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名人蒋桂英介绍
蒋桂英,1935年1月27日出生,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曾任湖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自幼跟随师父研习湖北民间歌唱表演艺术,17岁首次参加“湖北省民间音乐舞蹈曲艺会演”,1953年进入中南广播乐团担任独唱演员,1956年进入中南音专作为研究生进行专业歌唱研究学习。196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并在文革后成为党的十一大代表。1980年担任湖北省歌舞团团长,带领团队在1983年创作了蜚声海内外的著名歌舞“编钟乐舞”,作为国家保留剧目出访世界各地,迄今常演不衰已达数百场。退休后,蒋桂英从事声乐教学,培养了不少中青年歌唱演员和教师。2014年,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宣传部,授予她首批“湖北文化名家称号”,并获“湖北音乐金编钟奖”,“终身成就奖”。
蒋桂英成长经历
成长经历
“太阳一出笑呀呵呵(哎),笑呀呵呵(哎),开口就唱幸(哪)福歌(哎),幸(哪)福歌(哎)。天上星星千(哪)万颗,社里新事比星多……”在湖北,年纪稍大的老人,没人不知道蒋桂英,没人没听过她创编并演唱的这首《幸福歌》。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个把湖北民歌唱响北京的第一人,其从艺生涯是从逃荒卖唱乞讨开始的。
蒋桂英1935年出生于“沙湖沔阳州,十年九不收”的天门县,因家境贫寒,别人家的孩子是摇篮中长大的,而她的童年却是在父亲挑着的箩筐里度过的。她的父母和哥哥蒋再兴做点小手工补贴家用,而大蒋桂英8岁的姐姐蒋再英则跟着湖南难民曹师傅学卖唱,担起全家生活的重任。1944年全家乞讨到湖南芷江,逃荒途中生下的弟弟死于瘟疫,蒋再英得了天花,临终嘱托蒋桂英接下肩上的重任。于是,8岁的蒋桂英顶替姐姐打三棒鼓,唱小曲乞讨。就这样,艺术的胚芽,在童年颠沛流离的旅途中种下了。她学唱湖北民歌和小曲小调,锤炼出了一副甜美清亮的好嗓子,并吸收到丰富的湖北民间音乐的滋养。蒋桂英聪明伶俐,受姐姐熏陶,曲词记得快,像“十二月花”、“秋江”、“九连环”等长长的唱段唱得顺溜溜,让家人外人无不惊奇。
全国解放后,14岁的蒋桂英进昆明文艺社,第一次站在台上展示歌喉,第一次有了“演员”的喜悦和自豪。1950年底,蒋桂英随母亲、哥嫂乘坐敞篷车回到天门老家。在哥哥的极力支持下,15岁的大姑娘蒋桂英上了小学,学习文化知识。后来中央文化部门的音乐专家来到天门县寻找会唱湖北民歌的民间歌手。经人介绍,蒋桂英的试唱被专家大加肯定和夸奖。从此,在乡区有识之士的提携帮助下走向正式舞台。
1953年4月,蒋桂英终于迎来了幸运之神。湖北省民间音乐舞蹈曲艺会演前夕,中央民间音乐调查团的蔡静仪、省里的彭南在区文化干事孙其康的引领下来到蒋桂英家里,听了试唱,三人一致认为她基础好、有发展前途,决定留下她。就这样,蒋桂英拎着仅装一件换洗衣服的小木箱,走进位于胜利饭店附近的中南(武汉)人民广播电台,成为正在筹备的中南广播乐团的储备歌手。随后,蒋桂英被送到业余干部学校学习初中文化。她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徒步穿梭于宿舍、电台和学校,经常是披星而出,戴月而归。
