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广东省名人>中山市名人

陈君葆

陈君葆人物照片

中山名人陈君葆介绍

香港学者,爱国教育家,文学家

陈君葆,字厚基,广东省香山县人(今中山市三乡平岚村),后随父移居香港。陈君葆是香港知名学者,爱国教育家,文学家,宗教哲学家,政治活动家,柳亚子曾以萧何、苏武、马融、阮籍、孔璋等汉魏晋唐名人比拟他。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与当时到香港的中国政要及文化界知名人士,有广泛的接触和密切的交往,其中包括宋庆龄、李济深、黄炎培、郭沫若、柳亚子、许地山等。

陈君葆人物简介

陈君葆,1898年出生于广东香山县。幼年就读于乡间私塾,11岁随父亲陈佩芝前往香港,肄业于皇仁书院,毕业后考入香港大学。1921年,陈君葆从香港大学政治经济系毕业。历任马来西亚半岛华侨教育督学,香港大学中文学院讲师,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馆长,香港中英文化协会、港大文学会、新文字学会的创建倡导者(之一)。香港华人革新协会主席,解放后曾任广东省政协委员。1941年参加宋庆龄女士组织的保卫中国同盟。3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水云楼诗草》、《水云楼词》等。

陈君葆人物经历

1936年

中山陈君葆识于香港大学

日占香港时期

,陈君葆与郑振铎、徐森玉、张元济、许地山、叶恭绰、徐信符、冼玉清、博萨尔等国内外知名人士,通力合作,保护一批中国善本古籍及珍贵历史档案,获英国皇室颁发O.B.E.勋衔。这些古籍包括南京中央图书馆的3万册善本书,以及极为珍贵的《汉代木简》,这些古籍、资料是郑振铎、张元济等人多方设法,向中英庚款委员会申请,花巨资购买,价值无法估量。虽然这批总计共111箱,计3万册的典籍,由于未能赶上美国“格兰总统号”油轮,而被日本宪兵查获,但是却意外躲过“格兰总统号”沉没于菲律宾的厄运。

1946年

,经陈君葆多方打听,在国际友人博萨尔、马提(女)等人的帮助下,在东京上野公园找到这批古籍,并于当年,经民国政府教育部次长杭立武努力,运回国内,此时震动海内外,柳亚子先生赋诗如下,予以祝贺:

《山村道畔喜晤陈君葆先生奉赠一律》

凤辉台上陈君葆,羝乳海滨苏子卿。

大节临危能不夺,斯文未丧慰平生;

萧何劫后收图籍,阮籍垆头证性情。

更喜谢庭才咏絮,老夫眼为凤鸾明。

解放后

,陈君葆与老友,当时已任新中国文化部部长沈雁冰、文化部文物局局长郑振铎,通力合作,在郑振铎指挥下与徐文垌、胡惠春等在香港组织秘密收购小组,由内地出资,大量购买战乱散失香港的文物,尤其是古籍资料,运回大陆,其中著名的有《四部丛刊》、《吕氏春秋》、《晋会要》、《王梅溪集》等罕本古籍,其中,《晋会要》是清末广东著名学者汪兆镛的手写原稿。

陈君葆是知名文人,有《陈君葆日记》一书流传,收录其1933至1949年期间的日记文章。

陈君葆是香港地区知名政治活动家,在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1955年4月)事发数月后,1955年11月4日,时任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主任兼文学院教授的陈君葆,接到广东省政协常委陈国泉从广州发来的信函,首次提及邀请港大外国教授访问新中国一事。11月6日,《大公报》社长费彝民、大律师陈丕士与陈君葆被邀到广州,当晚,由时任广东省省长的陶铸设宴招待,正式邀请港大英国籍教授访问内地。

由于此次访问由新中国政府承担费用,对来访人员完全免费,港大教务长梅洛(B.Meller)公开征集访问团名单时,报名极其踊跃,连曾经撰文反对新中国的经济系主任寇尔比(E.S.Kirby)也想参加,不好意思从梅洛之处报名,私下请陈君葆帮忙,陈本着一视同仁的态度,将私下与其接触的寇尔比、哲学教授Keith Darid及其夫人司各脱(Scott),一并纳入访问名单,并将修正后的名单转给《大公报》费彝民、刘芃如,访问团就此组成,此举也为日后打开新中国对外宣传工作,提供了良好开端。

最后的名单

包括教授五名和一位教授的夫人:英语系主任E.C.布伦顿、经济系主任E.S.寇尔比、教育系主任K.E.普里斯特莱、历史系主任B.夏理臣及夫人、物理系主任R.W.柏尔逊斯,其他人员有生物化学高级讲师D.格雷博士、历史系系助理讲师J.格雷、生理学高级讲师D.W.顾尔特博士、地理系高级讲师T.R.特理基亚、动物学讲师R.史特拉恩、有机化学讲师H.R.阿瑟、英文系讲师C.M.魏瑟嘉、注册主任B.梅乐尔等及他们的夫人,访问团外籍人士一共24人。随行中国籍人士有:新华社香港分社副总编辑、外事组副组长谭干、大律师陈丕士、陈君葆、《大公报》刘芃如、廖瑶珠(港大学生,后任律师,是廖恩德医生之女公子)、港大病理学系侯宝璋教授及夫人(侯到广州后因事退出)。

