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广东省名人>韶关市名人>始兴县名人

华振中

华振中人物照片

始兴名人华振中介绍

原华侨工会主席

华振中(1892—1979),广东始兴县隘子镇井下村围墩里人 ,字强素,早年就读于广东黄埔陆军小学、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学校。1917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历任连长、营长、团长。1932年任第十九路军第六十一师第七旅旅长,奉命镇守闸北,率部抗日。次年任福建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参军和民团指挥。抗日战争初期,历任第一六○师参谋长、师长、潮汕警备司令兼中央直属独立第九旅旅长。1938年任66军160师师长,率部参加万家岭战役,大败日军并击毙日军第101师团101联队联队长饭冢国五郎。 1939年6月21日,日军全面攻占汕头,独九旅旅长华振中,带着他仅有的3000兵力,与日军展开殊死战斗。1941年到重庆陆军大学特六期学习。1943年毕业后,调任第十二集团军参谋长。旋调第九战区任参谋长。1945年抗战胜利后,任广州行营中将副参谋长。次年被选为国民参政员。1947年任广东民政厅厅长。建国前夕,去香港。后定居马来西亚,曾任华侨工会主席,并从事教育工作。

华振中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隘子镇位于始兴县城南直距35公里处,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井下村是隘子镇的一个村庄,村里住着一户人家,主人叫华玉境。1892年华玉镜家里诞生了一个男孩,因他出生的年代正是国弱民贫时期,作为长子,父母都希望他长大后能振兴中华,所以取名为“振中”。

华振中的祖父逝世较早,坚强的祖母带着独生子玉镜相依为命。因为家里没有顶梁柱,所以母子俩在村里免不了受别人欺负。华振中是长孙,做奶奶的对他特别的痛爱,同时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教育振中怎样做人。

华振中的父母,夫妻恩爱,纯朴勤劳。为了让华振中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他们在华振中还小的时候,就把他送入村里的私熟里读书。张九龄是石头塘人,就在井下村的对面,所以有关张九龄的故事他们都非常熟悉。有空时,他们就给振中讲张九龄的成长故事,想以张九龄的高尚品德来影响华振中的一生。当振中慢慢地从孩童长成少年时,他们建议振中报考军校,从此他就走上了从军救国的道路。

华振中勤奋好学,成绩尚佳,1912年考入广东陆军小学校第五期。一个山娃子能到大城市里来读书,机会来得不容易,所以华振中更加珍惜。加上他对学校开设的课程又很感兴趣,这样他在这所学校里学到很多本领。

广东陆军小学校毕业后,1914年他又相继进入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学习。经过两年的学习,在学科方面,华振中的学业水平更上一层楼;在军事方面,他的能力则勉可胜任初级干部。

1916年毕业后进入保定军校设立的“入伍生队”,之后分配到北京、保定一带的北洋部队入伍,专重军事训练。半年期满,经过保定军校严格的体验和考核,1917年初华振中以合格者的身份正式升入保定军官学校第六期步科深造。

保定军官学校主要功能为训练初级军官,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是参照德国和日本的军事教育,结合中的实际情况制订而成的。华振中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又学到了许多本领,为他步入军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27年,华振中得到朋友的帮助来到了日本,准备进入日本陆军大学深造。华振中来日本学习军事的初衷是想用日本的战略战术去打击日本帝国主义,可是时期不凑巧,未能如愿。他只好在另一所大学的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了几个月的政治学,秋天因母亲去世便回到了中国。

1938年1月华振中被授于陆军中将之后,他参加了湖北珞珈山军官训练团第二期将官班学习。华振中在学习期间受抗日高潮的影响,学习期满后他很快就投入到全国抗日战争之中。

投身军旅

1919年春,华振中从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和军校部分毕业生一起被派到北平第十五师见习,华振中任见习排长。期间,华振中很快就发现师军官的长处和学生官的短处。他认为只要能取之之长补已之短,自己定能成为一个能带兵作战的好军官。

1920年,见习之后这些学生官又被调去山海关边防军见习,华振中任山海关边防军排长。同年7月,北洋系内部的“直皖战争”终于爆发了。华振中他们这些学生官第一次参加真正的战斗,表现非常勇敢。

