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河北省名人>沧州市名人>南皮县名人

贾耽

贾耽人物照片

南皮名人贾耽介绍

唐朝宰相
唐朝中期地理学家、政治家

贾耽(730年-805年10月26日),字敦诗,沧州南皮(今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人。唐朝中期宰相,地理学家、政治家。是唐朝玄、肃、代、德、顺、宪宗6朝元老 。

天宝十年(751年),贾耽走上仕途。乾元元年(758年),贾耽出任贝州临清县县尉,转任绛州正平县县尉,升任度支判官。贞元九年(793年),被封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封为金紫光禄大夫,转任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任检校司空,封为魏国公。永贞元年(805年),贾耽病逝。追赠太傅,谥号“元靖”。大中二年(848年),贾耽被绘像在凌烟阁中。

从兴元元年(784年)到贞元十七年(801年),贾耽绘成《海内华夷图》,撰写《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贾耽著有10卷《皇华四达记》,6卷《关中陇右山南九州别录》,4卷《吐蕃黄河录》 。

2021年6月16日,被南皮县人民政府列入“著名人物” 。

贾耽人物生平

出仕为官

贾耽出身于仕宦世家。贾耽从小喜欢读地理书籍,喜爱骑马射猎。青少年时期勤奋读书,博闻强记 。

天宝十年(751年),22岁的贾耽以通晓两经登第,从此走上仕途。

乾元元年(758年),贾耽出任贝州临清(今河北清河)县尉。不久,又转任绛州正平(今山西新绛)县尉。在处理日常政务中表现出色,得到太原尹王思礼赏识,升任度支判官。后转任试大理司直、监察殿中侍御史 。

上元二年(761年),贾耽升任检校缮部员外郎兼太原少尹、侍御史、北都副留守、检校礼部郎中。

大历八年(773年),贾耽被调任为汾州刺史,在任七年。

助平叛乱

大历十四年(779年),贾耽升任鸿胪卿兼左右威远营使,负责接待外国使节和出使归臣的工作。同年十一月五日,转任检校左散骑常侍兼梁州刺史、山南西道节度观察度支营田等使,加朝议大夫,封广川男。时值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起兵谋反,贾耽受命进屯谷城,攻取均州。贾耽荣立军功,加封银青光禄大夫。

建中三年(782年)十一月,任检校工部尚书兼襄州刺史、御史大夫、山南东道节度观察使(山南东道节度使)。

建中四年(783年)四月,荆南节度使张伯仪出任淮西应援招讨使,贾耽与江南西道节度使、曹王李皋一同任应援招讨副使。

兴元元年(784年)三月,德宗逃至山南西道,贾耽派行军司马樊泽前往行在拜见德宗。樊泽返回后,贾耽正召集诸将举行宴会,突然有紧急文书传到,命樊泽接替贾耽任节度使,贾耽改任工部尚书 。

担任宰相

贞元元年(785年)二月,贾耽前往东都(洛阳)宣慰百姓。六月,兼御史大夫、东都留守、判东都尚书、东都畿汝州都防御观察等使。

贞元二年(786年)七月,加任东都畿唐、汝、邓都防御观察使。同年九月十一日,任检校尚书右仆射兼滑州刺史,充义成军节度、郑、滑等州观察处置等使(义成军节度使)。

贞元九年(793年),贾耽以六十四岁高龄奉诣入觐。同年五月二十七日,任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朝廷为之宝,廓为之重,天下以之信向,蛮夷以之怀来,加金紫光禄大夫”。而后转任左仆射,依前平章事,迁检校司空,贾耽正式担任宰相 。

潜心地理

贞元十二年(796年),贾耽因健康原因,首次上表提出辞呈。表曰:“荏苒四年,昧于摄生,素有多病。眼有盲膜之疾,耳闻风雨之声。自赵憬云亡,卢迈染患,忽忽惊悸。旧疹顿加,尸素之中,视听不逮。……省躬量力,诚所不任。非求退让之名,实为官谤所迫。伏希圣鉴俯察恳诚,无任惶迫切之至。”德宗没有批准。

