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福建省名人>莆田市名人>仙游县名人

刘思职

刘思职人物照片

仙游名人刘思职介绍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化学家

刘思职(1904年3月15日-1983年8月18日),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生物化学家、免疫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 。

1926年毕业于美国西南大学; 1929年刘思职于堪萨斯大学毕业,获博士学位;1942年执教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及其后的北京医学院,任教授及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195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83年8月18日在北京逝世 。

刘思职主要进行蛋白质变性学说、免疫化学、蛋白质生物合成等方面的科学研究。

刘思职人物生平

1904年3月15日,刘思职出生于福建省仙游县 。

1921年,刘思职考入厦门大学化学系。

1925年,刘思职得岳父相助,刘思职自费出国留学,入美国西南大学化学系。

1926年,刘思职毕业获理学士学位;同年,入堪萨斯大学学习物理化学,攻读博士,同时兼任该系助教。

1929年,刘思职于堪萨斯大学毕业,获博士学位。

1929年,刘思职在学成后立即回国。1929—1930年在上海大夏大学任教。

1930—1942年,刘思职应聘到北平协和医学院任助教,后提升为讲师、副教授。在此期间,曾先后赴德国威廉凯撒研究院细胞生理研究所及英国剑桥大学摩丁诺研究所进修。

1942年,刘思职执教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及其后的北京医学院,任教授及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

1946年,刘思职任中国生物化学会理事。

1946—1953年,刘思职任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

1950年,刘思职任《中国生理学杂志》主编。

1953—1957年,刘思职任北京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

1953—1983年,刘思职任北京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教授。

1954年,刘思职任《科学文摘·生化与营养》主编。

1955年,刘思职任《科学文摘·生理科学》主编;任中国科学院专门委员。

1957年,刘思职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78年,刘思职任北京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

1979年,刘思职任中国生物化学会常务理事。

1983年8月18日,刘思职终因久病医治无效逝世于北京。

刘思职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刘思职在20世纪30年代主要研究免疫化学及蛋白质变性,如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解离及提纯等。大部分研究工作均与吴宪合作。创造性地用化学定量方法研究抗原抗体的沉淀反应,并定量回收抗体。证明用不同抗原同时注射时,产生的抗体各为独立而不相混淆的物质。以甲醇低温处理免疫血清获得一种碱性球蛋白,并证明其为抗体蛋白。50年代以后,从事低级抗体,激素对抗体生成的影响,抗体生成机制以及氨代谢的研究。50年代初主持首次制定的《生物化学名词草案》,统一了全国的生物化学名词 。

参与蛋白质变性学说的研究

1928—1940年,刘思职作为中国生物化学家吴宪的助手,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蛋白质变性。1929年8月,吴宪在美国波士顿举行的第13届国际生理学大会上,宣读了根据一系列实验总结得出的“蛋白质变性学说”。奠定这一变性学说的科学实验,主要由刘思职等助手所完成。实验证明,蛋白质的变性是蛋白质分子从折叠而变为舒展。

免疫化学研究

早在1930年代,免疫反应的研究主要是微生物学家的事,当时,抗原—抗体间的反应只是靠肉眼定性,对抗体的化学本质也所知甚少。刘思职在吴宪领导下,创造性地用化学定量方法研究抗原—抗体沉淀反应,分析了免疫沉淀物中的抗原抗体比例,并定量回收抗体,纯化抗体。在此基础上,刘思职研究了免疫沉淀物的溶解度和沉淀曲线,同时注射两种不同抗原时抗体的生成反应等,成为免疫化学的创始人之一。以后他一直继续这一领域的研究,如研究低级抗体的性质和代谢、激素对抗体代谢的影响、强弱不同抗原在体内的代谢率等。

蛋白质生物合成研究

早在1955年,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还是一个神秘的领域。刘思职在他领导的北京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拟定了科研的战略重点是“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为此,在中国生物化学界较早地建立了电泳、层析等先进的生物化学实验技术,使苏联专家费奥多罗夫(ИваиваноВичФёдоров)惊讶不已。可惜他在1957年被划为右派分子,受到批判斗争,他有关这一重大课题的科研设想和计划不能付诸实现。影响他的科研计划进度的另一原因是当时学习苏联以科学院和研究机构为主的科研体制。至1960年代,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研究在欧美国家已有重大突破,刘思职在政治上的处境也略有改善,他又重整旗鼓,具体拟订了以“抗体的生物合成”为突破口的科研计划。他把自己的科研设想和见解,撰写成文“抗体的性质及生产机制”,发表于1963年的《生物科学进展》上,以期征求同道的讨论。当时核酸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作用刚有端倪,他从法国某实验室报导中,获悉从北京鸭提取的DNA引入另一种系的鸭中,可导致后一种系鸭的某些性状改变为北京鸭的特征。他就想从免疫动物淋巴细胞中提取DNA引入另一未经免疫的同系动物中,希冀获得抗体生成性能的转移,藉以证明DNA→mRNA→抗体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这一通路。这一研究工作起步不久因“文化大革命”而夭折。

