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湖北省名人>武汉市名人>汉阳区名人

吴云鹏

暂无吴云鹏人物图片我要提供名人图片

汉阳名人吴云鹏介绍

  吴云鹏,原名学海,1916年出生于湖北省汉阳县一个电讯工人家庭。少年时期随父在武昌读书。1935年考入武昌乡村师范学校。同年12月参加一二九学生-。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武昌、汉口等地从事 、 工作。

  1937年11月,中共湖北省委鉴于抗日战争爆发后的形势,作出决定,从武汉选派一批德才兼备的骨干到鄂西,以开办“农村合作事业办事处”的合法身份为掩护,建立党组织,发动群众,准备在武汉沦陷后,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1938年3月,吴云鹏被派到荆(门)当(阳)远(安)地区,担任中心区委委员,与曾霞(女,即曾志)、苏震等一起,恢复和重建党组织,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至1939年2月中旬,中心区委所辖的党员,已由16人发展到500余人,基本上把党的根子扎到了农村,为准备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奠定了良好基础。

  1939年2月,中共鄂西北区委成立后,荆当远中心区委改为中心县委,管辖荆门、当阳、远安和钟祥县等汉水以西的地区,吴云鹏调任中心县委书记。1940年5月,荆当远和南(漳)宜(城)保(康)两个中心县委合并,成立荆钟南宜特委,赵石任书记,吴云鹏任副书记。吴云鹏运用公开或秘密的斗争方式,广泛开展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宣传,组织救国会,抗日十人团。他动员了一批党员骨干,到驻远安的以中共地下党员何基沣任副军长的国民党第三十三集团军第二十七军第一七九师去当兵,这批共产党员后来东渡襄河,参加豫鄂挺进纵队,成为襄西抗日部队的骨干力量。

  1940年7月,豫鄂边区-根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的指示,命毛凯率挺进纵队警卫连奔赴襄西,与荆钟宜特委领导人李守宪、吴云鹏等领导的襄西游击队会合。首战钟祥石牌土顽周良玉部告捷,取得立足点,为开辟襄西奠定了基础。随即以石牌为依托,相继打开了当东、荆南、北山的局面。由点到面,逐步展开,在短短的几个月内,襄西根据地初具规模。10月,正式成立中共襄西地委(辖钟西、荆南、当县三个县委),李守宪任书记,吴云鹏任组织部长兼襄西地区抗日游击指挥部政治委员,共同领导对敌、伪、顽的各种复杂斗争,使根据地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

  1942年春,日、伪、顽军对北山、荆南、当阳根据地实施“清剿”。李守宪、吴云鹏等为避敌锋芒,保存实力,带领襄西主力部队和党政机关转移到京钟南,同年8月,和京钟地方党组织合并,改为京(山)钟(祥)荆(门)当(阳)地委,吴云鹏任组织部长。地委以京钟边南山为依托,继续领导襄西的工作。

  同年,中共鄂豫边区委决定发展天门、汉川、汉阳抗日根据地的同时,决定将中共天汉地委与中共京钟荆当地委合并,建立中共襄河地委,将中共天汉地委改为中心县委,吴云鹏为襄河地委委员、天(门)汉(川)中心县委书记兼天汉中心县军事指挥部指挥长,后改任指挥部政治委员。

  天汉地区沟渠纵横,湖泊棋布,是天然的游击战场。从1942年冬季开始,驻汉川、天门、皂市、应城的日军,多次对天汉湖区进行“铁壁合围”和“拉网式”的大“扫荡”,并采取堡垒政策,步步为营地进行“蚕食”。吴云鹏在天汉根据地周围建立情报站,加强-工作,采取派出去、拉过来的方法,建立“两面”政权,对付敌人“扫荡”,掩护部队行动。同时加强主力团队的人员和装备,扩充县大队,整编-手枪队,加强区、乡、村游击队和基干队、自卫队等武装建设,与正规部队相配合,开展了保卫天汉根据地的斗争。1943年春,吴云鹏率独立团在曹家壕口毙伤日伪军数十人,阻止了500多名敌军对邓家台的进攻。同年夏,天汉地方武装配合第四十三团一个营攻打横林口伪军倪同部,歼其两个连。7月,在皂市至倪家海之间,袭击日军船队,击沉三条,毙伤日军30余人。8月,天门、皂市、应城日伪军500余人,连续五天“扫荡”倪家地区,被天汉指挥部带领部队击退。