1921年冬,北洋军的边防军在此次战争中崩溃,这群学生官只能各奔前程。华振中由北平回到了广东,加入粤军第一师。第一师师长是邓铿,因华振中有基层经验,所以很快被任为上尉参谋、连长,后来又当学生兵营长。

1922年3月邓师长却遭奸人暗杀,以身殉国。之后就再也没人能整合粤军第一师,部队不断分裂,一部分跟随陈炯明,一部分跟随孙中山。此时的华振中应该站哪一边呢?在人生最难抉择的时候,华振中选择了孙中山,于是他来到了孙中山的阵营。孙中山的总统府设置大本营警卫团,华振中任警卫团副团长。

1922年夏天,陈炯明反孙,围攻总统府,孙中山在广州蒙难。此时涉世未深的华振中感情用事,对革命的艰巨性和社会的险恶性认识不足,以致受人欺骗加入了陈炯明所属的粤军。

华振中虽然站到了陈炯明这边,但在他心里却非常矛盾,也十分懊悔,常常生活在痛苦的煎熬之中。当华振中彻底看清陈炯明的倒行逆施时,毅然作出了辞官的决定,情愿跑到上海去过流离颠沛生活。一向廉洁奉公、严于律己的华振中,他的积蓄非常有限。好在关键时刻,他得到了既是同学又是同乡华振麟的照顾,才勉强过上平常百姓的生活。

粤局有点明朗之后,为了弥补自己的错过,他整理好行李,从上海只身南下,在老长官陈铭枢的队伍中做些教育、参谋的工作。后加入了粤军第二军的战斗,任粤军第二军第六旅少校营长、上校团长。

华振中还在读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时,他就有“军人不党主义”主张和“军队国家化”的理念。他认为军人只应绝对服从国家,为民族效命,不应为党派牺牲。当时这个主张和理念得到了许多在校学生的响应,他们还集体作过“军人终身不入党会”的宣誓,所以华振中一直没加入过哪个党派。

自从日本留学回到广州之后,华振中觉得客观现实是不容许他一个将校人员置身于党派之外的,终于在1928年加入中国国民党。当陈铭枢任广东省政府主席、陈济棠任第八路军司令时,他们执掌军民两政。1930年7月,他们把第六十师和第六十一师扩编为十九路军,华振中受到重用,他在十九路军先后担任军教导队主任、参谋处长、参谋长、旅长、高级参谋、保卫团指挥官等职。

参加抗战

1932年1月28日,淞沪抗战爆发。时任十九路军总部高级参谋的华振中,被任命为义勇军总指挥,负责军事训练和分配义勇军的各项工作。之后华振中任十九路军六十一师第七旅旅长,职责是镇守上海闸北。他和战士们一道顽强抵抗,浴血奋战两天两夜,打退了日军数次的进攻,保住了闸北这一阵地。华振中还机灵地指挥第七旅,和友军默契配合,连续打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取得了闸北街巷战、吴淞保卫战、宝山阻击战的胜利。

淞沪抗战形势大好,但蒋介石却与日本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十九路军被调防到福建。十九路军军长蒋光鼐任福建省政府主席,推行全民皆兵政策,设立民团总部,分设各行政地区民团指挥部,1933年,华振中被调任福建政府参军处参军兼民团指挥。

1933年11月,李济深被推荐为“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主席,举起了反蒋大旗。蒋介石派中央军镇压,十九路军内部开始四分五裂,十九路军番号被取消。华振中只好进入陈济棠军中,在燕塘军校做教官。

1936年2月,华振中被授于陆军少将。同年7月,陈济棠下野,燕塘军校被南京政府接收,恰逢西南执行部撤消,军队改编,华振中编入第六十六军,任一六0师参谋长,主持师里的训练工作。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以后,华振中兼任第六十六军参谋长。同年9月,华振中开赴东北战场,参加对日作战。

1938年1月华振中被授于陆军中将,同年2月调任一六0师任师长,他率领全师官兵在南浔线(南昌至九江一线)的东姑岭、西姑岭等地,多次打败日军。随后华振中在江西的金轮峰、万家岭战役中,更是打出了粤军的威风,击毙日军一0六师团参谋长成富成一大佐,取得了辉煌的抗战战绩,令日军“支那派遣军”各部印象深刻。