1955年11月

访问团名单由新华社香港分社报中共广东省委,经由广东省委上报中央,廖承志得悉后报告给周恩来总理,总理批示由中共中央副秘书长刘澜涛召集有关部门的作出接待安排。刘澜涛请中共中央国际活动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赵毅敏和该会秘书长张铁生、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兼党组书记阳翰笙、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潘梓年、高等教育部副部长刘皑风、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局长唐明照、外交部西欧非洲司司长黄华、全国教育工会副主席方明、外交部司长熊向晖等组成接待领导小组,下设专门办公室,负责接待工作,可见中央高度重视。

1955年12月

香港大学英国籍教授组团到访北京,领队布伦顿和陈君葆,12月23日下午1时30分,在中南海紫光阁,全体成员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本次访问,对外非常低调,《人民日报》以及香港报刊仅仅刊登了数则短消息,但是此次访问的影响巨大,为对英国的外交工作奠定基础。英国虽然1950年就承认新中国,但是中英直到1972年才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陈君葆是知名伊斯兰教学者,并宗教哲学家,1936年翻译《伊斯兰教哲学》一书,影响深广,标志其已从伊斯兰教信仰,转向Ahmadiyya,与白亮诚(云南省人,移居泰国)、周仲羲(安徽省人,移居英国)等人一起,引发关于Ahmadiyya的巨大争议,以下是陈君葆为《伊斯兰教哲学》一书著述的《译者序》全文。

陈君葆补充介绍

  陈君葆(1898—1982)

  字厚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10月7日出生,三乡平岚村(今平南村平南片)人。幼年就读乡间私塾,11岁随父往香港,皇仁书院肄业后考入香港大学文学院修读政治经济并在圣士提反中学任教。民国10年(1921)大学毕业,应聘到新加坡华侨中学任教,两年后调吉隆坡任七洲府视学官。“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辞职回香港,与有志之士一起赴上海、南京、厦门等地了解国情。1934年受聘于香港大学任冯平山图书馆主任,并任中文学院讲师、高级讲师、教授,1938年被推举为香港大学中文学会会长,是在香港大学执教最久的中国籍学者之一。

  1934年,其与蔡元培、宋庆龄、柳亚子等发起“新文字运动”推广汉字拼音化,主办刊物《言语科学》以推广平民教育,实行文化普及。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前夕,受香港大学委派与许地山等秘密协助国立中央图书馆把大批珍贵藏书转移香港,协助岭南大学师生将大批设备转到香港。与许地山、马鉴等进步教授共同努力争取著名学者陈寅恪到香港大学任教。

  抗日战争初期投身救亡运动,1941年2月参加由宋庆龄、何香凝等在香港主办的保卫中国同盟,负责该同盟的机关刊物《通讯》,同年12月香港沦陷,日军1942年1月突然大肆搜查香港大学,封闭冯平山图书馆。其深知当时馆内的藏书中以从国立中央图书馆转移来香港的书籍最为珍贵,不顾个人安危保护书籍,而被日军扣留和审讯。尔后,在日本人的监视下编入调查班,利用该机会,与其他同事一道把一大批有价值的书籍,从其他院校和部门搬回冯平山图书馆。经其设法保存的还有医务总监的文件、生死注册处的记录簿册和高等法院的文件等重要档案资料。抗战胜利后,这些档案资料在确认居民身份、恢复市政工作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为此,1947年获英皇颁授O.B.E勋衔。随后,立即展开追查在沦陷期间被日军秘密运走的国立中央图书馆珍藏的111箱书籍,通过国际友人博萨尔,查清该批书籍收藏在日本上野的帝国图书馆,立刻报告有关当局,经外交途径把这批珍藏索回中国。

  解放战争时期,任进步报刊《新生日报》社长,私寓“凤辉台”是与柳亚子、沈钧儒、翦伯赞等进步人士聚会之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政治协0议广东省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简称“文联”)委员、广东省文联委员,受聘为暨南大学及香港爱国学校校董。1951年、1955年和1956年,三次组织和率领香港青年回国参观,陪同香港大学英籍教授到北京访问,两次获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参与组织香港华人革新协会,任副主席、主席,还创办英文杂志《世界文摘》,向世界宣传中国。主要著作有《水云流诗草》及《陈君葆诗文集》。1982年6月25日在香港辞世。

  三乡镇 三乡镇位于市境南部,毗邻珠海市,面积93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委员会和2个居民委员会,户籍人口3.7万人,非户籍人口12.1万人。2006年,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两个适宜”和谐三乡为目标,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社会事业稳健发展。实现生产总值44.02亿元,比上年增长11.11%;工农业总产值106.97亿元,增长17.24%;三次产业比例为1.……

  “陈君葆”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