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湖北省名人>孝感市名人>汉川市名人

周又和

周又和人物照片

汉川名人周又和介绍

中国科学院院士、力学家

周又和,1957年5月生于湖北汉川,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超导力学研究院院长。

周又和1982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1984年12月获得华中工学院硕士学位;1989年12月获得兰州大学获固体力学博士学位;1993年6月—1995年12月任兰州大学力学系副教授;1996年1月任兰州大学力学系教授;1999年7月—2005年5月任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主任;2005年6月—2017年12月任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院长;2020年10月任兰州大学超导力学研究院院长;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又和主要从事多场耦合非线性力学的理论建模、计算方法、基础实验和科学实验装置研制等研究。

周又和人物经历

1957年5月,周又和出生于湖北汉川。

1982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

1982年1月—1987年8月,历任华中工学院力学系助教、讲师。

1984年12月,获得华中工学院硕士学位。

1989年12月,获得兰州大学获固体力学博士学位。

1990年6月—1993年6月,任兰州大学力学系讲师。

1993年6月—1995年12月,任兰州大学力学系副教授。

1993年9月—1994年7月,任美国肯塔基大学土木工程系、机械工程系访问学者。

1994年7月—1995年7月,任日本东京大学核工程研究实验室外国研究员。

1996年1月起,任兰州大学力学系教授。

1997年8月—1999年6月,任兰州大学力学系副主任。

1998年6月—1998年12月,任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机械工程系高级访问学者。

1999年7月—2005年5月,任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主任。

2001年1月—2004年12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2年3月—2002年5月,任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机械工程系高级访问学者。

2005年6月—2017年12月,任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院长。

2006年1月—2016年10月,任兰州大学 “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7年12月起,任兰州大学固体力学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

2010年12月起,任兰州大学力学一级学科负责人。

2020年10月起,任兰州大学超导力学研究院院长。

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又和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周又和在超导、铁磁、压电材料力学和风沙电方面取得系统研究成果;开创了中国超导固体力学研究,创建了超导材料及结构的力—电—磁—热相互作用理论,研制出国际首台全使役场超导材料力学实验的科学装置,提出了小波封闭求解方法和分场降阶迭代法,揭示出变形对超导性能退化影响的反作用机制,实现了力学支撑中国超导磁体研制设计“从0到1”的突破等。

学术论著

据2022年9月兰州大学官网显示,周又和已发表期刊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2部,其代表论著有《电磁固体结构力学》《超导电磁固体力学》等。

学术交流

时间

学术活动名称

举办地

1986年10月

华东地区力学学术会议

黄山

2005年12月

第八届动力系统理论与应用国际学术会议

波兰

2007年7月

第三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研讨会

兰州

2014年10月

第12届数值分析与应用数学国际会议

希腊

2018年11月

先进船舶材料与力学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学术会议

哈尔滨

发明专利

截至2021年4月,周又和已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9项(转让3项)和实用新型专利10项。

时间

专利名称

专利公开号

2012年1月18日

373-4.2K环境下超导材料的多场耦合测试系统

CN102323160A

2013年11月13日

一种可测量AFM力学参数的纳米探针制备方法

CN103389392A

2016年8月17日

高温超导带材横向压缩作用下的临界电流测试装置

CN105865919A

2016年12月21日

多环境场下超导材料力学性能测试设备

CN205826401U

2017年7月28日

一种用于常低温环境下纤维材料摩擦特性的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CN206362684A

2018年8月14日

一种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95519A

2019年2月12日

中子散射低温拉伸杜瓦

CN208488342A

2019年12月31日

一种基于3D打印的钇钡铜氧超导绞线制备方法

CN110634615A

科研奖励

据2022年9月兰州大学官网显示,周又和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时间

获奖项目

奖励名称

1992年

圆薄板Karman方程的精确解和解析方法的理论与应用

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96年

谐振式弹性元件频率压力特性的理论研究

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98年

铁磁与超导载流结构的磁弹性弯曲与稳定性

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5年

电磁材料结构非线性力学

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06年

中国北方沙漠化过程及防治研究

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07年

中国北方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08年

电磁材料结构多场耦合非线性力学行为的理论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7年

风沙运动多场耦合特征及规律的力学研究

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18年

风沙运动多场耦合特性及规律的力学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9年

超导磁体研制设计中的关键力学方法及应用

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周又和自1999年负责兰州大学力学学科以来,促成了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程力学博士点和力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与博士点被批准设立,理论与应用力学本科专业入选甘肃省理科科研与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国家双一流专业建设点,固体力学二级学科入选国家重点学科等。

实验室建设

周又和筹建了“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特殊功能材料与结构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

编著教材

周又和编著了《理论力学》教材。

讲授课程

据2022年9月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官网显示,周又和在兰州大学任教期间,为本科生主讲《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结构力学》《板壳理论》《分析力学》《张量分析》《力学与工程概论》等课程,已累计3200学时;为研究生主讲《板壳非线性力学》《电磁固体力学》《非线性动力学》《结构稳定性理论》等课程,已累计2400学时。

培养成果

据2022年9月兰州大学官网显示,周又和培养的学生有7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优秀青年基金、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全国优博及提名、中国力学优博、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和国际奖励等共计16人次,如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教授王记增、雍华东、张兴义、王省哲、高原文等都是他的学生。

教学奖励

时间

获奖项目

奖励名称

2007年

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与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互动模式及实践

甘肃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07年

《理论力学》(主讲)

国家级精品课程

2008年

力学教学团队(主持)

国家质量工程教学团队

2009年

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与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互动模式及实践

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21年

“复杂环境与介质相互作用力学”教师团队(主持)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1999年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国务院

2001年

甘肃省优秀专家

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

2000年

全国高校优秀教师特等奖

宝钢教育基金会

2004年

优秀共产党员

中共兰州大学党委

2006年

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2006年

全国师德标兵

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

2007年

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2008年

最佳贡献论文奖Von Duzer Prize)

IEEE超导委员会

2008年

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教育部

2009年

全国优秀教师

教育部

2019年

徐芝纶力学奖

徐芝纶教育基金

2021年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中华全国总工会

2021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务院

周又和人物评价

““周又和在自己的科研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为中国科技自强自立和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评)

“周又和是中国超导电磁固体力学的开创人和主导者。”(《兰州晚报》评)

“周又和用自己丰富的智慧、渊博的学识、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引导学生树立报效社会的责任、敢于担当的志向和坚实深厚的能力。”(《科学中国人》评)

周又和补充介绍

  力学家,主要从事多场耦合非线性力学研究。1957年5月生于湖北汉川。1982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1984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89年获兰州大学博士学位。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又和”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