稍后蒋介石委员长在武汉的汉口召开师级以上的军官会议,华振中恰好要处理师里的事务耽误了开会时间而迟迟未到。当华振中抵达会场时,蒋委员长出乎意料地起身向华将军表示欢迎,并鼓掌表示对这位杰出将领的嘉勉。接着全场将官也豁然起立,并爆出如雷般的掌声表示对华振中的敬意。

华振中率领的一六0师,由于战况激烈,减员很多,最后被缩编为第七战区独立第九旅。从一六0师到独九旅,从师长到旅长,在国难当头,1938年华振中欣然接受此次安排,任潮汕警备司令兼独九旅旅长,并继续顽强抵抗日寇侵犯潮汕。

1939年6月21日,华振中旅长得悉日军将要登陆汕头,立即下令各部队死守抵抗。并要求将士们充分利用有利地形作战,狙击日寇,为后方潮州的防守和百姓的撤离提供宝贵的时间。7月16日,华振中集中独九旅、保安团、预六师等部兵力,夺回潮州城。双方围绕潮州城的攻与守激战三昼夜,最后在数路日寇的围攻之下不得不退出,潮汕沦陷。

潮汕虽然沦陷了,但华振中率领独九旅抗日的英勇事迹,给潮汕民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潮汕的沦陷对负责潮汕防务的华振中来说打击很大,他曾立誓不收复失地不离开潮汕。华振中这么说,也这么做,他曾多次组织独九旅和保安团反攻被日军侵占的潮州、澄海县城,但都没有成功。1940年国民政府为了恢复华振中师长职务,调任他为一五四师师长。华振中为了履行他的誓言,他真的没有去赴职。

军歌,军中唱的激励士气的歌。华振中任一六0师师长时,为了进一步凝聚军民团结的力量,激发一致抗日的英雄气概,鼓舞广大军民的抗日士气,他常与将士们一起高唱一六0师师歌,对保卫华南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华振中秉承当一六0师长时的革命传统,在任潮汕警备司令兼独九旅旅长时他创作了“独九旅旅歌”,在旅中传唱,鼓舞士气。歌词为:独九旅,尚义节,官兵相爱紧团结。士气壮如虹,军纪坚如铁。对民众,常亲切,对友军,要提挈,保国卫民心热烈。守住岗位握紧枪,头颅可断不退降。一个至少搏一个,死中求生图自强。还我河山保国土,我旅精神永发扬。

此外华振中还成立潮汕警备司令部战时工作队。工作队充分利用潮汕电台向社会播放抗战歌曲,把军歌沁入人心;或集会时组织带领大合唱抗战歌曲,振奋人心,鼓舞斗志。其中《救亡进行曲》和《武装保卫潮汕》就是潮汕人非常熟悉的抗战歌曲。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以后,华振中任一六0师参谋长、师长。这年的中秋节,因他在抗日最前线,无法与家人团聚。在冰冷的战壕沟里,他写下了一首诗:“战地中秋节,征人思父情;祝亲长不长,永看月圆明。”因此诗既抒发了他对打败日寇、保疆卫国的豪情壮志,又抒发了他对远在家乡父亲的思念之情,所以在一六0师广泛传阅,成为了一首战地诗,激励着一六0师的官兵们奋勇杀敌。

在1939年华振中在潮汕,为了配合前线抗战,他还常到广场或学校发表演说,对人民大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号召大家团结起来,一起抗日,势死不当亡国奴。他还对针对日寇的侵略行径,慷慨激昂地对大家阐述“恃强必弱,恃强必败”的道理,鼓励大家牢固树立抗日必胜的信心。

到了晚上,激情来了的华振中又拿起手中的笔,挑灯夜战,撰写出许多通俗易懂、好读易记的抗战诗歌,在军队中、在民间中广泛流传,成为了抗日的另一个战场。下面摘抄华振中诗歌中的两首:

