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名人王益顺介绍
王益顺
(1868~1928年)
王益顺,同治七年(1868年)生于木工家庭,崇武镇溪底村人。少时家贫,只读几年私塾,10岁时随父学“大木”(房屋木构)匠艺。他能吃苦耐劳,又心灵手巧,16岁时就练就一手基本功,18岁时已能掌握“大木”建筑工艺,尤善绘图。工程动工之前,必先视栋宇之制,审规矩方圆,精心绘画于壁上,然后指挥工匠制作部件,他自己居中安装。
民间的寺庙、祠堂建筑,木构部分较为复杂,尤以藻井(俗称蜘蛛结网)最难。这种屋顶不用楹桷,全以千百碎木凿为斗拱叠接而成。益顺对此长期揣摩,了然心中,成为拿手的工艺。光绪十四年(1888年),益顺20岁时父亲病逝,惠北峰尾东岳庙里的戏台由益顺续建。戏台的藻井,是他首次成功之作,以古朴、精密、美观著称。益顺三四十岁间,应聘到厦门为户部埕黄氏宗祠建“蜘蛛结网”亭一座,由是驰誉厦门。
民国8年(1919年),台北龙山寺遭火焚,旅居厦门的泉籍绅士黄培祥举荐王益顺负责重建。益顺到台湾后,日本当事者见他穿平民百姓衣着,其貌不扬,颇轻视他。益顺傲然置之。等到他送上设计图,见到绘图精细,构筑雄伟,当事者甚为疑惑,问:“谁画?”益顺说:“自画。”当场撕毁图纸执笔重画,日本当事者惊叹不已。
嗣后,益顺精心设计,亲身施工,用柱、梁、檩、拱结构工艺,建造起规模雄伟、结构精致雅观的台北万华龙山寺。该寺成为台湾八大名景之一。未几又承建颇具规模的嘉义城隍庙,在台湾留下又一杰作,从此名扬海内外。
民国17年,厦门南普陀欲建八卦亭,来聘王益顺。益顺邀一泥水匠师同往。工程基本完成时,他抱病而返。余下藻井的部分安装任务,由其高徒王水良续建。现亭上每根石柱,均镌有“工程师王益顺”等字。次年,王益顺病逝于故里,享年60岁。
“王益顺”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