确定生物化学名词和编写生物化学讲义

1950年代前,中国不仅没有一本用自己的文字编著的生物化学教科书,即使一套完整的生物化学中文名词也付阙如。有鉴于此,在抗战胜利后,刘思职曾组织部分生物化学学者讨论生物化学名词的中文稿,这遭到当时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系主任,原燕京大学美籍教授窦维廉(W.H.Adolph)的反对,窦维廉认为这样做是脱离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中心任务。直到1950年初,刘思职才有可能邀请几位同道专家开始编译生物化学有关名词。他们将名词草案分送全国有关专家征求意见后,终于拟订成一部比较系统的《生物化学名词草案》。该草案不久为全国采用,统一了全国的生物化学名词,并给以后的生物化学教科书的编写出版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

学术论著

根据2018年8月九三学社官网显示,刘思职在中国国内外杂志上先后发表了40余篇论著 。

Liu S C, Wu H.Coagulation of Egg Albumin by Supersonic Waves[J].Proc Socxpioled.1931,28:782—784.

Wu H.Liu S CandChou C Y.Studies on Denaturation of Coagulation on Ti tration Curve of Egg Albumin[J].ChinJPhysio.1931,5:309—319.

Liu S C,Wu H andChow B F.Isolation of a Basic Globulin Fraction from Normal and Immune Horse Sera[J].ChinJPhysiol.1937,11:211—222.

Liu S C, Wu H. Optimal Conditions for Recovery of Antibody from Immune Precipitate of Type I Pneumococcus[J]. ProcSocExpBiolMed, 1939,41:144—148.

Liu S C, Wu H. Recovery of Antigen from Type I Pneumococcus Immune Precipitate[J]. Experimental Biology & Medicine, 1940, 43(4):747-749.

Liu S C, Wu H. Recovery of Antibody from Immune Precipitate of Type B Friedlander Bacillus[J]. ProcSocExpBiolMed, 1942,49:381—383.

刘思职,生物化学大纲,人民卫生出版社,1954。

刘思职、王世中.低级抗体的免疫学性质[J].生化学报,1958,1(2)(141—149)。

刘思职.抗体的性质及生成机制[J].生理科学进展,1963,5(1)(11—12)。

李刚、杜国光、刘思职.两种不同蛋白质在兔体内代谢率及免疫性的比较[J].生物化学及生物物理进展,1984,1(42—47)。

人才培养

编著教材

1954年,刘思职主编的《生物化学大纲》是中国第一部自编的中文生物化学教科书 ,1964年修订重版时书名改为《生物化学》。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推荐,作为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科书,一直沿用到1978年。刘思职还曾为华北军区卫生部在职干部业余夜校,编写了一本小型的《生物化学讲义》。

荣誉表彰

1956年,刘思职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刘思职人物评价

刘思职广见卓识,具有敏锐的科学预见 。(九三学社评)

刘思职后世纪念

2004年5月4日上午,刘思职院士诞辰100周年纪念座谈会及纪念铜像揭幕仪式在北京大学医学部生化楼举行,全国人大常会副委员长、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韩启德院士和中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前理事长邹承鲁院士为铜像揭幕。

刘思职补充介绍

  刘思职(1904年3月15日—1983年8月18日),出生于福建仙游。生物化学家、免疫化学家。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

  刘思职1904年3月15日出生于福建省仙游市一书香门第。父亲曾当过学堂教师和清朝吏部小吏。刘思职自幼聪颖勤奋,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在家乡读完中学后,17岁即考入厦门大学化学系。1925年,得岳父相助,刘思职自费出国留学,入美国西南大学化学系,1926年毕业获理学士学位。同年,入堪萨斯大学学习物理化学,攻读博士,同时兼任该系助教,以其收入维持学习和生活费用。1929年以优异成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取得博士学位。

  1929年,刘思职在学成后立即回国。1929—1930年在上海大夏大学任教。1930—1942年应聘到北平协和医学院任助教,后提升为讲师、副教授。在此期间,曾先后赴德国威廉凯撒研究院细胞生理研究所及英国剑桥大学摩丁诺研究所进修。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协和医学院停办。1942年执教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及其后的北京医学院,任教授及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

