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河北省名人>廊坊市名人>霸州市名人

李少春

李少春人物照片

霸州名人李少春介绍

京剧演员

李少春(1919年11月4日—1975年9月21日),名宝璘,曾用名李海,出生于天津,祖籍河北霸州,京剧演员,工武生、老生、文武老生。

1924年,进入上海齐鲁公学读小学。1929年,首次登台,在京剧《岳母刺字》中扮演娃娃生岳云。1931年,在教师陈秀华、丁永利的培养下文武兼学。1932年,开始试演多部京剧。1934年,与梅兰芳合演京剧《四郎探母》。1938年,在北京首演打炮戏。1940年,与侯玉兰合作京剧《四郎探母》等。1945年,创编剧目《文天祥》。1946年,在京剧《百战兴中唐》中分饰三角 。1948年,创编京剧《野猪林》 。1950年,成立新中国实验京剧团 。1952年,凭借京剧《宋景诗》获得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员表演奖 。1953年,赴罗马尼亚参加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1954年,随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印度、缅甸。1955年,任中国京剧院三团团长 。1956年,先后赴日本、智利、乌拉圭、巴西、阿根廷演出 。1958,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0年,出访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古巴及加拿大。1961年,创排的剧目《满江红》上演。1962年,主演戏曲片《野猪林》。1966年,“文革”开始后遭到批斗。1970年,被宣布“解放”。1973年,被分配到中央五七艺大戏曲学校教戏 。1974年,因意外摔倒导致脑血栓 。

1975年9月21日,李少春因心脏病与脑血栓并发在北京逝世,享年56岁 。

尽管李少春文学余叔岩,武学杨小楼,但到了他身上已融合、发展为一个自己的体系,形成一种独有的流派,其特点是文武全才,世称“李派” 。

李少春人物经历

1919年11月4日,李少春出生于天津。1920年春节后,父亲李桂春携全家由天津移居上海。1924年,李少春进入上海齐鲁公学(山东会馆)读小学。1926年,因身体虚弱,父亲为其聘请武功老师沈延臣练习武功 。

1929年,首次登台,在父亲主演的京剧《岳母刺字》中扮演娃娃生岳云。1931年,随全家迁居天津,父亲聘请余派教师陈秀华、杨派教师丁永利培养李少春文武兼学 。1932年,在天津北洋戏院、春和戏院试演京剧《安天会》《八大锤》《击鼓骂曹》《打渔杀家》等 。

1933年,随陈秀华、沈延臣二位老师离开天津“跑码头”,到济南、青岛、汉口、江西、南京、无锡、上海等地演出,一路上边演边学,文武戏都演。1934年,在上海黄金大戏院为梅兰芳演垫场小武戏,并得到梅兰芳提携,与其合演京剧《四郎探母》 。1935年,随父亲离开上海,旅行公演 。

1936年1月,随父亲李桂春在天津演出,合演京剧《风波亭》;10月,随父亲应上海天蟾舞台邀请再度南下,先在无锡同台演出挂二牌,而后到了上海。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李少春随父亲继续在上海演出,因连演京剧《打金砖》劳累过度,在台上摔倒导致轻微脑震荡,决定告别舞台 。

1938年年初,随全家离开上海,重返天津定居;6月25日起,李少春在天津中国大戏院上演“四天五场”戏,剧目为《两将军》《击鼓骂曹》《水帘洞》《闹地府》《打渔杀家》《恶虎村》《八大锤》《打金砖》;9月26日,在父亲的带领下由天津赴北京“赶考”,受到国剧分会会长尚小云的迎接;10月7日,在北京新新大戏院首演打炮戏,先武后文双出,包括剧目《两将军》《击鼓骂曹》,受到诸多关注,随后在北京西来顺饭庄举办“拜丁永利为师”典礼;10月19日,经李育庠介绍,在北京举行拜师余叔岩典礼;12月3日,在新新大戏院首演余叔岩亲授的京剧《战太平》,余叔岩亲自把场 。

1939年,赴哈尔滨演出,遇姐夫李万春亦在哈尔滨演出,形成郎舅“打擂”之势。1940年8月,在天津中国大戏院与侯玉兰首次合作京剧《四郎探母》等生旦对儿戏。1941年11月,应上海天蟾舞台之邀,衣锦还乡;同年冬,与白玉薇等应上海天蟾相邀,在上海演出近半年之久 。

1943年,继续在上海演出;5月19日,业师余叔岩在北京病逝,李少春辍演赴北京奔丧,半月后回上海继续演出。1944年5月12日,与言慧珠义演京剧《武松》 ;5月14日,李少春改编的京剧《文天祥》(第一本)在上海天蟾舞台首演,但未久即被禁演 。1945年,李少春对京剧《文天祥》重新编创,剧本以电影为依据进行改编 。

