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湖北省名人>武汉市名人>新洲区名人

韩浚

韩浚人物照片

新洲名人韩浚介绍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湖北政协常委

韩浚(1893-1989),湖北黄冈人。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三队学习。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被委派到苏联学习军事。回国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参谋长。大革命失败后,参加秋收起义,任副总指挥,,后被捕脱离党组织。从1931年起,韩浚先后任国民党中央军校政治教官、48师政训处长、华北抗日宣传总队八大队大队长、104师4旅旅长、77师师长、73军中将军长。抗战期间,韩浚率部参加了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和雪峰山会战等著名战役。1947年在莱芜战役中被俘,1961年被特赦释放,晚年任黄埔军校同学会顾问等职,撰写了大量文史资料,1989年在武汉辞世,享年96岁。

韩浚人物生平

韩浚,1893年4月15日出生,原名德照,又名傅韩浚,黄冈县傅家河下林湾人(今团风县傅河水库旁)。韩家原为富豪望族,韩浚的祖父傅承霖系清代科举拔贡身份(京城会试贡生中的前三名),做过县级教谕官,曾任《黄州府志》编篡。父亲傅晓榛(又名韩越)是一乡间老学究,成天一心书文,不司家业,故祖父傅承霖去世后,家渐衰落。到韩浚出生时,已是家境贫寒。

1908年,14岁的韩浚考入了县城黄州的高等小学堂。1911年,韩浚独自一人离开黄冈到武昌当兵。1912年离开部队,到省立第三师范学校读书。1916年6月毕业后,在师范附小任教。1919年,考入北京铁道管理学校。1922年,韩浚从学校毕业后,先后任广东军政府财政厅检查员、广州大本营军政部科员、广东西江善后督办公署军务科书记员等职。

1924年春,韩浚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三队学习。同年5月,韩浚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韩浚历任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三期上尉区队长,第四期学生队步兵第一团第四连少校连长。同年10月被委派到苏联学习军事。

1926年5月,韩浚离开苏联回国,到上海训练工人射击。这年11月,韩浚奉调中央军校附属学生兵团第二连任连长。后经叶挺介绍,他到张发奎的第十一军司令部教导营任上校营长。1927年6月任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参谋。旋出任总指挥部警卫团参谋长。

8月1日,南昌起义发生后,韩浚与团长卢德铭率警卫团由武汉往南昌与起义大军会合。途中,韩浚悉起义部队已经南下,乃改变部署,向奉新、高安、上高方向转进。不久,他脱离了中共党组织。

1928年6月,韩浚投靠时任广东南路善后督办兼军长的陈铭枢。后又来到上海,出任黄埔革命同学会组织部长,从事反对蒋介石的活动。同时,与西山会议派的邹鲁、张励生、丁维芬等的关系很密切。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韩浚被任命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部政治教官。1932年调任第四十一师政治训练处处长。1933年9月底任华北抗日宣传部队第八大队队长。1934年5月,韩浚任湘鄂川黔四省边区“匪”总司令部党政处长。后升任第四十八师第一四四旅旅长。1937年夏,韩浚担任湖北军管区司令部参谋长,兼国民军训处长。嗣后,军训处撤销调成立编练处,韩任处长。1938年冬,他调任湖北行政干部训练教育长,兼三青团湖北支团部主任。1941年,韩被委为第七十五军副军长。1943年5月调任第七十三军副军长兼第七十七师师长。不久,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王耀武兼任洞庭湖警备司令,并推荐韩任副司令。同年8月,韩俊专任第七十三军副军长,代军长。1944年2月正式担任第七十三军中将军长。

1946年5月中旬,韩浚率领第七十三军和第七军一个师,第二十五军一个师向苏北天长、盱眙、来安、六合解放区进犯。韩部抵六合的当天,又奉命空运到济南,担负打通津浦铁路之任务。从6月起,第七十三军与人民解放军作战不下20余次。1947年1月,韩率领第十五师、第一九三师从博山出发向莱芜进犯,遭到解放军重创。韩浚率残部向博山方面逃跑,被解放军俘虏。

