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名人易剑泉介绍
易剑泉(1896~1971)
易剑泉,广东鹤山人。他出生于一个较富裕的小商家庭,幼年酷爱音乐曲艺,更好读唐宋诗词。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就读于南海高等小学和韶舞讲习所,课余阅读大量民族民间音乐、曲艺书籍,结识了众多塾师和民间艺人,常向他们请教音乐曲艺等有关方面知识。
民国2年(1913),毕业于广州测量学校,并开始其音乐活动生涯。民国13年,旅居北京期间,结识京剧一代宗师梅兰芳和戏剧家欧阳予倩等,学习京剧曲艺,学会流利京腔,且能操琴自唱。为更广泛了解北国戏剧曲艺艺术,他常用业余时间与众多说唱艺人交朋友,从中了解、学习。民国17年,广东戏剧研究所成立,易任该所歌剧部主任。他致力探索研究南国各大剧种、乐种的历史源流、形成、结构等,从中探讨其艺术特点,研究尚未定型、处于探索中的“中国歌剧”艺术形式。民国11年至38年,他曾先后辗转于北京、河南、香港、广州等地,并曾任广东国乐研究会主任,为粤乐曲艺的继承、发展和普及,做了大量工作。
20年代末期,他创办庆云音乐社,与成员梁以忠、陈文达等共同研究粤乐演奏组合形式的改革。民国20年(1931),他组织“素社”音乐,给粤乐演奏形式以新的发展。为适应“素社”大规模的器乐编制,他创造了“健全乐”,提倡对谱视奏,并有意识地在一些乐曲编配中渗入一些简单的和声,采取多声部的合奏形式,从而提高乐员音乐素质,使粤乐的创作向合奏曲等多种格式发展。为适应规模较大的“素社”音乐演奏组合形式的发展,他又致力乐器编配和改革,创制了大型的低音乐器“双声”、“摇琴”(经后人的不断改革,已演变成现代有大阮、大低胡),弥补了传统粤乐演奏低音乐器的空白。这期间,他还致力创制了排锣、大云锣、小云锣、大马锣、小马锣,充实了粤乐合奏体制中的“击乐声部”。此外,他曾探索吹管乐器的改革,如“扩音箫”、“高音箫”就是他在广东管乐器改革中的成果。
他创制了供“素社”、“健全乐”演奏的广东音乐器乐作品数十首。广州当时仅存的一部韶乐,亦由易氏整理修复好,放置在早年的“孔庙”,为春秋二祭时“韶舞”配器拍和。
民国22年(1933),广东省国乐研究会成立,易为主任。他在传统“锣鼓柜”的演奏形式基础上,遵循民间风俗特点,创制了广东民间婚丧事应用的“步奏鼓吹乐”,并组织了“乐工班”,对乐员予以培训。他主张以唢呐为“步奏鼓吹乐”的主奏乐器,合理配以排锣、鼓、锣等击乐器和一些弦乐器,使“步奏鼓吹乐”趋向纯器乐的演奏形式。同期,他创制了喜丧乐曲各数十章,以供民间红白事演奏用。当时,因其形式新颖,广为流行。这一时期,他主要作品有为“健全乐”创作的《春曲》、《夏曲》、《秋曲》、《冬曲》、《乘长风》、《月团圆》、《前世如梦》等;其粤乐《鸟投林》成为蜚声中外名曲,开创了粤乐独奏这一新颖的创作形式,在粤乐的典范作品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民国37年(1948)迁居香港,设馆教学。这一时期,他的作品有《大军启行》、《万紫千红》等粤乐,及为配舞而创作的《扇舞》、《长门月》两曲。此外,尚开创了《广东大鼓》的曲艺形式。1956年回内地观光后留居广州,任广东民间音乐团艺术顾问。此后,他相继创作了《登上希夏邦马峰》、《焦裕禄》、《沙井风光》、《悼念马口英雄》、《天安门》、《欧阳海》、《踏平南海浪,千里救亲人》、《歌唱三元里》等数十首作品,形式多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1958年至1964年间,他主持广东民间曲艺的整理工作,整理了一个世纪前遗下的珍贵的民间传统戏剧音乐艺术——“八大曲本”。
易剑泉曾先后任音协广东分会副主席、曲艺协会广东分会理事、中国民主同盟委员、广州音乐专科学校民族音乐教研组组长等职。1971年7月病逝。
“易剑泉”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