1946年6月,应上海大来公司吴性裁邀请,与李世芳、叶盛兰、叶盛章及袁世海、张云溪、张春华、陈永玲等演于天蟾舞台,号称“十大头牌”;8月,在上海演出京剧《百战兴中唐》,前饰雷海青,中饰南霁云,后饰郭子仪,发挥唱、做、摔、打全面技艺,连演五天 。

1947年1月,在上海与程砚秋双挂头牌演于天蟾舞台,时值梅兰芳演于中国大戏院,形成师徒对垒局面;春节期间,主演的京剧《百战兴中唐》连满六个日场;9月初,在上海中国大戏院参加“救济水灾平剧义演”(实际是杜月笙60大寿);9月19日起,与于莲泉共同领衔演于上海中国大戏院,临别纪念连演七场京剧《百战兴中唐》;12月,与电影演员李丽华一起赴台湾了解京剧演出市场情况 。

1948年年初,由台北返回上海,宴请翁偶虹,向其求助改编京剧《野猪林》剧本,翁偶虹鼓励其自己动手编剧。李少春春节前回到北京家中,着手筹划编写京剧《野猪林》剧本;5月,京剧《野猪林》剧本初稿写成,广泛征求意见;9月,京剧《野猪林》在北平长安大戏院首演 。

1949年7月2日,作为京剧界代表身份出席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7月3日,领衔的起社剧团为大会演出京剧《野猪林》;7月24日,当选中华全国戏剧工作者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9月17日,起社剧团进中南海演出京剧《野猪林》,毛泽东等首长出席观看;10月27日,为庆祝上海解放,起社剧团应邀赴上海演于天蟾舞台,京剧《野猪林》连满66场,受到诸多观众观看 。

1950年1月,起社剧团内部发生“将相”失和,李少春与袁世海因经济分红上闹矛盾,停演两个多月。后经文化部戏曲改进局田汉局长、马彦祥副局长出面调解,促成“将相”和;5月,起社剧团赴天津演出,京剧《野猪林》受到诸多观众观看;6月,起社剧团与叶盛章领衔的金舁社合并,成立新中国实验京剧团,李少春任团长 ;7月,新中国实验京剧团为配合“土改”,在北京上演京剧《云罗山》 。

1951年,李少春所编创的京剧《野猪林》由马彦祥主编,在上海正式出版单行本;11月,率新中国实验京剧团全体成员参加中国戏曲研究院实验工作团。1952年10月,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举行,李少春以新编近代历史京剧《宋景诗》参演,获演员表演奖 。

1953年3月,中国戏曲研究院实验工作团改为中国京剧团,李少春任副团长;7月,第一次出国赴罗马尼亚参加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凭借其主演的京剧《闹天宫》《雁荡山》获集体表演一等奖。1954年11月,随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印度、缅甸,被印度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誉为“中国猴王”,并获缅甸总理吴努所赠的金质奖章 。

1955年1月10日,中国京剧院成立,李少春任三团团长 ;4月,周恩来在中南海紫光阁召集李少春等人,指示将京剧《闹天宫》扩编为京剧《大闹天宫》;5月,参加全国文化先进工作者会议,并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

1956年3月2日,中国戏曲研究院召开座谈会,讨论汉语规范化与戏曲语言的发展问题;5月,连续发表《京剧界应以实际行动来拥护汉语规范化》和《京剧和京音》两篇文章;5月16日,参加中国访日京剧代表团赴日本演出,其主演的京剧《三岔口》在日本各地受到诸多观看,李少春还在日本学习了乐舞《兰陵王》 ;8月16日,随中国艺术团赴智利、乌拉圭、巴西、阿根廷四国访问演出 。

1957年,在《戏剧丛刊》上发表论文《京剧字韵不能逐步采用北京语音吗?》。1958年3月22日,在北京人民剧场演出现代京剧《白毛女》,周恩来亲临剧场观看演出;随后,发表文章《我演杨白劳的经过和体会》;7月,和妻子侯玉兰合演由安娥编剧的京剧《探府记》,饰演寇准;12月9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年底,在北京中和戏院公演京剧《响马传》,周恩来观看了演出,并建议隔一天就到中南海演出,毛泽东、朱德等均到怀仁堂观看 。

