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福建省名人>三明市名人>建宁县名人

孔仕安

暂无孔仕安人物图片我要提供名人图片

建宁名人孔仕安介绍

福建省烈士

孔仕安,又名书安,1907年12月生于福建省建宁县溪口镇巧洋村的一户贫农家庭。父孔接生,母孔朱氏,兄孔小介,务农为业。孔仕安7岁时,母亲病故,父子三人相依为命,艰难度日。孔接生缩衣节食送孔仕安读书。

孔仕安人物生平

孔仕安(1907~1934),又名书安,溪口杨林巧洋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7岁丧母,10岁上私塾。民国9年(1920),父重病,孔停学在家劳动。民国12年,病愈的父亲见孔面黄体弱,便让他去学裁缝。3年满师,他为报答师恩,又给师傅做了2年帮工才独自开业。  民国20年5月底,红军攻克建宁。孔于6月进县城红军被服厂做工。被服厂成立工会,孔当选为工会生产委员。孔工作认真负责,表现突出,进厂一个来月便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中旬红军撤离建宁,孔奉命留下做秘密联络工作。孔以裁缝为掩护,向国民党官兵招揽生意搜集情报。一天,他得知驻渠村姜家屋的保安中队去了县城,只有20几人留守,便立即将情报送到南广建独立团留在闽赣边界活动的游击队。游击队出其不意地袭击姜家屋,俘虏保安中队全部留守队员,缴获其武器弹药,鼓舞了群众斗志。

民国21年10月,红一方面军收复建宁城,孔任枧头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同年,红军第4次反“围剿”,苏区扩大红军、支援前线任务繁重。黄狮渡战役,全县出动担架队、运输队2000余人,其中巧洋区就有400余人。为此,巧洋区的枧头、杨林、大南等乡均被评为县扩红模范乡。查田运动中,孔在杨林3天查出地主、富农隐瞒的田地200余担,清查没收土豪浮财1000余元。全区共筹款8000余元,超额完成县苏维埃下达的筹款任务。同年,孔出席县苏维埃第2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当选县苏维埃主席,并被选为闽赣省苏维埃代表大会代表。民国23年1月21日,孔又以正式代表身份出席在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2次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后,孔回到建宁,立即投入第5次反“围剿”斗争。

国民党军队的几次“围剿”消耗了建宁大量人力、财力。民国19年至23年,县内人口减少2万余人,减少的又多是青壮年。民国23年5月,孔因未能按时完成不切实际的扩红与支前任务而被打成“右倾保守分子”,撤消县苏维埃主席职务,调澎湃县城防司令部任组织干事。12月,孔在保卫澎湃县的战斗中牺牲。解放后被追认为烈士。

孔仕安人物简介

又名书安。早年以裁缝为生,1931年6月参加革命,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军解放建宁后,进入红军被服厂工作,曾任被服厂工会生产委员。不久,为粉碎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围剿”,红军主力暂时撤离建宁。孔仕安奉命留在建宁渠村,以开裁衣店为掩护建立秘密联络站。从事秘密联络工作。1932年10月,红军再次解放建宁,此后历任枧头区苏维埃政府工会主席,巧洋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建宁县苏维埃政府主席,1934年1月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同年5月调任闽赣省彭湃县城防司令部组织干事。12月,在保卫澎湃县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孔仕安人物事迹

孔仕安10岁上学读私塾。报名时,老师说:“先读书,后出仕,你的学名改书安为好。”孔仕安深知家里经济困难,供他读书不易,因而学习勤奋,成绩优异。

1920年,孔接生久劳成疾,重病卧床。孔仕安为生活所迫,停学回家参加生产劳动,协助兄长赚钱医治父病。孔接生病愈后,见17岁的孔仕安面黄体瘦,不宜重体力劳动,便送他到渠村街裁缝店学做裁缝。

孔仕安为人诚实,拜师后虚心学艺。他手脚勤快,还每天帮助师母做家务。有次扫地时捡到一块银元,他立即交还师母,更博得师父、师母的疼爱。师傅毫不保留地把技术传授给他。

三年满师后,孔仕安为谢师恩,在师傅店里又做帮工两年,22岁才独自从业,走村上户做裁缝。

1931年4月,中央红军为了粉碎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二次“围剿”,毛泽东、朱德率领红一方面军于5月29日攻占建宁县城,取得了五战五捷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蒋介石的第二次“围剿”。

