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名人杨黼时介绍
杨黼时(1708~1797年),广东大埔县百侯镇侯南村人,曾任湖北黄梅县知县。
杨黼时人物生平
杨黼时,乳名留绪,字式兖,号逊亭,生于清康熙戊子年1708年九月,大埔百侯侯南人,杨之徐第六子,“一腹三翰林”之一。雍正十三年(1735)乙卯科广东乡试以诗经中式第55名举人,乾隆元年(1736)中二甲第63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授翰林院编修,记名以御史用。乾隆三年(1738),任山西乡试副考官,秉公办事,选取的皆为当地有名有识之士。乾隆八年朝廷考核翰林、詹事等官,因名列末等,改授湖北黄梅知县。在任期间,“清白自矢,政清刑简’。境内肃然。改官时,他曾写过一首《昭君怨》的诗,其中有一句“不怨君王怨画师”。杨黼时改官时曾赋昭君怨云:“不怨君王怨画师”,表示对奸臣当道的不满。后因身患疾病,辞官在家,闲住四十余年,足迹不履公庭,布衣蔬食,萧然自得。当时的蔡相国,赠以诗曰:“西坦丽藻留鸾掖,南国甘棠市鹤楼”,对这位知人的伯乐辞官居家,十分惋惜。乾隆乙卯年(1795)卒于家,享年88岁。
杨黼时人物简介
雍正十四年(1736)中进士,选庶吉士入庶常馆,后授编修以御史用。乾隆三年(1738),曾到山西主持考试,选取的都是当地有名之士。后改授湖北黄梅县知县,在任期间“清白自矢,政清刑简”。后因身染疾病,辞官在家闲住40余年,于嘉庆二年(1797)卒于家,享年88岁。
杨黼时史料记载
杨黼时,字式衮,号逊亭。百侯侯南人。杨之徐第六子也。雍正十三年(乙卯,1735)举人,次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记名以御史用。乾隆三年(戊午,1738)典试山西,所得悉知名士。丁内艰,服阙,八年大考,改授湖北黄梅县知县。清白自矢,政清刑简,境内肃然。以疾解组归。黼时少服父兄训,为文不暇构思,秀韵天成。改官时赋《昭君怨》云:“不怨君王怨画师”,尤得风人之旨。同谱蔡相国新赠以诗曰:“西垣丽藻留鸾掖,南国甘棠芾鹤楼”,盖纪实也。家居四十余年,足迹不履公庭。性朴而介,布衣蔬食,萧然自得。族党有质成者,片言折之,无不饮和以去。乾隆六十年,寿八十有八,届重宴鹿鸣之期,以疾卒于家。子四:德征、德瑞、德邵、德彰俱举人。
杨黼时补充介绍
杨黼时,字式袞,号逊亭。百侯侯南人。之徐第六子也。雍正十三年(乙卯,1735)举人,明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记名以御史用。乾隆三年(戊午,1738)典试山西,所得悉知名士。丁内艰,服阙,八年大考,改授湖北黄梅县知县。清白自矢,政清刑简,境内肃然。以疾解组归。黼时少服父兄训,为文不暇构思,秀韵天成。改官时赋《昭君怨》云:“不怨君王怨画师”,尤得风人之旨。同谱蔡相国新赠以诗曰:“西垣丽藻留鸾掖,南国甘棠芾鹤楼”,盖纪实也。家居四十余年,足迹不履公庭。性朴而介,布衣蔬食,萧然自得。族党有质成者,片言折之,无不饮和以去。乾隆六十年,寿八十有八,届重宴鹿鸣之期,以疾卒于家。子四:德征、德瑞、德邵、德彰俱举人。
“杨黼时”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