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广东省名人>中山市名人

郑振声

郑振声人物照片

中山名人郑振声介绍

中国体外反搏基础理论创始人

郑振声,中国体外反搏基础理论、仪器研制及临床应用的创始人。其增强型体外反搏的研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其主要贡献在于利用极为简陋的条件为起点,建立了医学与工程学结合实验室,成功研制出应用于临床的体外反搏装置,使该装置成功地走出国门,为发达国家的专家及企业认可,被誉为“EECP之父”。

郑振声生平简介

郑振声,原籍广东省中山市。1930年出生于澳门一侨商之家。父亲郑雨芬原是运输、旅业商人,热心慈善教育事业。日寇侵华时期,郑雨芬因投身抗日救亡工作,筹资办学而被列入暗杀黑名单,被迫贱卖家业,举家内迁。

1945年,他随校(广西省立第二联中)避难于广西都安山区,颠沛流离,目睹战争所致满目苍痍家毁人亡的凄凉景象,曾遭受断粮七天之苦。这些经历使他深深地感受到:个人安危、前途系于国家民族。若非奋发图强,万众一心,无以使国家复兴。这对少年郑振声震动极大,触及做人处世的道理,这个时期形成的人生理念成为郑振声顽强地奋斗终生、自强不息的动力。

郑振声自幼喜欢自然课,中学时尤爱读数学、物理,对医学也饶有兴趣,考进了广东光华医学院后学习刻苦勤奋,生活朴实。1954年,广州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光华等三所医学院合并中山医学院(后改名为中山医科大学,2001 年与中山大学合校)。1955年毕业后留校,在附属第一医院(即现在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工作。

青年的郑振声,热爱医生职业,满腔热情专注于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事业中。刻苦钻研心血管病的专业知识。由于他对电子学、机械学、力学等方面有强烈的兴趣,临床实践中常常想到如何把这些学科的新技术引进医学领域为诊治病人服务,对新技术、新设备非常敏感,使他在医疗工作中能够不断吸收新知识,创下几个第一的记录。

1967年,郑和他的同事施行了中国华南地区第一例直流电击心房除颤,并获成功。

1968年,郑和他的同事抢救一例冠心病反复心脏停跳40余次的农民,利用简单的电子元件自行设计组装成功一个心脏起搏器让患者长期体外携带,存活了9年,成为华南地区制造安装起搏器的首例。

1971年,在郑建议下,中山医学院附属一院建立了华南地区第一个心脏重病监护室,开展血流动力监测和除颤起搏器的应用。

1975年9月,他在国内第一个采用他主持研制成功的主动脉内气囊反搏装置抢救一例濒临死亡的冠心病人,三天三夜没有合眼,成功地把病人危重的病情扭转过来。

1976年及1978年先后在国内最先研制成功“体外反搏装置”、“体外循环助搏血泵”等具有国际水平的辅助循环设备,率先应用于临床,取得良好效果。

1988年,增强型体外反搏走出国门,在纽约建立中美合作的实验室。1993年与美国Vasomedical公司(Nasdaq 板块)合作,成功地使体外反搏成为第一个通过美国FDA上市前认可和GMP认证,以及通过美国HCFA批准治疗费用在Medicare报销的中国研制开发的医用设备。

1996年,开展“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应用及第三代体外反搏装置研究”获“九五”国家医学科技攻关课题资助。由中山一院牵头组织北京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等共五家医院参与。2000年,开展“第四代体外反搏装置的研制”获“十五”国家科技攻关,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医疗仪器专项资助。

郑曾先后任中山医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医药卫生学科组成员;卫生部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领导小组成员;卫生部心血管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及协和医科大学学术委员会(院外)委员;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广东分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内科学会广东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政协常务委员等职务。

先后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一级奖及个人科研先进工作者奖;1985年卫生部科技成果甲等奖;1986年医学论坛报首届医生奖;2000年九五医学科技攻关优秀科技成果奖等10余项奖励。

先后培养了硕士研究生26人,博士研究生12人,博士后5人。

撰写著作:副主编有《简明内科学》、《现代心脏内科学》;参编:《内科急诊治疗学》、《心胸外科手术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现代医学卷》、《中华内科学》等,发表了学术论文180余篇。

郑振声简历

1930年5月10日 出生于澳门。

1948年~1955年 在广东光华医学院学习(49~51年休学),获医学士学位。

1955年~1978年 任华南医学院(后改名为中山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助教、讲师。

1978年~1992年 同上,任人工心脏研究室副主任。

1981年~1996年 同上,任心血管内科副主任、主任/副教授、教授。

1982年~1996年 任中山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教研室主任,兼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委员、研究与开发委员会主任委员、及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1982年~1983年 获WHO公费资助赴美进修,在克里夫兰医院(Cleveland Clinic)学习人工心脏与辅助循环。

