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湖南省名人>湘潭市名人>湘潭县名人

胡元倓

胡元倓人物照片

湘潭名人胡元倓介绍

著名中国教育家

胡元倓(1872—1940),湖南省湘潭县人,字子靖,号耐庵,1872年9月9日出生于湘潭县一个世代书香之家,曾经担任湖南大学校长(1929.7-1930.8)。1897年入选拔贡。1902年入选湖南首批官费留日生,东渡日本,就读东京弘文学院速成师范科。民国时期在湖南长沙创办明德学堂(明德中学前身),其“磨血办教育”的精神是为千古佳话,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与张伯苓齐名。

胡元倓人物生平

同 年冬归国,立即着手筹办学校,1903年3月与表兄龙璋(时任江苏泰兴知县)、龙绞瑞兄弟商量,并得到龙绞瑞的父亲、前清刑部侍郎龙湛霖的2000元资助,租赁长沙左文襄公祠为校舍,创办了湖南明德学堂。由龙湛霖任董事长,自任监督(即校长),从此把教育事业作为"磨血事业",而自己就是"磨血之人",为发展中国教育事业特别是办好明德学校付出了毕生的精力。

办学历程

明德学堂从开始创办就遇到了生存、师资、经费等诸多困难。面对以王先谦、叶德辉为首的守旧势力的强烈反对、百般刁难,他顶住压力,费尽心血,与之进行巧妙的斗争,经过多年斡旋,克服各种困难,终于取得湖南巡抚赵尔巽的认可和支持。他以诚待人,多方罗致人才,延聘水平高、素质好的新学教员,还邀请黄兴、张继、周震鳞、苏曼殊等革命人士来校任教,专从日本请来理化、博物教员。

胡元倓人物事迹

教育界佳话

为挽留在日本时的同学陈介任日语翻译,他长跪不起,在湖南教育界传为佳话。为了筹措教育经费,他四处奔波,想方设法,"这里请津贴,那里求募捐",经历了千辛万苦,遭人白眼,被称为"胡大叫化"亦不介意。他聘立宪派人物曹典球等任明德教职员,聘省都督谭延阔为明德总理,以获取资助。有不乐意捐助的,还以"人生大不幸,碰到胡子靖"相讥,他嗤之以鼻。北洋政府内阁总理熊希龄是其老朋友,他常去找熊募款,遇到熊外出未归,就自带被褥睡在熊的家里等待,不达目的不罢休。由于他这样艰苦努力,明德学堂得以逐步发展壮大,并形成独特的教育体系。开办之初只招收两个中学班,共80人。1903年8月得谭延闿资助,增招速成师范班。1904年春向湘潭同乡袁树勋募款万元,新设理化博物科。同年夏增设高等小学。后又增设初等小学。还增设语文、商业等专修科,以适应社会需要和解决中学生出路问题。学校学生达600余人,成为清末湖南规模最大的新式私立学校,深受时论好评。1908年,他在南京创办的银行专科,后正式改为南京高等商业学堂,还在上海、汉口设立分校。1913年又在北京创办明德大学,聘章士钊任校长。1926年以后,明德坚持长期专办中学,致力于培养中等专业人才。

磨血办教育

办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长期的艰苦跋涉。需要具备坚韧的磨血精神,始终如一,才能有所成交。胡元倓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他说:“凡办学校要有恒心,要慢慢来,不能希望今天创办,明天、明年就能办好。”“从表面上看,教育不会有什么危险。但要教育能达到成德达材的任务,为国家造就有用的人才,这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一种需要发奋努力的艰苦事业--磨血事业。中国的建国问题非这样不能解决。”他曾对黄兴说:“公倡革命,乃流血之举;我为此事,则磨血之人也。”并刻了一枚“磨血人”的图章,以“磨血人”自许。正是这种非凡的磨血精神,使他不为冷嘲热讽所吓倒。也不为困顿颠沛所折服,抱定初衷,至死不渝。他坚信教育事业总是有希望的,尽管困难重重,但山穷水尽之后,必定是柳暗花明。他还请王闿运写了两匾:“忍耐为希望心”、“虽九死吾犹未悔”,以自惕励,又刻一“从苦打击”的石章来表示其乐观与坚定。也正是这种磨血精神,造就了明德众多的英才,树起了明德这块丰碑。

