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名人张伯桢介绍
张伯桢(1877-1946年),民国著名学者、藏书家。字子干,号沧海,又号篁溪,东莞篁村胜和村人。篁村一带是东莞张氏家族的一个聚居地。在南城区运河东三路与银丰路的交界处,有一个度香亭公园留着一座祠堂,名为“棣甫张公祠”。
张伯桢生平
久经打听,才知道这座祠堂的来历。原来这是张伯桢的宗族祖祠。今天,张伯桢出生地之篁村祖屋早已灰飞烟灭,现仅留下这么一座祠堂。棣甫张公祠建筑面积约228平方米,两头威武的石狮子蹲立在门口,淡灰的墙壁,青黛色的瓦顶,淡红色、有点脱漆的祠堂大门,一块书有“棣甫张公祠”的黑色牌匾醒目地挂在祠堂的横梁处,祠堂屋顶上的石雕模样还清晰可见。祖祠为三间式的二进建筑,中间有一天井,两侧以通廊相连。祠堂的墙上和柱子上仍遗存着解放前夕解放军在此暂住时书写的宣传标语。棣甫张公祠与度香亭连成一体,成为具有一定历史与古建研究价值的建筑群,2004年被公布为东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02年,张伯桢25岁,于广州读书毕业,东莞知县刘德恒主持创办东莞学堂,张伯桢受聘为国文教员。
1904年辞去东莞中学的教席,在1905年1月,远赴日本留学,进入日本法政大学速成科第二班,前后至1909年学成,参加日本高等研究所的毕业考试,获第五名。
张伯桢是最早留学日本的一批学生。日本明治维新的进步,给中国知识分子带来了曙光。张伯桢毅然两度留学日本,希望能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使祖国走上富国强兵的路。
在日本留学期间,正值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早期革命志士在海外进行革命活动,在日本留学生中,就有很多革命者。张伯桢广交了这批革命志士。其时日本当局对中国留学生诸多刁难,张伯桢参加了陈天华、邹容、秋瑾等发起的“留日中国学生罢课运动”,反对日本政府专为歧视中国留学生而定的入学规程。陈天华在这次罢课中跳海自杀,以示抗议。张伯桢撰写《光绪乙已留日学生罢课事件始末记》。张伯桢广泛接触了革命党人,有的还直接参与其事,熟谙内情,因而写下了《同盟会革命史料》、《华兴会革命史料》、《兴中会革命史料》、《宗社党史料》、《“苏报案”史料》等,这些书都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
1908年暑假回国,张伯桢受聘为两广方言学堂教授,主讲法学,时年仅31岁。两广学堂创建于1906年,由两广总督岑春煊将两广游学预备科馆和广州译学馆合并而成,是晚清时期学习外语较为完备的一所学府。1910年,赴北京参加廷试,“钦点”七品京官,任法部制勘司主事。并在当时曾参与“宪政筹备处”起草宪政草案,任副主稿。此后中华民国政府成立,时任国务院总理的唐绍仪到北京办公,新司法部成立之际,一切事务均由张伯桢和祁耀川办理。而张伯桢自民国元年直到民国17年,民国政府迁南京为止,在108位司法人士中,始终名列司法部监狱司第一科长之职。1928年。民国政府迁往南京,张伯桢却毅然辞去一切职务,从此息影京华,以著述、鬻文为业,致力于文史资料的搜集、研究和编著。他著有《张篁溪遗稿》、《南海先生全书》、《南海康先生传》、《焚余草》、《篁溪笔记》等,刊刻《沧海丛书》一到五辑,广收乡贤袁崇焕、张家玉等的文学史料,有《袁督师遗集》、《袁督师配祀关岳议》等,又创办《正风半月刊》,刊登考证北京历史的文章,还有大量诗词、文稿等手记,这些著作对研究民国的历史,有较高的价值。
晚年的张伯桢遁入佛门,信奉佛教,寄情佛典。1946年,张伯桢在北京病逝,临终前,他把珍藏康有为、梁启超的书牍墨迹以及有关袁督师的文物、齐白石等名人字画共1300余件,捐赠给北京历史博物馆。
张伯桢在东莞前后生活的时间加起来三十年不到,自1913年到去世为止,张伯桢都居住在北京。现今北京游乐园南侧的所在地,曾是当年张伯桢在京的居所。1919年,张伯桢在此购地数亩,建房屋数间和私家园林,时人称为“张园”,园内建有一处“袁崇焕故居”。相传崇祯年间,袁崇焕率军抗清入卫京师时,曾在此屯兵驻扎。张伯桢在此聚集过康有为、齐白石、章士钊、叶恭绰等到园内参拜袁崇焕遗像,并植松缅怀先烈,同时留下大批名人即景绘画及题词。现龙潭公园袁督师庙内砌在墙上的袁崇焕遗笔“听雨”二字石刻,就是1949年后从张园移过去的。齐白石曾长期寓居于此,这里留下大批名人即景绘画及题词。1991年,张园被完全拆除。世人从此无法再睹其风姿。
1948年平津战役时,国民党守军驻于张园内,园内的建筑、花木、文物等均遭毁坏。1958年,张伯桢之子张次溪将面积约2.5亩、房屋共14间的张园,捐献给北京龙潭植物园。在1991年,张园因在建设用地范围内,被全部拆除。
张伯桢作品
刻书与藏书