1959年,参加向国庆10周年献礼京剧《赤壁之战》的演出,饰演鲁肃,并在梅兰芳主演的献礼京剧《穆桂英挂帅》中饰演寇准;12月7日,与袁世海在北京人民剧场合演剧目《灞陵桥》;同年,在《戏剧报》上发表文章《不平凡的十年》。1960年4月,随中国艺术团出访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古巴及加拿大,为时七个多月,年底回国 。

1961年,创排的剧目《满江红》上演;3月22日,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堂堂胆气,耿耿丹心”——谈<满江红>中的岳飞形象的创造》;9月3日,在北京新侨饭店与张云溪一同正式拜盖叫天为师;12月16日,由田汉主持,在北京与李和曾等拜周信芳为师;12月28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学习师门艺术,继承优秀传统》;同年,在《戏剧报》上发表文章《新——关于表演问题的通信》《学习盖派艺术的一些感受》 。

1962年9月,主演的戏曲艺术片《野猪林》开拍,崔嵬、陈怀皑任导演,11月拍摄完成。1963年,电影《野猪林》在中国大陆公映,并送至中国香港播映,改名《林冲雪夜歼仇记》;同年,内部彩排京剧《战渭南》,李少春饰演反派人物韩遂,但因故未公演;10月,在《戏剧报》上发表文章《从“不是这里的事”说起》;12月1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谈京剧现代戏表演的几个问题——兼评<八一风景>演出的成就势》 。

1964年6月5日至7月30日,中国京剧院以京剧《红灯记》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李少春除了在剧中饰演李玉和外,还担任了李玉和的唱腔设计工作。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李少春遭到批斗,被打成“反革命分子”,关进“牛棚” 。

1970年,被宣布“解放”,结束三年的“牛棚”生活,同时又被宣布“控制使用”;同年,李少春演出的京剧《红灯记》被拍摄成彩色影片,但却只字未提李少春的名字 ;此后三年,李少春被分配到京剧《红色娘子军》《平原作战》样板团任指导,仍属“控制使用” 。

1972年下半年,患心肌梗死,经抢救脱险。1973年11月,被分配到中央五七艺大戏曲学校教戏 。1974年,在戏校指导排演京剧《红灯记》,回家路上跌倒引起脑震荡,经救治转为脑血栓 。

1975年1月,在被“劝退党”的前提下,出席了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4月,奉文化部指示,内部录制传统戏曲资料片,李少春参加集训,被指派拍京剧《安天会》,未果;9月21日,李少春心脏病与脑血栓并发,在北京积水潭医院逝世;9月29日,《人民日报》发讣告,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公墓举行。文化部负责人浩亮及生前友好曹禺、张君秋、崔嵬、李德伦、骆玉笙、杜近芳、高文澜、迟金声、李慕良、郭淑珍、南奇等人及弟子马少良、卢英麟参加了追悼会 。

李少春人物评价

李少春不仅扮相好,嗓子好,身段极帅,一出场就能紧紧地抓住观众,而且有高超的技艺,唱、念、做、打样样皆精。他是京剧舞台上全才型表演艺术的杰出代表和典范,他的榜样的力量,足以召唤几代人学习和效仿(京剧演员关肃霜评)

李少春的表演艺术,博而又精,杂而又纯。他能文能武,文武双全;继往开来,创造极富。老生戏、武生戏、红生戏、猴子戏、传统戏、新编历史戏、现代戏,在他不算长的30余年舞台生活中星罗棋布、历历可数。而每出戏都闪烁着光芒,每一步都标志着发展。更为可贵的是:他文宗余(余叔岩)而武宗杨(杨小楼),纯而又精,精而又进。他以此为基,不但演传统戏能使内外行心悦诚服;演新编历史戏,也能一脉相承,如出夙构;而创作现代戏,更如九曲黄河,万里长江,看来波谲云诡,却又脉彻源明(剧作家翁偶虹评)

无论从艺术上或是从做人方面来说,李少春都令人深受教益。他选择演出剧目,有他自己的见解。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他的社会责任感很强,态度很严肃。他不胡唱,绝不演那些无聊庸俗的戏。他所着力表现的都是中国历史生活和现实生活中的英雄人物或具有先进思想的人。他的表演,是体验和表现紧密结合的。他能得心应手地调动一切艺术手段来为塑造人物服务。传统程式的空壳,一到了他身上,便注入了活的灵魂。他表演人物是那样地准确无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令人叫绝(京剧演员杜近芳评)

