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名人萧隽英介绍
萧隽英(1901—1988),又名萧鹏魂,广东大埔县人,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学部政治系。1924年4月加入中国国民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国民革命军东征军总指挥部惠州留守主任、惠阳县农民协会主席、中共惠州地委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惠州办事处主任、中共广东区委宣传委员兼出版部主任等职。1928年赴日本留学,1933年毕业后回国,历任中山大学教授、师范学院院长、《新宇宙月刊》和《群声报》社社长、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南方联合执行部秘书长、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港九分会主任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委员、广东省文教厅副厅长、广东省文化局局长、广东省高教局局长、广东省业余财经学院院长、中国外交学会理事、中国阿尔巴尼亚友好协会理事、中国印度友好协会理事、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人大代表、民革中央委员、民革华南临时工作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民革广东省委员会主委等职。1988年12月病逝于广州。
萧隽英人物简介
萧隽英(1901—1988),又名萧鹏魂,广东大埔县百侯镇帽山村横坑水人。幼年时因生父家贫卖给高陂镇萧锡传为养子。民国元年(1912)他在高陂镇小学毕业后,跟人学医。民国6年春以后,到进灌小学、潮安县城小学任教。民国9年8月到汕头市,在粤军义勇军中办事,自此跟随孙中山参加民主革命。民国11年,任孙大总统特派员公署机要处长。民国13年4月参加中国国民党。民国14年10月参加东征,到达惠州。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民国15年后,任国民革命军东征军总指挥部惠州留守主任、惠阳县农民协会主席、中共惠州地委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惠州办事处主任、中共广东区委宣传委员兼出版部主任等职。
民国17年(1928)大革命失败后,他与共产党失去联系,旋即赴日本留学,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部政治系学习。1933年毕业后回国,先后任中山大学教授、师范学院院长、《新宇宙月刊》和《群声报》社社长等职。1940年赴香港办私立实践中学,后因香港被日军占领而回到家乡。他在家乡,积极支持进步学生运动,从事进步的文化教育运动,出版进步刊物,宣传抗日救国。
民国33年(1944)赴重庆参加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和中国民主同盟。民国34年冬到香港,任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南方联合执行部秘书长。民国37年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港九分会主任。几年间他一直积极从事民主爱国运动,为争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民国38年9月,萧隽英离港赴北京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出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精神振奋,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先后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委员、省文教厅副厅长、省文化局局长、省高教局局长、省业余财经学院院长。还任中国外交学会理事,中国阿尔巴尼亚友好协会理事,中国印度友好协会理事,广东省政协第一、二、三、四届副主席,广东省第五、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二、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民革中央委员,民革华南临时工作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民革广东省分部筹委会常委,民革广东省委员会第一、二届副主委,第三、四、五、六届主委。在这期间,他兢兢业业地从事教育事业,与广东省各民主党派人士一道,参与广东省大政方针的民主协商,推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并与侨胞和港澳台同胞加强联络,致力于统一战线、统一祖国的工作。1985年12月,经中共中央组织部批准,他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8年12月在广州逝世,终年88岁。
萧隽英人物经历
1912年,萧隽英在高陂读完小学后,因家贫到中药店当学徒。
1917~1919年,先后在家乡百侯和高陂、潮安等地小学教书,后去南洋谋生。
20年代初,大埔人邹鲁任两广盐运使,萧隽英回国投其门下,开始接触政界。
