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名人刘士木介绍
刘士木(1889—1952年),字更生,广东兴宁人,印尼华侨,是中国早期从事南洋史及华侨史研究的学者。
刘士木人物简介
刘士木(1889~1952)民国藏书家、著名学者,原名志权,字更生,别号黑水村人。广东兴宁人。曾担任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中华学校校长。刘士木出生于农民家庭,14岁到广州,就读于黄埔陆军小学。不久到南洋,初在印尼望加锡华侨学校任教,后转雅加达《华锋报》工作。辛亥革命前,于棉兰任华商小学校长时加入同盟会,并积极协助胡汉民在马来西亚槟城筹办《光华日报》,继而前往日本留学,进入附设有南洋群岛研究科的日本大学经济系就读。毕业后,曾代表日本东京支部,出席1924年1月在广州举行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6年回国任国民党海外部秘书、教育部华侨教育设计委员会委员。次年受聘为暨南大学南洋文化事业部主任,主持编辑“南洋研究”期刊和“南洋丛书”工作。对东南亚研究工作多有所倡导。
1927年10月,应聘为暨南大学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主任。其间创办了至今仍有影响的《南洋研究》和《南洋情报》两个刊物,为我国早期南洋史及华侨史研究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在他领导下,当时的暨南大学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成为南洋华侨问题的研究、咨询中心。
1928年参加筹组侨务协进会。1929年筹组大南文化协会。在从事华侨教育工作同时,为密切中国与南洋关系,维护华侨权益,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
1938年南下马来亚槟城,任钟灵中学图书馆主任。1940年与姚楠、张礼千、许云樵等创办“南洋学会”于星洲。曾担任多届理事及五届会长。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隐居槟城黑水村14年,致力收藏东南亚资料,搜罗南洋各国文字书籍、期刊近6000册、地图200余种、南洋各国地理照片5 000余幅、剪报资料200巨册,文稿80余部。其中关于华侨问题资料最为系统和丰富,如日文的《南洋丛书》,为绝版图书。所藏书在1931年 “一·二八”事变中,被火焚烧大半。
1952年10月逝世于马来西亚槟城。
刘士木个人著作
一生致力南洋研究共40年,他主编的《南洋丛书》,已出版了50种。其中有8种是他撰写或与他人合编的专著,都是有关东南亚各地教育、经济和商业法律的著作。亦是研究南洋问题权威,著有《荷属东印度之实业教育》、《南洋华侨教育论文集》、《南洋荷属东印度之经济》、《南洋概要》、《南洋荷属东印度商法》、《南洋各殖民地立法制度》、《南洋荷属东印度之教育制度》、《暹罗民商法》、《卅年来日本南进之实况》、《南洋地理》、《华侨概观》等。
刘士木补充介绍
刘士木(1889~1952)
刘士木,名志权,字更生,广东兴宁人。出身于农民家庭。童年在家乡兴民小学读书。14岁到广州,考入黄埔陆军小学就读。不久出国到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初在望加锡(今乌戎潘当)中华学校任教,后受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华锋报》之聘,到该报任。
宣统元年(1909)刘氏转赴棉兰,受聘为华商学校校长。其后到离棉兰不远的民礼,创办中华学校。在此期间,由当地的同盟会员谢芋旦介绍,加入同盟会日里支部,从事革命活动。后被推为同盟会民礼的负责人。时值革命派与改良派在华侨社会展开激烈的思想论战,孙中山派胡汉民到棉兰集资,筹备在槟榔屿创办《光华日报》,刘氏积极参加宣传招股工作,以后还为该报撰写通讯和烈士传记,如《黄花岗烈士李祖硅事略》、《温生才烈士传》和《陈敬岳烈士传》等。中华民国建立后,被选为日里各埠书报社的代表,于民国元年(1912)回到上海,参加由吴世荣、陈楚楠、谢和田等所组织的华侨联合会,向北京政府提出有关华侨参政的要求,并以他为主整理编纂《华侨参政权全案》一书。
“刘士木”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