在建宁县城的战斗中,红军歼敌刘和鼎师3个团,俘敌3000余人,缴枪2000余支,并缴获大量的银元、西药、被服、布匹等物资。

1931年6月10日,毛泽东在建宁县溪口驻地召开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第八次会议,会议决定成立后勤工作机构——经理处。

经理处在建宁县城开设服装厂。服装厂为赶制红军服装,广招裁缝工人。孔仕安在渠村做裁缝时听到这一消息,立即赶至县城,报名参加红军服装厂,被分配在裁剪班任裁衣师傅。

天气越来越炎热,而广大红军指战员还穿着破烂的冬服。由于服装厂工人少,又是手工操作,天天加班加点还是完不成任务。孔仕安看到红军战士穿着破衣烂衫,工厂里又堆着大批布匹,心里非常难过。

服装厂为了赶在第三次反“围剿”前解决红军穿衣困难,又招收了大批缝衣女工。做工解决了,裁工又跟不上。孔仕安非常着急,想方设法革新裁剪法。他将三重布叠好剪裁,提高了工效,解决了裁与缝的工序矛盾,得到驻厂红军干部的表扬。

服装厂成立工会时,孔仕安被工人选为工会生产委员。此后,他经常参加工厂会议和学习活动,提高了革命觉悟,更加忘我工作。他每天除完成自己的生产指标外,还将工厂的生产管理得有条不紊。由于孔仕安工作成绩突出,家庭出身好,驻厂的红军干部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7月初,蒋介石不甘心第二次“围剿”的失败,又调集30万兵力,向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三次“围剿”。1931年7月11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军主力部队撤离建宁,千里回师赣南。孔仕安闻讯后请求参加红军,随部队出征。红军领导对他说:“红军是暂时撤离,不久就会回来。党决定你留下,去渠村开裁缝店作掩护,做党的秘密联络工作。党组织会派人来与你联系。”

渠村是闽赣边境集镇,逢2、7日为圩日,是建宁县通往江西省的主要通道,来往商贾很多。孔仕安服从党的安排,次日便从县城赶回渠村开设“裁缝店”。

红军主力撤离建宁后,国民党新编第四旅周志群部占领了建宁县。他们大肆屠杀苏区的干部和革命群众。土豪劣绅带领保安团,大刀会下乡“清剿”,对革命群众进行疯狂的镇压,白色恐怖笼罩着建宁苏区的山山水水,建宁人民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孔仕安怀着红军一定会回来、革命一定会胜利的坚定信念,机警地利用裁缝手艺主动招揽国民党军官兵和土豪劣绅的生意,进行侦探敌情工作。一天,他探实驻渠村姜家屋据点的保安中队开拔去县城,只留下20多人防守据点的情况,便立即赶夜路20余里,将情报送给在闽赣边界活动的南(丰)广(昌)建(宁)独立团游击队长刘景盛。刘景盛带领50多名游击队员,出其不意地袭击了保安中队姜家屋据点,俘虏白军20多人,缴获枪15支、子弹2000余发、手榴弹50余枚,狠狠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人们奔走相告:“红军又回来了!”

1932年10月28日,周恩来、朱德率红军一方面军,一举击溃驻建宁县的敌周志群部,再次占领了建宁县。

这期间,建宁县城又成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政治部的驻地,并成立了建宁县苏维埃政府。1933年1月在建宁县城成立了中共建宁县中心县委(辖建宁、黎川、泰宁三县)。9月,中共闽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省军区从黎川县迁驻建宁县城。建宁县成为中央苏区的政治、军事、经济的战略重地。

建宁县在成立县苏维埃政府的同时,全县成立了10个区苏维埃政府。孔仕安被调任枧头区苏维埃政府工会主席。孔仕安在职期间成立了各业基层工会、工人夜校,发动手工业工人、店员学习政治、文化,开展文体活动,组织工人宣传队到各乡村巡回演出文明戏和张贴标语,唱红军歌谣,激发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筹粮筹款支援红军的热情。与此同时,他还召集工商业老板开会,宣传贯彻实行苏维埃政府制定的工人八小时工作制,改善工人的工作条件,提高工人的工资,保护童工等政策,使枧头区的工运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得到县工会的通报表扬。1933年初,全县开展苏维埃选举运动,孔仕安被巧洋区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担任巧洋区苏维埃政府主席(枧头区政府迁巧洋村,改名巧洋区苏维埃政府)。

