰曲》为大标题,作长篇报道。

笃信佛教

熊希龄自民国3年(1914年)走出政坛后,自此“皈依佛教,以出世间”,他有法名妙通,自署双清居士。晚年还自撰墓志铭:

色身非净,法相非真,

四大和合,亦非我身;

向物为我,我实不存,

我既无我,朽骨何灵?

凡相虚妄,焉用佳城。

世间儿女,此理莫明。

仍其愚孝,谓乃安心。

余纵遗嘱,死难执行。

未能免俗,聊后云云。

今当国难,巢覆榱崩。

若不舍己,何以救群?

誓身许国,遑计死生。

或裹马革,即瘗此莹。

随队而化,了此尘因。

我不我执,轮回不轮。

熊希龄历史评价

光绪十七年(1891年)时任湖南学政的张亨嘉称许他“年甫及冠,拔起边陬,谈兵如何去非,说地如顾景范。他日当为有用之才,不仅以文学显也。”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时任安徽提学使的沈曾植与梁启超谈论当世人物时“推秉三并时无两”。

清末维新派领袖唐才常在《湘报》发刊词中说:熊君秉三,喜民智之乍开,欲慈航之普度,乃鸠同志,集巨资,设湘报馆。

民国21年(1932年)10月15日,熊希龄将自己的全部家产都捐献出来,组成“熊朱义助儿童幸福基金社”。1949年10月,基金社董事会立下一块石碑,刻下这样的赞语:“先生于举世行财产私有制度时代,独倡此举,实为社会主义之先进者。勒诸贞石,用志勿谖。”

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曾评价说:“一个人为人民做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熊希龄是做过许多好事的。”

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曾评价说:“熊希龄是袁世凯时代第一流人才,是内阁总理。熊希龄的事,我看后就记得很清楚。”

1992年5月17日,熊希龄的遗骨从香港归葬北京。在归葬仪式上,雷洁琼代表中央作了讲话:“熊希龄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和慈善家,也是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他在旧中国奋斗了半个世纪。他的一生是忠于慈善教育事业的一生,是追求光明与进步的一生。”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周秋光在《熊希龄历史评价与定位》一文中认为:“熊希龄在湖南维新运动时期的激进程度丝毫不逊色于杀身成仁的谭嗣同与唐才常。他是《湘报》的创办者与主持人。他的“洋人不可与之开衅”的主张不应当片面加以指责。他在民国初年担任财政总长所经手的大借款是不得已而为之举措,也是唐绍仪内阁全体成员的一致决定,不应当由他一人承担责任。他在袁世凯解散国民党和国会的乱命上副署,虽是他难辞其咎的人生一大污点,却也是有原因和苦衷的,在指责他时也应当多一点理解。他晚年脱离袁世凯而投身社会慈善事业与抗日救亡,这是他人生最为闪光的一面,应当给予充分肯定。”

熊希龄主要作品

熊希龄本人虽曾亲手编辑过自己的一些著述,但刊行的只有《东三省移民开垦意见书》《顺直河道改善建议案》《香山慈幼院发展史》《香山慈幼院创办史》等数种。此外还有《熊秉三先生政书甲编》二册行世,然而仅仅收录了他1912至1913年发表在报刊上有关财政问题的文电约六万余言。他的绝大部分言论和文字著述都散见于当时的各种报刊和清末民初的政府档案中,还有的散佚在民间以至国外。他逝世后,女儿熊芷为其父辑录了《双清集》,是一部两万字左右的诗词集。1982年,《熊希龄集》列入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于1985年分集出版。收录了熊希龄的著述和各类文件。 顾廷龙于1995年主编出版了《明志阁遗著》,收录了熊希龄的一部分遗著,包括文章、序跋、奏折、呈移文稿。1998年12月,于为刚整理的《熊希龄先生遗稿》出版,收录了熊希龄天津寓所收藏的文稿、函电稿、诗词稿件等。

