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东名人郑邦鉴介绍
郑邦鉴,字灼南,1902年农历9月21日生于海南省乐东县利国镇老郑村。国民党陆军中将。其父郑允煊,清科拔贡。有兄弟三人,他居长。
郑邦鉴人物简介
郑邦鉴出生于书香书第,自幼随父习读,勤勉好学。1919年肆业于崖县第一高等小学学业成绩名列前茅。
郑邦鉴人物经历
1924年,负笈广州,入广州私立智用中学初中部,第一学期期终考试,成绩第一,获免缴学费奖励,越级插班,1926年夏毕业。当时,广州已成为中国国民革命运动中心,革命风潮汹涌澎湃。郑深受影响,乃于同年秋,考入广州黄埔军校第六期入伍生总队,经过训练考试,以数理化成绩优秀获准编入炮科。
1929年春毕业后,分派在陆军五十四师炮兵营见习,驻扎北平西郊圆明园故址。1930年,蒋、冯、阎中原大战爆发,五十四师调动频繁,由北平而郑州、而许昌,忽而讨冯,忽而讨阎,参加豫西嵩山讨冯与平汉线讨阎之役,晋升少、中尉排长。
1931年,调任陆军八十师上尉连长。继而在赣闽两省参加进攻苏区,围剿红军,协助地方编组保甲,强化地方“治安”。1934年奉命参加镇压“福建事变”,十九路军解体后,自闽回粤。1936年夏,任广东军事政治学校(即燕塘军校)特别班少校中队长,训练广东各县市党务、税务、财政、地政基层干部。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全面抗战开始,同年冬,调任陆军一○○军野战补充团少校营长,升中校副团长,上校团长。继调军令部任参谋处长,参与制定闽海作战计划。
1940年冬,日军侵犯福州,调任八十师少将参谋长,策划反攻作战,升任前线指挥所主任,在前线指挥对日作战,击溃敌军,收复失地。1943年,派任闽浙赣三省边区绥靖指挥部第三区指挥官,驻防浙江瑞安,负责福建寿宁、浙江平阳等16县绥靖工作。
1945年,抗战胜利,获颁抗战胜利勋章。军队整编后,入中央军官训练团将官班待命,旋奉核准为国防部入学附员,调中央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四期学习。陆大毕业后,1949年秋,派任虎门要塞少将副司令。
1950年春,由港转台,派充国防部军事教导团教官组长,主持大陆入台军官训练事务。1951年夏,调任炮兵学校研究员,研讨炮兵现行典、范、令,提供修正意见。
1964年春,届龄退役,退役前晋升陆军中将衔。退役后以陆大毕业资历申请执教,在初中任教六年后,按规定附呈近著《诗词的欣赏》一书送检,又奉核定为高中国文教师。从此在教坛执鞭,教书育人。曾先后在屏东县万彤初中、高雄县凤西国立中学、屏东县私立民屏荣商业职中等学校任国文教员,长达12年之久。
1976年秋,辞去教职,退休闲居。安度晚年,然时常眷念在乡亲人,于1989年返乡省亲,受到乐东县人民政府的热情接待。郑对家乡的变化感慨万千,乃慷慨解囊,捐款在家乡兴建图书馆、办电,为家乡人民做了善事。
郑邦鉴补充介绍
郑邦鉴(1902~),原国民党陆军将领。字灼南。1902年农历9月21日生,冲坡老郑村人。邦鉴出生于书香书第,自幼随父习读,勤勉好学。1919年肆业于崖县第一高等小学学业成绩名列前茅。1924年,负笈广州,入广州私立智用中学初中部,第一学期期终考试,成绩第一,获免缴学费奖励,越级插班,1926年夏毕业。当时,广州已成为中国国民革命运动中心,革命风潮汹涌澎湃。郑深受影响,乃于同年秋,考入广州黄埔军校第六期入伍生总队,经过训练考试,以数理化成绩优秀获准编入炮科。1929年春毕业后,分派在陆军五十四师炮兵营见习,驻扎北平西郊圆明园故址。1930年,蒋、冯、阎中原大战爆发,五十四师调动频繁,由北平而郑州、而许昌,忽而讨冯,忽而讨阎,参加豫西嵩山讨冯与平汉线讨阎之役,晋升少、中尉排长。1931年,调任陆军八十师上尉连长。继而在赣闽两省参加进攻苏区,围剿红军,协助地方编组保甲,强化地方“治安”。1934年奉命参加镇压“福建事变”,十九路军解体后,自闽回粤。1936年夏,任广东军事政治学校(即燕塘军校)特别班少校中队长,训练广东各县市党务、税务、财政、地政基层干部。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全面抗战开始,同年冬,调任陆军一○○军野战补充团少校营长,升中校副团长,上校团长。继调军令部任参谋处长,参与制定闽海作战计划。1940年冬,日军侵犯福州,调任八十师少将参谋长,策划-作战,升任前线指挥所主任,在前线指挥对日作战,击溃敌军,收复失地。1943年,派任闽浙赣三省边区绥靖指挥部第三区指挥官,驻防浙江瑞安,负责福建寿宁、浙江平阳等16县绥靖工作。1945年,抗战胜利,获颁抗战胜利勋章。军队整编后,入中央军官训练团将官班待命,旋奉核准为国防部入学附员,调中央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四期学习。陆大毕业后,1949年秋,派任虎门要塞少将副司令。1950年春,由港转台,派充国防部军事教导团教官组长,主持大陆入-官训练事务。1951年夏,调任炮兵学校研究员,研讨炮兵现行典、范、令,提供修正意见。1964年春,届龄退役,退役前晋升陆军中将衔。退役后以陆大毕业资历申请执教,在初中任教六年后,按规定附呈近著《诗词的欣赏》一书送检,又奉核定为高中国文教师。从此在教坛执鞭,教书育人。曾先后在屏东县万彤初中、高雄县凤西国立中学、屏东县私立民屏荣商业职中等学校任国文教员,长达12年之久。1976年秋,辞去教职,退休闲居。安度晚年,然时常眷念在乡亲人,于1989年返乡省亲,受到乐东县人民政府的热情接待。郑对家乡的变化感慨万千,乃慷慨解囊,捐款在家乡兴建图书馆、办电,为家乡人民做了善事。
来源:中共海南省党史研究室
“郑邦鉴”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