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河北省名人>邢台市名人>襄都区名人

赵孔昭

赵孔昭人物照片

襄都名人赵孔昭介绍

明代重臣

赵孔昭(1525-1591),字子潜,号玉泉。邢台市桥东区南康庄村人,明代重臣。

赵孔昭生平

赵孔昭(1525-1591),字子潜,号玉泉。邢台市桥东区南康庄村人。生于明嘉靖五年(1525年),自幼聪慧过人,举止不凡,少年时他已显露出是个人才。到嘉靖二十三年(1544),十八岁考取进士,被派到河南鄢陵任知县。他清正廉明、公正执法,受到百姓的拥戴。后升为监察御史,虽职位不高,但属中央直属监察和纪检机关官员,富有权势。在辽东调查时辽将李奇目无军纪专横跋扈,咸宁侯仇鸾欺上压下恣意横行,臣民无不畏惧,就连谏官也不敢正眼视之。赵孔昭不畏强权,执法严明,依法对其进行了弹劾,朝野无不称快。

嘉靖三十一年(1552),升任都察院监察御史,到两浙及福建平倭受赏。应天巡抚曹邦辅破倭有功,为严嵩私党赵文华所诬,几得重罪,孔昭为之抗辩;赵文华讨松江陶宅镇倭寇败绩,孔昭劾之。

嘉靖三十四年(1555),赵孔昭监秋试。翌年又升任南京大理寺右寺丞(管理监狱的高级官员),清理和平反了冤假错案,被誉为“铁面御史”。

嘉靖三十七年(1558)又任南京右佥都御史(省级负责监察及纪检的官员),兼巡江提督。后因父亡,回乡守孝三年,期满后官复原职。不久又升任户部右侍郎(管理国家的户籍、财政的官员,正三品)。

嘉靖四十一年(1562)转任兵部左侍郎(国防部常务副部长,正三品),兼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总督雁门关。

万历元年(1575)十月一日,由于政务繁忙,奔劳过度,导致痰火病剧烈发作,只好致仕归乡。还乡后,虽年老病重,仍静坐读书,蔬食布衣,克勤克俭。他一贯把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当作无比神圣的大事。他在为《琴鹤图》作词时写道:“德馨何用更焚香,琴鹤随时亦觉忙,但待洗心无一事,好将义命作行藏。”又在《却金图》上题诗云:“清夜孤灯独坐时,关西心事总天知,却金自是平常事,太史标题似好奇。”

明万历十五年(1591年)去世,享年66岁。墓地位于原顺德府南康庄村东南,墓碑首额由当代兵部侍郎万恭撰写。赑屃驮碑、翁仲、石兽、香炉、蜡台、案桌、墓道坊,按正三品规格布置,并在顺德府城里(邢台市南长街)立有过街大牌坊一座,名曰“司马里坊”(俗称“赵氏牌坊”)以旌表他的优秀业绩。

赵孔昭简介

赵孔昭(1525-1591),字子潜,号玉泉,北直隶邢台县(今河北邢台)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

赵孔昭补充介绍

  赵孔昭---兵部侍郎

  赵孔昭,生卒年不详,字子潜,号玉泉,北直隶邢台县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历知县、御史,出按浙江。万历时官至协理京营戎政、兵部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万历元年(1573)十月初一日致仕。赵孔昭持身守正,为官清廉,性刚毅,不屈权贵。死时年六十五。

  据顺德府志记载,赵孔昭自幼聪慧过人,举止不凡,少年时他已显露出是个人才。到嘉靖二十三年,十八岁考取进士,被派到河南鄢陵任知县。他清正廉明、公正执法,受到百姓的拥戴。后升为监察御史,虽职位不高,但属中央直属监察和纪检机关官员,富有权势。在辽东调查举报了辽将李奇,使之被弹劾。后又到两浙及福建平倭受赏。又调任大理寺右寺丞(管理监狱的高级官员),清理和平反了冤假错案。嘉靖37年又任南京右佥都御史(省级负责监察及纪检的官员),兼巡江提督。后升任户部右侍郎(管理国家的户籍、财政的官员,正三品)后转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军管水利运输的提督。到万历元年(1573年)调任兵部左侍郎(-常务副部长,正三品)兼右佥都御史、山西巡抚坐镇山西雁门关。直到万历元年(1575年)退休还家。

  赵孔昭的墓地位于原顺德府南康庄村东南,墓碑首额由当代兵部侍郎万恭撰写。赑屃驮碑、翁仲、石兽、香炉、蜡台、案桌、墓道坊,按正三品规格布置,并在顺德府城里(邢台市南长街)立有过街大牌坊一座,名曰“司马里坊”(俗称“赵氏牌坊”)以旌表他的优秀业绩。

  “赵孔昭”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