熊希龄后世纪念

墓址

熊希龄墓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北辛村,从香山公园北门沿煤厂街向东,到中途丁字路口右拐,200米左右路西就是。民国元年(1912年)兴建,是熊希龄家族的墓地。民国20年(1931年)11月,熊希龄将妻子朱其慧葬在这里时,也为自己留下了生圹。熊希龄在香港去世后,遗体安葬于香港仔华人永远坟场。“文革”期间,熊希龄家族墓园的建筑受到严重破坏。1992年5月17日,受熊希龄遗孀毛彦文委托,香山慈幼院校友会将熊希龄的遗骨从香港迁葬于熊希龄家族墓园。进门后可以看到莲花座上一块石碑,锩刻着熊希龄的生平业绩。碑后是墓地,墓碑上刻着的"先考熊公秉三之墓",是蔡元培于民国27年(1938年)题写的。1999年,熊希龄墓园被海淀区人民政府公布为海淀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故居

北京

熊希龄在北京的故居位于新文化街,从新文化街东口西行,不多远路北有座中西合璧式建筑,砖石结构的两层灰色楼房,这就是熊希龄故居,是熊希龄当年在北京的府邸。其前身是克勤郡王府。辛亥革命后,末代克勤郡王晏森无一技之长,生活窘迫,不得已将王府卖给了熊希龄。熊希龄曾在府内设立水灾善后事宜督办处,后来还在府内一度开办过中华大学,也设立过矿物局等。民国21年(1932年),熊希龄将这座府邸捐献给了中国人民救济会北平分会,开办教育和福利事业,现为百年老校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的部分校舍。

湖南

熊希龄故居,位于凤凰县沱江镇文星街10号,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占地面积262.9平方米,系四合院砖木结构平房建筑,具有典型的苗族传统建筑风格,现存房屋4间,基本保持原貌。 2000年,正式对外开放。 2002年,公布为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学校

北京市立新学校位于钓鱼台北侧,它的前身是熊希龄民国9年(1920年)创办的香山慈幼院,在小花园中有熊希龄铜像。2012年,立新学校创办“熊希龄实验班”,还为实验班学生提供奖助学金,中考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可获得熊希龄奖学金。 2015年,立新学校改名为北京实验学校。

熊希龄补充介绍

  熊希龄

  (1870-1937)

  中华民国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教育家、实业家。

  湖南省凤凰县人,1870年出生于凤凰县一个官宦家庭。幼年入私塾。14岁中秀才。人称湘西神童。20岁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1897年,湖南维新运动兴起。他以在籍翰林协助湘抚陈宝箴推行新政,任湖南时务学堂总理,延聘梁启超任中文总教习。他参与办理和兴办湘省近代航运。他创办了南学会、《湘报》;成立了“延年会”、“妇女不缠足会”等维新社团,促使“讲堂工场林立”“各州府学校纷起”,“民智骤开”。湖南维新变法独步一时,为全国之先。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北京政变,谭嗣同等参与变法的六君子被杀。他在赴京途中骤病,未能按时到京,因而幸免于难,受“革职永不叙用,交地方官严加管束”的惩处。此后,他蛰居衡阳、沅州等地闭门读书。

  1902年,朱其懿调任常德知府,他一同前往,为其策划创办了西路师范学堂和常德中学。新任湖南巡抚赵尔巽,访知他办学成绩斐,便上报朝廷,请撤了对他“严加管束”的处分。他力助赵尔巽在湖南推行新政,实现其以“教育救国”的理想。

  1904年东渡日本,考察实业和工艺。回湘后,他捐出沅州住宅,设立务实学堂,培养实业人才。还创办了醴陵瓷业公司。1905年由赵尔巽再度保奏解除了对他“永不叙用”的枷锁,恢复原官。同年由湘抚端方奏保,以二等参赞身份随五大臣出洋考察。回国后,适赵尔巽改任川督,由署江苏巡抚陈启泰奏调,任江苏农工商局总办兼充苏属咨议局筹办处会办。旋被两江总督端方委为督署文案,兼宁属咨议局筹办处总办,又任南洋印刷官厂监督。其时,还与人在民间筹办宝应长湖垦殖股份有限公司,并兼顾湖南醴陵瓷业公司,成绩广为时人称道。

