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湖南省名人>邵阳市名人>隆回县名人

李剑农

李剑农人物照片

隆回名人李剑农介绍

中国商业会计学的奠基人
中国近代教育家;

李剑农(1880年6月10日—1963年12月14日 ),湖南邵阳人,教育家、政治经济学家、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开拓者 。少年在旧式私塾度过,熟读经史古籍。青年时受维新派南学会邵阳分会樊锥影响,支持维新变法。1904年,入长沙湖南师范史地科专攻史学。1906年加入同盟会。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并积极参与中国同盟会的政治活动。武昌起义爆发后,回国参加革命,并发表《武汉革命始末记》揭露清廷的腐朽。 1912年,与周鲠生等人在汉口创办《民国日报》,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前夕,该报遭黎元洪查封,李剑农也受通缉。在黄兴的帮助下,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旁听,专注政治学与宪法学。1916年回国后,曾参与《中华杂志》《中华新报》等,但因与进步党人的分歧而于1917年3月自创《太平洋》,并任主编。1922年,湖南省自治政府成立,高票当选省务院长。不久,湖南省宪战争爆发,李剑农成为派系斗争的牺牲品,旋于1924年10月底辞职离任,再未踏入宦海。此后,李剑农热心教育,1925年与彭一湖创办晨光大学。学校停办后,于1927年夏初赴上海,担任太平洋书店编译主任。1928年3月编写出版《中山出世后中国六十年大事记》,系后来《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史》之始。1930年秋起,受聘于武汉大学,讲授中国近代政治史和中国经济史课程。日军侵华期间,归籍邵阳,因推崇蔡锷而创办松坡中学,并建成松坡图书馆。1950年被聘为中南军政委员会顾问,1954年任全国政协委员,1963年12月14日病逝于武汉。

李剑农人物生平

求学

李剑农童年时代读私塾,稍长在宝庆濂溪书院就读。少年时代就受到维新救国风潮的影响,热忱支持变法维新。光绪三十年(1904年)春,进入湖南中路师范学堂史地科学习,专攻历史,并在学校加入了中国同盟会。光绪三十四年(1908)毕业后,留校任教。任教时期,积极向学生传播革命思想。宣统二年(1910年),李剑农抱着求知与救国的意愿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

抗争

留日期间,除刻苦攻读《政治经济学》有关课程外,还积极参加同盟会的各种活动,与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章太炎等均有接触交往。1911年秋,武昌起义爆发,他毅然放弃学业,回国参加革命斗争,并迅速编成《武汉革命始末记》,热情歌颂人民向往民主、向往自由的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无情揭露了清朝统治者凶狠残暴、独裁反动的腐朽本质。

1912年春,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当时,李剑农在汉口《民国日报》担任新闻编辑,因该报反对袁世凯推行复辟帝制、镇压共和的独裁统治,支持全国各地武装讨伐袁世凯的革命行动,1913年6月24日被查封,李剑农因而遭受通缉。1913年7月,他乘轮船西渡,到英国留学,进入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研究探讨欧美各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以及政治史与宪法史等有关资料,特别是对英国的议会政治和联邦制备加赞赏。

1916年夏天,李剑农留英学成归国,在上海担任《中华新报》编辑,专写政论,揭露反动军阀的暴行,倡导政治改良。翌年,他又与同学创办政论刊物《太平洋》杂志,毛遂自荐,担任编纂主任,发表一系列文章,宣传调和,鼓吹各派势力互相让步,在联省自治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统一。1920年,他接受湖南省省长赵恒惕特聘,参加起草湖南省宪法,1921年12月担任湖南省省务院院长兼湖南省教育司司长,后因与当局政见分歧,愤而辞职。

