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名人义存介绍
义存,俗姓曾,唐长庆二年(822年)生于福建泉州南安涧埕村一个世代信奉佛教的家庭。他自幼养成对佛教崇敬而亲切的感情,9岁时就要求出家,父母不允。12岁随父游莆田玉涧寺,遂留寺不回,礼寺僧庆玄和尚为师,随侍五年,17岁落发为僧,改名义存。
义存禅师人物生平
出家
义存,俗姓曾,唐长庆二年(822年)生于福建泉州南安涧埕村一个世代信奉佛教的家庭。他自幼养成对佛教崇敬而亲切的感情,9岁时就要求出家,父母不允。12岁随父游莆田玉涧寺,遂留寺不回,礼寺僧庆玄和尚为师,随侍五年,17岁落发为僧,改名义存。
会昌五年(845年),武宗降旨“毁佛教,复僧尼为民。”义存被迫还俗,但他奉佛的信仰毫不动摇。不久,他来到今福州北峰芙蓉山晋见弘照法师,被收留为弟子。
受业清鉴禅师
宣宗大中元年(847年),禁令废除,恢复佛教活动。次年,义存北游吴、楚、梁、宋、燕、秦等地(今浙江、江苏、湖北、安徽、河南、河北、陕西等地)。大中三年,28岁的义存在幽州(今北京市境)受具足戒。大中七年,再次出游江南各地名山大刹,受法于湖南武陵德山寺清鉴禅师。
赐号“真觉大师”
咸通七年(866年),义存回闽,居于今福州郊区芙蓉山石室。咸通十一年,门友行实和尚促其出山,同到象骨峰(今闽侯雪峰)结庵建院,先创庵于柽洋映凉台之北。在里人及官府资助下,咸通十二年(871年),至乾符二年(875年)建成当时闽中规模最大的寺院,时遇应天节,唐僖宗赐额“应天雪峰禅院”。中和二年(882年),赐号“真觉大师”,御赐紫袈裟。
上继行思,下开二宗
义存在雪峰,一面筹资建寺,一面弘宗演教,“四方衲子云集,至无容所,僧众盛时多达1500余人。门下高僧辈出,分为54支,其中云门宗创始人文偃(匡真禅师)是义存的嫡传弟子。法眼宗的创始人文益(净觉禅师)是他的三传弟子。这两宗的佛教徒都尊雪峰为“祖庭”。他们分别成为晚唐五代禅宗中的五宗之一。此外,福州玄沙院的开山祖师备、福州怡山长庆寺的中兴祖师慧棱、福州鼓山涌泉寺开山祖神晏、越州(今浙江绍兴)洞岩寺的可休,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的智孚等皆出于义存门下,后来他们各自拥徒说法,成为一方开山之祖。
昭宗大顺二年(891年),境内兵连祸结,战云密布,山居不可宁处,义存再游吴越,转至浙江四明山避乱,并在浙江四明山脉结庐为庵(雪峰庵)广传佛法,普渡众生。
王审知入闽后,安定社会秩序,建立地方政权,奉行崇佛政策,于乾宁元年(894年)迎回义存,大加礼遇,还时常迎请义存住进节度使府,为僚属官将谈经说法。同时,王氏政权资助义存将寺迁至陈洋(即今寺址)。
经过义存多年努力,境内佛教大行。
五月圆寂
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年)五月初二日,义存示寂,世寿87岁,僧腊59年,闽王遣子王延禀主祭,埋骨难提塔。著有《雪峰清规》、《雪峰语录》等传世。
义存禅师人物事迹
雪峰义存和尚,福建省泉州人,俗姓曾。十二岁出家,十七岁受具,嗣德山法。经过「三到投子,九至洞山」的苦修以後,结庵於福州象骨山,地名雪峰,声誉广传,称为一千五百人善知识。七十岁出游浙江宁波四明、江苏丹丘之地。後入闽,八十七岁示寂, 「真觉大师」。闻名弟于有云门、玄沙、保福、长庆等。
义存世家信佛,与僧为友;廿四岁时,会昌法难,变服谒於芙蓉灵训。唐宣宗兴佛时,游北地,到安徽,登投子山;又到江西洞山,当饭头。四十岁吃德山棒,豁然大悟。