1954年,湖北省戏曲会演,蒋桂英客串演唱《放风筝》,颇受领导赞赏,被借到武汉市工人文化服务队,唱遍湖北的工矿、农村、车间、田头,正应了当时流行的一句话“上山上到顶,下乡下到边”,把歌声直接送到广大工农群众中间。
因嗓音甜美,演唱具有湖北地方民歌艺术的醇厚韵味,1956年中南音专(现武汉音乐学院)作为特殊人才引进,接受了仅有初中文化的蒋桂英报考研究生,使她有机会边学习,边研究。童年虽然是不幸的,但是坚强、勤奋的品格却给她带来了幸运,自此蒋桂英开始在追求艺术梦想的道路上展开了新的跋涉。
蒋桂英社会评价
在做演员时,她像一颗璀璨的珍珠,散发出民族艺术的耀眼光芒;在当领导干部时,她像一团炽热的火焰,聚集起志同道合的同事,创造出中华民族古典艺术的奇葩;在退休以后,她又像一块温润晶莹的碧玉,爱抚地滋润着学生和青年演员;在她的晚年,不懈地用全部心血,浇灌一朵朵鲜嫩的艺木蓓蕾,收获了声乐教学的累累硕果。
我国音乐界的前辈大家,均给予蒋桂英高度肯定和赞扬。
原国家文化部长、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题词:为人民歌唱,唱人民之歌
作曲家李焕之题词:乡音乡情民族心声,中华歌艺勇攀峰顶
作曲家孙慎题词:继承发扬民族声乐传统
指挥家严良堃题词:歌咏声本于心
音乐评论家李凌题词:弘扬民族歌唱艺术,丰富世界音乐文化。
音乐理论家方妙英题词:荆楚飞凤凰,幸福歌常唱。桂冠仇勤奋,英姿显飒爽,编钟奏乐章。
200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楚天金报、荆楚网、湖北省音乐家协会,在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湖北省文联的指导下,开展了“湖北十大金嗓子”“湖北十大金曲”评选活动。在这次评选活动中,蒋桂英与王玉珍、程志一起被评为“杰出金嗓”,蒋桂英编曲并演唱的《幸福歌》被评为“传世经典”。颁奖典礼上活动组委会的颁奖词是:
她是一位民族文化的追求者,
她是一位辛勤耕耘的老师,
她的一生以歌唱为伴,
与艺术结缘,与湖北民歌紧紧相连
是她,第一个将湖北民歌唱出湖北、唱响北京,
五十周年的艺术生涯,绽放出迷人光芒。
她是湖北民歌的一代宗师,
孜孜不倦,致力于民歌的发展传扬;
她是德高望重的声乐前辈,
呕心沥血,培养出桃李芬芳。
2011年,蒋桂英获湖北省音乐家协会“第四届金编钟奖终生成就奖”。
2014年,蒋桂英被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授予首批“湖北文化名家”荣誉称号。
作者:舒畅 杨传林
蒋桂英补充介绍
“太阳一出笑呀呵呵(哎),笑呀呵呵(哎),我开口就唱幸(哪)福歌(哎),幸(哪)福歌(哎)。天上云彩千(哪)万朵,社里新事实在多……”在湖北,年纪稍长的人,没人不知道蒋桂英,没人没听过她创作并演唱的这首《幸福歌》的。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个把湖北民歌唱响北京的第一人,其从艺生涯是从逃荒卖唱乞讨开始的。
逃荒卖唱的小姑娘
蒋桂英1935年出生于湖北天门马湾镇蒋湖村。“沙湖沔阳洲,十年九不收。”每年夏天发大水,出外逃荒的人成群结队。父亲蒋方洲肩头的箩筐一头挑着年仅半岁的蒋桂英,一头挑着锅碗瓢盆,带领全家沿铁路往南方乞讨。父母会点民间工艺,用竹子和纸做些小玩意,合起来像扇子,打开像朵花,插在稻草棒上,招惹好奇的小孩子们。哥哥蒋再兴用糖糊画出各种图案出售补贴家用,而大蒋桂英8岁的姐姐蒋再英则跟着湖南难民曹师傅学卖唱,担起全家生活的重任。五六岁时的蒋桂英大年初一出去讨饭时,从田埂上摔到水里,被救起后高烧不退,无钱买药,母亲蒋刘氏就把牛粪煮成水哄她喝。不知是不是牛粪汤起了作用,蒋桂英的烧真的退了。后来又打过摆子,得过肺病,均不治而愈。她的生命像草根一样顽强。
