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河北省名人>保定市名人>高阳县名人

马士修

马士修人物照片

高阳名人马士修介绍

中国理论物理研究和应用光学基础教育专家

马士修,1903出生,逝于1984,教授,直隶(河北)高阳人,是我国工程光学专业主要创始人之一。1923年赴法勤工俭学。1925年毕业于法国加恩大学理学院,后获该校数学硕士、国家物理学博士学位。中国理论物理研究和应用光学基础教育专家,军用光学专业的奠基人和电子光学与夜视技术专业的开创人。曾在法国潘加赉学院研究理论物理。1935年回国。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法大学教授、物理系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建国后,任北京工业学院教授、工程光学系主任。

马士修人物经历

1903年8月19日 出生于河北省蠡县(高阳县)布里村 ;

1919—1923年 在保定育德中学法文班学习;

1923—1927年 在法国勤工俭学,先后在法国Schneider及Citroe’n工厂当过麻绳工、汽车厂车工,并自修学业;

1927—1929年 在法国刚城大学(Caen)电机学院学习,获预备电机工程师和数学教学硕士学位;

1929—1934年 在法国刚城大学理学院就读数、理、化方面的研究生,并于1930年获得法国物理教学硕士学位,1934年又获得预备法国教育部国家物理学博士学位;

1934—1935年 在法国巴黎Poincarre’(庞加莱)学院进修理论物理和从事物理学理论研究;

1935—1935年 任北平中法大学物理系教授、系主任;

1938—1945年 北平沦陷,中法大学南迁,留守北平负责校产保管,隐居并指导少数学者学习;

1946—1950年 任中法大学物理系主任、教授。并兼任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1950—1954年6月 任华北大学工学院、北京工业学院教授。物理组、电气专业组组长;

1954年6月—1960年 任北京工业学院仪器系教授和应用光学教研室主任;

1960年—文化大革命 筹建光学仪器系并担任系主任;

1984年 因病逝世,享年81岁。

马士修主要事迹

马士修回国后,任北平中法大学物理系教授和系主任。1937 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入侵,华北失守,中法大学内迁,马士修留守北平护理校产。他终日自思自忖,绝不甘当亡国奴,更不能为敌伪效力。但终日无聊地待下去又会有什么结局?当时也有人受委托游说马士修出山任职任教,但均为其所严拒。他深思救亡之策,认为印度虽然亡国,但只因其出了几个大科学家而扬名世界,使西方人不敢再鄙视印度人的才能与智慧。故而他决心要利用当时中法大学仅存的少量中法庚款科研基金埋头进行科研工作,认为哪怕有一点成就,也会为民族增光。后经费来源中断,中法大学大楼也被日本侵略军占据,马士修只得暂借北平研究院理化部的楼房,但实验也就无法再进行,只能转向纯理论方面的探索。后来北平研究院也被日本侵略军占领而他无处存身时,才不得已停止了各项工作。

抗战胜利之初,中法大学仍在昆明没有回迁,这时马士修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当时称“临大”)任特聘教授,此间曾作过一系列当时堪称前沿科学的学术报告,如《中子和γ射线》、《化学能与原子能》、《居里对称原理》等,曾为世界科学出版社编著了《铀的转变和原子能的利用》等并出版发行。

马士修主要成就

马士修曾对电场和磁场的对称状态进行过研究,并发展了居里对称定理。他还指出,电磁场中的“对称要素与热力学内之熵极为相仿”。撰有《圆形巴克毫琛效应研究》、《居里对称定理之试验与研究》、《镍丝磁化机构之研究》等论文。

马士修主要论著

1 Che-Siau Ma.Influence de la torsion Sur la Resis tance e’le’ctrique des fils me talliques. Caennaise, J.Robert 1934:71

2 马士修,王述英。环形巴克豪森(Barkhausen)效应之研究。中法大学理学院特刊,第14号,1941,4,1

3 马士修、王述英。铁丝与镍丝巴克货琛效应之比较。中法大学理学院特刊,第16号,1942,4

4 马士修、于开封接触电阻之研究。中法大学理学院特刊,第19号1943,2,1

5 马士修、王述英。镍丝磁化机构之试验研究。中法大学理学院特刊,第21号,1947

6 马士修、王述英。居里对称的试验研究。中法大学理学院特刊,1944,2

7 马士修、朱广才合译。弹性力学。商务印书馆出版,1953.

马士修补充介绍

  马士修(1903~1984)高阳人。1923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5年毕业于法国加恩大学理学院,后获该校数学硕士、国家物理学博士学位。曾在法国潘加赉学院研究理论物理。1935年回国,曾任北平(今北京)中法大学教授、物理系主任,北平师范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工业学院教授、工程光学系主任。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马士修是我国工程光学专业主要创始人之一。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华北沦陷,中法大学内迁,马士修留守北平护理校产。当时有人游说马士修出山任职任教,均为其所严拒。并决心要利用当时中法大学仅存的少量中法庚款科研基金埋头进行科研工作。后经费来源中断,实验无法再进行,只能转向纯理论方面的探索。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法大学仍在昆明没有回迁,这时马士修在北京大学和北平师范大学(当时称“临大”)任特聘教授,曾作过一系列当时可称前沿科学的学术报告,如《中子和γ射线》、《化学能与原子能》、《居里对称原理》等。马士修对电场和磁场的对称状态进行过研究,并发展了居里对称定理。他提出,电磁场中的“对称要素与热力学内之熵极为相仿”。撰有《圆形巴克毫琛效应研究》、《居里对称定理之试验与研究》、《镍丝磁化机构之研究》等论文。为世界科学出版社编著《铀的转变和原子能的利用》等,出版发行。

  来源:保定市地方志办公室

  “马士修”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