诗一首《照我潮汕好地方》:天上有个明月光,照我潮汕好地方,如今来了日本鬼,害得家散人又亡。

诗二首《抗战胜利回家乡》:国恨家仇实难忘,同心协力上战场,杀尽倭寇雪国耻,抗战胜利回家乡。

1940年华振中想收复潮汕失地,在那个时候,他的誓言是很难实现的。同年9月,部队调整换防,最后他不得不离开潮汕。每每想起还没收复潮汕就离开,他就处于不断的自责之中,自责到愤怒时他毅然辞去独九旅旅长的职务。12月他调入第七战区司令长官部任中将高级参谋。工作换了,环境变了,但没有收复潮汕的愿望仍然在华振中的心纠结着。最后华振中想到了远离战场,请求进入重庆陆军大学将官班特六期学习,希望在学习中能减轻痛苦。华振中如愿以偿。

陆军大学学制三年,1943年华振中在陆大毕业后,调到第十二军任中将参谋长,后又调任第九战区司令部参谋长兼干训团教育长。期间他还入美国驻印军官战术学校深造,结业不久,日军宣告投降。1945年全国抗战胜利,潮汕总算回到了人民的怀抱,在华振中心中重压多年的石块终于落地了。抗战胜利后广州行营成立,1946年2月华振中从第九战区调入广州行营任中将副参谋长。

解下戎装

参加过战争的华振中心里非常明白战争会给百姓带来多大的灾难,所以华振中最后决定解下军装,转入地方。1946年华振中被选为国民参政员,1948年1月任广东省政府委员,1948年8月任广东省政府民政厅厅长。

华振中接任民政厅长之后,在上任厅长的基础上有志改革,能兴利弊,诚有功于国家社会。1948年10月,因局势错综复杂,广州的物价瀑涨,广大市民出了抢购浪潮。同月16日,广州的市面肉类完全绝迹,部分市民在抢购肉类时因拥挤而发生了窒息婴儿、伤毙孩童、孕妇、老人的惨剧多宗。此时新上任的华振中亲临现场,既用政府行为解决物品、物价问题,也及时为百姓排难,切切实实地为民办事,在人民群众中赢得了良好声誉。

华振中还在十九路军的时候,他就对中国共产党有所认识。后来他一直任军中要职,但他在对待中国共产党方面,一贯主张“少树敌,多求友”,所以华振中与中国共产党的对立冲突远远没有达到蒋介石的要求,有时还是背道而去的。

1949年解放前夕,华振中清楚地看到蒋家皇朝即将崩溃,在考虑自己的前途命运时,他采取了择中求取,既没有跟着蒋介石去台湾,也没有背弃自己的信仰,最后心灰意冷地随着他的远房亲戚张发奎到香港定居。后定居马来西亚,任华侨工会主席,还和妻子并肩从事教育事业。1979年在马来西亚逝世,享年88岁。

华振中人物简介

华振中,1920年起任广东边防军排长,粤军第一师上尉参谋、连长,粤军第一军讲武堂教官。1922年起任粤军第二军第六旅少校营长、上校团长,第三军第九旅少将旅长,第二军参谋长。1927年东渡日本留学。1928年任第十一军军官教导队主任。1930年任第十九路军六十一师参谋长,第七旅旅长。

1932年1·28抗战中,由于各种原因,上海各报及其他中外报刊所载消息和评论不一致。蒋光鼐和蔡廷锴两将军想到为历史留下真实史料,命令时任十九路军总部高参的华振中与朱伯康一起编撰《十九路军抗日血战史》。最终,这本凝聚抗日将士鲜血的《十九路军抗日血战史》于1932年冬天完成,成为日后研究十九路军和一二八淞沪抗战的重要历史文献。

1932年,十九路军于“一·二八”淞沪战役胜利后进驻福建,军长蒋光鼐任福建省政府主席,推行全民皆兵政策,设立民团总部,分设各行政地区民团指挥部,福州行政地区民团指挥部辖闽东各县市,华振中任指挥官,方清湘任参谋长。

1933年任福建政府参军处参军兼民团总指挥。

1936年2月授陆军少将,任第160师参谋长、副师长、师长。

1938年1月授陆军中将。

1938年冬率领独九旅驻防潮汕。

1940年初,反共浪潮波及潮汕,华振中大权旁落。

1943年任第十二集团军中将参谋长。

1944年任第九战区司令部参谋长兼干训团教育长。1946年2月任广州行营中将副参谋长。

1948年1月任广东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长(当时宋子文任广东省主席)。

1949年解放前夕随张发奎移居香港,后迁居马来西亚,任华侨公会主席并从事教育事业,

1979年因病逝世。

华振中人物轶事

从严治军

华振中的军旅生涯,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一家人跟着他,根本就没享到什么清福,有的只是生活的清平,但他对自己的部下却常常关爱有佳。1940年,在潮汕任独九旅旅长时,有一次他走在大街上遇到了一个肢残腿废的退伍军人。当他了解情况后,立即帮忙解燃眉之炊。1941年华振中到重庆陆军大学学习,当他知道同为学员的徐志达上校一家更困难时,他便携带夫人到徐上校家做客,时不时送点钱过去,帮助校友度过难关。

