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名人陈照丕介绍
陈照丕(1893一1972),字绩甫,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陈家沟村人,陈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 他所授弟子的代表有陈小旺、陈正雷、王西安、朱天才等。他品德高尚,诲人不倦,对推广陈氏太极拳做出了巨大贡献,深受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崇拜,为陈氏太极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陈照丕理论造诣极深,积数十年之经验,著有《陈氏太极拳汇宗》、《太极拳入门》、《陈氏太极拳图解》、《陈氏太极拳理论十三篇》等书。
陈照丕人物生平
陈照丕自小跟父亲陈登科、叔祖陈延熙、三叔陈发科练拳。1928年秋,北平同仁堂东家乐佑申和乐笃同兄弟二人,慕陈氏太极拳之名,托河南沁阳杜盛兴到陈家沟聘请拳师,族人公推陈照丕前往。不久,陈照丕去南京授拳,兼任中央国术馆名誉教授,推荐其三叔陈发科来京。陈氏太极拳由此在北京生根、传播。
1938年南京沦陷,陈照丕曾返过家乡,在地方抗日武装范庭兰的部队里教大刀。《温县志》记载:平时,陈照丕教授战士们武术,训练战士们的近战本领,尤其是大刀用法。作战时,陈照丕亲率敢死队出生入死。
抗战时期河南不少省级机关在洛阳,1940年,陈照丕又被好几个单位请去洛阳教拳。两年后,被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张含英(1949年后曾任水电部副部长)请到西安。张含英给陈照丕安排的职务是保管员,有工作,开工资,拳是业余时间教。
一直到1948年,西安黄河水利委员会迁到开封。陈照丕随着机关“参加了革命”,连人带马,全部被红色政权接收了。陈照丕也就一直在开封工作,直到1958年回家探亲。
陈照丕回家一看,村里几乎没有人练拳,原来1941年,陈家沟遭蝗虫灾害,两年绝收,人们吃草根、树皮,为了活命,青壮年大多跑去西安逃荒要饭,“穷习文,富习武”,肚子都吃不饱,太极拳就完全衰败了。
陈照丕心急如焚,向单位提出,要退休回家传拳。管人事的干部告诉他,你现在回去,只能拿40%的工资,按新政策,再等三四个月,就可拿到60%。陈照丕说,你不给我钱我也要走,不能让太极拳在陈家沟断了。他退休工资才拿16块钱。
传承,是陈氏太极拳四百年的关键词,而陈家沟的太极拳当年的确走到了断裂边缘。对陈家沟陈氏太极拳来说,1958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年份。这一年,陈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陈照丕回到了村里。
陈照丕回家,马上在家里成立了一个练拳点,开始教太极。那时得有三十多个青年跟他学。陈照丕分文不取,教得很认真,他怕太极拳在陈家沟失传了。人多了,他就给取了个名字,叫业余体校。当时学拳的人有王西安、朱天才、陈小旺、陈正雷、陈德旺、王天宝……那时也不分陈姓、外姓,只要你愿意学他就教。不过,温县的作家、太极拳研究者崔春冬的记忆是,陈照丕教拳时,村里人会自动在大门口设个岗哨,不许外村人入内。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太极拳成了大毒草,陈家祠堂被拆,祖宗牌位被砸。74岁的陈照丕被扣上一堆帽子,翻他跟国民党的旧账,一起练拳的人,被批为“搞小集团”,搞家族、宗派组织,说他们“夜聚明散”。
1967年,清理阶级队伍。当时,给陈照丕数出四条罪:第一是地主;第二条伪国术教官;第三条,在国民政府教推拳时,他们集体参与入过国民党;第四条参加过还乡团。
斗陈照丕,抓到公社批斗多次,1967年初春,老先生实在受不了,跳井自杀了,井水浅,没淹死,又把他抢救上来。虽然被救起来,但是脚被井底的竹筒尖尖的斜茬刺穿。因为他是批斗对象,大队卫生室的医生不敢给他看病,陈正雷和陈春雷跪在医生面前求情,医生经不住,让他们回去用先盐水洗一下,等到晚上,才拿着碘酒偷偷去给他擦了包住。结果,没消好毒,陈照丕瘸了一年多。即便一只脚不能挨地,膝盖跪在凳子上,老先生还要讲太极拳。
从那时起,陈照丕把太极拳编成了语录拳,一边练一边唱。崔春冬记载了这段故事:“红军不怕远征难”,太极拳起势;“万水千山只等闲”,“嗵”,一个金刚捣碓。
在毛语录的庇护下,人们又开始练拳。村里的批斗会也照开。陈正雷和陈小旺为了避人耳目,只能偷偷跑到乱坟岗苦练。
陈照丕好不容易熬到1968年落实政策,老爷子平反:参加国民党这些事,都交代清楚了。参加还乡团,没有的事。
1969年,《人民日报》登了一条毛主席语录:“凡能做到的,都要提倡。做体操,打球类,跑跑步,爬山,游泳,打太极拳及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
陈照丕凑巧看到了这条消息,拿着报纸去找陈正雷:“小雷你看毛主席号召打太极拳了,打太极不犯法了!”