李少春主要作品

参演电影
代表剧目

《野猪林》

《将相和》

《响马传》

《白毛女》

《闹天宫》

《水帘洞》

《满江红》

《红灯记》

《独孤救孤》

《文昭关》

《黄金台》

《上天台》

《打金砖》

《捉放曹》

《击鼓骂曹》

《大战宛城》

《吕布与貂禅》

《灞陵桥》

《古城会》

《古城会》

《汉津口》

《群英会》

《借东风》

《华容道》

《战长沙》

《甘露寺》

《回荆州》

《隔江斗智》

《冀州城》

《两将军》

《定军山·阳平关》

《水淹七军》

《哭灵牌·连营寨》

《失·空·斩》

《铁笼山》

《当锏卖马》

《南阳关》

《三家店》

《罗成》

《汾河湾》

《法场换子》

《闹地府》

《十八罗汉斗悟空》

《智激美猴王》

《金钱豹》

《盗魂铃》

《打金枝》

《武家坡》

《大登殿》

《珠帘寨》

《李陵碑》

《三岔口》

《四郎探母》

《辕门斩子》

《洪羊洞》

《打棍出箱》

《秦香莲》

《乌盆记》

《铜网阵》

《藏珍楼》

《夜奔梁山》

《火并王伦》

《乌龙院·坐楼杀惜》

《黑旋风李逵》

《武松打虎》

《挑帘裁衣》

《狮子楼》

《十字坡》

《七星聚义》

《翠屏山》

《大名府》

《一箭仇》

《收董平》

《打渔杀家》

《艳阳楼》

《潞安州》

《岳母刺字》

《挑滑车》

《镇潭州》

《八大锤》

《断臂说书》

《二堂舍子》

《文天祥》

《百凉楼》

《战太平》

《梅龙镇》

《审头刺汤》

《三娘教子》

《打侄上坟》

《蝴蝶杯》

《御碑亭》

《玉堂春》

《白水滩》

《二进宫》

《酒丐》

《南天门》

《宁武关》

《武文华》

《溪皇庄》

《恶虎村》

《洗浮山》

《霸王庄》

《落马湖》

《蚣蜡庙》

《连环套》

《美人鱼》

《铁公鸡》

《虎符救赵》

《赤壁之战》

《雁荡山》

《百战兴中唐》

《探府记》

《穆桂英挂帅》

《白蛇传》

《云罗山》

《宋景诗》

《血泪城》

《林海雪原》

《柯山红日》

唱片作品

时间

剧目

发行公司

演员

1939年

《战太平》

国乐2面

李少春饰花云、李铁三京胡、钱继善司鼓

1939年

《翠屏山》

国乐2面

李少春饰石秀、荀慧生饰潘巧云、朱斌仙饰潘父、陈喜星饰杨雄、李铁三京胡、刘玉竹司鼓

编创剧目

时间

剧目名

1945年

《文天祥》

1948年

《野猪林》

1961年

《满江红》

发表文章

时间

文章名

发表平台

1956年

《京剧界应以实际行动来拥护汉语规范化》

《京剧和京音》

1957年

《京剧字韵不能逐步采用北京语音吗?》

《戏剧丛刊》

1958年

《我演杨白劳的经过和体会》

1959年

《不平凡的十年》

《戏剧报》

1961年

《“堂堂胆气,耿耿丹心”——谈<满江红>中的岳飞形象的创造》

《人民日报》

《学习师门艺术,继承优秀传统》

《人民日报》

《新——关于表演问题的通信》

《戏剧报》

《学习盖派艺术的一些感受》

《戏剧报》

1963年

《从“不是这里的事”说起》

《戏剧报》

《谈京剧现代戏表演的几个问题——兼评<八一风景>演出的成就势》

《人民日报》

李少春后世纪念

李少春大剧院

李少春大剧院位于霸州市区中心,1998年筹建,1999年9月投入使用,2006年更名为李少春大剧院。剧院占地4.86公顷,由李少春大剧院和文化广场两部分组成。主体建筑为五层框架结构,高23.8米,总建筑面积14582平方米 。

李少春纪念馆

李少春纪念馆建于2006年,位于霸州市区中心。李少春大剧院三楼、四楼。展馆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由位于三楼总面积800平方米的六个展厅和位于四楼的仿古小戏楼两部分组成 。

纪念活动

2007年10月28日晚,为纪念李少春诞辰88周年,河北霸州举行“霸州纪念李少春诞辰88周年专场演出”,众演员联袂演出京剧《龙凤呈祥》。参加演出的有京剧演员谭元寿、梅葆久、叶少兰、张学津、赵葆秀,以及李少春先生的长子、文武老生李浩天等,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也参加了演出 。

2019年11月16日,中国国家京剧院在北京举办了“纪念京剧大师李少春诞辰100周年”座谈会,该座谈会旨在传承弘扬李少春献身京剧事业的奋斗精神、追求进步思想的执着信念、文武昆乱不挡的全才造诣 。