1962年12月25日,韩浚被人民政府特救释放,回到湖北定居武汉。历任湖北省政协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委员,第五届、第六届常委,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以及湖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顾问等职,其间,撰写了《第二军团驰援南京述要》《长沙南郊战斗》《新化战斗纪实》《湖北省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筹备与成立经过》《抗战爆发时我的一段经历》《讨伐夏斗寅、杨森叛乱亲历记》《从警卫团到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师》《征途遇难》《湘鄂西“清剿”亲历记》《莱芜战役回忆片断》等大量文史资料和回忆文章。

1989年9月7日,韩浚在武昌逝世,享年96岁。

韩浚主要事迹

1924年春,韩浚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三队学习。同年5月,韩浚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韩浚历任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三期上尉区队长,第四期学生队步兵第一团第四连少校连长。1926年9月,中共中央为了进一步培养韩浚的军事才能,将来更好地武装党所领导的部队,决定派韩浚同陈赓一起赴苏联红军大学学习军事。作为在职人员出国,必须要请示校长蒋介石。其实,蒋介石早就知道韩浚、陈赓是共产党员。在学校经常组织活动,对他的工作极为不利,便很快同意了二人的申请。从苏联回国后,根据中共中央指派,韩浚到上海开展地下工作,与刘少奇、王若飞、陈赓一起秘密训练工人。

一个月后,韩浚受党组织指派回到武汉,在张治中开办的中央军校武汉分校任学兵团第二连少校连长。张治中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也知道韩浚是共产党员,但对韩浚的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有时部队发生的问题都安排韩浚具体负责处理,这既体现张治中这位国民党高级将领对共产党人的信任,也说明韩浚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北伐战争时,经周恩来提名推荐,叶挺将韩浚安排在国民革命军第11军随营学校教导营任中校营长、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任参谋长,负责为北伐战场培训后备干部。

1927年4月下旬的一天,韩浚接到叶挺的电话:“老韩,有个很重要的任务交给你,请你马上到我这里来一下。”韩浚赶过去才知道党的五大将在武汉召开,会场的保卫工作由他带领的部队承担。叶挺说:“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你千万要谨慎小心啊!”韩浚听后非常激动,他深知这是党对他的信任,于是坚定地回答:“我一定全力以赴,保证会场不发生问题!”叶挺听了高兴地说:“我相信你对保卫工作有经验、有办法。”韩浚回到营部迅速进行安排部署,并制定具体的保卫方案。他将队伍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身着军装,全副武装;一部分身着便装,行动隐秘。代表入场时,仔细核对证件,逐一进行盘查,并安排便衣尾随进入会场,直到完全确认代表身份后才离开。因此,韩浚的保卫工作做得天衣无缝,得到毛泽东、董必武、瞿秋白等与会代表的肯定。

1927年5月,根据叶挺的指令,韩浚带领中央军校武汉分校教导营参加平定夏斗寅、杨森的叛乱。韩浚接到命令后,率部日夜兼程赶到嘉鱼,在没有重型武器和炮兵掩护的情况下,巧妙用兵,击退敌人,并缴获大量武器,而自己人却无一伤亡,吓得杨森一个军的兵力不敢妄动。贺龙高度评价韩浚带兵有方,用兵有策,布阵有谋,带一个学员教导营成功地击退了杨森一个军。事后,贺龙将自己20军的连长、排长召集起来组建军官培训班,委托韩浚帮助训练。

南昌起义爆发后,韩浚所在的警卫团准备与起义部队会合,当部队进入江西修水时,获知起义部队已南下广东。于是,韩浚与同为共产党员的团长卢德明、团指导员辛焕文返回武汉,找到当时党在武汉的主要负责人向警予。向警予向他们传达了党在武汉秘密召开的“八七”会议精神及发动秋收起义的指示。

当时,卢德明被指定为秋收起义总指挥、韩浚为副总指挥、辛焕文为政治指导员。在韩浚等人返回江西途中,遭遇民团巡查并与其交火,辛焕文不幸牺牲,韩浚负伤被捕,卢德明冲出包围圈。韩浚被捕后在通城监狱关押半年之久,经友人营救获释。后来韩浚与党失去联系,经陈铭枢介绍,在北海盐务处任秘书兼总务科长。当得知蒋介石要逮捕他时,韩浚赴上海邀约原黄埔同学徐会之、陈烈、黄雍等人,组织“黄埔革命同学会”反蒋。