1944年乞讨到湖南芷江,逃荒途中生下的弟弟死于瘟疫,蒋再英得了天花,临终嘱托妹妹接下肩上的重任。于是,8岁的蒋桂英顶替姐姐打三棒鼓,唱小曲乞讨。蒋桂英聪明伶俐,受姐姐熏陶,曲词记得快,像“十二月花”、“秋香”、“陈世美不认前妻”等等。长长的唱段唱得顺顺溜溜,让家人外人无不惊奇。
乞讨到贵州,父亲死于烂疮。进入昆明不到一年,全国解放。卖唱被禁,14岁的蒋桂英进入文艺社,第一次站在台上展示歌喉,第一次有了“演员”的喜悦和自豪。
1950年底,尽管文艺社的叶连长不愿失去一根台柱子百般挽留,思乡心切的蒋桂英还是随母亲哥嫂及小侄儿乘敞篷车回到天门老家。全家出门逃荒的8口人,有5人死于异乡。
把湖北民歌唱到全国
蒋桂英回乡后进了小学读二年级。她不会种田,栽秧常被人“困笼”,遇上“牛蚂蟥”就心惊肉跳。她特别怀念文艺社简陋的舞台,常常暗自叹息农村埋没了一副好嗓子。她向往到城市去,圆她的唱歌梦。
1953年4月,蒋桂英终于盼来了幸运之神。湖北省民间音乐舞蹈曲艺会演前夕,中央民间音乐调查团的静仪、省里的彭南在区文化干事孙其康的引领下,来到蒋桂英家里,问了情况,听了试唱,三人一致同意她参加会演。
蒋桂英由区唱到县,再唱到省里。领导、专家一致认为她年轻,“本钱好”,有发展前途,决定留下她。那时家里很穷,几个人合盖一床被子,家人想方设法凑了2万块(现2元),找分得地主浮财的村人买了一床旧线毯,上穿大襟红衣,下穿蓝裤,拎着仅装一件换洗衣服的小木箱,走进位于胜利饭店附近的中南人民广播电台,成为正在筹备的中南广播乐团的储备歌手,与音乐陈一苹和贺之圭两位大姐同居一室。蒋桂英被送到业余干部学校学习初中文化。她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遇上早晨6时到8时的课,就5时起床,由宿舍走到江汉路去上课。她学习十分勤奋刻苦。8时下课后,又赶回电台配合陈一苹、贺之圭整理她的唱段。她俩常抽空教她乐理。偶尔演出唱唱革命歌曲《王大妈爱和平》、《桂花开放幸福来》等等。那时到处演出没有专车接送,公共汽车就几条线路,完全靠步行,常常深更半夜才走回宿舍。
1954年,湖北省戏曲会演,蒋桂英“客串”演唱《放风筝》,颇受领导赞赏,被借到武汉市工人文化服务队,唱遍武汉的建筑工地。她脑子里的曲子多,“旧瓶装新酒”,看到什么唱什么。这正是武汉人民抗击特大洪水的一年,蒋桂英在张公堤上参加挑土筑堤,一声吆喝:“休息一会,我给大家唱歌。”圈子一围就唱起来。一天要唱十几场,名气在防汛大军里传开了,都知道有个小姑娘的歌唱得好听,收工时,常有人拦着她不唱不让走。她说嗓子哑了,大伙说哑了我们也爱听。蒋桂英怀着翻身感、光荣感拼命唱,结果把嗓子唱哑了。
1955年被电台领导接回,因广播乐团成立不起来,蒋桂英被调到硚口工人文化宫辅导群众业余文化活动。她渴望继续深造,龚馆长是搞音乐的,十分支持。幸运之神再次降临,1956年中南音专(现武汉音乐学院)向工农子弟开门,接受了仅有初中文化的蒋桂英报考。别的考生也有嗓子好的,却比不上会唱很多民歌的蒋桂英有特色。负责招生的林路、杨匡民等决定将蒋桂英作特殊人才招进,当研究生,边学习,边研究。童年的不幸经历给蒋桂英带来了幸运。