校舍建设

从胡元倓手中流过的钱,不知其几多万矣,所有这些款项都一点一滴融入了学校,明德修建了宏伟的图书馆、教学楼以及舒适的学生宿舍,图书仪器之多,“视大学无逊色”,而胡校长本人却一直过着十分清贫的生活。在明德几十年,尽管校舍雄伟壮丽,他却一直住在一连三间又窄又矮的小土房里,既无地板,也无套房;一家人经常在学校食堂搭餐;终身只有一个佣仆老毕;直到1930年,他已是58岁的人。才拥有一辆六成新的人力车,而这还是大陆银行总理傅丽行送的;一袭敝裘也为学生周安谟所赠,他甚至曾因衣着朴素而被挡在清宗室振贝勒的门外,后借衣袍雇马车方得以进。

一生爱国

他一生爱国,"决心以教育救国,培养中级社会人材",认为"养成中等社会,实为立国之本"。他十分钦佩黄兴的革命精神,多方维护其从事的革命活动。1904年,黄兴领导华兴会在长沙筹划反清起义事泄,遭到清政府的搜捕。他挺身而出,竭力救助其脱险。他曾对黄兴说:"公倡革命,乃流血之举;我为此教育,是磨血之人也"。曾刻石自署"磨血人"。他希望自己能够磨出许多报国人才,从创办明德之初起,就十分注意德智体三育并重,将"坚苦真诚"作为校训。为了实践教育救国论,他不管遇到多大困难,不折不挠,仍锐意发展教育。武昌起义后,黄兴拟请他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他坚辞不受,宁愿赴京筹备明德大学。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他愤而将明德大学停办,以示抗议。

耐庵文集

1919年11月,他领导湖南公私各校联合停课,参与驱张运动,直至次年5月驱张成功才复课。1919年明德大学迁至汉口,因经费困难,他亲赴南洋劝募,所得捐款全数用于教育。1929年曾一度任湖南大学校长。1938年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同年长沙文夕大火,明德中学校舍被毁,将学校迁往湘乡县霞岭乡继续办学。他对师生说:"校舍虽焚,精神犹存。"其时,他年事已高,仍为抗战和教育奔走于湘鄂川黔各地,后定居重庆。1940年11月24日在重庆歌乐山八块田寓所病逝,终年68岁。著有《耐庵文集》4卷。1948年归葬长沙岳麓山。

北有南开,南有明德他经营明德学堂近40年,明德中学与天津南开中学齐名,享有"北有南开,南有明德"的殊誉,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蔡元培说过:"今观宣劳党国之同志,出于明德者甚众。"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解放前,明德学校培养学生近万名,养成了"坚苦真诚"的良好校风。

教育精神

国家图书馆所藏的《赵凤昌藏扎》里有十余封胡元倓致赵凤昌(字竹君)的信函,表达了他的办学经历和办学思想,信中可见他办学筹款之不易以及他矢志不渝的办学精神。

“竹君先生执事去冬趋候起居备承教言后旋即赴宁返湘?料理年事及开学?常年经费虽不起恐慌?而校舍患水十年五淹?非迁地非持久之方趁此余年再为运动?”

“谈及借款事?合同亦办妥季翁亦知弟借此两万后即月月运动偿还之法?”“昨晚迓揆初于车栈?因送其至家?将近日情形缕告之渠今日必晤时勋也?此款如数如期则倓七年辛苦均有价值?否则?七年精力尽赴东流?真有得之则生?不得则死实像然”

“竹君先生执事今春访寓承教大慰数年来渴思?不料和局停顿?学潮遽兴波起云涌?气象万千?弟系办学之人?北京大学湘生明德中学居多数?因此亦稍为人指目遂不与闻他事?壹志为明德学校尽力?此次变动?不能不归功于学校?弟系以身殉学之人尤不敢不自勉也“

”凡办大学必须欲养成教员而为教育者必须无政治野心且有以教育事为终身事业者?学校方有办法弟屡次办专门学校辍于中途?皆因回国人才借学校为过路成自己名誉?对学校无继持之热心也”

胡元倓主要贡献

胡元倓是湖南新兴教育事业开拓者,所创办的明德学堂是湖南最早的新式私立中学,比天津南开大学还早一年。明德学堂,近代湖南第一所私立新式学堂,曾经薰陶了多少三湘学子、志士名人,刘公武、宁调元、陈果夫、蒋廷黻、周谷城、任弼时、周小舟等先后曾在该校就读。蔡元培曾说:“今观宣劳党国之同志,出于明德者甚众。”

胡元倓补充介绍

  胡元倓

  (1872—1940)

