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广东省名人>揭阳市名人>揭西县名人

许涤新

许涤新人物照片

揭西名人许涤新介绍

中国经济学家

许涤新(1906年10月25日一1988年2月8日),曾用名许声闻,方治平、渤若 。广东省揭阳县棉湖镇(今属揭西县)人。

是中国共产党开展经济统战的开拓人,重庆《新华日报》首任编委会编委,新中国成立后的首任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汕头大学的首任校长。许涤新是早期党内屈指可数的经济学家、中国第一个对广义政治经济学进行开拓性研究的学者、中国首部《政治经济学词典》的主编。

1988年2月8日,许涤新病逝于北京,享年82岁。

许涤新人物生平

许涤新,男,原名许声闻,1906年10月25日生于广东揭阳,1977年进入经济所工作。

许涤新出生于一个小学教师家庭。1920年在故乡兴道小学毕业。1921~1924年就读于揭阳榕江中学,在校时参加新学生社,开始受革命思想影响。毕业后在汕头市普宁旅汕小学任教。1925年秋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6月考入广州中山大学文科预科班,并参与校内社会科学研究会的组织领导工作。

1927年7月,考上厦门大学,因无钱交学费,回故乡自学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和历史唯物主义著作,对政治经济学开始产生浓厚兴趣。1928~1932年,先后就读于厦门大学和上海劳动大学,研究《资本论》。1931年冬在上海加入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任研究部副部长、宣传部长。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日战争后,主编《社会现象》周刊。同年夏,担任中国文化总同盟秘书,后参加“文总”机关刊物《正路》的编辑工作。7月转入国立上海商学院,于1933年毕业。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社联”常委、党团书记,中共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组织部长,常在《东方杂志》、《新中华》等刊物发表有关经济和国际问题的文章。

1935年2月19日晚,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遭到第3次大破坏,许涤新被国民政府逮捕,关进苏州陆军监狱。在此期间,他写出了《战时中国经济轮廓》、《中国经济的道路》、《现代中国经济教程》等著作。直至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兴起,国民党被迫释放政治犯,被党组织保释,并派往武汉参加创办党刊《群众周刊》和党报《新华日报》,任《群众周刊》副主编。 1945年日本投降后,组织中国经济事业协进会,开展中共在经济界的统战工作。1946年5月,随中共代表团到上海,任中共上海工委财经委书记。同年秋,中共代表团撤离时,他被派往香港,任中共香港工委财经委书记,香港版《群众周刊》编委,创办香港《经济导报》,并组织了香港工商俱乐部,宣传中共的经济政策。撰写出版了《官僚资本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和《广义政治经济学》的第一、二卷。还创办了新侨公司、新联公司,以帮助解决驻港经费问题。1948年秋,兼任中共香港工委统战委员会书记,并以方潮声为名,任香港《大公报》副刊《经济生活》主编。

1949年4月许涤新从香港到北平。5月随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进入上海参加接管工作,历任上海市军管会财经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工商处长(9月改市工商局,任局长),华东财经委员会副主任。10月任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并教授政治经济学课程以培养财经干部,投入打击投机和平稳市场物价的斗争。1950年3月,任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部长。1951年10月任上海市人民政府秘书长。1952年底调北京后,历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八办公室副主任、工商局长兼中共党组书记。

1955年12月许涤新被中国科学院聘任为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1958年3月应对外文委邀请,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出访意大利、英国、比利时、瑞士、苏联等国。1962年出版了《中国过渡时期国民经济的分析(1949~1957)》一书。1966~1976年间复读完了《资本论》,写下了45万字的笔记,又编写出《论社会主义的生产、流通与分配》一书(1979年出版)。1977年7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1978年任副院长。

1979年2月,许涤新撰写批判文章《论穷过渡》。1979年编著《百年心声》一书。198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任命为汕头大学首任校长(1986年改任名誉校长),并担任中国人口学会会长和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理事长。1983年4月被聘任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编辑委员会主任和主编《政治经济学辞典》,还先后出版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变革》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从1956年以来,许涤新先后被选中共“八大”代表,全国政协第三届委员和全国人大第一、三、五、六届代表,全国人大第五、六届常委会委员,曾列席参加了中共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和党的十三大开幕大会。

1988年2月8日,许涤新病逝于北京,享年82岁。

许涤新职业成就

对中国经济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全过程作出系统研究,是许涤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特色。从20世纪30年代起,由于工作关系,他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下旧中国的国民经济现状有深切的了解,对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和政策在解放区的实践有比较深刻的了解。从40年代后半期开始,他就着手研究旧中国的国民经济。