抗日战争爆发后,韩浚应黄埔老同学的邀请,前往南京国民党军界任职。此时,蒋介石也深感内部团结之重要,决定将反对过他的学生和旧部一律召回重用。从1931年起,韩浚先后任国民党中央军校政治教官、48师政训处长、华北抗日宣传总队八大队大队长、104师4旅旅长、77师师长、73军副军长、73军中将军长。

抗战期间,韩浚率部参加了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和雪峰山会战等五次著名的战役。他率部有方、作战勇敢、表现出色,迅速从少将提拔到中将。在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身为军长的韩浚率领由三湘子弟组成的陆军第73军于长沙外围英勇抗击日军,73军所属的5师师长彭士量及将士,77师、193师、50师及军司令部直属部队众多官兵在战斗中壮烈殉国。1946年,韩浚指派专人督建岳麓山“陆军73军抗战阵亡将士墓”。如今,该墓已成为长沙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重点保护文物。

韩浚补充介绍

  韩浚(1893—1989),湖北省黄冈县人(今属新洲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国民革命军中将军长,在解放战争中的“莱芜战役”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俘获,后被特赦,晚年曾任武汉政协常委、黄埔军校同学会顾问等职。

  韩浚祖辈务农,家境贫穷,耕读为生,曾在新洲高等小学堂、县立平民学校中学部毕业,北京政府交通部铁道管理学校、苏联红军大学中国班毕业;曾任省立师范学校附属学校教员。

  1922年到广州,任广东军政府财政厅检查员,广州大本营军政部科员,广东西江善后督办公署军务科书记员。

  1924年春由西江善后督办公署参议张难先及粤军第一师第二团团长邓演达保荐投考黄埔军校,同年5月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三队学习,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历任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三期上尉区队长,第四期学生队步兵第一团第四连少校连长,参加第一、二次东征及统一广东诸役。

  1925年10月奉派苏联红军大学学习,1926年5月回国,任中央军校武汉分校学兵团第二连少校连长,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教导营中校营长,第二方面-卫团参谋长,参加平定夏斗寅部叛乱的战斗。

  1927年8月,南昌起义爆发后,韩浚所在的警卫团准备与起义部队会合,当部队进入江西境内的修水时,获知起义部队已南下广东,于是,韩浚与同为共产党员的团长卢德铭(1905—1927)、团指导员辛焕文返回武汉,找到当时党在武汉的主要负责人向警予,向警予向他们传达了“八七”会议精神及发动秋收起义的指示,卢德铭被指定为秋收起义总指挥、韩浚为副总指挥、辛焕文为政治指导员;但在韩浚等人返回江西途中,遭遇民团巡查并与其交火,辛焕文牺牲,韩浚负伤被捕后脱离中共组织关系,此后在国民党军中任职。

  1928年起任广东北海盐务处秘书兼科长,南京中央军校政治教官,第四十一师政训处长,华北抗日宣传总队八大队大队长,湘鄂川黔四省边“剿匪”总司令部党政处少将处长。

  1933年起任第十军第四十八师一四四旅少将旅长,湖北省军管区司令部参谋长,兼省军管区军训处及编练处处长,湖北省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教育长,湖北省国民军训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37年5月授陆军少将。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湖北省干训团教育长,第十军第四十八师师长,第七十三军第七十七师师长,第七十五军副军长。1943年冬任第七十三军副军长,1945年春任第七十三军中将军长;先后率部参加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 战,第二、三次长沙会战,湘西雪峰山会战。

  1945年冬起任第四方面军第七十三军军长,第二绥靖区第七十三军中将军长;1946年,韩浚指派专人督建岳麓山“陆军73军抗战阵亡将士墓”,该墓已成为长沙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重点保护文物。

  1947年2月在山东莱芜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俘虏,入潍坊解放军官训练团学习。

  1961年12月特赦释放,定居武汉,任湖北省政府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武汉市黄埔军校同学会顾问,湖北省政协委员、常务委员等职务;1989年9月7日在武汉逝世,享年96岁。

  “韩浚”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