  刘思职在协和医学院任教期间,大部分时间是作为我国卓越的生物化学家吴宪教授的助手,在吴宪实验室从事生物化学和免疫化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他在吴宪教授直接指导下,进行蛋白质变性的实验研究。他的工作为吴宪“蛋白质变性学说”提供了实验基础。他的实验证明,超声波所引起的气泡增加了溶液的表面,使表面上蛋白质分子相互碰撞的频率增加,这是导致蛋白质变性的主要因素。实验还发现,蛋白质经加热变性导致凝固,尿素变性则无凝固现象,但它们的滴定曲线均向碱移。表明蛋白质在变性时,结构紊乱,对酸碱的结合能力有所改变,也进一步证明蛋白质的变性是由于蛋白质分子由折叠而变为伸展。吴宪曾在美国波士顿召开的第十三届国际生理学学术大会上报告了他们的实验结果,阐述了蛋白质变性机理,引起生化学界的极大关注。这些研究成果为以后研究蛋白质大分子的高级结构与功能关系奠定了基础。刘思职在协和医学院最主要的研究工作是关于免疫化学的研究。刘思职在吴宪的指导下,创造性地用化学定量方法研究抗原抗体的沉淀反应,分析了免疫沉淀物中的抗原抗体比例,并定量回收抗体,纯化抗体。他首次用碱法定量分离卵清蛋白免疫沉淀物中的抗体,回收率达50%,纯度达96%;并证明抗原抗体的结合反应遵守化学平衡原则,平衡可因加碱或盐而移动,使抗原抗体反应的研究纳入纯化学定量关系。他还用定量方法证明,动物对第一种注入抗原所产生的抗体量,可因注入第二种抗原而减小;其对于第二种抗原的反应,也比未接受第一种抗原注射者为低;但此两种抗体的总量则比只注射一种抗原者为高。刘思职在20世纪30年代对免疫沉淀反应定量研究的一系列成就,使他成为当时免疫化学的创始人之一。以后他一直继续这一领域的研究,如低级抗体的性质和代谢,激素对抗体代谢的影响,强弱不同抗原在体内的代谢率等,并在国内外杂志上先后发表了40余篇论文。

  生物化学是20世纪的一门新兴学科。刘思职在协和任教之初,学校使用的教材全部都是英文本。他们深感要推动生物化学在我国的发展,必应使用我国的文字表达生化名词和教材。吴宪教授曾尝试用中文写出生物化学实验讲义,遭到协和医学院外籍女教务长的反对。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刘思职曾组织部分生物化学学者着手编纂中文生物化学名词,但遭到当时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系主任、原燕京大学外籍教授WH阿道夫(Adolph)的反对,他借口脱离协和医学院的中心工作而加以否定。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才有可能和几位同道一起,于1950年初开始编译生物化学有关名词,完成了一部比较系统的《生物化学名词草案》。该草案不久为全国所采用,统一了全国的生物化学名词,并给以后的生物化学教科书的编写出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954年他主编了《生物化学大纲》,这是我国第一部自编的中文生物化学教科书,全书70万字,内容丰富,取材新颖,条理分明,逻辑性强。该书一改过去科技教科书完全照搬外国教材的惯例,具有我国自己的特色。尤其是在绪论中介绍了我国古代在酿酒发酵、营养及脏器治疗等方面的成就;颂扬了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吴宪在临床化学、蛋白质化学,特别是蛋白质变性学说及免疫化学方面的卓越贡献。在营养学等章节中,结合我国的国情,修正了我国成人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需要量;按照我国的膳食习惯,列出我国人民日常食用的几种混合蛋白质的生理价值。1964年修订重版时书名改为《生物化学》。经卫生部推荐,作为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科书,一直沿用到1978年,为培养我国生化科技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50年代初,他还曾编写了《生物化学讲义》。该书简明扼要,深入浅出,文笔流畅,深受医药卫生界欢迎,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普及生物化学基础知识起了重要作用。

  刘思职广见卓识,具有敏锐的科学预见。早在1955年,当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还处在一个神秘阶段的时候,他在其主编的《蛋白质的生物化学》一书的“编者的话”中就指出:“生物化学家当以蛋白质的人工合成作为今后努力的方向。”同时,他还身体力行,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作为他所领导的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医科大学前身)生物化学教研室科研的战略重点。为此,在我国生化界较早地建立了电泳、色谱等先进生化实验技术。由于政治生活坎坷,刘思职良好的科学预见未能实现。20世纪60年代,在国际生化界,蛋白质研究出现重大突破。刘思职把自己的科研设想和见解,撰文为《抗体的性质及生成机制》发表在《生理科学进展》(1963)杂志上。当时核酸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作用刚有端倪,他从法国某实验室的报道中获悉:从北京鸭提取获得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引入另一种系的鸭时,导致后一种系鸭出现北京鸭的某些性状特征。他就用免疫动物淋巴细胞中提取的DNA引入另一未经免疫的同系动物中,希冀获得抗体生成性能的转移,借以证明“DNA→mRNA→抗体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这一通路的存在。遗憾的是,这一研究工作刚刚起步,又因“文革”的冲击而夭折。壮志未酬,使刘思职感到无限惋惜。

  刘思职晚年长期多病,无力支撑病体进行科研与教学,1983年8月18日终因久病医治无效逝世于北京。

  来源: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

  “刘思职”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