他为了传播恩师的著作,他出资为康有为刊印《万木草堂丛书》,收有《孔子改制考》、《伪经考》等近10种著作。并整理了康有为的藏书,编次为《万木草堂丛书目录》,收有康有为经、史、子、集四部计137种。幼年与藏书家伦明为同学,后和伦明一起治学20年,喜收藏古籍和刊刻图书,搜集近代史料及其对粤东地区的先贤名人著述、诗文集颇丰。他因仰慕乡贤袁崇焕,整理出版遗集《袁督师遗集》。热心教育,曾创办东莞中学。著《万木草堂讲学记》、《南海康先生传》、《万木草堂始末记》、《袁崇焕传》、《张家玉传》、《枣花怀古录》、《法源寺志》等。编印有《沧海丛书》,多收明代著述,如《袁督师遗集》、《张文烈公遗集》等。
张伯桢补充介绍
张伯桢(1877-1946),字任材、沧海,号子干,别号篁溪。晚年信奉佛教密宗,法名仁海。广东东莞篁村水围坊(今南城街道胜和村恬甲)人。康有为弟子,清末民初官员,文史专家。
清光绪三年(1877)生。5岁时在愚甫家垫受启蒙教育。
光绪二十一年(1895),在广州府学宫孝弟祠康有为馆旁听。
光绪二十二年(1896),经院试考取入正学第十名,成为县学生员(秀才)。
光绪二十三年(1897),应岁考,录东莞县学一等第二名,晋为优行廪生。随后正式成为康有为先生的“万木草堂”弟子,从康、梁受业四年。曾助康纂辑《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参与戊戌变法运动。25岁始卒业。
光绪二十八年(1902),张伯桢读书毕业,东莞知县刘德恒主持创办东莞学堂,张伯桢受聘为国文教员。
光绪三十年(1904)和三十三年(1907),两度赴日本留学,入东京法政专科学校学习。在日期间,加入同盟会,曾参加陈天华、秋瑾等发起的留日中国学生-运动。
光绪三十四年(1908),东京法政大学法律专科毕业,回国后应聘为两广方言学堂教授,主-学。
宣统二年(1910),赴北京参加廷试,“钦点”七品京官,任法部制勘司主事。并在当时曾参与“-筹备处”起草-草案,任副主稿。
民国元年(1912)至十七年(1928),任中华民国司法部监狱司第一科长(司法部佥事)。
1914年,应聘兼任清史馆名誉协修。
1917年,在北京左安门广东新义园建造袁督师(袁崇焕)庙,广渠门内广东旧义园重修袁督师墓,并自称“袁庙祝陀”。
1919年,又在袁督师庙南一里许修建袁督师故居,自建房屋于旁,时人称为“张园”,该园环境清幽,景色宜人,且陈列名人诗画。张伯桢藉此广交名流。
1926年,康有为曾在“张园”小住。
1928年,民国政府迁往南京,张伯桢辞去一切职务,从此不问政事,息影京华,以著述、鬻文为业,致力于文史资料的搜集、研究和编著。
1931年,齐白石借居“张园”作画(因齐白石与张伯桢先后受教于湘潭名士王闾运(号湘绮)门下,二人同门师兄弟),并题额“借山居”,此后,多次在此避暑作画,留有“多谢篁溪贤父子,此间风月许平分”诗句。张伯桢著述以表彰乡贤之作为主,尤以袁崇焕史料的辑集、整理与编纂见长,建树较多。“九一八”事变后,曾发表多篇宣扬爱国思想的文章。
1932年,在补刻《袁督师遗集·跋》中称“今日国情与明暗合,安得督师复生于今日同赴国难,以复我失地耶!”1935年,张氏刊刻《沧海丛书》,宣扬袁崇焕的民族气节。
1946年,在北京逝世,享年69岁。临终前,把珍藏康有为、梁启超的书牍墨迹以及有关袁督师的文物、齐白石等名人字画共1300余件,捐赠给北平历史博物馆。1958年,由其子张次溪将“张园”捐献给北京市龙潭湖植物园。
张伯桢一生致力于文史资料的搜集、研究和编著。著有《张篁溪遗稿》、《南海先生全书》、《南海康先生传》、《焚余草》、《篁溪笔记》、《同盟会革命史料》、《兴中会革命史料》、《宗社党史料》等书。刊刻《沧海丛书》5辑,广收袁崇焕、张家玉等的文学史料。辑有《万木草堂丛书目录》,还有大量诗词、手记等文稿。
广东东莞近代藏书家、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民国学院教授伦明(1875~1944)在《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中有赞张伯桢诗二首,云:国史久传六代名,回思家学想升平。抱残守缺谈何易,父子继承百世成。
程史无须岳倦翁,自营草屋傍精忠。流光邑乘兼家乘,岂是寻常继述同。
南城街道 南城区辖区面积59平方公里,下辖17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4.7万,外来人口10.16万,是东莞的新城市中心和政治、经济、商贸、文化中心。 南城区地理位置优越,处于穗港经济走廊中间,广深高速公路、莞太大道、东莞大道、科技路、沿河路纵贯全境,市区二、三、四、五环路横越全区,交通网络十分发达。 2005年,全区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的发展势头,……
“张伯桢”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