  湖南明德中学创始人,教育家。

  湖南省湘潭县人,1872年9月9日出生于湘潭县一个世代书香之家。1897年入选拔贡。1902年入选湖南首批官费留日生,东渡日本,就读东京弘文学院速成师范科。同年冬归国,立即着手筹办学校,1903年3月与表兄龙璋(时任江苏泰兴知县)、龙绞瑞兄弟商量,并得到龙绞瑞的父亲、前清刑部待郎龙湛霖的2000元资助,租赁长沙左文襄公祠为校舍,创办了湖南明德学堂。由龙湛霖任董事长,自任监督(即校长),从此把教育事业作为"磨血事业",而自己就是"磨血之人",为发展中国教育事业特别是办好明德学校付出了毕生的精力。

  他是湖南新兴教育事业开拓者,所创办的明德学堂是湖南最早的新式私立中学,比天津南开大学还早一年。明德学堂从开始创办就遇到了生存、师资、经费等诸多困难。面对以王先谦、叶德辉为首的守旧势力的强烈反对、百般刁难,他顶住压力,费尽心血,与之进行巧妙的斗争,经过多年斡旋,克服各种困难,终于取得湖南巡抚赵尔巽的认可和支持。他以诚待人,多方罗致人才,延聘水平高、素质好的新学教员,还邀请黄兴、张继、周震鳞、苏曼殊等革命人士来校任教,专从日本请来理化、博物教员。为挽留在日本时的同学陈介任日语翻译,他长跪不起,在湖南教育界传为佳话。为了筹措教育经费,他四处奔波,想方设法,"这里请津贴,那里求募捐",经历了千辛万苦,遭人白眼,被称为"胡大叫化"亦不介意。他聘立宪派人物曹典球等任明德教职员,聘省都督谭延阔为明德总理,以获取资助。有不乐意捐助的,还以"人生大不幸,碰到胡子靖"相讥,他嗤之以鼻。北洋政府内阁总理熊希龄是其老朋友,他常去找熊募款,遇到熊外出未归,就自带被褥睡在熊的家里等待,不达目的不罢休。由于他这样艰苦努力,明德学堂得以逐步发展壮大,并形成独特的教育体系。开办之初只招收两个中学班,共80人。1903年8月得谭延闿资助,增招速成师范班。1904年春向湘潭同乡袁树勋募款万元,新设理化博物科。同年夏增设高等小学。后又增设初等小学。还增设语文、商业等专修科,以适应社会需要和解决中学生出路问题。学校学生达600余人,成为清末湖南规模最大的新式私立学校,深受时论好评。1908年,他在南京创办的银行专科,后正式改为南京高等商业学堂,还在上海、汉口设立分校。1913年又在北京创办明德大学,聘章士钊任校长。1926年以后,明德坚持长期专办中学,致力于培养中等专业人才。

  他一生爱国,"决心以教育救国,培养中级社会人材",认为"养成中等社会,实为立国之本"。他十分钦佩黄兴的革命精神,多方维护其从事的革命活动。1904年,黄兴领导华兴会在长沙筹划反清起义事泄,遭到清政府的搜捕。他挺身而出,竭力救助其脱险。他曾对黄兴说:"公倡革命,乃流血之举;我为此教育,是磨血之人也"。曾刻石自署"磨血人"。他希望自己能够磨出许多报国人才,从创办明德之初起,就十分注意德智体三育并重,将"坚苦真诚"作为校训。为了实践教育救国论,他不管遇到多大困难,不折不挠,仍锐意发展教育。武昌起义后,黄兴拟请他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他坚辞不受,宁愿赴京筹备明德大学。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他愤而将明德大学停办,以示 。1919年11月,他领导湖南公私各校联合停课,参与驱张运动,直至次年5月驱张成功才复课。1919年明德大学迁至汉口,因经费困难,他亲赴南洋劝募,所得捐款全数用于教育。1929年曾一度任湖南大学校长。1938年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同年长沙文夕大火,明德中学校舍被毁,将学校迁往湘乡县霞岭乡继续办学。他对师生说:"校舍虽焚,精神犹存。"其时,他年事已高,仍为抗战和教育奔走于湘鄂川黔各地,后定居重庆。1940年11月24日在重庆歌乐山八块田寓所病逝,终年68岁。著有《耐庵文集》4卷。

  1948年归葬长沙岳麓山。

  他经营明德学堂近40年,明德中学与天津南开中学齐名,享有"北有南开,南有明德"的殊誉,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蔡元培说过:"今观宣劳-之同志,出于明德者甚众。"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解放前,明德学校培养学生近万名,养成了"坚苦真诚"的良好校风。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胡元倓”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