贞元十三年(公元 797 年),贾耽又以因健康原因提出辞呈,德宗仍然没有批准 。

贞元十七年(801年),贾耽经过长达三十多年的积累,完成了《海内华夷图》及《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四十卷,进献朝廷。其中《海内华夷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幅大型地图。在制图技术上,创墨朱殊文制图法 。

屡乞骸骨

永贞元年(805年),唐顺宗即位,贾耽转任左仆射,依前平章事,迁检校司空。贾耽厌恶王叔文一党当权,便托称有病,不再出门。贾耽的健康每况愈下,病疾日益严重,于三月二十一日、二十七日、五月二十日、七月二十日、八月八日、十月一日,他接连六次上表请求退职, 陈述“残年沈疗,渐不支持”,“顾兹朽质”,“枕席缠绵,形神消耗”, “大病之期,晦明难保”,“伏乞赐臣骸骨,收臣印绶”,“无任量力恳 迫之至”。可是,顺宗还没有批准。

永贞元年(805年)十月一日(10月26日),贾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光福里的私宅中病逝,享年七十六岁。贾耽居相位13年。唐宪宗为其辍朝四日,册赠太傅,谥号“元靖”,赠绢一千匹、米粟一千石,葬于长安高阳原 。

贾耽轶事典故

隐讳其词

唐朝时由于黄河年年泛滥,贾耽驻守滑台的时候,命人在城北修了一个八角井以镇黄河。井修好了,贾耽专门派人在井边守着,想听听人们的意见。果然,有个老头走过来问:“这是谁凿的井?”答曰:“贾相公。”老头叹口气说:“质量还不错,可惜啊,近东、近西、近南、近北。”人们听得一头雾水,赶紧报告到贾耽那里。贾耽想了想说:“哦,他是嫌我的井太大 。”

大冢寻粮

贾耽担任义成军节度使时,适逢天大旱。贾耽召见军中两位大将,对他们说:“正值荒年,劳烦二位去拯救百姓。”二位将军说:“只要是有利于军队和民众的事,万死不辞。”贾耽笑着说:“你们受点委屈走一次长路。会有两个骑马的人,穿暗红色的衣服,骑的马迈蕃步披长鬃。他们经这市镇出城,你们要跟踪他们去。暗中观看确定他们消失的地方,我们的事情就成功了。”于是两人就带着干粮,穿上黑衣,去寻找那两个人,果然看见两个骑马穿红衣服的人,经过闹市到野外去了。那两人走了二百多里路,在一座大墓前一闪就消失了。两位将军垒起几块石头作为标记,连夜返回。贾耽闻讯后大喜,派出几百人,全都带着铁锹、箕畚,同两位将军一起前往挖掘古墓,获得陈粮数十万斛。人们怎么也猜测不出,贾耽是如何知道此处存粮的。

村叟寻牛

贾耽为相时,以忠直磊落态度辅佐皇上,凡有尚未萌发的灾福,定能根治消除。至于阴阳星相占卜之类,他也无不通晓。有个农民丢失了一头牛,到桑国师那里占卜,卦成之后,桑国师对他说:“你的牛,是贾相国偷了去放在巾帽盒里了。你只要等候上朝时突然到他面前将此事告诉他就行。”

这个老农就按国师的话去见相国。相国盘问他,便将算卦人的话告诉了他,相国在马上大笑,为他打开巾盒,取出式盘,在马鞍上运转给他看,过了一段时间,对丢牛的说:“我没偷你的牛,要想知道牛的去处,只要在安国观三门后面大槐树梢上的鹊窝去取就行。”老农径直来到三门,见槐树梢上果然有鹊巢。爬上去一看,毫无所获,便从树上下来。低头一看,丢失的那头牛正在树根下,用绳拴着吃草,草的旁边就是偷牛人的家。

