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福建省名人>泉州市名人>南安市名人

洪雪立

暂无洪雪立人物图片我要提供名人图片

南安名人洪雪立介绍

北京市聋哑学校原长

洪雪立(1901-1984),原名洪学礼,福建省南安县丰州镇人。

洪雪立生平事迹

1931年与洪骏声、林仲等人在印尼泗水建立中共玛琅中学支部,出版《赤潮》刊物宣传革命。

1933年荷兰殖民者查封《赤潮》,驱逐洪雪立出境。

1934年回到泉州后进入晋南(晋江、南安)游击区工作,任中共山边区委书记,率山边区红军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

1935年国民党军调集重兵大规模“围剿”晋南边区,闽中红军受到很大损失,党组织受到严重破坏。洪雪立转移到惠安县当教员,与党组织失去联系。

1936年夏,洪雪立在厦门《江声报》任编辑,并与中共厦门工委取得联系,参加文化支部的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厦门各界成立抗日后援会,雪立任文艺界后援会的《抗日导报》主编,大力宣传抗日救亡,反对分裂投降。日寇侵占厦门后,市工委组织“厦门青年战时服务团”在漳州一带开展工作,洪雪立任秘书长兼组织部长。

1938年10月,国民党顽固派取缔厦青团后,洪雪立奉命到香港组织“厦青团后援会”,发动港澳和海外乡亲声援厦青团,要求国民政府释放被捕团员,迫使福建省政府主席陈仪把团员解散到各地。

1939年,洪雪立受命到菲律宾筹建报馆,出版《建国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菲律宾共产党领导下参加抗日战争。

1948年因病回北平治疗。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在教育部工作,1959年任内务部聋哑司司长,此后任北京市聋哑学校校长。1984年因病在北京逝世。

洪雪立人物经历

青年时代南渡新加坡、印尼谋生。

1926年在印尼加入中国国民党,任 爪哇支部红排分部常委。

1927年回乡募捐创办中南学校,反对蒋介石背叛革命杀害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的罪行。

1929年前往菲律宾为中南学校募捐经费,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从菲律宾回国,参加中共丰州支部活动,同年6月任中共泉州县委委员兼南安区委书记。8月被捕,经保释后前往印尼。

洪雪立补充介绍

  洪雪立,原名洪学礼,南安丰州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出生。11岁丧父,靠母亲和伯母抚养,少年时当过学徒、书僮。19岁南渡新加坡,不久转往印尼,做过店员、教员等工作。

  雪立在海外对广大华侨遭受殖民者的统治压迫有深切体会,迫切希望祖国早日富强,拥护孙中山的民主革命。1926年在印尼加入中国国民党,任爪吐支部红排分部常委。翌年,雪立带着国民党的介绍信回国,准备投身革命斗争。“4·12”蒋介石背叛革命,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他非常气愤,毅然扔掉介绍信,返回家乡与洪骏声、林仲等人联合向华侨募捐创办中南学校。民国18年受校董会的委托,到菲律宾为中南学校募捐经费,并在菲律宾加入共产党。

  民国19年,雪立从菲回国,经中共福建省委介绍,由中共泉州县委安排到丰州支部参加活动。同年6月,中共南安区委会成立,雪立任泉州县委委员兼南安区委书记。8月,在家乡带领群众,响应“惠安-”,不幸被捕,释放后往印尼。1931年,雪立与洪骏声、林仲在印尼玛琅中学建立党支部,1932年在泗水出版《赤潮》,宣传革命。1933年《赤潮》被荷兰殖民者查封,雪立被驱逐出境。

  民国23年,雪立回到泉州,由党组织安排到紫塘乡和华林学校开展工作。次年,中共泉州特支并入晋南县委,雪立调任中共山边区委书记。翌年国民党反动派向晋南边区发动大规模“围剿”时,党组织受到严重破坏,雪立转移到惠安县当教员,与党组织失去联系。

  民国25年夏,雪立由陈绍康介绍到厦门《江声报》任部分版面校对兼,并与中共厦门市工委取得联系,参加文化支部的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厦门各界成立抗敌后援会,雪立担任文化界“后援会”出版的《抗日导报》的主编,大力宣传抗战必胜,反对0投降。日寇侵占厦门后,市工委组织“厦门青年战时服务团”,在漳州一带开展活动,雪立任该团秘书长兼组织部长。民国27年10月,国民党驻漳州部队75师派兵包围“厦青团”团部,逮捕团员骨干押往沙县“受训”。雪立奉命到香港组织“厦青团后援会”,发动港澳和海外乡亲声援“厦青团”,要求国民政府释放被捕团员,迫使福建省主席陈仪把团员解散到各地。

  1939年,雪立受命到菲律宾筹建报馆,出版《建国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雪立在菲共领导下参加抗日斗争,先后担任过吕宋中央局经济委员会顾问、菲共特别委员会常委兼组织部长、菲共华侨委员会常委兼组织部长等职,参与创办《华侨导报》、《华商公报》等活动。民国37年雪立肺病加重,回北平治疗。1953年在教育部工作,1959年任中共中央内务部聋哑司司长,后任北京市聋哑学校校长。1984年病逝,终年84岁。

  “洪雪立”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