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名人张花谷介绍
张花谷(1877-1966),名毅公,字警镛,又号南村老人,惠州府兴宁人。工诗词书法。(1989年《兴宁县志》)
张花谷人物简介
张花谷(1877—1966年),字警镛,别字毅公,又号南村老人,广东兴宁坜陂区红卫村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考录秀才,翌年补廪食饩。光绪三十年,积极参与创办兴民学堂,次年被聘为教员。光绪三十二年加入同盟会。光绪三十三年参加潮州黄冈起义。翌年与萧惠长等嘉属同盟会员在梅县松口密谋起义。宣统元年夏秋间,有党人为筹措革命经费系狱,株及张花谷,幸得友人相助脱险,急赴香港避难。
辛亥武昌起义后,张与萧惠长、罗鹗抟等组织民众拥护辛亥革命,驱逐清廷县令。尔后,张被推负责糯织民团,任营长,招兵500名。不久,出任广东第五统协张醁村的书记。民国3年(1914年)袁世凯称帝,孙中山发出讨袁号召,张即召集嘉属同盟会员商议组织讨袁军。事泄,被袁氏广东爪牙龙济光通缉,张星夜再出走南洋苏门答腊。民国7年返回兴宁。此后至民国17年,先后任第八路总指挥部行营民政处秘书、汕头市府秘书等职。他深感宦海浮沉,无补时艰,乃辞去军政职务返里,决心从事桑梓教育事业。民国19至37年,在兴宁县立一中担任文、史、地教员,深得师生和社会人士赞誉。
建国后,他心情振奋,关心国家大事。1950年被选为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副主席。1954至1960年,在历届县人代会上被选为副县长。1966年2月4日病逝。
张擅长书法,亦工诗词,著有《宁水杂诗百首》。
张花谷人物经历
辛亥武昌起义后,组建民团,任营长。民国17年(1928)在第八路军行营民政处、汕头市政府任秘书。民国19~37年(1930~1948)在兴宁县一中任教。1950年被选为兴宁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副主席,1950年被选为兴宁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副主席,1954~1960年当选为副县长。
张花谷书法极佳,且颇为自负。时有人问之:“张县长,兴宁谁的字写得好?”张花谷也不说自己如何如何,只是按着左拇指,点着左手的其他手指说:“谁是这个,谁是这个……”意思是说,字最好的人,只有他才当得上。
歇后语:张花谷讲字——毋讲手指公。意思是说,跟别人说某个领域谁厉害,或是谁的权大,只有本人了。
拇指——客家话叫“手指公”。
张花谷补充介绍
张花谷(1877-1966),名毅公,字警镛,又号南村老人,广东惠州府兴宁(今兴宁市坭陂镇红卫村)人,祖居兴宁市北街容光巷张屋。
清光绪三年(1877)生。早年参与创办兴民学堂,曾创办《别溪杂志》,宣传民主革命。
光绪三十二年(1906),加入同盟会。
光绪三十三年(1907),参加黄岗起义,失败后曾躲藏在辛亥革命元老、同盟会嘉应州主盟人、黄冈起义领导人之一何子渊的私人茶场-石马“箭竹顶”避难,直至1908年夏末,在何子渊、丘逢甲等人的疏通担保之下才安全脱险,开始公开活动;为此,丘逢甲还冒着巨大的危险,多次从广州秘密潜回箭竹顶茶场商讨营救对策。
宣统三年(1911),辛亥武昌起义后,组建民团,任营长。
民国十七年(1928),在第八路军行营民政处、汕头市政府任秘书。
1930-1948年,在兴宁县第一中学任教。
1950年,被选为兴宁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副主席。
1954-1960年,当选为兴宁县副县长。
1966年逝世,享年89岁。
张花谷工诗词,书法亦佳,且颇自负。1957年6月建成兴宁合水水库,张花谷亲笔题写水库名。1948年张花谷《宁水杂诗百首》,其中《捉鹧鸪子》诗云:征车有约到韶州,底事长條绾复留。恼煞哥哥行不得,累入争觅鹧鸪头。
“张花谷”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