2020年9月,“纪念李桂春先生诞辰135周年暨李少春京剧艺术巡回展览”在河北梆子剧院外举行,展览分为两大板块,第一板块主要介绍了李少春的父亲李桂春先生的从艺经历。第二板块分为“坐科津门”“亮相津门”“进京赶考”“驰骋南北”“大好年华”“李氏家族”“清风万里”等7个主题,以李少春的艺术人生为主线,再现李少春的一生 。

李少春补充介绍

  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李少春(1919—1975),河北霸州人,出身梨园世家,工武生、老生、文武老生,京剧李派艺术的创始人。诞辰:1919年11月4日,农历己未年九月十二日;逝世:1975年9月21日,农历乙卯年八月十六日。父李桂春(艺名小达子),多才多艺,善于创新,是著名的南派演员。幼年在“永胜和”梆子班坐科,23岁起改学京剧。曾在天津挑班演出。擅老生及武生戏、武生戏宗李吉瑞。妻子侯玉兰为著名程派弟子。

  李少春自幼在家中受到艺术熏陶与严格的庭训,逐渐养成良好的艺术气质。七岁从师沈延臣练功,十 一岁又请名师丁永利、陈秀华到家中指导正式练 戏。少春十分刻苦,无论寒暑,每天学、练十三四个小时,他虽然不曾进过科班,但由于家中督责严苛,倍长辛苦,终于练出深厚功底,练就一身功夫。1931年,他从上海赴天津,1932年正式登台演出,后返回上海。1934年仅十五岁,在上海与梅兰芳同台合演《四郎探母》,得到梅的称许和观众欢迎。 1937年李少春在天津演出,声誉大起,一跃成为头牌演员。他并不自满,1938年拜余叔岩为师,成为余叔岩的入室弟子,因而使自己的表演艺术得到了飞跃发展。此时,杨小楼已经去世,余叔岩也已不再登台,李少春驰骋于北京、天津、上海的舞台上,宛如一颗新生的明星。他确实是一位文武全才,不可多得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表演风格

  他把杨派和余派的真髓掌握得深入、透彻、娴熟、传神。在此基础上,他又创作演出了新剧目《文天祥》,唱、念、做、打更是得心应手,舞台形象激昂慷慨,气势夺人。李少春的扮相清秀,嗓音宽厚,唱腔清纯,身段优美。他的表演感情饱满,武功出众,拥有大批的追随者爱好者。

  京剧《野猪林》是他在继承了杨小楼的剧本基础上,自己创新编排的一出新戏,成为他的传世之作。从立意、框架、场景设置、情节的贯穿,人物的刻划,角色的唱、做、念都是李少春亲自构思、设计,费尽了心血,可以说这是他全身心投入的一部经典剧作。但是,他尊重传统,尊重老师,注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剧本最后请翁偶虹填写和润色)。在编演过程中,他还得到袁世海很好的合作,而且毕恭毕敬地征求了郝寿臣先生的指点,得到了赞同和支持。正是李少春的虚心、热情、宽容和诚恳,众星捧月,使这个新剧目在剧坛上大放异彩。

  建国后经历

  1949年在上海,连演七十多天,上座始终不衰。新中国成立后,李少春加入了新中国实验京剧团,任团长。1955年,加入中国京剧院,任一团团长,并于1958加入中国共产党。此时,他的艺术创作热情达到了高峰,他与袁世海、翁偶虹结成艺术集体,连续编演新剧,主要有《云罗山》《将相和》《虎符救赵》《大闹天宫》《响马传》《满江红》《战渭南》等。 《将相和》获得第一届全国戏曲会演一等奖。此时,《野猪林》也进入了演出盛期,得到更多观众热爱。1962年此剧被搬上银幕,成为长期流传下去的艺术珍品。

  1958年起,李少春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投入到现代戏创作的工作之中,他积极参加演出和编导工作,塑造了《白毛女》中的杨白劳,《红灯记》中的李玉和,《-雪原》中的少剑波,《柯山红日》中的杨帆等艺术角色,成功运用传统京剧表演技巧塑造现代英雄人物,使这些优秀之作发出了耀眼的光辉。就是这样一位京剧功臣,却在“文革”中惨遭破孩,于1975年逝世,年仅五十六岁。

  李派传人

  随着时代的发展,李派已成为当今最具影响力的京剧生行流派之一,学习和仿效者甚众。学习和继承李派艺术的名家有:其子李浩天、李宝春,弟子董文华、谭元寿、陈正岩、孙振林、叶蓬、李小春、裴艳玲、马少良、李光等,中青年较为出色的有于魁智、王平等。

  “李少春”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