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名人段荣介绍
段荣(478年~538年),字子茂,武威郡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人。北魏到东魏时期大臣,安北司马段连之子,平原王段韶之父。
段荣少好历术,专意星象。早年投奔肆州刺史尔朱荣,拜肆州法曹参军,成为大将高欢的连襟,后随高欢信都起兵,拜大行台右丞、西北道慰喻大使,加号镇北将军。历任定州、瀛州、相州、济州、泰州刺史,累迁山东道大行台,受封姑臧县侯。他个性温和,施政仁恕,深得爱戴。
东魏元象元年(538年),加位仪同三司,不久病逝于家中,享年六十一岁。累赠侍中、骠骑大将军、大司马、尚书令、定州刺史、武威王,谥号昭景,配享高欢庙庭。
段荣人物生平
段荣,字子茂,武威郡姑臧人。祖父段信,在沮渠氏的北凉政权任职,后入北魏,因为豪族的身份被迁徙到北疆,仍然居住在五原郡。他的父亲段连,任安北府司马。
段荣少时喜好阴阳历算,特别专注于星象。正光初年,对别人说:“《易》称‘观于天文以察时变’,又讲‘天垂象,见吉凶’。观测玄象,分析人事,不出十年,当有变乱啊。”有人问道:“在何地发生,还可以规避吗?”段荣说:“造成祸乱的本源,在咱们这里开始,恐怕天下将因此动荡,无法逃避。”没过多久,果然如他所说,有北方六镇起义。
段荣遭遇变乱,与乡里故旧挈妇将雏,奔向南面的平城。正遇到杜洛周作乱,段荣和神武帝高欢谋划将他诛杀,事情没有成功,他们共同投奔尔朱荣。此后,高欢在山东建立义旗(起兵反对尔朱兆兄弟),段荣全力支持大计。任行台右丞、西北道慰喻大使,出使晓谕的地方均归附于中兴政权,高欢向南讨伐邺城,留下段荣镇守信都,并授予段荣镇北将军、定州刺史。当时邺城尚未攻克,军中所需的军事物资,段荣调动运输没有缺乏。高祖进入洛阳,他因功被封为姑臧县侯,食邑八百户。转任瀛州刺史。段荣的妻子是娄昭君(高欢的妻子)的姊姊,段荣担心高欢的任命招致任人唯亲的议论,坚决推辞任命,竟至于没有到州里赴任。不久代理相州政事,后做济州刺史。天平三年,改代理泰州政事。
段荣性情温和,所历任州郡长官均推崇仁爱宽恕的做法,人民和官吏都爱戴他。当初,高欢打算进军关右,与段荣密谋。段荣强烈反对。待到东魏军在渭曲失利,高欢很是后悔,说:“我不采纳段荣的意见,导致了这个结果。”天平四年,拜任山东道大行台、大都督,非常得人心。
元象元年,授予仪同三司。五月逝世,终年六十二岁。朝廷赠予使持节、都督定冀沧瀛四州诸军事、定州刺史、太尉公、尚书左仆射。皇建初年,牌位进入高欢庙庭配享。
皇建二年(561年),重赠大司马、尚书令、武威王,谥号昭景,改葬。改葬时,丧仪隆重,皇帝赐予高级豪华丧车、秘器,还举行万人葬仪,与高欢无二。
段荣主要成就
段荣追随高欢起兵,在高欢攻打邺城时负责筹备物资,高欢击败尔朱氏之后段荣治理地方,仁爱宽恕,得到人民爱戴。
段荣补充介绍
段荣:字子茂,姑臧武威人,生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元年(公元477年),于东魏孝静帝元象元年(公元538年)薨于中山,享年61岁。段荣曾任北齐大司马、太尉、大都督、山东大行台、西北大行台等职,去世后赠使持节、定冀沧瀛四州诸军事、大将军、定州刺史、太尉公、尚书左仆射,谥曰昭景。皇建初,配飨高祖庙庭。北齐孝昭帝皇建二年,高演病重,十一月,武成帝高湛继位,改太宁元年,重赠使持节、侍中、都督恒朔云燕冀瀛沧定八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定州刺史、大司马、尚书令、武威王,谥昭景。他与齐高祖高欢连襟,与其子段韶同为北齐开国功臣,家族地位显赫。段荣及其子孙的事迹被记载在《北齐书·列传第八》和《北史·列传第四十二》。1993年7月,段荣墓在河北省曲周县白寨乡被发掘出土。
“段荣”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