这时,蒋介石又调集30多个师的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四次“围剿”。第四次反“围剿”的主要战场在江西省的南丰、广昌、南城、宜黄、乐安等县。巧洋区与南丰、广昌毗邻,支前任务十分繁重。黄狮渡战斗,建宁县出征担架队、运输队2000余人,其中巧洋区派出400余人。

区苏维埃政府事多人少,孔仕安便将区干部分为两路:一路区干部抓战备和支前工作,广泛动员青少年参加游击队、少先队,动员中壮年参加赤卫队,做政治思想、文化教育、军事训练和治安防患等工作。当时扩红任务很重,经常将成排、成连、成营的游击队、少先队编入红军和少共国际师,开拔前线打仗。游击队、少先队被调走一批,必须及时扩充一批,保持营的建制。巧洋区管辖的枧头、扬林、大南等乡,均被评为县扩红模范乡;另一路区干部抓发展农业生产,动员农民扩大耕地、消灭荒田,增收粮食、蔬菜,确保军需民食。充分发挥农会、妇救会、共青团等群众团体的作用,组织劳力互助组,耕牛调剂社。实行互助合作,抢耕抢种,首先耕好红军公田(公粮田),同时做好拥军抚优工作,组织代耕组,先耕先种军烈属的田。

1933年6月,县苏维埃贯彻苏区中央局《关于查田运动的决议》和苏维埃中央政府《关于查田运动的训令》,巧洋区成立区、乡两级查田委员会,以乡为单位开展查田工作。在查田运动中,孔仕安深入杨林乡抓点,根据“原耕不动”,“抽多补少”、“抽肥补瘦”、“平均分配”的原则进行分田,使每个农民都平均分到土地,克服了“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错误。在分田工作的同时,孔仕安发动群众开展反对不法地主、富农隐瞒土地、财产的斗争。查出两户地主、十余户富农隐瞒田地200多担,清查没收土豪浮财100余元,向富农筹款300余元。在杨林乡查田工作的推动下,全区执行了正确的查田政策,超期完成了县苏下达筹款8000元的任务。

同年9月,孔仕安被选为县苏维埃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代表,并出席了大会。这次大会选举孔仕安任建宁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和闽赣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代表。

为了贯彻中央苏区北部十一县经济建设会议上毛泽东提出的“革命战争激烈的发展,要动员群众立即开展经济战线上的运动”的指示精神,开展苏区经济运动,在孔仕安的领导下,建宁县苏维埃政府设立了经济工作机构粮食调剂处、对外贸易局;各区乡成立了粮食合作社、消费合作社;并向苏区银行贷款,开办了被服厂、造木船厂、毛边线厂、创烟丝厂、酿酒厂、薯粉加工厂、药材厂、硝盐厂、印刷厂、军械修理厂等公有制工厂,组织了各种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提倡贸易自由,活跃市场经济,鼓励苏区商界与白区的商贾进行贸易,冲破国民党地方当局对建宁苏区的经济封锁,使全县各圩(集)市场繁荣,购销两旺,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大发展。1933年建宁县工业生产增长了50%,农业生产获得好收成,粮食产量比上年度增长20%。

1933年冬,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了。建宁县是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政治部驻地,作战指挥中心,红军千军万马川流不息。因此,支前工作十分繁重,特别是粮食、柴草、民工三大项,部队随到随要,军令如山。孔仕安为了保障供给,不误军需,布置各区、乡大量预购粮食、柴草。预购的谷子由农民加工成糙米,委托粮食合作社就地保管;预购的柴草锯断劈好,垛堆在交通要道两旁。红军军需人员一到,就通知当地的赤卫军按时按量突击运送。随军出征的民工,均按赤卫军的连、排调遣。孔仕安把全县的支前工作做得忙而不乱,保证了供给,及时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

12月,闽赣省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建宁县城的文庙召开。孔仕安参加了大会,并当选为出席中华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代表。

1934年1月,中华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江西省瑞金县召开,孔仕安参加闽赣省代表团出席了大会,并当选为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委员。

建宁县是国民党军队第五次“围剿”的主攻目标之一,敌军兵分两路进攻建宁:北路军约16个师从黎川方向攻进建宁,东路约6个师从泰宁方向攻进建宁。他们采取以守为攻、步步为营、稳打稳扎和碉堡推进、层层巩固、节节进逼的堡垒战术向建宁进攻。