1984年~1996年 任中山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

1986年 受聘为生物医学工程博士研究生导师。

1988年~1991年 代表中山医科大学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开展体外反搏的研究与开发,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任客座教授,建立体外反搏实验室。

1992年~1994年 任中山医科大学辅助循环实验室主任。

1993年~1996年 兼任卫生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心肺脑血管病防治研究领导小组成员。

1994年~1998年 兼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及北京协和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1994年至今 任卫生部辅助循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兼实验室主任。

郑振声成就

中国体外反搏基础理论、仪器研制及临床应用的创始人

郑振声最大的贡献在于对体外反搏基础理论、仪器研制及临床应用方面。1972年他组织多学科专家研制主动脉内气囊反搏装置。

1975年4月研制成功第一台可供临床应用的主动脉内气囊反搏装置。在临床应用中发现,该装置在有效的同时存在不足之处。包括有创伤性、使用时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有鉴于此,他选择了另一种无创伤性的便于早期应用的反搏方法——体外反搏。

体外反搏在20世纪60年代初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当时采用液压装置,对大小腿同时加压,实际上把近心端的血管首先压至塌陷,妨碍下肢血液返流,主动脉舒张压增高不多,不能形成有效的反搏动力。郑振声根据主动脉内气囊反搏实验研究所获得的经验和启发,设计一种气动式体外反搏装置,把每一肢体分为两段,先远段(小腿、前臂),后近段(大腿、上臂),序贯地加压于四肢,使其中血液能较大量地驱返主动脉,形成一个明显地高于收缩压的舒张波,有效地增加心肌和各脏器的供血。经动物和健康自愿者反复试验和改进,终于看到主动脉舒张压明显增高。

1976年9月,四肢序贯式的体外反搏首例试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此后逐渐应用于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脑动脉硬化的短暂性脑缺血等,所采用的疗程是每天反搏一小时,连续24~36天,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

1980年他根据4年临床实践和动物实验的启发,进一步设计了“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采用三段(小腿、大腿、臀部)序贯加压,使其血流动力学的效应与主动脉内气囊反搏非常接近。而且由于体外反搏还加压于下半身静脉系统,使静脉回流人心脏的血量大增,心输出量因而明显增多,能进一步改善全身血循环及脏器的缺血。80年代增强型体外反搏在国内迅速推广。

1982年,郑振声访美,在美国人工器官学会和国际人工器官学会年会上,以论文、电影、墙报等形式介绍增强型体外反搏,反应良好。美国的《Cardiovascular News》报以头版等三大版报道该项成就。此后,郑振声被邀请到Albany、Houston、Freeport、Georgia、Los Angeles、Dallas等地讲学,研讨体外反搏疗效和理论。被称为“EECP 之父”。

1987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外科主任H,S.苏洛夫(Soroff)(原哈佛大学研究体外反搏的鼻祖)专程访华拜访郑振声,看到病人良好的疗效,深有感触地说:“过去我们在哈佛只想到像其它辅助循环方法一样,作短时间的体外反搏辅助(几小时或3~5天),没有想到用增强的体外反搏方法和较长时间的治疗,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和巩固。我相信这是中国人的哲学思想的体现。”事后,苏洛夫医生进一步邀请郑振声以客座教授身份,两校合作的名义,赴纽约州立大学合作开展辅助循环研究。

1992年在全美心血管医学年会上,发表了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报告,在美国引起震动。美国最有影响的周刊之一《新闻周刊》详细报导中国这一新科技的“卓越疗效”。同年,中美合作开发的MC-2型EECP获得美国政府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的“510K上市前认可”。从而使中国这一“高科技产品”进入了美国的医院。为这一理论和技术走向世界揭开新的一页。

1993年,美国上市公司——VASOMEDICAL收购了中山医科大学体外反搏技术。接着,该公司投入资金与中山医科大学合作开发新一代EECP,专门拨给研制及基础研究费用人民币100万元和21个国家专利申请费人民币50余万元。1994年开始,美国政府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每两年派官员到中国检查体外反搏生产管理情况,每次都认可为“良好生产实践”(GMP)单位。这是中国高科技医疗仪器首次获得FDA的GMP认证。

1995年,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加州、三藩市、纽约州立大学等5家大学医院组成多中心合作研究(MUSTEECP)机构,对体外反搏进行疗效验证。1997报告的结论为: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至2002年为止,已有近400台反搏装置被美国各地医院所接纳。1999年1月美国医疗保险经费管理局(HCFA)批准体外反搏治疗费用可以在Medicare报销,意味着对这项来自中国的体外反搏技术的认可。

