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名人袁鉴文介绍
袁鉴文(1914—2007),原名袁教民,又名袁福祥,东莞东城温塘人。1928年至1935年就读于东莞中学。
1935年秋考入中山大学。
1936年6月参加中共外围组织中国青年同盟。12月底离开中山大学到北平,参加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的抗日救亡活动。
袁鉴文简介
袁鉴文(1914—2007),原名袁教民,又名袁福祥,东莞东城温塘人。1928年至1935年就读于东莞中学。
1935年秋考入中山大学。
1936年6月参加中共外围组织中国青年同盟。12月底离开中山大学到北平,参加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的抗日救亡活动。
1937年6月在北平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由组织安排赴延安参加抗日军政大学和中央党校学习,结业后调回广东。
1938年4年,任中共东莞中心县委组织部长,负责在县城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
1938年10月,参与组建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任该队政治指导员,这是中共广东党组织在广东省最早组建的一支抗日武装。
1940年至1941年,任中共增(城)龙(门)博(罗)中心县委组织部长,后任龙门县工委书记。
1942年任中共宝安县委组织部长。
1945年任中共增(城)龙(门)县委书记,兼任东江纵队增龙博独立大队政治委员。后任东江纵队第四支队政治委员。
1946年冬,调到马来亚(包括新加坡)任中共马来亚华侨特别支部组织部长。
1948年1月返回祖国参加武装斗争,任中共粤赣湘边区五岭地委副书记,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北江第二支队副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任韶关军管会副主任、韶关市警备司令部政治委员、广东军区北江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及北江第二支队支前司令部副政治委员。
1954年2月任中南军区师范学校训练部长。
1955年至1961年任武汉军区《战斗报》社社长。后调任武汉军区高级干部文化速成学校党委常委兼训练处处长、武汉军区高级干部子弟学校副校长。
1965年任武汉教育学院院长。
袁鉴文补充介绍
袁鉴文(1914—2007),原名袁教民,又名袁福祥,东莞东城温塘人。1928年至1935年就读于东莞中学。
1935年秋考入中山大学。
1936年6月参加中共 组织中国青年同盟。12月底离开中山大学到北平,参加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的抗日救亡活动。
1937年6月在北平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由组织安排赴延安参加抗日军政大学和中央党校学习,结业后调回广东。
1938年4年,任中共东莞中心县委组织部长,负责在县城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
1938年10月,参与组建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任该队政治指导员,这是中共广东党组织在广东省最早组建的一支抗日武装。
1940年至1941年,任中共增(城)龙(门)博(罗)中心县委组织部长,后任龙门县工委书记。
1942年任中共宝安县委组织部长。
1945年任中共增(城)龙(门)县委书记,兼任东江纵队增龙博独立大队政治委员。后任东江纵队第四支队政治委员。
1946年冬,调到马来亚(包括新加坡)任中共马来亚华侨特别支部组织部长。
1948年1月返回祖国参加武装斗争,任中共粤赣湘边区五岭地委副书记,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北江第二支队副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任韶关军管会副主任、韶关市警备司令部政治委员、广东军区北江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及北江第二支队支前司令部副政治委员。
1954年2月任中南军区师范学校训练部长。
1955年至1961年任武汉军区《战斗报》社社长。后调任武汉军区高级干部文化速成学校党委常委兼训练处处长、武汉军区高级干部子弟学校副校长。
1965年任武汉教育学院院长。
后记
1976年11月离休。
2007年7月20日在广州病逝。
东城街道 东城区原名附城区(2000年改今名),是市区四个区之一,面积1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2万多,外来人口28万多。处于穗深经济走廊的黄金段,地理位置优越,接广深、莞深高速公路,靠京九、广九铁路,莞龙、莞长、莞樟及市区多条城市道路在区内纵横交错,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东城区充分发挥人文地理优势,以“开拓、创新、团结、诚信、务实”的东莞精神,……
“袁鉴文”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