四十四岁辞德山,将参临济,中路闻其圆寂,返回闽县。四十七岁返回福建芙蓉山,宴坐灵洞石室。曾与同学行实,登象骨峰,命名雪峰;许多护法,竞出财力,营造精舍,经六年而成大丛林。七十岁再游北地,七十三岁返闽。第二年领众南游,闽主王审知,受其接化。八十岁制定寺规,八十七岁示寂。
雪峰化人老熟,律制峻岩,经常提起拂子,演弄禅机;他以为佛传的心印,在见性成佛,悟得此理,尽大地是沙门一苹眼,造福并不是成佛之因。他的行化,极其广大。
示众云∶『此事如一片田地相似,一任於耕种,无有不承此恩力者。』又云∶『饭萝里没头,饿死人多;海水边坐地,渴死人多。』玄沙听了,照样说一次,云门即说∶『通身是饭,通身是水。』
雪峰是阴功积德的宗师,专做人家讨厌做的事,身上不离杓子,到处给人家方便。
雪峰与岩头同学,欲访钦山,来到鳌山,因雪不能走,岩头整日睡觉,雪峰一心坐禅。岩头醒来,大叫一声∶『瞳眠去。』雪峰自指胸前∶『我还有未见的地方,并不是辩疏,不要赶我。』头∶『你还想将来在孤峰顶上,结庵坐禅,播扬大教麽?』峰∶『实在还有不晓得的。』头∶『那么,说说看!给你批评。』峰∶『诸佛众生,本来无异,迷时见空为色,了时见色为空,色空明暗,终无差别,这个懂得一点点。』头∶『不要再说那个好!』峰∶『见洞山过水颂,明白些悟道的门户。』头∶『没有用,不行。』峰∶『我到德山时问∶从上宗乘中,学人却有分否?吃了德山一棒时,感觉脱了桶底,是什么?』头∶『听见了没有?从门进来的,不是家珍。』峰∶『那么,怎样才对?』头∶『他日播扬大教时,应把胸中流出的珍宝,显示出来。』言下有省,连声叫∶『师兄!师兄!今日始是鳌山成道。』
雪峰上堂云∶『南山有一条 鼻蛇,汝等诸人,切须好看(小心)。』长庆云∶『今日堂中,大有人丧身失命。』(到处有蛇)。僧举示玄沙,沙云∶『须是棱兄始得,虽然如此,我即不恁麽。』僧云∶『和尚作麽生?』沙云∶『用南山作什么?』云门以拄杖,指向雪峰胸前,作怕势。
义存法师(822~908年)
唐·南安人。出生于长庆二年(822年)。据唐·黄滔《福州雪峰山故真觉大师碑铭》载,其祖而下“皆友僧新佛,清净谨志”。12岁“从家君游莆田玉涧寺”。17岁落发。
唐会昌灭佛,义存蓬迹于福州闽侯之芙蓉山。
宣宗即位(847年),废除灭佛令,义存“北游吴、越、楚、梁、宋、燕、秦,受具足戒于幽州宝刹寺,讫巡名山,扣诸禅宗”。后到武陵参见德山(南禅宣鉴大师),宣鉴“出其徒数百,咸莫之测。”宣鉴对义存评价很高,云“斯无偕也,吾得之矣”。
咸通十一年(870年),义存住持福州雪峰山广福院,从此“天下释子,不计华夏,趋之如赴召。”据黄滔《福州雪峰山故真觉大师碑铭》载,义存于福州雪峰山广福院住持40年,“常不减一千五百徒之环足”。
中和二年(882年),唐僖宗“赐真觉大师之号,仍以紫袈裟俾延郊授焉”。
据《三山志》载,唐·龙纪元年(889年),义存生前预造葬地,并自为序。
大顺二年(891年),闽王“雅隆其道……为之增宇、设像、铸钟,以严其山……时则迎而馆之于府之东西甲第”。
唐·天复三年(903年),王审知刻义存自序于石碑,碑文云“《难提塔序》(天复三年)僧真觉自序:……虽然离散未至,何妨预置者哉!所以叠石结室,剪木合函,般土积石为龛。诸事已备,头南朝北,横山而卧。愿至时同道者莫违我意”。
梁·开平二年(908年)示疾,王审知“走医,医至粒药以授师”。五月圆寂,俗寿87,僧腊59。义存逝后藏骨雪峰寺塔中。是时,因奔丧而“奔闽之僧尼、士庶仅五千人。闽王娣之……延禀如陈祭,是高斋焉”。