进入音乐殿堂后,蒋桂英师从徐厚雄学钢琴,跟叶素学声乐,听廖宝生和张玉梅的和声乐理课,接受正规化系统训练。同时去外地采风,博取众家之长,使她的艺术实践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她纯朴、甜美、清纯的风格和叙事性特色的演唱,显示出继承传统文化标新立异的特殊价值。
1958年,蒋桂英与陈登州(曲艺)、付凤兰(小曲)一同进京参加全国民间音乐曲艺会演。蒋桂英的民歌进入怀仁堂汇报演出,虽然服装不漂亮,化妆缺乏技巧,但她演唱的《回娘家》、《火烧粑》具有浓郁的湖北民歌特色,清悦甜润的嗓音让京城观众耳目一新。她像一朵灿烂的礼花开放在北京的上空。周总理接见时听说她是研究生,吃了一惊,鼓励说:“不错,要好好学习,努力工作。”1960年夏,毛主席在武汉听她演唱《幸福歌》后说:“你唱的湖北民歌《幸福歌》很好听,很像湖南的花鼓调咧。”
怀仁堂一鸣惊人后,蒋桂英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出席了全国文教卫群英会,出席了党的第十一届全国代表大会,被誉为“人民的歌手”。
迈进艺术家行列
文革中,蒋桂英被打成“三名三高”人物遭批斗,把她整理的曲谱和几件布拉吉抄去办了个“贫农的女儿现在的蒋桂英”展览,说她“修了”。让她最痛心的是,唱八仙过海之一的《韩湘子》和《反照花台》两首优美的曲谱散失,无法流传下来。她还差一点遭受灭顶之灾。20世纪60年代初期,毛主席与-来武汉住在东湖梨园,蒋桂英随几位演员去陪舞。因见到-的一身穿着十分反感,心直口快的她跟本团同去的鲍某和另一位同事说:“我对-印象不好。”文革中,那同事顶不住“大揭发”的风向,要蒋桂英赶紧“主动”交代说过的那句话。蒋桂英找到军代表家里,军代表说:“谁对谁都会有个印象,这算啥事?交代什么?人家揭发,你就说没说嘛!”没有军代表和鲍某的保护,蒋桂英必成“文革”牺牲品。
1976年拨乱反正,蒋桂英当上了“省歌”的副团长,4年后升任为团长。1983年,在文艺界改革的声浪中,市说唱团解散,“省歌”四分五裂,也面临解散的威胁。蒋桂英和班子成员有胆有识,决定把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罕世文物编钟搬上舞台。文化厅仅仅给了五万元经费,并在合同中规定,做成了钱不用还,做不好扣承包负责人的工资。而此时的蒋桂英正处于最困难的时期,她和爱人,除去每月给婆婆必寄的15元生活费,剩下的要对付五口人(两个孩子一个保姆)的生活,连买一棵白菜也要犹豫。为了“省歌”能生存下去,蒋桂英和同仁勇敢地承担了风险。
当年5月,集楚声、楚韵、楚风、湖北民歌、小曲、曲艺综合艺术之大成的《编钟乐舞》,在湖北剧场首次亮相,艳惊四座。为寻求推向全国的机会,请来北京4位专家审查节目,专家大为震撼,积极疏通渠道,使《编钟乐舞》获得进京献礼演出的机会。名不见经传的《编钟乐舞》一炮走红,声震京城,一连演出20多场,几年内在国内外共演出500多场,创造了歌舞剧的奇迹,也挽救了“省歌”。蒋桂英由此从一个出类拔萃的民歌演唱家迈进成熟艺术家行列。实现了这一辉煌后,1990年,蒋桂英从团长位子上退下来。
蒋桂英当年会唱近百首民歌、小曲、小调,文革“破四旧”让她收集的许多优美民间曲谱遗失,如今手上仅存二三十首新老民歌资料。这是她最感惋惜的事。已年过七十的蒋桂英,身体状况较差,却仍然活跃在歌唱领域。她是武汉音乐学院外聘教授,并被称为“评委专业户”。许多学声乐的学生找上门学艺,蒋桂英热心收徒。她希望自己的艺术生命能在新人身上延续。
“蒋桂英”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