在这期间,他先后撰写出版了《中国经济的道路》《现代中国经济教程》和《官僚资本论》等书。在这些著作中,通过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分析,系统地论证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实现的前提,论证了通过新民主主义经济走向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光明道路。这些著作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转变关头,在全国尤其是在国民党统治区,起到了启蒙作用。许涤新信札中国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为背景,在建立了人民政权的条件下,经过和平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实现的。这个改造尽管有正面经验和反面教训,但它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是一个创举,提供了一种新的经验。他对旧中国的经济既有深入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又长期担任政府经济部门的领导职务,参与了恢复国民经济、对资本主义经济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全进程。社会实践推进理论探索。从1957年开始,他就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践的结合上,着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形成和成果。于1957年撰写、1962年修订出版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分析》,1980年撰写出版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变革与经验》两书。在这些著作中,他以丰富的史料,系统地探讨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客观进程。从工业、农业、贸易、国民收入分配和社会再生产等方面,从不同性质经济规律的消长中,考察了经济变革的成果。

1960年春,周恩来向许涤新提出,现在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改造已基本完成,应当对它作一个历史总结,并把编写一部《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的任务交给他。他把编写这部著作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重要实践。于1962年就着手筹划,从收集整理资料人手。由于10年动乱中断,于1978年才组织写作队伍重新工作。他拟定了指导思想,编写了提纲,撰写了总序。至1993年,这部200余万字三卷本经济史巨著,在他的这个思想指导之下终于完成。

资本论出版

在10年动乱被关在“牛棚”中,许涤新重读了《资本论》,写下了40多万的读书笔记。

1979年撰写出版的《论社会主义的生产、流通和分配(读资本论笔记)》一书,就是根据这些读书笔记加工整理而成。在这部著作中,他以马克思《资本论》中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废除以后有关经济范畴和经济规律的提示为线索,来考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构筑自己的理论体系。1983年,他又将这部著作修订再版。按照他的愿望,这部著作应当是一个不断的再实践、再总结的过程。但也提出了许多值得重视的论点。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许涤新的著作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思想资料,也存在着历史的局限,然而他重要的贡献还是治学的学风。他的一生,兼革命家和理论家于一身,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也是他治学的首位要求。

1977年~1988年的专辑

1977年,许涤新在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期间,受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教育部委托,由他担任主编,编写一部适合广大干部和大专院校师生需要的《政治经济学辞典》。1978年,国务院决定编辑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他担任了《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并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主编。他组织全国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财经部门数百名学者、专家进行编撰。这两部大型辞书于1980年、1988年先后出版。它们是中国建国以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成果的一次重要阶段性历史总结。1989年,出版了他的自传式回忆录《风狂霜峭录》,记录了他在革命斗争中的艰难历程。1979年出版了《百年心声》的诗话。这是一部记述鸦片战争以来革命家和志士仁人反帝反封建慷慨悲愤情怀诗词的诗话,编写这部诗话也寄托了他坚强的革命意志和爱国热忱。

许涤新进入耄耋之年仍然夜以继日地工作。他的著作都是严格按照计划写出来的。在他生命的最后10年间,工作虽然非常繁忙,但他仍然写出了上百万字卷帙浩繁的著作。

1988年1月,在他生命的最后日子里,已经无法下床,病痛使他不时低声呻吟,但他仍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做完四件事情。一是将为胡子昂先生回忆录所写序言修改定稿。由于手发抖,字写不好,只好请夫人方卓芬重抄送去。二是请中共中央组织部来探望他的,回去转告组织,抗战后期,经中共中央南方局批准,在重庆成立的“中国经济事业协进会”,是党的外围组织,在当年民主运动中作过不少工作,应当承认这些的革命历史。三是请曾帮助他编撰过《政治经济学辞典》和《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的来医院,嘱咐他们将这些辞书中已落后于实践的条目尽快修改,准备再版。四是为纪念重庆《新华日报》创刊50周年,艰难地口述了一篇回忆录《回忆《新华日报》的筹建》。

许涤新人物评价

周恩来总理曾说:“潮汕为中国革命贡献了两个经济人才,一个是理论的许涤新,一个是实践的庄世平。”

许涤新不仅是一位享誉国内外的经济家,而且是一位身体力行的革命家,他对我国经济理论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孜孜不倦地探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道路。

