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福建省名人>泉州市名人>惠安县名人

出科联

出科联人物照片

惠安名人出科联介绍

清朝官吏

出科联:(公元1685~1765年),蒙古族,字干甫,号淑渠,行居三,蒙古札剌亦儿部人,木华黎后裔;福建惠安涂岭洪厝坑人。著名清朝官吏,出氏第十二世祖。

出科联人物生平

出氏祖先在元代为派往监督县令的元官“达鲁花赤”。明初,元官纷遭杀戮,因出氏祖先较为爱民,得乡民帮助,藏匿定居,在洪厝坑流传下蒙古族一支。至出科联,已历十几代。

出科联生平析朗读书,十八岁中秀才,十九岁受知于程学宪,补弟子员,旋朗冠三军,补邑优行廪生。清乾隆戊午年(公元1738年),三十岁登本省乡试榜首第一名(解元)。清乾隆已末年(公元1739年),联捷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特受检讨。是当时颇有名望的书法家,惜其墨迹均已不传。

出科联曾随乾隆帝下江南巡游,清高宗对这位随臣的姓名很奇怪,即予询问。出科联趁机奏明出氏得姓的来龙去脉,遂使隐姓埋名数百年的“出”氏源流明白于天下。乾隆帝当即称誉:“好个奇姓!”

出科联以玉言报达家乡。太史公虽行成名立,而年不停挺,好奖诱后进而秉性刚方,不与时俯抑,放在史馆十余年不得迁。

出科联与族人敦诗说,言孝言慈,而于读书一节尤于,郡太守聘主梅岭书院掌教。胡天不永其年,竟终于清乾隆丙酉年(公元1765)农历7月14日寅时,距生清康熙已丑年(公元1685年)农历2月12日寅时,终年四十五岁。

嫡配何氏先殁,副室蒋氏,孝男二:长子出火娟,何氏出;次子出火甫,蒋氏出,女四:承、重、孙、倌,孙室曾一孙,男王秀,余绳未久合以也。请乾隆甲辰年农历11月3日葬于陈厝坑乡厝后燕山之麓祖墓右边。穴坐乙向辛兼卯酉,分金卯丁酉,分居两广,嫡氏先殁,与生孙(字克仲)合葬小坝打蛇厝后,地名夫人墓。(不孝承重孙倌稽桑叩志。)

附_出科联律诗二首:

《七律·游庐山》:“庐山竹叶几春秋,云镇高峰水自流。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眼观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十二洲。一时光景看不尽,天缘有运再来游。”

《七律·故乡别主笺》:“远别家山岁月宽,空斋萧洒故情欢。芸宪政读勤磨砺,自可回首蔗境观。结庐人境绝嚣尘,正似山居木石邻。遐想英才看荟萃,黄叨遴选沐皇仁。山气清奇灵秀增,衣冠文扬昔峥嵘。而今抚树兼怀古,松护峰峦半阴晴。回顾山头万叠寿,回环曲水腾兰亭。流连此地真难得,即景题诗兴舍呈。”

出科联乃元太祖成吉思汗的义弟、元太师魏国公木华黎的后裔。自木华黎传至九世的元太尉纳哈出,曾率兵二十万戍守辽东。纳哈出因元亡降明,封海西侯,随明朝大臣傅友德远征云南,卒于途中。纳哈出长子察罕改封沈阳侯,曾先后举家戍守云南、广西、福建等地,后因牵连朱元璋借予诛杀勋臣的“蓝玉党案”被杀。纳哈出次子佛家奴,时任职于福州,屯田防御倭患,恐因兄长牵累而遭诛连灭族,遂弃官率家人隐居于惠北九都象狮(今后龙镇上西村),以先祖纳哈出中的“出”字为姓。后又举族入山,先居涂岭新厝,因小族弱姓见欺于乡里,便又内迁至丛山中的照船山山麓,名聚居地为洪厝坑。村人不忘先祖,改东面之烟倒山为燕山,山上建燕山寺,以缅怀北方祖籍故地。出氏一脉,繁衍至出科联,为纳哈出十二世孙。