贾耽史籍记载

《顺宗实录》

《左仆射贾耽神道碑》

《赠太傅贾公墓志铭》

《魏国公贞元十道录序》

《旧唐书·卷一百三十八·列传第八十八》

《新唐书·卷一百六十六·列传第九十一》

贾耽主要成就

政治

天宝十年(751年),贾耽入仕后,结合政治、军事研究地理,考察地理。贾耽研究并绘制地图,是为唐朝的政治、军事服务。贾耽年轻时正经历“安史之乱”,唐的西北边界,被吐蕃等入侵推进到了河西陇右(今河西走廊)一带,唐朝国势衰落、边疆多事,贾耽深表忧虑。贾耽常说“率土山川,不忘寝寐”,贾耽盼望早日收复失地,恢复领土完整。贾耽处理政务中,表现出“器重识高,涵泳万顷”。任汾州刺史七年,政绩茂异。大历十四年(779年),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起兵造反,贾耽受命进驻屯扎在谷城,领部下沿江东讨,和将帅们一起,取得攻打江汉、夺取均州的胜利,贾耽荣立军功,获得赏银和青光禄大夫的嘉奖。贞元二年(公元786年),贾耽讨伐僭越称帝的李希烈,李希烈兵败被部将毒杀,贾耽有功,任东都畿唐、汝、邓都防御观察使。贞元九年(793年),贾耽当了宰相,在政事之余,潜心研究地理。贾耽撰写的相关著作,成为唐朝政治、军事的重要依据。贾耽德政兼优,深得德宗皇帝的信任,因健康原因多次上表提出辞呈,德宗都没有批准 。

地理

贾耽是中国地理地图史上一位人物,他继承并发展了科学制图的方法,在书籍中的地理记述是中国对外宣示领土和海权的重要依据。利用掌管接待外国使节的工作便利,向外国使节打听各国的山川形势、地理沿革和风土人情,然后再分门别类加以整理。此外,从事贸易活动的商人、少数民族的遗老,甚至民间流传的小说谣谚,他都会留意记录,然后汲取精华,去伪存真。贞元十四年(798年),贾耽用裴秀的制图六原则绘制“关中陇右及山南九州图”一轴,主要表现陇右兼及关中等毗邻边州一些地方的山川关隘、道路桥梁、军镇设置等内容。他用文字注记详加说明,然后汇编成册,故名《关中陇右山南九州别录》、 《吐蕃黄河录》。图和说明一并奏之朝廷 。

贞元十七年(801年),贾耽经过三十多年的阅读文献,调查采访,认真选取资料,绘成了《海内华夷图》,撰写了《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四十卷,献给朝廷。《海内华夷图》为表现唐代统一的面貌,图的面积约110平方米,“广三丈,纵三丈三尺,率以一寸折成百里。别章甫左衽,奠高山大川;缩四极于纤缟,分百郡于作绘。宇宙虽广,舒之不盈庭;舟车所通,览之咸在目”。其地理范围除唐朝所辖行政区外,还有四邻一些国家,是一幅小范围的亚洲地图,比例尺为一寸折百里,相当于1∶180万。图的内容包括唐朝疆域沿革、行政区划、古今郡县、山川名称、方位、交通道路等。图中的地名古今并注,古地名用黑色,今地名用红色,开中国以两种颜色标注地名的先河。这种墨朱殊文制图法为后世历史沿革地图所遵循。如李兆洛的《历代地理沿革图》,杨守敬的《历代疆域形势图》,都采用这种方法。《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是《海内华夷图》的文字说明,属地志。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海内华夷图》被缩成《华夷图》和《禹迹图》刻于石上,保存在西安碑林 。