  1943年秋,天汉根据地稻谷喜获丰收。正当群众挥镰收割之时,盘踞在二河、陡埠头的伪第五师派出一个营的伪军进占韩集地区,在韩集、黄牯牛、虾子集等地修筑碉堡,设置据点,抢劫群众粮食。此时,新四军五师主力部队已转入外线作战,吴云鹏组织地方武装和民兵打击伪军,保卫秋收。区、乡游击队、基干队在堤上和路上挖陷阱,埋 ,伏击伪军,在水上组织“海军”小分队,拦截日伪抢粮食的船只。夜晚,还到伪军驻地周围袭扰敌人,并派出游击小分队长途奔袭分水、里潭、陡埠等敌伪据点,迫使敌人龟缩在据点里。他们白天组织群众到三叉湖、中洲湖芦苇中隐蔽,晚上掩护群众抢收割、抢脱粒、抢收藏。为彻底赶跑敌人,他们在伪军驻地周围号房子,设锅灶,搭浮桥,造成新四军主力部队即将参战的态势。一天夜晚,杨叶、韩集两个区的各村子同时燃起篝火,吹军号,打土炮,顿时火光四起,杀声震天,伪军以为新四军发起总攻,仓皇地逃出韩集的三个据点。

  天汉地区的地方武装斗争和民兵工作受到了中共中央的赞扬,豫鄂边区行署奖给天汉民兵十支汉阳造步枪。

  1944年11月,鄂豫皖湘赣边区党委和新四军五师-,为加强对襄河地区的领导,不断扩大抗日根据地,为战略-作准备,决定以襄河为界,划分为襄南、襄西北两个地委,第三军分区扩编为第三军分区和第五军分区,襄河行政专员公署划分为第三、五两个行政专员公署。襄南党政军机关设在熊口,吴云鹏任地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后又兼任中共江陵中心县委书记、县长、县指挥部政治委员。从此,担负参与领导发展襄南根据地的历史重任。

  吴云鹏以江陵为重点,运用天汉斗争经验,十分注重政权建设和民兵建设。民兵经过整训,各区、乡、村都建立了自卫队和基干队,经常打击日伪军。郝穴民兵活捉了两个日军士兵,缴枪一支。他们还利用亲友关系写信给伪军,动员他们反正,有40多名伪军弃暗投明,回到人民怀抱。

  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斗,襄南根据地辖区北起襄河、南抵长江以南的石(首)公(安)华(容)地区,东达武汉西郊,西至宜昌,下辖十个县,面积48万平方公里,人口255万,形成了从西线包围武汉的态势。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蒋介石为抢夺胜利果实,一面大举向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运兵,一面借口受降,纠集20多个师及九个纵队的兵力,四面包围鄂豫边区根据地,内战危机迫在眉睫。中共中央及时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方针,决定把南方8个根据地让出来,将新四军撤到长江以北,以示和平诚意。中共中央中原局作出了对所属地、县精简地方机构,充实武装力量,准备北撤的决定。9月,中共襄南地委改属中共江汉区委领导,吴云鹏任地委书记。他与地委、军分区领导同志一起,认真分析形势,研究应变对策,作好打仗准备。他在县、区主要负责同志会上明确地提出:“襄南地区是战略要地,是重庆到武汉的必经之地,蒋介石挑起内战,襄南首当其冲。虽然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但蒋介石是口里喊哥哥,腰里摸家伙。我们要做到未雨绸缪,作好充分准备,迎击国民党军队胆敢发动的进犯。”

  是年冬,国民党第六十六军、七十六军由重庆经长江和汉宜公路水陆两路进逼武汉,途中对襄南地区进行了突袭。吴云鹏和军分区司令员张水泉率领部队和机关人员迅速跳出敌人包围圈,刚到达浩子口附近,敌人又跟踪而来,吴云鹏等边打边退,甩掉敌人,经戴家湖撤至聂家滩一带休整。不久,接到江汉区党委指示:襄南地委与襄北地委合并。吴云鹏与张水泉率四十五团及地委、军分区机关人员渡过襄河,转移到襄北,留下几个县支队武装,坚持襄南地区的游击斗争。

  1946年2月,江汉区党委为加强襄北地区的领导,决定重建中共天汉中心县委和军事指挥部,吴云鹏任县委书记兼指挥部政治委员,坚持战斗在中原的南大门。

  同年夏,蒋介石调集八个整编师又二个旅22万人和十几个保安团,构筑6000多座碉堡,将中原军区所属的鄂东、江汉、河南三军区分割成“品”字形,把中原军区部队压缩在以大悟县东北之宣化店为中心、东西不过200里,南北只有50里的狭小地带。用十万兵力围攻宣化店,扬言要在48小时内“一举包围歼灭”,造成“惊人的胜利奇迹”。

