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名人鲁雨亭介绍
鲁雨亭(1899年11月18日—1940年4月1日),原名鸿逵,字羽亭,因梦大鹏覆体,自改为鲁鹏,字翼亭,又梦大鹏一翅被伤,改字为雨亭,以备将来羽翼国家、雨露人民,乳名“献”。 1899年出生于河南省永城县山城集(今永城市芒山镇),抗日民族英雄,也是河南省最著名的烈士之一。
1920年鲁雨亭毕业于河南开封宏威士官学校,曾先后担任河南陆军和建国豫军掌旗官、军法官、军法处长、武安县县长、国民党四十一军驻南京办事处处长、军长代表、永城县长等职,1939年8月创建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一总队并担任总队长,开辟了夏永砀抗日根据地。1940年4月1日在芒砀山李黑楼阵地鲁雨亭带领部队与日寇展开殊死的血战,终因寡不敌众英勇殉国,时年41岁。
鲁雨亭人物生平
鲁雨亭于1899年11月出生在河南省永城县山城集(今永城市芒山镇山城集)一个世代殷实的书香家庭。
1906年,入山城集小学。
1915年春,考入河南法政学堂。毕业时,在一篇《杂感》中写道:“前人创业非容易,后代无贤总是空”,“妙算龙韬虎略,英雄铁马金戈”,决意弃文就武。
1918年秋,考入开封军士学校。
1920年秋,到河南陆军第二混成旅任掌旗官和军法官。
1924年冬,爆发了第二次直奉战争,鲁雨亭转入樊钟秀的建国豫军任军法官,旋又提升为军法处长。
1925年初,任靖国豫军军法处长兼总部秘书。同时向孙中山书谏十策,写道:“吾等拥护孙先生联俄联共之策。对内联共,则精神足;对外联俄,则军实不患无备”。同年11月,任河南武安县(现属河北)县长,为武安人民组织了“自治会”、“息讼会”、“议政会”、“财政监督会”。
1926年秋,建国豫军总司令樊锺秀攻晋失败,鲁雨亭暂时闭门家居,读书自娱。
1931年经友人劝召,他复出任孙殿英四十一军驻南京办事处处长、军长代表一职,誓为抗日周旋。
1933年初,他推动孙殿英率部从山西进攻热河,在赤峰与日军血战7昼夜, 获得全国舆论的好评。
1934年春,孙殿英部被蒋介石密令何应钦、阎锡山等部消灭,四十一军驻京办事处亦被关闭。
1936年10月,鲁雨亭被国民党政府委为财政部咨议,他婉谢而返乡,为促使团结抗战,撰写《抗日应有的步骤》和《国共合作应定为抗日国策》投送天津《大公报》和《益世报》。
1937年初,鲁雨亭应河北省保安处长高树勋的邀请任该处秘书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借整训保安名义成立8个团队, 请求率队奔赴前线抗日,未获批准。保定失守,他携眷回乡。1937年11月,经李宗仁推荐,被委为永城县长。在此期间,鲁雨亭全力支持永城县抗日救亡动员委员会的抗日救亡活动,并兼任动委会主任委员,将“非经省批准不得动用”的修路专款3000元,交付动委会开办青训班。
1938年3月,鲁雨亭把永城县青训班学员分为5个抗日工作团, 深入各区进行抗日宣传,掀起了全县抗日高潮。 1938年5月永城沦陷后,鲁雨亭在豫南筹措抗日经费。1938年9月初,鲁雨亭经汉口、漯河、周口、鹿邑潜回永城芒砀山区,在王卓然、陈建平协助下正式成立永城人民抗日游击队,1938年11月20日,宣布成立湖西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二总队第二十九大队,任大队长。期间他变卖家产,购买枪支弹药,抚恤遗孤,为国纾难。
1939年1月,鲁雨亭派30多名青年到彭雪枫率新四军游击支队随营学校学习,并接纳共产党员到本部发展党组织,开办训练班,协助八路军苏鲁豫支队打击日军。1939年8月,他亲见新四军游击支队参谋长张震, 请求加入共产党和归编为新四军。1939年8月29日,鲁雨亭任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一总队总队长,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2月下旬,鲁雨亭带领一总队阻击日军于僖山,击毁敌汽车两辆,毙伤敌30余人。1940年3月, 鲁雨亭指挥部队与日军连续战斗10余次,迭获胜利,歼敌佐野联队长北山大尉等300余人。 1940年4月1日晨,日寇从永城、夏邑、砀山、萧县、黄口等据点调集数千人分4路向芒砀山一总队围攻,在磨山、僖山、柿园等村展开激战。鲁雨亭率特务连坚守阵地,不幸身中数弹,壮烈殉国于李黑楼东门外。
鲁雨亭人物评价
《护国战将鲁雨亭》:鲁雨亭为了党的事业和民族利益,奋斗不息,战斗不止,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不仅是一位民族英雄,也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拂晓报》:“……血从脑际流出,他挥着手,轻轻地喃语着‘党……万岁!’”“……风从四野吹来,扫着青青的树木与禾苗,祭念着战斗中伟大的死者!”