贞元二十年(804年),贾耽撰成了《皇华四达记》。《皇华四达记》记载了唐对外交通发展的情况,描述了“广州通海夷道”贯穿南海、印度洋、波斯湾和东非海岸的90多个国家,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和唐朝最重要的海外交通线 。原书已流失,有片段留存,记载了中国通向外面的道路,其中有一条是唐朝丝绸之路,最远可达波斯湾及东非地区 。

贾耽人物评价

常衮:燕赵环奇之士,儒雅之才,循良秉懿,冲用经远。著安边之上策,佐分阃之中权,行达理体,精详法度。论兵契要,先务於止戈;馈运惟艰,且闻於足食。累书嘉绩,备洽令猷,素推兼济之能,允叶至公之举 。

陆贽:豁达贞方,识通大体,明九域山川之要,究五方风俗之宜。恒因物情,以施教化,所莅之郡,蔼其休声。悦李广之风,人皆自便;怀羊祜之德,敌不敢侵。自诚而明,在久弥著,分我忧寄,实惟其人。董制军师,安集疲瘵,统御都邑,握持纪纲,懋昭厥猷,无替朕命。

郑余庆:公玩习经籍,老而不倦,九流百氏,靡不该览,通夷裔之风俗,尽山川之险易,历代沿革之自,百王废置之由,关塞通塞之因,牧圉盛衰之异,道程疏密之准,要荒享献之数,聚米画沙,成於指掌,矧夫丹青神化,缣缃纂述。数十年来,西戎陷我河湟,其图籍志录,泯绝散落,非公强力精专,蹂(阙)贯穿,靡书不探,虽贱必访,则自(阙一字)龙而西,传疑唱谬,纷纷不巳,巳化为革昧,天意若曰降公之聪达精博,拯厥将坠欤?

权德舆:相国魏公,明诚助化育,奥学穷古今。百揆师长,十年枢衡。赞端拱无为之风,以宥天下,王佐盛业,论著形焉。大凡类是者十有二条,制万方之枢键,出千古之耳目,故今之言地理者,称魏公焉。亲百姓,抚四夷,真宰相之事也。公忠正仁恕,极深研几,究今古於百氏,穷地域於九译。

李肇:大历已后,专学者有蔡广成《周易》,强象《论语》,啖助、赵匡、陆质《春秋》,施士丐《毛诗》,刁彝、仲子陵、韦彤、裴茝讲《礼》,章廷珪、薛伯高、徐润并通经。其余地理则贾仆射,兵赋则杜太保,故事则苏冕、蒋乂,历算则董和,天文则徐泽,氏族则林宝。

李德裕:天旨以贾耽有陈平镇抚之才,得(赵)充国通知之敏,其所述作,该明古今,乃诏太子詹事韦宗卿、秘书少监吕述往莅宾馆,以展私觌,稽合同异,覼缕阙遗,传胡貊兜离之音,载山川曲折之状,条贯周备,文理洽通 。