义存门下高僧辈出。《碑铭》记义存分灯弟子与南禅少林的关系。云:真觉大师“庶几者若干人,其一号师备,拥徒于元沙(今安国);其二号可休,拥徒于越州洞岩;其三号智孚,拥徒于泉州招庆;其五号神晏,今府之鼓山也。分灯之道,皆膺圣奖赐袈裟”。《碑铭》特别指出,作此碑文系受托于“元沙级宗一大师、招庆(泉州)元晤大师、鼓山定慧大师”。由此可知,义存大师继承南禅青原法系下的曹洞派,在闽中分灯泉州招庆寺和福州鼓山寺。《碑铭》对义存分灯弟子而“膺圣奖赐紫袈裟”一事,大加赞扬。说此分灯之道,在南禅少林和曹洞派中引起很大的反响,即“自少林之逮曹溪,无不刻碑而纪颂”。这就表明,唐末南禅少林在闽中据点一为福州、一为泉州,即一为福州鼓山寺,一为泉州招庆寺。
著有《雪峰义存禅师语录》、《雪峰清规》等传世。
义存补充介绍
义存,俗姓曾,唐长庆二年(822年)生于福建泉州南安涧埕村一个世代信奉佛教的家庭。他自幼养成对佛教崇敬而亲切的感情,9岁时就要求出家,父母不允。12岁随父游莆田玉涧寺,遂留寺不回,礼寺僧庆玄和尚为师,随侍五年,17岁落发为僧,改名义存。
义存禅师生平
出家
会昌五年(845年),武宗降旨“毁佛教,复僧尼为民。”义存被迫还俗,但他奉佛的信仰毫不动摇。不久,他来到今福州北峰芙蓉山晋见弘照法师,被收留为弟子。
受业清鉴禅师
宣宗大中元年(847年),禁令废除,恢复佛教活动。次年,义存北游吴、楚、梁、宋、燕、秦等地(今浙江、江苏、湖北、安徽、河南、河北、陕西等地)。大中三年,28岁的义存在幽州(今北京市境)受具足戒。大中七年,再次出游江南各地名山大刹,受法于湖南武陵德山寺清鉴禅师。
赐号“真觉大师”
咸通七年(866年),义存回闽,居于今福州郊区芙蓉山石室。咸通十一年,门友行实和尚促其出山,同到象骨峰(今闽侯雪峰)结庵建院,先创庵于柽洋映凉台之北。在里人及官府资助下,咸通十二年(871年),至乾符二年(875年)建成当时闽中规模最大的寺院,时遇应天节,唐僖宗赐额“应天雪峰禅院”。中和二年(882年),赐号“真觉大师”,御赐紫袈裟。
上继行思,下开二宗
义存在雪峰,一面筹资建寺,一面弘宗演教,“四方衲子云集,至无容所,僧众盛时多达1500余人。门下高僧辈出,分为54支,其中云门宗创始人文偃(匡真禅师)是义存的嫡传弟子。法眼宗的创始人文益(净觉禅师)是他的三传弟子。这两宗的佛教徒都尊雪峰为“祖庭”。他们分别成为晚唐五代禅宗中的五宗之一。此外,福州玄沙院的开山祖师备、福州怡山长庆寺的中兴祖师慧棱、福州鼓山涌泉寺开山祖神晏、越州(今浙江绍兴)洞岩寺的可休,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的智孚等皆出于义存门下,后来他们各自拥徒说法,成为一方开山之祖。
昭宗大顺二年(891年),境内兵连祸结,战云密布,山居不可宁处,义存再游吴越,转至浙江四明山避乱。
王审知入闽后,安定社会秩序,建立地方政权,奉行崇佛政策,于乾宁元年(894年)迎回义存,大加礼遇,还时常迎请义存住进节度使府,为僚属官将谈经说法。同时,王氏政权资助义存将寺迁至陈洋(即今寺址)。
经过义存多年努力,境内佛教大行。
五月圆寂
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年)五月初二日,义存示寂,世寿87岁,僧腊59年,闽王遣子王延禀主祭,埋骨难提塔。著有《雪峰清规》、《雪峰语录》等传世。
“义存”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