  6月26日晚,中原军区部队分南北两路突围。8月27日南北两路突围部队在房县西南之上龛地区会合。两支部队会合后,立即在房县以西的狮子岩召开会议,决定成立鄂西北区党委和鄂西北军区,统一领导第一纵队和江汉军区部队,创建鄂西北根据地,并决定成立四个地委和军分区。李人林任第四军分区司令员,刘子厚任第四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吴云鹏任副书记兼副政治委员。

  9月上旬,刘子厚、李人林、吴云鹏率原江汉军区第一团的两个营和警卫团第三营以及一批地方干部,离开房县向东进发,于16日顺利地到达南漳县肖家偃的幸家坪,部队分散活动在肖家偃、安家集、果贺坪、板桥一带。

  几天后,李人林奉命率部东渡襄河,到大别山、桐柏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此时,鄂西北军区参谋长张才千率部辗转到达南漳巡检司地区。鄂西北区党委指示,由刘子厚、张才千、吴云鹏三人组成第四地委,张才千任第四军分区司令员,刘子厚仍任地委书记兼政治委员,吴云鹏任地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11月,吴云鹏带领一个班的武装及几名机关干部,到重阳坪检查区武工队工作开展情况,夜宿于重阳坪附近一个村庄。不料消息走漏,第二天拂晓,敌人以一个营的兵力包围了村庄。听到枪声,经过多年游击斗争锻炼的吴云鹏知道情况不妙,立即组织人员撤退。他命令同志们先撤,自己在后掩护。在向导带领下,他们利用地形熟的有利条件,找到敌人兵力较弱的口子,集中火力,打开了一条通路,突出了敌人的包围。但在激烈的战斗中,吴云鹏左臂受伤。他爬山跳岩,躲过敌人的搜捕,来到八家山。乡亲们见吴政委负伤,立即把他接到家中,用盐水洗伤口,南瓜子搽敷,伤势稍有好转,就将他护送到军分区医院治疗。

  在医院,他对伤病员们说: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要到来。在病床上,他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我们挺起胸膛,

  在战斗中茁壮成长。

  冲破黎明前的黑暗,

  革命前途万丈光芒。

  枪林弹雨难阻挡,

  穷山恶水又何妨。

  敌弹中膀受重伤,

  一心向着亲爱的党。

  12月,鄂西北区党委为开辟谷城、南漳、保康及襄河两岸的地区,决定成立第五地委和第五专署、第五军分区。吴云鹏任第五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这时,敌人集中三个师和三个保安团的兵力,由北向南,由西向东,对鄂西北第五军分区部队进行前阻后追,分进合击。吴云鹏和分区领导人一起,带领部队和民兵,坚持游击战争。

  1947年1月,吴云鹏带领一个排的武装和十余名干部向武当地区进发,出南漳县境,经过三昼夜翻山越岭,进入武当山区。为了吸引、牵制敌人,吴云鹏带领部队,有时走大路,有时穿小路,白天进山,夜晚行动,始终与敌人保持若即若离的状态。他说:“我们拖着部分敌人,可以减轻主力部队的压力,便于主力部队机动作战,打破敌人的‘清剿’计划。”

  这天,部队到达均(县)谷(城)房(县)交界处的葫芦坝。东方欲晓,他们已经几天几夜没有休息。吴云鹏看到战士们非常疲倦,命令部队就地休息。他布置完哨兵,又安排两名同志到前面侦察情况,还未等吴云鹏部署完,忽听得枪声四起,数十倍于己的敌人迅速包围上来。战士们听到枪声,立即抢占有利地形,准备还击。吴云鹏冷静观察了形势,感到情况十分严重。他告诉战士们,要节约子弹,等敌人靠近再打。在战斗间隙,他和战士们又搬来许多大石块堆在阵地前。当敌人发起进攻时,他们先推倒大石堆,石头顺着山坡越滚越快,飞奔而下,砸得敌人鬼哭狼嚎,等剩下的敌人靠近后,他们再射出一排密集的子弹。就这样,他们激战竟日打退敌人一次又一次冲锋,子弹快打完了,人员伤亡也比较大。敌人虽然在阵地前留下大片大片的尸体,但敌人的攻势仍然没有减弱。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吴云鹏对同志们说:“我们拖住了眼前这股敌人,为主力部队创造了战机。我们也许再也见不到那黎明的曙光,但我们抛洒的热血一定会使黎明更快地到来。”战士们纷纷表示要与敌人血战到底。敌人又冲上来,大家各就各位,进入战斗。谁也不知他们究竟打退敌人多少次进攻,只看到阵地前敌人的尸体横七竖八。最后,终因寡不敌众,吴云鹏及他的战友们壮烈牺牲在阵地上。

  (李家彬张跃生)

  “吴云鹏”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