彭雪枫:他是一个只知有党不知有己,只知有国不知有家的真正的出色的民族的布尔什维克的英雄!
张震:雨亭同志死的光荣,死的伟大。他的英名和光辉形象,像保安山一样,必将永远屹立在豫东平原上,活在豫皖苏边区人民心中。
吴芝圃:芒砀山前征云暗,毁家纾难,振臂一呼,豫皖边成劲旅;李黑楼村血花飞,壮志未竟,为国捐躯,誓灭日寇慰英魂。
鲁雨亭后世纪念
1940年4月3日,豫皖苏边区党政军委员会决定,将他的生长地山城集改名为“雨亭集”,第一总队报纸命名为《雨亭报》,抗大四分校图书馆命名为“雨亭图书馆”,永城人民在芒砀山南麓为他兴建了“雨亭祠”。
1942年永城人民在他的墓前修建了鲁雨亭纪念馆。
1949年之后,芒山镇又分别命名了雨亭小学、雨亭中学、雨亭街、雨亭社区等以示纪念。
2007年4月1日,值抗日民族英雄鲁雨亭烈士殉国六十七周年和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永城市委、市政府在芒山镇李黑楼抗日民族英雄鲁雨亭烈士殉难处举行纪念碑揭碑仪式,永城市有关领导和各界群众近千人参加了揭碑仪式。鲁雨亭烈士生前战友原河南省政协主席阎济民为纪念碑题写碑名。
2008年9月以鲁雨亭烈士命名的公益活动“雨亭行动”正式发起。
2014年9月1日,鲁雨亭入选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鲁雨亭补充介绍
鲁雨亭(1899-1940)新四军第6支队1总队总队长
原名鸿逵,又名鲁鹏,字雨亭。男,1899年11月18日出生,河南永城人,193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19年受五四运动影响,在河南政法学堂毕业后,弃文学武,考入河南宏威军事学校。1920年后,历任河南陆军第2混成旅掌旗官、建国豫军军法处处长、河南省武安县(今属河北省)县长等职。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河南省政府保安处秘书长,积极响应中共抗日救国号召,组织民众参加抗日活动。不久,回家乡永城县出任县长,支持中共地方组织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因受地方顽固势力的反对和排挤,在日军侵占永城后,辞职下乡另行组建了一支抗日武装,并变卖家产充作军费,购置枪弹,打击日、伪军,先后取得20余次战斗胜利,队伍发展到900多人。1938年底,新四军游击支队到达永城一带活动,他立即派人联系共同抗日事宜,并断然拒绝国民党的高官厚禄。
1939年8月29日,率部参加新四军,所部编为新四军游击支队第1总队,任总队长。10月,部队经整训后,转战夏(邑)永(城)砀(山)地区打击日、伪军,开辟夏永砀抗日根据地,成为该地区的一支抗日劲旅。1940年2月1日,游击支队改编为新四军第6支队,仍任第1总队总队长。2月下旬至3月中旬,率部在芒砀山地区成功进行两次反击日军“围剿”的战役,歼灭日军佐野联队长以下60余人、伪军数百人,给“围剿”之敌以沉重打击。驻徐州日军恼羞成怒,纠集第21师团本野旅团及伪军第3军数千人,于3月31日晚,包围第1总队驻地芒砀山地区。4月1日8时许,日、伪军数千人在炮兵的配合下,分四路向第1总队驻地发起进攻。面对异常危急的形势,他与政治委员孔石泉商议决定,部队化整为零,分散突围,并亲率特务连迅速抢占交通要道李黑楼,构筑阵地,阻击日军,掩护大部队转移。战斗中,鲁雨亭身中数弹牺牲。为纪念这位抗日英雄,新四军游击支队将他的家乡河南省永城县山城集改名为“雨亭集”,抗日军政大学第4分校图书馆命名为“雨亭图书馆”,第1总队报纸命名为《雨亭报》。永城人民在芒砀山南麓为他兴建了“雨亭祠”。
“鲁雨亭”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