出氏隐居深山,少为外界所知,不为世人关注。直至三百多年后,出科联会试登第,始为世人所瞩目。据传说,一次出科联随乾隆皇帝出巡,乾隆觉得出姓颇为奇特,便询问出科联姓氏的出处,出科联才把一应家世渊源详告乾隆。乾隆赞叹道:“好个奇姓!”出姓因裔孙出科联而显赫,始扬名八方。

洪厝坑位居丛山之中,古时交通闭塞,近乎与世隔绝。村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至出科联父辈,因朝代更迭已不再是罪臣,也为了生存计,渐渐与山外多了往来,甚至通婚。他们接触多了山外大世界上的文明,也就有了让子孙攻读诗书、求取功名以光宗耀祖的欲望,便延聘塾师课读子弟。于是,在洪厝坑这如同世外桃源的环境里,出科联出梦鲤兄弟从小读书识字。他们苦读诗书精研制义(也称“制艺”,指古时科考中八股文的特定格式,即“起承转合”之类)学业大进。

出科联于十八岁(雍正五年)时,就试于县学,因文章制义皆优,被选为秀才,并受督学程元章器重,选送县学馆深造。时学政钟祥扬在闽督学,一次莅临泉州主持府县生员岁考,对出科联的文章非常满意,特别对他的精通“制艺”犹为赞赏。出科联各科皆得第一,待到学子谒见督学时,钟祥扬对出科联说:你的文章不同凡响,以后一定会金榜题名,胜过我们这些老朽。你的事业刚刚起步,希望多加努力。受学台勉励,出科联更是目不窥园,加倍发愤研读。

乾隆三年,出科联参加当年“秋闱”(乡试)。考官陈畴九看了出科联的卷子,立即推荐给主考官―—前科状元金德瑛。金德瑛阅罢卷子对陈畴九说:“第一人也。”于是,出科联遂被选为该榜第一名,世称“解元”,为当时惠北地区有史以来所仅有。

翌年,出科联上京应“春闱”会试,竟联捷进士。不久,又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清制进士及第后,中在一甲的进士,再例行一次朝考,成绩优者,选进翰林院为“庶吉士”,时称“点翰林”。进修三年,经“散馆”考试及格后,便有了擢升、外放、补缺等优先权。

据志书记载,出科联对科举制艺娴熟于胸运用自如。时人评论他在历次应试时所作的文章,都认为出科联颇得杨会科试制艺的真传;他书写的字体,是学自名家虞永兴。出科联的才名,为时人所称道。

出科联联捷进士,旋又钦点翰林,这在当时是非常荣耀的事。进士得以“点翰林”,多了能够与高官甚至与皇上接触的机会,而且各省的学政、乡试的考官和御史,多从翰林中考取,有了许多飞黄腾达的机遇,是进士们所仰慕的事。

出科联被钦点翰林后荣归故里,奉敕兴建“翰林第”。这座三进五开间的“翰林第”,经岁月风雨剥蚀,至今已残破不堪,但仍隐约可见昔日的豪华与气派。

史载,出科联为人刚直方正,不喜逢迎,不屑于阿谀钻营,有着传统儒学名士的那种清高自负的秉性。他置身翰林史馆十余载,大多闭门攻读诗书,少于官场酬酢往来。因他不随风俯仰,更不趋炎附势,始终不得升迁。

那时,朝廷每年都要从翰林院擢拔若干人,派往各省充任学政(学差),或是主持各省乡试(试差)。这是翰林中人求之不得的美差,意味从此可以跨出翰林而正步仕途。因此,翰林们皆使尽浑身解数,广寻门路各显神通,于是种种官场龌龊也就应景而生,造成“学差试差不均”的状况。清寒孤傲如出科联者,便与机遇无缘。十几载史馆生涯孤灯面壁,出科联们难免有一二怨言。时朝中有人以“学差试差不均”事务陈上疏,不想却惹恼了上方。上方严查下来,上疏者指认怨言出自出科联和福建永定籍翰林廖鸿章之口,于是,两人同时被逐出翰林,削职归田。