华振中有柔情侠义的一面,但关系到军中纪律的事,他一点也不含糊。1944年冬,他调到了第九战区任参谋长,部队驻扎在湖南郴县的杨梅山。由于食盐紧张,有些人就大发盐财。军中大队长滕俊武大校眼红盐商赚钱,于是假借名目,把从盐商手中没收到的盐据为已有,准备高价出售。当华振中知道后,他立即把这个大队长羁押处分,并把他们没收的盐如数还给货主,货主对华振中的从严治军赞口不绝。

还有一次,军中有一个叫莫振华的中士班长利用到村庄执勤的机会,偷偷地把村里的一只狗宰了烤来吃。这事被华振中得知,他立即逮捕了这位班长,而且还在村里召开军民大会,会上不仅用严厉的措辞训示了场上官兵,而且还当场要求班长低头认错、赔款补过,之后华振中还亲自向村里的群众赔礼道歉。作为一个高官能躬身做到这点,实不容易,老百姓无不对华振中交口称赞。

教书育人

华振中虽然是一个职业军官,但他真正带兵打仗的时间并不多,他更多的时间是从以前的学生官变成教官在课堂或训练场上教书育人。

最初做教官是1921年做粤军第一军讲武堂的教官。讲武堂是现带兵者研究武学的场所,与军校有点相似,所以从军校出来的华振中站在讲堂之上如鱼得水,讲得有声有色,学生非常认真听,教学效果非常突出。

1926年11月蔡廷锴任第十一军第十师师长,华振中任师教导队主任。1928年任第十一军教导队主任,1930年任第十九路军教导队主任。作为主任的华振中,他把教导队类似于一个小型培训基地,全心全意地把自己在军校所学的本领传授给学员,为部队培养具有军事知识理论、熟知战术战法、能征善战、英勇无比的子弟兵。

1933年11月第十九路军番号被取消后,华振中调入燕塘军校当教官。期间,他非常重视政治思想教育、学科上的学习和军事上的训练,努力把学员培养成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纪律严谨、精诚团结的军事人才。

此外华振中还以书育人。在十九路军“闽变”失败后,华振中调任广州总部高级参谋。1932年冬,曾经编写过十九路军抗日战报的华振中和朱伯康一起编撰出《十九路军抗日血战史》,成为日后研究十九路军和“一·二八”淞沪抗战的重要历史文献,对后人可以起到前车后鉴的作用。

造福乡民

华振中自1910年考入广东陆军小学以后就一直在外,平时忙于军务,很难回到家乡。1938年7月,在外面漂泊了二十多年的华振中,终于在忙里偷闲地向军部请了个假回到了久别的家乡探亲。在那时,井下村每年都有春秋二祭祖宗的习俗。虽然7月份既不是春季也不是秋季,但刚从抗战前线凯旋回来的将军,华氏宗亲都认为华振中为家乡添了光增了彩,所以特意举行了一次较为隆重的祭祖活动。

祭祖之后,华振中除了与亲朋好友小坐叙叙旧之外,还到村里村外走走,看看家乡的变化。同时也想想看看村里村外有什么事他能帮上忙,为乡里乡亲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当华振中围着村子看完后,他还真的发现他能做好几件事。

当华振中回到军营之后,他立即着手办三件事。虽说华振中戎马生涯二十多年,但一身正气、廉洁奉公的他,经济也不是非常的富有,所以他真的要完成这三件事,也非易事。

学校是孩子们将来美好前途之地,得第一个着手办好。华振中的太太冯秀华是广州女师的毕业生,是现有人才,当年委派太太任俊仕小学的校长。堂弟华振南是韶州师范的毕业生,委任为桂山小学的校长。华振中还从省城介绍一些得力的教师来这两所学校任教,同时还拔些资金,修建校舍,新置桌椅,增添教具,购买书籍等。至此这两所学校的师资水平得到了提高,办学条件得到了提升。

