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广东省名人>中山市名人

杨嘉仁

杨嘉仁人物照片

中山名人杨嘉仁介绍

指挥家

杨嘉仁(1912年-1966年9月6日),指挥家。广东香山县(今中山)人。1935年毕业于金陵大学教育系。南京金陵女子大学音乐系唯一的男性毕业生。1939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音乐院研究部音乐教育、音乐理论硕士学位。建国后,历任中央音乐学院上海分院教授、合唱队指挥,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

1966年9月6日,“文化大革命”中,与妻子程卓如被批斗后,先是吞服了安眠药然后开煤气自杀,逝世于上海。

杨嘉仁人物简介

杨嘉仁(1912年-1966年9月6日),是我国音乐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位大师,是我国古典音乐指挥领域的先行者,同时也是一位桃李满天下的音乐教育家,傅聪、刘诗昆、顾圣婴皆接受过杨先生的音乐教育。

杨嘉仁的父亲杨智生是西医,祖籍广东香山县(现中山县)人,其父曾任孙中山武术教师。当年(孙任大总统时)其父曾发电报叮嘱在南京的杨老先生:“勿见(孙)文,勿做官。”智生仁勇,所以杨智生给两个儿子取名嘉仁、嘉勇。在杨嘉仁10岁的时候,他的母亲给他找了位音乐启蒙教师教他钢琴,由此走上了音乐道路。

1932年9月,杨嘉仁进入南京金陵大学教育系学习,由于热爱音乐,他又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选习音乐(因为金陵大学不设音乐系),这也使他机缘巧合地成为金陵女大史上唯一的男学生。同时,他每隔两周还要坐火车去上海,跟上海工部局交响乐队的指挥——意大利人梅百器学习钢琴与声乐,梅百器乃是当时上海乃至远东鼎鼎大名的音乐家,他14岁时师从李斯特的关门弟子斯加姆巴蒂,17岁时获“李斯特钢琴比赛”大奖,是位传奇音乐家,得此名师点拨的杨嘉仁由此算得上是李斯特的隔代弟子。

杨嘉仁人物经历

1940年回国,在上海音乐专科学校任教,并出版了《曲式学大纲》等著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仍继续从事音乐教育和音乐指挥工作,担任钢琴、键盘和声、曲式和作品分析、总谱读法等课程的教学。1952年,他和夫人程卓如合编的《曲式学大纲》由上海音乐公司出版。1953年在第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他指挥的无伴奏合唱曲《半个月亮爬上来》获得合唱银质奖章,后又应波、德、苏等国邀请访问演出,均获好评。1956年上海音乐学院创设指挥系时他负责建系工作,并任该系系主任。指挥家樊承武、卞祖善、陈燮阳、夏飞云,钢琴家顾圣婴等均曾受教于他。1957年,又曾代表中国去莫斯科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学生和平与友谊联欢节,任国际艺术竞赛评判委员会的评委。他听觉敏锐,排练风格细致而又有趣,对作品有独特的理解和丰富的指挥经验,常被中央乐团、上海交响乐团等邀请为指挥。

杨嘉仁有较高的音乐秉赋和坚实的钢琴与音乐理论基础。他的指挥能抓住整个乐曲的情绪,对乐曲风格的处理细致入微,独具特色。在多年的教学和演出实践中,不仅为中国音乐教育作出了贡献,而且为中国培养了新一代的音乐指挥。

1966年9月6日,“文化大革命”中,与妻子程卓被批斗后,先是吞服了安眠药然后开煤气自杀 ,逝世于上海。

杨嘉仁补充介绍

  杨嘉仁(1912—1966)

  香山县人。南京金陵女子大学音乐系第一位男性毕业生。民国29年(1940)美国密执安大学音乐学院研究部毕业,获音乐教育系和理论系两个硕士学位。回国后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和上海音专任教,并出版著作《曲式学大纲》等。1953年在第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指挥无伴奏合唱曲《半个月亮爬上来》获合唱银质奖章,后又应波兰、德国、苏联等国家邀请访问演出,均获好评。1957年9月受邀任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国际艺术竞赛评委会评委。听觉敏锐,排练风格细致而风趣,对作品有独特的理解和丰富的指挥经验,常应中央乐团、上海交响乐团等邀请担任指挥。1956年任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国内著名指挥家樊承武、卞祖善、陈燮阳、夏飞云和钢琴家顾圣婴等曾受教于其。1966年“文革”期间受破孩,与妻子成卓如(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副校长)一起 辞世。

  主要遗作《指挥法》,初稿是1961年9月写成的《管弦乐队指挥课授课提纲》,当中对乐队指挥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建议、需要学习的基本指挥技巧及曲目作详细阐述,并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性,手稿与笔记全部在“文革”时被没收。1983年秋,手稿资料在上海音乐学院角落被意外发现,此时其含冤离世17年。儿子杨大经,根据指挥法手稿、笔记、训练乐队心得及总谱上所写文字、标注的各种记号进行分析研究,按原拟的纲要叙述顺序,将残存的手稿进行整理,编成《杨嘉仁指挥法》一书出版,指挥法在中国音乐教育体系是起步最晚的一门学科,该书出版填补这一空白。

  “杨嘉仁”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