由于王明的“左”倾路线全盘否定毛泽东的运动战、游击战之正确的战略战术,错误地推行“御敌于国门之外”作战指导思想,采取“以碉堡对碉堡”和“短促实击”的战术,打阵地战、防御战,造成红军处处防守,节节败退。

2月初,孔仕安从瑞金返回建宁县时,敌北路军已攻破红军保卫建宁县的第一道防线邱家隘(建宁县辖区),并向第二道防线将军殿推进;敌东路军已占领沙县,向建宁县毗邻的泰宁县推进;1934年3月19日泰宁县城失守,1934年4月28日广昌县城失守,建宁县东西北三面受敌,危在旦夕。

这期间,建宁县的反动保安团、大刀会也到处袭击乡村苏维埃政府,杀害苏区干部。土豪劣绅大肆造谣破坏,进行反攻倒算。孔仕安一面指挥县独立营剿灭反动武装,保卫区乡红色政权,指派县苏干部下乡配合区乡干部发动群众,打击土豪劣绅的破坏活动;一面发动县城工人赤卫军、少先队、妇救会组织担架队、运输队、慰问队分别奔赴前线各战场,支援红军作战和救护、慰问红军伤员。

3月下旬,孔仕安带领慰问队到将军殿慰问红军。红军三十一师政委方志纯对孔仕安说:“将军殿守备部队有3个师,严重缺乏粮食,指战员一天只能吃半斤米饭。”孔仕安听后,立即分派慰问队员配合安寅苏区干部下村上户发动群众,加工大米2万余斤供给红军。方志纯十分感动地说:“这么好的苏区,这么好的群众,眼看着又要遭白匪军的残害。唉!这个仗没法打呀,碉堡对碉堡,死守阵地,等于躺着挨打、挨炸!”孔仕安也有同感地说:“唉!地方也难,近几个月都是几个师的部队扎在建宁,供给有困难,仅修建碉堡的民工就应付不了。”

方志纯对错误战术的不满情绪,遭到“左”倾机会主义者的打击,被调离红军前往建宁县均口区工作。孔仕安也受株连,后被调往闽赣省军区彭湃城防司令部任组织干事。

1934年5月16日,建宁县城被敌军占领。10月,彭湃城防司令部撤销。孔仕安被留在彭湃县苏维埃做一般工作。尽管如此,孔仕安还是一心向党,向着红军,积极工作,勇敢参加战斗。

12月,敌第五十二师对彭湃县进行“清剿”,孔仕安在保卫彭湃县的战斗中英勇作战,身中数弹,壮烈牺牲。

孔仕安补充介绍

  孔仕安,又名书安,福建省建宁县溪口乡杨林村巧洋人。1931年6月参加革命,193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冬在保卫澎湃县战斗中牺牲。

  孔仕安出生于贫苦农家,7岁丧母,10岁上私塾。1920年因父亲重病卧床,停学回家参加生产劳动,协助兄长筹款医治父病。父亲病愈后,孔仕安到渠村街学做裁缝。为人诚实,手脚勤快,每天帮师母做家务,受师傅、师母疼爱。三年满师后,为谢师恩,又在师傅店里做了两年帮工才独自开业。

  1931年5月第二次反“围剿”中,毛泽东、朱德率领红一方面军打败国民党刘和鼎部,攻克建宁城,缴获了大批国民党军服和布匹。6月,红军在县城开设服装厂,招收裁缝工人赶做红军服装。孔仕安听到消息后,报名到红军服装厂做工,被分配在裁剪班。工厂招收了大批缝制女工,但裁工赶不上。孔仕安大胆革新裁衣法,将三重布叠好一起剪裁,提高工效3倍,解决了裁与缝的工序矛盾,得到驻厂红军领导的表扬,被工人们选为裁剪班班长和工会生产委员,7月由驻厂红军领导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7月初,蒋介石又调集30万兵力,采取“长驱直入”的战术,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三次“围剿”。7月中旬,红军主力撤离建宁,奔赴赣南战场。孔仕安请求参加红军,随军出征。党组织安排他留在建宁,在渠村以开裁缝店为掩护,秘密开展地下情报和联络工作。红军主力撤离建宁后,国民党独立第四旅周志群部占领了建宁城,大肆屠杀苏区干部和革命群众。土豪劣绅带领保卫队、大刀会下乡“清剿”,进行疯狂报复。孔仕安机警地利用裁缝手艺,主动向国民党官兵和土豪劣绅招揽生意,打探敌情。一天,他了解到驻渠村姜家屋的保安中队开拔去县城,只留下20多人防守据点的情况,连夜将情报送给红军南广建独立团留在闽赣边界坚持游击斗争的游击队队长刘景盛。第二天夜里,刘景盛带领50多名游击队员,袭击姜家屋,把20多名白匪兵全部抓俘,缴获 支15支、 2000余发、手 50余颗。