1939年,华振中又向家乡汇去专项资金,修筑井下老祠堂前面的沙坝陂,使过去的荒洲变成了肥沃的农田。1940年,华振中再次向家乡汇钱,把井下葫芦洞的温泉池修好,并在池的上面修建了一座亭子,还在池的旁边做了一些水泥板,这样乡亲们来温泉池洗澡、洗衣服,方便实惠多了。对于华振中热心于井下公益事业,并慷慨解囊,乡亲们无不竖起大挴指,既赞扬,又敬佩。

华振中补充介绍

  华振中(?~1978)

  华振中,广东始兴人。民国26年(1937)任广东第四路军一六○师师长,随广东军北上至京沪一带抗日;翌年被调回江西南浔线(南昌至九江铁路线)一带作战。

  民国28年(1939)广州沦陷后,一六○师调回广东,华振中被任命为十二集团军独立第九旅旅长兼潮汕警备司令。旅部秘书徐光兆(又名徐旅人)是进步人士,旅部的政工队一部分从一六○师中的学生随军服务团转来,其中有中共地下党员胡汤(又名莫光甫)和张村(又名白璋川),两人先后任独九旅政工队队长。华振中为抗击日军,保卫潮汕,对潮汕青年抗敌同志会予以大力支持。在潮汕沦陷前夕,他招收“青抗会”会员及其他进步青年,成立战时工作队(简称战工队),由徐光兆任其中一个中队的中队长。并经过谈判,把汕头青年抗日游击队(队长罗林)改编为独九旅游击队(后改为独九旅搜索大队第一中队),发给部分0、弹药和供给粮饷,使地方武装在抗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华振中带领的部队在潮安县境内打了好多胜仗。民国28年(1939)6月27日潮城沦陷,7月15日华振中即组织大-。他以独九旅六二五团三营为主力,二营作后备队,一营打城东笔架山,六二七团二营打城北竹竿山。这场战斗打了3天3夜,虽然由于敌强我弱,加上协同作战的其他部队配合不好,-未能获得成功,却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翌年1月,独九旅六二七团二营(营长陈武奎)在枫溪西塘的战斗中,一连3天,打死打伤日军四五百人。后来,六二七团二营又与地方团队配合,打入澄海城,痛击日本侵略者。

  华振中具有高度的爱国主义热忱,是抗日时期的一位爱国将领。他亲自为独九旅写了《旅歌》,歌词是:“独九旅,尚义节,官兵亲爱好团结;士气壮如虹,军纪坚如铁;对民众常亲切,对友军要提挈;保国卫民心热烈,守卫岗位瞄准枪,头颅可断不投降;一个至少驳一个,死中求生图自强;民族出路只一条,拼命把倭寇杀绝;还我河山争自由,我族精神永不灭!”华振中正是按照歌词的内容,要求自己和统一全旅官兵的思想和行动的。

  华振中体恤官兵,爱护民众,深为战士、群众所敬重。他对阵亡将士十分怀念,对烈士家属非常关心。战工队员刘利初在-竹竿山时牺牲,华振中亲自到潮安县田东乡西公寮刘利初家里慰问,此后又帮助刘利初的胞弟刘毓初上大学(刘毓初现在广西煤矿的一个勘探队当高级工程师)。华振中在独九旅旅部驻地黄竹径(旅部先设在田东的伍全,后移至黄竹径)办了一所小学,名为“县立振中学校”。

  民国29年(1940)9月,独九旅奉命调河源一带,临走时,华振中一边派张村率剧队至兴梅一带作答谢演出(答谢兴梅群众到潮汕前线慰劳军队),同时进行抗日宣传;一边在博罗县显村举行追悼会,悼念潮汕抗日阵亡将士。

  由于上级不满华振中的积极抗战,民国30年(1941)4月,把他调到第七战区任高级参谋,自此,他再没有带兵的权力。

  抗战结束后,华振中在广州,任广东省民政厅长,至广州解放前3天,他登轮赴香港。后来,到马来亚定居,曾任马来亚华侨工会主席,并从事教育工作。1979年在马来西亚去世。

  “华振中”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