许涤新主要著作

《中国经济的道路》(1946年)、

《官僚资本论》(1946年)、

《政治经济学辞典》(上、中、下册,主编,1980~1981年)、

《生态经济学探索》(1985年)。

许涤新补充介绍

  许涤新(1906—1988年),原名声闻,本县棉湖镇人。1924年,在揭阳一中就读,开始接受新思想。1925年在普宁旅汕小学任教,是年秋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夏,许涤新考进中山大学预科班后,参加学校“社会科学研究会”,开始阅读有关共产主义的书刊。1927 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广州实行清党和大-,他被校方开除。1928年,他到厦门大学读书,因生活拮据,于1929年转考免费的上海国立劳动大学。1932年“一·二八”淞?扈抗战后,他主编《社会现象》月刊,出版7期便遭国民党当局查封。同年夏,他任《中国文化总同盟》秘书,还参加了“文总”机关刊物《正路》的工作。193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社联”党团书记。1934年初,任中共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组织部长。1935年2月,由于叛徒告密,他遭逮捕,被判7年徒刑,押往苏州国民党陆军监狱。1937年“八·一三”抗战后,许涤新被释放,随即受党组织的派遣到武汉,在中共创办的《群众》周刊和《新华日报》工作,任<群众》周刊副主编。1944年至1946年间,他撰写了《中国经济的道路》、《现代中国经济教程》两本书。国民党以重庆为陪都后,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建立,《新华日报》迁往重庆,许涤新任《新华日报》编委和党总支书记,不久又兼中共中央南方局宣传秘书、经济组长,协助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等开展统一战线工作。许涤新经常为《新华日报》撰写社论,揭露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的阴谋。国民党当局曾连续扣压他撰写的4篇社论稿件,不予发表。后按周恩来的指示,在《新华日报》社论位置上“开天窗”,刊上“抗战必胜,建国必成”八个大字,并把被国民党扣压的文章印成传单,通过秘密渠道散发。1946年夏,他随中共代表团到上海,负责中共上海工作委员会财经委员会工作。是年10月,国共判谈破裂,许涤新被党派往香港,从事宣传、-工作,任香港工作委员会委员、财经委员会书记,并参加中共创办的《群众》周刊和《华商报》的工作,同时还创办了《经济导报》,撰写出版了《官僚资本论》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两本书。此外,还编著了50多万字《广义政治经济学》,分两卷出版。

  1949年4月上海解放前夕,许涤新奉中央电令,到北京接受任务。后随第三野战军开进上海,参加接管工作。在陈毅直接领导下,为平稳市场价格、打击投机倒把、实现财经统一作出了贡献。在上海期间,他先后任上海市军管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华东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上海市委委员、上海市委-部长、市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工商局长、市人民政府秘书长等职。

  1952年底,许涤新调北京工作,先后任中共中央-部秘书长、副部长、中财委第六办公室主任、国务院第八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全国工商联副主任委员等职务,在周恩来等人的直接领导下,多次参与制定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有关方针、政策。1962年,他出版了《中国过渡时期国民经济的分析1949~1953》-书。

  “文革”期间,许涤新被关进“牛棚”,受尽折磨。但他仍然关心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始终坚信马列主义,在“牛棚”里研读《资本论》,写了40多万字的《论社会主义的生产、流通与分配》的读书笔记。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为他平反昭雪,恢复名誉。他在古稀之年仍出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任经济研究所所长。为了澄清“-”在政治经济学领域中造成的混乱,恢复、发展中国的经济科学研究事业,培养经济学研究的新生力量,他呕心沥血,付出了辛勤劳动。1982年他退居二线,先后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顾问兼汕头大学校长、名誉校长、汕头特区顾问、《-》高级顾问,还兼任中国人口学会会长、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理事长、《资本论》研究学会会长、陶行知基金会会长、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年鉴理事会理事长、友谊出版公司名誉董事长等职务。

  许涤新是中国共产党“八大”代表,第一、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副主席。晚年他重新修订《广义政治经济学》三卷本,在经济学中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广义政治经济学体系,是中国广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先躯。他还主持编纂了中国第一部完整的《政治经济学辞典》及《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卷》、《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出版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变革》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等专著。

  1988年2月28日,许涤新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于北京,终年82岁。国务院总理李鹏等亲向其遗体告别,中央党政军等方面的负责人邓小平、彭真等均献了花圈。

  棉湖镇 棉湖镇位于榕江南河中游东岸,是粤东平原的一个古镇,创建于宋仁宗年间,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全镇总面积33平方公里,其中镇建成区面积5.5平方公里。辖10个居民委员会和14个村民委员会(30个自然村)。全镇有中专学校1所,中学5所(其中在建1所),小学19所(其中在建1所)。二000年全镇总人口9788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5435人,农业人口42449人……

  “许涤新”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