创建中国在辅助循环研究领域中的重点实验室

1972年,为了探索反搏原理,郑振声和同事们一起利用防空洞建立了第一间简陋的实验室,在那里做了大量的动物实验,探索出反搏动原理的核心,提出了气动式体外反搏的新设计,奠定了体外反搏的理论基础。

1978年实验室发展为中山医科大学人工心脏研究室,在此基础上创建中山医科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教研室。1982 年把学校的旧电话总机楼改变成开发反搏器中试车间。

1992年,在原有实验室的基础上,联合基础研究的人员和设备成立了辅助循环实验室。

1994年3月,该室经国家卫生部组织全国有关专家论证后,批准晋升为卫生部辅助循环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承担了为国家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的任务。近十年来,该实验室培养了硕士研究生36名、博士研究生16 名。承担了国家科研课题5项、卫生部科研课题4项,其他各部委和广东省科研课题15项。

由于坚持了基础理论研究用于指导临床应用,又以临床实践检验和促进基础理论的提高;重视人才培养使科研工作新人辈出进入良性循环,保持了该实验室的增强型体外反搏的研究在国内外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其中一些成员已成为知名的临床医学专家和生物医学工程学者。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防治的探索

血管内皮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关键之一,直接影响内皮细胞形态、决定其功能变化的关键则是血流的剪切力(即血流在血管内流动对血管壁所产生的摩擦力),但至今医学家们还没有找到提高剪切力,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确切有效的药物。

郑振声在科研实验中证实体外反搏能明显提高血流剪切力,将有利于调动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修复和阻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于是把体外反搏基础研究从提高血流剪切力的角度切入血管生物学的探索,10余年来在动物、健康志愿者和病人身上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包括:

①体外反搏后“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系列活性物质的提高,和“促动脉粥样硬化”的活性物质的减低;②在犬颈动脉测得体外反搏时脉动及平均的血流剪切应力均有显著的提高,且在适宜的生理范围内;③在动脉粥样硬化猪模型进行慢性体外反搏治疗,观察到其病灶明显地比没经反搏的对照组为少和轻,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它们的血管内皮细胞呈梭形,排列整齐,与对照组所见的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紊乱显著不同,为论证体外反搏有助于血管内皮细胞形态与功能修复提供有力的依据。

郑振声认为: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生物体的构成是遵循微妙、神奇的自然法则,今天科学的发展远远还不足以认识、了解这些法则,很多曾经认为是可取的药物或疗法,经历实践后被否定了。回归自然,调动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本能去战胜疾病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对于动脉粥样硬化这样一个随着人类平均寿命不断延长,其威胁越来越大的疾病,采用体外反搏这种自然疗法是符合人体自然调节规律的,既合理又科学。

郑振声主要论著

1 郑振声.四肢序贯式正压反搏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临床疗效观察.中华医学杂志,1981,61:300.

2 郑振声,邓昭文,周玉芳等.四肢序贯式正压体外反搏治疗心绞痛142例临床疗效观察.中华医学杂志,1981,61:415~417.

3 郑振声,詹澄扬,伍时显等.增强型体外反搏装置的设计及工作原理.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984,3:133~137.

4 郑振声.四肢序贯式正压反搏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左心衰竭时血流动力学的初步观察.广东医学,1982,3(9):8~10.

5 郑振声.体外反搏治疗急性心肌梗塞56例观察.中华医学杂志,1986,7:398~400.

6 郑振声.体外反搏的历史回顾与展望.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1992,4(2):3~4.

7 刘革乐,郑振声,欧阳荣等.99mTI-MIBI心肌断层显象对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观察.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1992,4:15~17.

8 张苗青,郑振声,欧阳荣等.体外反搏对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远期疗效观察.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1992,4(2):44~48.

9 黄智礼,郑振声.采用心阻抗血流图对体外反搏的控制研究.1995,14(4):292~298.

10 郑振声,杜志民,伍贵富.体外反搏的研究进展.广东省心血管专业医师继续教育讲习班讲义.广州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出版,1996.

郑振声补充介绍

  民国19年(1930)5月出生,中山人。1955年华南医学院毕业。中山医科大学心血管及生物医学工程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卫生部辅助循环重点实验室主任。是国内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早期开拓者之一。研制成功一系列辅助循环设备,获全国科学大会一等奖、卫生部科技成果甲等奖有18个奖项。发明新一代增强型体外反搏装置,被推广应用于24个国家,为防治人类心脑血管病作出重要贡献。培养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共47人。

  “郑振声”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