陈照丕不仅让村里的年轻人继续去练拳,一高兴,还说要写书。于是开始整理资料,“理论十三篇”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1972年,济南举办全国武术表演大会时,陈照丕已经卧病在床,最后只能由其族孙女陈爱英一个人去。也是这一年12月30日,陈照丕在温县医院去世,享年80岁。
陈照丕后世地位
2013年的第七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前一天,陈正雷领着弟子学生三百余人回到陈家沟,摆上祭品,双膝跪地,专程祭拜了陈照丕。
陈照丕补充介绍
陈照丕(1893—1972.12.30)字绩甫,温县陈家沟人,陈氏十八世。他21岁时到甘肃、河北等地教拳,1926年返家。是年,温县成立国术馆,他和其三叔陈发科担任教习。1928年秋,北京著名药店同仁堂东家乐佑申和乐笃同兄弟托人聘师陈家沟,族人公推其前往。
陈到北京后,河南同乡会的清末翰林李庆临以太极拳发源于自己的故乡而感到自豪,遂投书《北平晚报》大肆宣传,“太极拳发源于河南温县陈家沟。陈王廷、陈长兴等诸先辈的拳术早已声震全国,今有陈长兴公四世孙陈照丕漫游到平,小作逗留,暂下榻南门外打磨场杜盛兴号内,如有爱好要交膀者,莫失良机……。”自此,不断有人登门找陈推手或散手较技。后陈应约与人在宣武楼交手,连打17天未有能敌者,从此威名大震。市政府、朝阳大学、中国大学、宇文大学等17个单位纷纷聘陈前往教拳。1929年,陈应南京市长魏道明的一再邀请,到南京教拳。陈临行时,徒弟们执意挽留,他才荐三叔发科赴京,以了却徒众心愿。
陈在南京期间,任中央国术馆名誉教授,并在市政府和全国民营电业联合会等处教擎。1933年,曾任全国运动大会国术裁判委员和全国第二届国术国考评判委员会委员。1938年,南京沦陷,陈不甘在日占区教拳,遂返故里加入了范庭兰的抗日部队,任武术教官。平时训练战士近战本领,作战时亲率敢死队战斗在第一线。1940年起,陈又先后在洛阳第一战区司令部、河南省教育厅直接税局、西安黄委会(后迁开封)等处教拳。1948年开封解放后,陈仍在黄委会工作。他在工作之余,还免费收徒授艺。1958年退休回温后,到温县一中等单位教武术,在家里办班收徒。1958年3月,参加全省武术表演赛,荣获太极拳第一名,梨花枪第三名。1960年参加全国武术表演大会,被大会誉为全国太极拳名手。
“文革”中,陈受到批斗,但仍坚持练拳教拳。1972年为参加省武术大会,陈还坚持辅导陈小旺等新手练拳。当年冬因病去世。
为传播陈氏太极拳,陈还写了许多太极拳著作。主要有《太极拳入门》(1935年出版)、《陈氏太极拳汇宗》(1935年出版)、《太极拳引蒙》(1962年出版)、《陈氏太极拳须知》(即《太极拳理论十三篇》,1972年油印流传)。
“陈照丕”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