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湖北省名人>武汉市名人>武昌区名人

刘永坦

刘永坦人物照片

武昌名人刘永坦介绍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两院院士、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专家

刘永坦,男,汉族,1936年12月1日出生于江苏南京,祖籍湖北武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专家,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1953年9月至1960年3月,刘永坦先后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系、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二系;1979年1月至1981年1月,刘永坦就读于英国伯明翰大学; 1981年1月至1987年1月,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工程教研室主任;1987年1月至1990年1月,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无线电系系主任;1987年1月至2001年1月,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研究所所长;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任中国科学院主席团、信息技术科学部副主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9年12月入选“中国海归70年70人”榜单 ;2021年9月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

刘永坦长期致力于电子工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特别是对新体制雷达系统与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是中国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体系的奠基人。

刘永坦人物经历

1936年12月1日,刘永坦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

1953年09月至1954年07月,刘永坦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学习俄语。

1954年09月至1956年07月,刘永坦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系。

1956年09月至1958年07月,刘永坦就读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无线电技术专业。

1959年09月至1960年03月,刘永坦就读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二系微波技术与天线。

1979年01月至1981年03月,刘永坦就读于英国伯明翰大学。

1981年01月至1987年01月,刘永坦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工程教研室主任。

1985年01月,刘永坦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无线电系教授。

1987年01月至1990年01月,刘永坦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无线电系系主任。

1987年01月至2001年01月,刘永坦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研究所所长。

1991年01月,刘永坦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研究生院院长、教授。同年,刘永坦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3年后改称院士)。

1994年,刘永坦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首批)。

2004年01月至2008年01月,刘永坦任中国科学院主席团、信息技术科学部副主任。

刘永坦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刘永坦在雷达系统与信号处理技术领域有着一定层次的造诣,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截至2019年1月,研制新体制对海探测雷达,突破11项关键技术,解决了在强海杂波、电台干扰及大气噪声背景下信号处理和目标检测问题,并建成了中国第一个新体制雷达站。

承担项目

刘永坦在九十年代承担了国家“863”计划中“逆合成孔径实验雷达”(即ISAR)重大研究项目,发展了运动补偿理论,并针对大带宽信号与系统提出了新的补偿理论;率领攻关团队与航天工业总公司的有关研究所联合成功研制了中国第一台实验ISAR,为中国ISAR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该项目达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

刘永坦成功研制出中国唯一具备全天时、全天候、超视距、海空兼容对海探测能力的雷达装备。

刘永坦研制新体制对海探测雷达,突破11项关键技术,解决了在强海杂波、电台干扰及大气噪声背景下信号处理和目标检测问题,并建成了中国第一个新体制雷达站。

学术交流

刘永坦先后到瑞士、意大利、英国、日本、美国等出席国际学术会议;1996年担任中国国际雷达会议名誉顾问,他还到英、法、美、德、荷兰、加拿大、日本等国进行考查访问或学术交流。

科研成果奖

获奖时间

获奖项目

所获荣誉

1991年

XX雷达关键技术总体方案及系统试验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1991年

XXW雷达研究与实验

航空航天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92年

XX雷达方案论证

航空航天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93年

XX雷达最佳检测与估值理论与技术

航空航天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96年

逆合成孔径实验雷达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997年

高频地波超视距雷达(飞机目标)技术

国家航天局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4年

——

国防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2015年

——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参考资料:

学术论著

截至2019年1月,刘永坦发表学术论文、著作70多篇。

著作

书籍名称

出版社

出版时间

《无线电制导技术》

——

1989年05月

《雷达成像技术》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9年10月

《一种基于最小二乘的高频雷达信号处理方法》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01年01月

《毫米波雷达阶跳频信号分析及运动补偿方法的实验》

高技术通讯

2001年12月

《随机断续高频雷达波形设计和处理》

电子学报

2002年03月

《FDTD法计算的高频单极天线学性》

电波科学学报

2000年04月

《高频地波雷达多干扰的极化抑制》

电子学报

2001年06月

参考资料:

论文

刘永坦. 《非平稳随机信号分析与处理》评介[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1999(5):129.

刘永坦. 表面声波脉压器件的理论特性[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1977(4):71-77.

刘永坦, 权太范. 多目标快速跟踪系统[J]. 自动化学报, 1990, 16(6):516-521.

刘永坦, 权太范. 快速相关处理系统结构设计[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1988(4):28-34.

刘永坦,张宁.数字信号处理机的实现及其结构[J].信号处理, 1986(1):13-20

刘永坦, 权太范, 郭建. 提高机动目标跟踪精度的自校正α—β跟踪滤波器研究[J]. 宇航学报, 1988(3):4-9.

刘永坦, 权太范. 提高目标跟踪批数的一种方法[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1989(5):32-37.

刘永坦, 权太范. 一种多目标鲁棒跟踪滤波器研究[J]. 宇航学报, 1990, 11(3):85-92.