  辛亥革命后,他草拟的全国财政纲要,为孙中山、黄兴所称赞。以湖南共和协会正会长名义,率副会长张学济等150人致电袁世凯,要他不要为清室而战。

  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后,任命他为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负责组织内阁。他以“不问党不党,只问才不才”的原则组阁,其内阁“有第一流人才内阁”之称。他发布了《就任国务总理布告》、《政府大政方针宣言》。《宣言》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上层希望健全法制,发展资本主义,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真正共和国”的愿望。这与袁世凯企图实现封建--大相径庭。袁世凯以大总统名-散国民党和国会时,他均为副署,遭到了国人非议。1914年2月,他因不满袁世凯的-统治,辞去财政总长和总理职。袁世凯死后,他返回北京,力陈恢复民国元年的《临时约法》,表明其坚持共和的立场。1917年7月,黎元洪继任大总统,任命熊希龄为政务评议会评议长。他目睹当局独断专行,政出私门,无可评议,即辞去职务。他各方奔走,调停南北战争,力求国家有一个安定的政治局面。他偕同蔡元培等24位名流,联衔成立南北和平期成会,他为会长,蔡元培为副会长。但他们的努力,无济于事。

  1920年秋,他回到湖南,帮助谭延闿推行“地方自治”,企图实现通过“分治”、“民治”、“总治”的途径来治理国家。但是在军阀混战中,“自治”变成“割据”,无助于国家统一。1917年,直隶京畿一带103县遭受水灾,25万多顷田土无收,有灾民600多万人。他督办京畿一带水灾河工善后事宜,以救灾赈饥为职志,浚河修堤,复平土地,“救活灾民逾数百万”。1918年又设立慈幼局,收养灾童1000余名。1920年冬设香山慈幼院,自任院长,收养无人领回、无家可归的孤儿“达数万人”。慈幼院逐步变为集家庭、社会、学校为一体的新型学校,成为当时国内外闻名的最完善的慈幼教育机构。

  他从改良社会出发,以爱国爱民之心,做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事情。从1917年到1934年,历任顺直水利委员会会长、天津红十字会名誉会董、中华慈善团体全国联合会临时主任、中华教育改进社社长、日本筹赈会会长、湘灾筹赈会名誉会长、永定河督办、陕甘赈灾委员、北平红十字会会长。与西人合办华洋义赈会,以工代赈,筑成潭宝公路。还创办了水利善后委员会,除急赈湖南滨湖十数县外,“尤努力洞庭湖之疏浚”。

  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他义愤填膺,在北京发起“沪案失业同胞救国会”,召集各界人士在天安门追悼死难同胞。由他主祭,发表了催人泪下的讲话。会后还组织10万人大-,形成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反帝运动。九一八事变,日本强占东北,全国掀起了救亡运动。他组织国难救济会,致电张学良、冯玉祥及东北各将领,坚持抗日,挽救国难。淞沪战起,日军大举进犯上海,他痛心疾首,发布《香山慈幼院院长通告》,号召全院师生以实际行动抗日救亡。“余虽六十老翁,此心不甘亡虏,一息苟存,誓当奋斗”。随即组织全家和慈幼院师生200余人为义勇军,开赴抗日前线。携长女熊芷组成救护队,往长城前线救死扶伤,“日出于枪林弹雨中”。还设立朱其愁义助儿童幸福社基金。七七事变发生时,他乘船到上海,有人劝其回避。他说:“我是国民中的一员,国难当头,应尽义务,岂能回避!”即会同上海红十字会,从事救护工作。设临时医院4所、难民收容所8处,救出伤员1000余人,由战场救入安全地带的难民20余万人。

  1937年12月18日抵达香港。25日突发脑溢血,医治无效而逝世,终年68岁。葬于香港。1992年迁葬于北京香山。其著述甚丰。今人辑有《熊希龄集》行世。诗词文字原稿藏于上海图书馆。

  《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熊希龄”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