1922年夏,陈炯明叛变。邹鲁和萧隽英等人赴香港、上海追随孙中山的革命活动,策动两广各军起义讨伐陈炯明。孙中山任命邹鲁为驻香港特派员,萧隽英为机要处长。在此期间,他在配合各军肃清陈炯明在军队的影响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1925年春,国民革命军第一次东征取得胜利以后,廖仲恺派萧隽英、童炳荣、罗醒等,前往潮安、饶平、大埔等地慰劳东征部队。萧隽英回到大埔除慰问东征军队,并筹建大埔县国民党组织领导机构,同时发展新学生社和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10月,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他随同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等,星夜步行去博罗县向当地群众做政治宣传工作,后又去前线参加攻打惠州城。在斗争中他很快成为惠州地区的主要领导者。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国民革命军东征军总指挥部惠州留守主任、惠阳县农民协会主席、中共惠州地委书记、共青团惠州支部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惠州办事处主任等职。
1926年9月,萧隽英调回广州任中共广东区委宣传委员兼出版部主任,出版《人民周刊》,筹办“真关”印刷厂和“东山书店”,积极开展革命宣传和出版工作。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事变后,萧隽英隐居香港。不久得到其胞兄萧冠英帮助去日本,于1930年考进早稻田大学政治系。
1933年8月,萧隽英毕业后回国,先后任中山大学教授,师范学院院长等。此时,正值共产党员饶彰风主办的《天王星》被国民党当局下令停刊并被通缉,他仍积极筹办《新宇宙月刊》和《群声报》、《大众生路》等进步刊物,撰写文章广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纲领,积极支持进步学生运动。
抗战期间,萧隽英辞去中山大学教职,去香港办私立实践中学并参加抗日活动。1941年12月,日本帝国主义侵占香港。萧隽英于1942年春回到大埔家乡。不久,他代表邹鲁去重庆出席“三民主义座谈会”,同时参加了“中国民主同盟”。
1945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论联合政府”的文章,共产党发表了建立“联合政府”声明,萧隽英积极做好团结统一战线的工作。1945年8月,国共重庆谈判期间,萧隽英鼓励邹鲁宴请毛泽东、周恩来,祝愿谈判成功。1945年10月,萧隽英在重庆为团结文化界人士,积极协助筹备成立“中国学术工作者协会”,郭沫若为该会理事会主席,萧隽英被选为领导成员之一。为了做好海外的团结统战工作,萧隽英于1947年5月、6月间,先后到达新加坡、槟城、怡保、吉隆坡、巴生、彭亨等地,向华侨宣传爱国民主运动。同时还在槟城、怡保、吉隆坡3个地区建立了“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在新加坡建立了“民革”组织。1948年3月底,萧隽英回到香港,继续从事民主爱国运动。6月间,建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港九总分会”,萧隽英任主任,他积极协助连贯、饶彰风等人,做好策动国民党军队官兵起义的工作。
1988年12月2日在广州病逝,终年87岁。
萧隽英补充介绍
萧隽英(1901~1988)
萧隽英,又名萧鹏魂,广东大埔人。因生父家贫而被卖给高陂镇萧锡传为养子。早年在高陂镇小学毕业后,跟人学医。民国6年(1917)春后,到潮安县城小学任教。民国9年8月到驻汕头市的粤军义勇军中任事。民国11年,陈炯明部背叛孙中山,邹鲁任孙大总统特派员,委萧任特派员公署机要处长。民国13年4月参加中国国民党。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其后,历任国民革命军东征军总指挥部惠州留守处主任、惠阳县农民协会主席、中共惠州地委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惠州办事处主任、中共广东区委宣传委员兼出版部主任等职。
民国17年(1928)大革命失败后,他与共产党失去联系,旋赴日本留学,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部政治系学习。民国22年毕业后回国,先后任中山大学教授、师范学院院长、《新宇宙月刊》和《群声报》社社长等职。民国29年赴香港办私立实践中学。后因香港被日本军侵占而回到家乡,从事进步的文化教育运动,出版进步刊物,积极宣传抗日。
民国33年(1944)赴重庆参加-同志联合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翌年冬到香港,任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南方联合执行部秘书长。民国37年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港九分会主任。1949年9月,萧离港赴北京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建国后,他先后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委员、省文教厅副厅长、省文化局局长、省高教局局长、省业余财经学院院长。还任中国外交学会理事、中国——阿尔巴尼亚友好协会理事、中国——印度友好协会理事。是第一、二、三、四届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第五、六届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二、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民革中央委员,民革华南临时工作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民革广东省分部筹委会常委,民革广东省委员会第一、二届副主委,第三、四、五、六届主委。1985年12月中共中央组织部批准他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12月在广州逝世。
“萧隽英”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