刘昫:贾魏公以温克长者,致位丞相,拒(张)献甫之请,畋李纳之郊,则器略可知矣。元靖訏谟,真谓纯儒。手调鼎饪,心运地图。

宋祁:耽、(杜)佑(杜佑)、(令狐)楚皆惇儒,大衣高冠,雍容庙堂,道古今,处成务,可也;以大节责之,盖(石昬)中而玉表欤。

胡三省:即日离镇,既得“君命召,不伏驾”之义,亦所以遏乱原。以张献甫自随,则樊泽无所猜嫌,亦所以全献甫也。

谢肇淛:沈约之识焦明罨盖也,斛斯徵之识(錞)于也,刘杳之识挈囊也,傅弈之识金刚石也,欧献乘之识息壤也,贾耽之识虱瘕也,段成式之识报时铁也,留源之识冤气也 。

赵青黎:他如设宴受代,有若贾耽。藩镇亦何负于朝廷。

李慈铭:贾元靖之待樊泽,可谓大臣之度。不纳张献甫言,恐其为变,挈以从行,弭乱效节,公忠达权,可谓大臣之心。推诚李纳,馆其兵不疑,猎其境不惧,使自畏服,不敢有谋,可谓大臣之才。及正揆席,乃亦箝于(王)叔文,虽病诸心,不能有异,乞退不得,汨汨以终。呜呼,若二公(贾耽、高郢)者,皆一代之杰,而晚节少刷,名德遂减,史册蒙议,千载合然,可不戒哉。而其始以贾高二公之宿德,郑文献杜文简之重望,同时在位,皆侥颜承顺,得非叔文之才,固有以异人,而其任八司马,所行多善政,诸公亦心服之耶。

贾耽个人作品

类别

作品

备注

地方志书

《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40卷

唐朝地志

《皇华四达记》10卷

唐朝域外地理知识

《海内华夷图》

亚洲形势图

《贞元十道录》4卷

唐朝地理知识

《关中陇右山南九州别录》6卷

唐朝军事地图

《陇右山南图》6卷

唐朝边疆地图

《吐蕃黄河录》4卷

水利

《三代地理志》6卷

《地理论》6卷

《地图》10卷

历史

《唐七圣历》1卷

医药

《备急单方》1卷

《医牛经》1卷

花卉

《百花谱》1卷

文学

《赋虞书歌》

诗歌

贾耽后世纪念

雕塑画像

大中二年(848年)七月十一日,贾耽画像绘于凌烟阁 。

2010年,河北沧州名人植物园立贾耽雕塑。

贾耽墓

据《太平寰宇记》载:“贾耽墓在县南二十里居安坊。”居安坊,位于潏河北,有大居安、小居安二村,均属郭杜镇。此处原有大墓7座,大居安村北门外3座,村西北角和东北角各1座,西门外1座;小居安村东北角1座。“文化大革命”期间平毁5座,现仅留大居安村北门外两座;距村较近的1座,仅留部分残迹,距村较远的1座,现存封土堆周40余米,高6米。

2016年11月,陕西师范大学新校区博士楼旁施工工地挖掘出了一座古墓,初步断定是贾耽墓 。

贾耽族谱

2011年,一本民国九年(1920年)修撰贾耽族谱现身河北省南皮县。书中录有《贾耽传》,唐朝中书侍郎权德兴写的《耽公墓铭》,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写的《耽公东都留守制》,王安石题《魏公耽遗像》以及李题《赠黄中公神童及第》等文字。

《南皮县贾氏祖谱》是在南皮县潞灌乡凤翔村贾国晏家发现的。《南皮县贾氏祖谱》两本,线装,小楷毛笔书写。书中记载了南皮贾氏始祖贾知在扬州任大都督,后迁居南皮贾家屯;三世祖贾耽的生平简介;十世贾黄中与王安石同朝为官的历史等 。

贾耽补充介绍

  贾耽(730年—805年),字敦诗,沧州南皮(今河北南皮)人。唐代著名地理学家、宰相,历仕玄、肃、代、德、顺、宪六朝。

  天宝十载(751年),贾耽登明经第。乾元元年(758年),任临清尉,累擢汾州刺史,任内有异绩,后迁河东节度副使。大历十四年(779年),征拜鸿胪卿,旋即迁山南西道节度使。建中三年(782年),徙山南东道节度使。兴元元年(784年),召为工部尚书。贞元元年(785年),出任东都留守。次年,改义成军节度使。

  贞元九年(793年),以右仆射职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式拜相。任内虽无关于安危大计的建言,但他恭行温厚,被时人称为淳德君子。贞元十七年(801年),封魏国公。唐顺宗即位后,进左仆射。

  永贞元年(805年),贾耽去世,年七十六,册赠太傅,谥号“元靖”。

  贾耽工诗尚书,擅长地理学。郑馀庆称其“文章之制,博达而清约”。著有《海内华夷图》、《备急单方》等。《全唐诗》存诗1首。

  “贾耽”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