这次归里,已大大不同于上次钦点翰林时的荣耀,环顾四周,出科联顿觉一派萧瑟凄凉。还好,泉州郡守高汪慕出科联才学,诚聘他主持泉州“梅石书院”教务。出科联主持书院后,先是分设课程科目,再是分出等第层次,分别教授,使“生员欣服”。这期间,他贫病交加。亲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他,倍觉伤怀,终日感叹涕零。昔日,他“荣叨遴选沐皇仁”(出科联诗),何等风光,曾几何时,一旦落职便身世凄惶。终于在乾隆十七年(1752年)除夕之夜,因过度伤感,眼中竟流出脓血,几近失明。延至次年七月,病殁于家中。出科联一代鸿儒,满腹经纶,胸怀济世报国之志而杳然逝去,真所谓“壮志未酬身先死”,令人不胜感慨。

出科联在当时颇有诗名。相传乾隆皇帝游幸江南时,钦点出科联作陪。在陪驾途中,出科联曾作《游庐山》、《故乡别笺》二诗,虽只是逢迎附和之作,但写得气势不凡,笔力雄浑。现录如下:

游庐山

庐山竹叶几春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

眼观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十二州。

一时光景看不尽,天缘有幸再来游。

故乡别笺

别违家山岁月宽,空斋潇洒故情欢。

芸窗攻读勤磨励,自可回甘蔗境观。

结庐人境绝嚣尘,正似山居木石邻。

遐想英才看荟萃,荣叨遴选沐皇仁。

山气清奇灵秀增,衣冠文物昔峥嵘。

而今抚树兼怀古,松护峰峦半阴睛。

回顾山头万叠青,廻环曲水胜兰亭。

流连此地真难行,即景题诗兴会呈。

出氏一门,经三百多年的隐匿后,以翰林出科联为标志,重焕世家门楣,书香经久不绝。出科联胞弟出梦鲤,曾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中举,先任德化县教谕,后迁四川南部县知县。侄出调元,也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中举。还有移居涂岭前欧的族伯出一駽,族弟出希尧,先后于顺治康熙年间中举,并分别就任浙江乐清县知县和河南孟津县知县。

清朝“康乾盛世”年间,隐居丛山之中的出家门庭重焕异彩,是出氏一门继元代先祖之后的又一轮辉煌。直至今日,仍让后人赞叹不已。

出科联人物简介

出科联,字乾甫,号淑渠,蒙古族。清惠北樟市铺洪厝坑(今属泉港区涂岭镇小坝村)人。生于清康熙四十八年( 1709年),卒于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乾隆三年(1738年)参加乡试,中举名列第一(解元),次年赴京春闱,联捷进士,先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三年“散馆”后,被授为翰林院检讨。

出科联补充介绍

  出科联

  (1709~1753年)

  出科联,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生,字乾甫,号淑渠,樟市铺洪厝坑(今涂岭乡洪厝坑村)人,蒙古族。

  科联自少聪明好学,以制义、诗文闻于时,受到督学程元常的赏识。年19应县试,名列第五,取入邑泮,旋为优行廪生。时,学政钟祥与会元杨炳督学闽省,检阅试卷,少有中意者,然对出科联的岁科制义,则大为赞赏,均评第一。出科联谒见钟、杨座师时,他俩对科联说:“子文章矜贵,他日当于五花榜冠俦曹,此特发轫耳。”尔后,出科联更为努力,乾隆三年(1738年)赴乡闱,中解元。

  越年(1739年)科联联捷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改检讨”,诗文为时贤所重。

  出科联秉性刚方,公正廉明。他在史馆十余年,扃户攻读,不趋炎附势,故不得迁。后“朝中有以翰林学差试差不均,条奏者展转穷诸,谓其言出出科联和永定翰林廖鸿章之口,遂并落职,归而环堵萧然。郡太守聘主持梅石书院掌教”。他在书院设课程,分等第,生员欣服。但不多时贫病交如,终日以泪洗脸。乾隆十七年(1752年)除夕夜眼中流出脓血,几为失明。延至乾隆十八年(1753年)七月十四日去世,终年45岁。

  “出科联”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