人才培养

讲授课程

截至2019年1月,刘永坦先后讲授过《专业数学》、《电子基础》等10余门课程。刘永坦曾在两年的时间里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连续讲授4门课,近300学时。

指导学生

截至2019年1月,刘永坦已培养研究生共70余人,培养出了两院院士、大学校长等一批科技英才,如付强、邓维波、于长军。

学位论文

作者

学位授予单位

学位名称

学位年度

《ISAR目标识别的仿真》

高兴斌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博士

1994年

《毫米波主动寻的制导雷达信号处理研究》

任勇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博士

1994年

《逆合成孔径雷达运动补偿和系统补偿的研究》

王国林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博士

1996年

《HF地波超视距雷达海态遥感机理及信息提取》

周志鑫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博士

1997年

《高频地波超视距雷达目标检测与估值的研究》

王威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博士

1997年

《高距离分辨雷达目标识别方法的研究》

姜义成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博士

1997年

《应用高阶谱技术研究地波超视距雷达的信号检测》

梁宗闯

哈尔滨工业大学

硕士

1998年

《高频雷达接收机建模与仿真研究》

王吉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

硕士

1998年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数字图象仿真的研究》

曹鹏志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博士

1998年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多普勒参数估计及斜视成象算法研究》

张劲林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博士

1999年

《舰载高频地波雷达目标检测与估值研究》

谢俊好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博士

2001年

《非连续谱高频雷达信号的综合研究》

位寅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博士

2002年

《高频地波雷达极化抗干扰技术的研究》

张国毅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博士

2002年

《基于高阶谱分析的高频地波超视距雷达的信号检测与估值》

梁宗闯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博士

2002年

《空间谱估计技术在雷达信号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侯煜冠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博士

2008年

《高频电离层动态建模及其抗扰动技术研究》

侯成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博士

2008年

《米波雷达低仰角目标测角建模与处理方法研究》

陈迪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博士

2009年

《SAR系统中回波仿真、光学成像和信息提取技术的研究》

生辉

上海交通大学

博士

2016年

参考资料:

荣誉表彰

获奖时间

所获荣誉

1990

被国家人事部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91年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92年、1993年

航天部“人才培养先进个人”

1993年

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获人民教师奖章

1994年

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

1995年

哈尔滨工业大学“伯乐奖”

1995年

香港柏宁顿教育基金会“孺子牛金球奖”

2000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18年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9年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9年

黑龙江省“最美奋斗者”推荐人选

2019年

最美奋斗者

2019年

入选“中国海归70年70人”

2020年7月

入选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

2021年6月

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21年9月

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参考资料:

刘永坦人物评价

刘永坦凝聚了一支专注海防科技创新的“雷达铁军”,培养了两院院士等一大批科技英才,耄耋之年仍奔波在教学、科研一线,继续为筑起“海防长城”贡献力量 。(人民日报评)

刘永坦既是成就卓著的雷达技术帅才,同时又是善于教书育人的优秀教师。无论获得什么荣誉和头衔,他最看重的还是“教师”这一身份。作为人民教师,他觉得培养创新人才责无旁贷 。(中国科学报评)

刘永坦补充介绍

  刘永坦,男,1936年12月生,江苏省南京市人,1953年至1958年先后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系、清华大学无线电系。1958年参加工作,现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永坦院士是我国著名的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专家,我国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奠基人,对海远程探测技术跨越发展的引领者。

  20世纪80年代初,刘永坦院士面向国家海防战略重大需求,开创了我国对海新体制探测技术研究领域。近四十年来,带领团队致力于对海远程探测技术的研究,成功实现了对海新体制雷达理论、技术和工程应用的全面自主创新。

  由于波段的特殊性,常规理论无法支撑新体制雷达的研究。刘永坦院士带领团队,系统突破了传播激励、海杂波背景目标检测、远距离探测信号及系统模型设计等基础理论,创建了完备的新体制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攻克了系列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部对海新体制实验雷达,首次完成了我国对海面舰船目标的远距离探测实验,实现了我国对海探测技术的重大突破。199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为了解决国家海防远程探测的迫切需求,必须研制具有稳定、远距离探测能力的雷达,然而,从原理到工程实现涉及电磁环境复杂、多种强杂波干扰等国际性技术难题。面对世界各国均难以逾越的技术瓶颈,20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他带领团队,历经上千次实验和多次重大改进,形成了一整套创新技术和方法,攻克了制约新体制雷达性能发挥的系列国际性难题,2011年成功研制出具有全天时、全天候、远距离探测能力的新体制雷达,与国际最先进同类雷达相比,系统规模更小、作用距离更远、精度更高,总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核心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标志着我国对海远距离探测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2015年,再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面向国家未来远海战略需求,自“十五”以来,刘永坦院士还规划实施了对海远程探测体系化研究,逐步开展了分布式、小型化等前瞻技术的自主创新,为构建由近海到深远海的多层次探测网、实现广袤海域探测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刘永坦院士在祖国北疆凝聚了一支专注海防科技创新的“雷达铁军”,培养了两院院士、大学校长、项目总师和一大批国防科技英才。刘永坦院士为人师表,耄耋之年仍奔波在教学、科研一线,继续为发展对海探测技术、筑起我国“海防长城”贡献力量。

  “刘永坦”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