  1932年10月,周恩来、朱德率领红一方面军挥师东进,收复建宁、黎川、泰宁三县,地方各级党组织和苏维埃政权迅速恢复和发展,孔仕安任建宁县枧头区苏维埃政府工会主席。在任期间,他组织成立了各业基层工会、工人夜校,发动手工业工人、商业店员学习政治、文化,开展文体活动,组织工人宣传队到各乡村巡回演出、张贴标语、传唱红军歌谣,激发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筹粮筹款支援红军的热情。与此同时,他还召集工商业老板会议,宣传贯彻实行工人八小时工作制和改善工人工作条件、提高工人工资、保护童工等政策,使枧头区的 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得到县工会的通报表扬。

  1933年初,枧头区苏维埃政府搬迁到巧洋村,改称巧洋区,孔仕安任巧洋区苏维埃政府主席。这时,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四次“围剿”,主要战场在建宁县附近的江西省南丰、南城、广昌、宜黄、乐安等县。巧洋区与南丰县毗邻,扩大红军、支援前线的任务相当繁重。孔仕安将区干部“兵分两路”。一路抓战备和支前工作,广泛动员青少年参加游击队,动员中壮年参加赤卫军,巧洋区所辖的枧头、杨林、大南等乡均被评为县“扩红”的模范乡;另一路抓发展农业生产,组织春耕委员会、互助社、耕牛调剂社,动员农民扩大耕地,消灭荒田,增收粮食,确保民食军需,巧洋区的春耕生产运动受到上级组织的表扬。

  1933年6月,县苏维埃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局“关于查田运动的决议”和中央政府颁发的《关于查田运动的训令》,开展查田工作和“反不法地主、富农隐瞒土地、财产”的斗争。在查田运动中,孔仕安先在杨林乡抓查田试点工作,3天时间查出2户地主、10余户富农隐瞒田地200余担,查清没收土豪浮财1000余元,并向富农筹款300余元,推动了全区查田工作,全区每个农民平均分得土地4.7亩,筹款8000余元,超额完成了县苏维埃政府下达的筹款任务。

  1933年9月,孔仕安在县苏维埃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建宁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和闽赣省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代表。

  孔仕安任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后,中央苏区开始第五次反“围剿”。建宁是红军的战略要地,红军千军万马川流不息,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政治部驻扎在此,支前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特别是粮食、柴火、伕子三大项,随到随要。为了不误军需,孔仕安布置各区、乡大量预购粮食、柴火,将谷子加工成糙米,委托农户代为储存保管;将柴火锯段劈好,垛堆在交通要道两旁,红军军需人员一到,就通知农民按时按量地及时突击运送。随红军部队出征的伕子,均由赤卫军组织,按连、排统一调遣。孔仕安把全县的支前工作做得忙而不乱,保证了供给,0 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

  1933年12月,孔仕安出席在建宁召开的闽赣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代表大会代表。1934年1月,出席在江西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委员。会后,孔仕安回到建宁县,立即传达贯彻了这次“二苏大”会议精神,号召全县人民紧急动员起来,彻底粉碎国民党军的第五次“围剿”,誓死保卫苏维埃,保卫赤色建宁!

  由于连续多年频繁的反“围剿”斗争,建宁县的人力财力消耗很大,特别是第五次反“围剿”开始后,因王明“左”倾冒险主义与敌打运动战、拼消耗,进一步加剧了苏区人力财力的消耗。到1934年上半年,全县人口由1930年的7万余人减少到5万余人,青壮男子大多参加红军和游击队,留下的大都是妇女、老人和小孩,无法按时完成上级动辄下达的成百上千的扩大红军和征调民工参加修筑碉堡等支前任务。为此,孔仕安被打成“右倾”保守分子,1934年5月被撤掉县苏主席职务,被调到闽赣省彭湃县城防司令部任组织干事。

  1934年12月,敌人进攻澎湃县,彭湃县城防司令部的同志分两路突围。孔仕安在带领部分同志撤往里坑途中中弹牺牲,时年27岁。

  解放后被追认为烈士。

  “孔仕安”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