1923年,李剑农与友人彭一湖在长沙举办晨光学校,以不介入政治斗争相标榜。1927年初,李剑农离开湖南,重返上海,担任《太平洋》编辑主任,编辑工作之余,从事戊戌以来中国政治史的研究。1928年3月,他以半粟为笔名出版了《中山出世后六十年大事记》,接着又出版《最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史》,稍后又扩充为《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受到中外学者的高度重视。1930年秋,李剑农先生担任武汉大学教授,讲授中国近代政治史课程。不久,任文法学院教授兼史学系主任。为适应教学需要,又编著《政治学概论》《中国经济史》和《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并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经济学概论》一书被列为大学教学丛书。

李剑农教育著作

1938年,日寇入侵湖北,武汉大学被迫迁往四川,李剑农遂转回老家滩头镇,居留期间,走亲访友,考察家乡的文化教育情况。目睹家乡文化教育落后,乡亲们大部分是睁眼瞎,青年学子求学艰难。为了“培养抗战救国人才”,纪念蔡锷(邵阳人,字松坡)维护共和国的功勋,他与门人创办松坡中学(现隆回一中),并被推举为董事长。同时,他还发起编印《蔡松坡先生遗集》,募资在邵阳创办松坡图书馆,并为图书馆捐赠了不少书籍。

1940年至1946年,李剑农执教于国立师范学院,后借聘于湖南大学。1947年重返武汉大学执教。他根据长期的研究积累和教学实践,对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变化作了系统的研究,编成《中国古代经济史》讲义并印刷发行。解放后,他的《中国古代经济史》讲义分做《先秦两汉经济史》《魏晋南北朝隋唐经济史》《宋元明清经济史》三册出版,该书力图阐明中国经济发展规律,具有唯物主义倾向,为以后我国研究政治经济史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李剑农毕生刻苦学习,精心研究,成果卓著;他追求真理,寻找救国道路,拒绝参加各种反动活动。解放前夕,他回到邵阳,在各界人士的集会上慷慨陈辞,主张和平解放。1950年7月,他受聘为湖南省军政委员会顾问。1954年,他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开始学做一个无产阶级的信徒。”在武汉大学从事明清史的教学,编有《明清史讲稿》,对明朝初年到鸦片战争前夕,近五百年的政治、经济、文化作了概括而精辟的叙述。1954年,《明清史讲稿》尚未修改付印,李剑农即双目失明,1963年12月14日,因患动脉粥样硬化症,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83岁。

李剑农补充介绍

  李剑农(1880—1963),湖南邵阳人,少年时代,李剑农在旧式私塾度过,熟读经史古籍。早年深受维新派南学会邵阳分会樊锥的影响,对变法维新表示支持。1904年,入长沙湖南师范史地科专攻史学,并于1906年加入同盟会。1910年春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积极参与中国同盟会的各项政治活动。辛亥军兴,赶回国内响应,并于武昌起义40天后在上海《民国报》上发表《武汉革命始末记》。1912年,与周鲠生等人在汉口创办《民国日报》,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前夕,该报遭黎元洪查封,李剑农也受通缉。在黄兴的帮助下,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旁听并作自由研究,专注政治学与宪法学。1916年回国后,曾参与《中华杂志》、《中华新报》等,但旋即因与进步党人的分歧而于1917年3月自创《太平洋》,并任主编。1922年,湖南省自治政府成立,高票当选省务院长。不久,湖南省宪战争爆发,李剑农成为-的牺牲品,旋于1924年10月底辞职离任,再未踏入宦海。此后,李剑农热心教育,1925年与彭一湖创办晨光大学。学校停办后,于1927年夏初赴上海,担任太平洋书店编译主任。1928年3月编写出版《中山出世后中国六十年大事记》,系后来《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史》之始。1930年秋起,受聘于武汉大学,讲授中国近代政治史和中国经济史课程,曾先后任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迁校委员长、教务长、文科研究所经济学部主任等职。主讲货币与银行、会计学、货币学、企业管理学、工商组织等课程,被誉为中国商业会计学的奠基人。日军侵华期间,归籍邵阳,因推崇蔡锷而创办松坡中学,并建成松坡图书馆。1950年被聘为中南军政委员会顾问,1954年任全国政协委员,1963年12月14日病逝于武汉。

  “李剑农”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