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福建省名人>漳州市名人>云霄县名人

方锡畴

暂无方锡畴人物图片我要提供名人图片

云霄名人方锡畴介绍

原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

方锡畴(1900~1973年) 福建漳州云霄东坑村人,幼读私塾,13岁离家到厦门鼓浪屿英华书院就读。民国10年(1921年)考入福州协和大学。民国13年7月毕业,赴美国爱阿华州立大学深造,先攻生物,后改化学。在美期间边读书边担任助教。1953年3月,方参加全国化学学会筹备大会,为首届会员。他通晓英语,并能流利阅读法、德两种文字的化学文献,回国后从未间断过与母校爱阿华州立大学的联系,并经常与一些外国学术机构沟通信息民国20年获化学博士学位。民国21年6月母亲去世,回家守孝1年。 民国22年8月,方受聘小吕宋馨香酒精厂为技师。他授课重视运用新资料和讲究教学法,培养的学生有卢嘉锡、田昭武、蔡启瑞、陈国珍、李联欢、陶树人等,都是享有盛名的专家学者。他为人刚正,直言不讳,在学术上从不隐晦自己的观点,“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严重迫害时,许多学生仍经常前往探望。1973年3月,方病逝于校中。1988年,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执行主席、原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为其老师方锡畴撰题联语:“在厦大学习四年级,初承教诲,谆谆指导,重视实验基本功夫,仿佛言犹在耳;离鹭岛工作卅余载,缅怀师道,循循善诱,培养问题解决能力,铭感言出由衷。”

方锡畴人物经历

民国23年初回国,任厦门大学化学教授。民国27年初带儿子到香港治病,不久厦门被日本侵略军占领,滞留香港,到岭南、大厦、圣保罗等院校兼课维持生计。民国31年初转到贵州安顺军医大学任化学教授,为抗战前线培养军医。抗日战争胜利后,返厦门大学任化学系教授。

方锡畴主要贡献

先后在爱阿华州《自然科学》杂志发表《木糖的利用》、《丁醇、乙醇和丙酮三元混合物的分析方法》、《分析麦梗、玉米梗组成的通分方法》等英文论文,受美国科学界的重视。

方锡畴补充介绍

  方锡畴(1900~1973年),云霄东坑村人,幼读私塾,13岁离家到厦门鼓浪屿英华书院就读。民国10年(1921年)考入福州协和大学。民国13年7月毕业,赴美国爱阿华州立大学深造,先攻生物,后改化学。在美期间边读书边担任助教,并从事科研工作,先后在爱阿华州《自然科学》杂志发表《木糖的利用》、《丁醇、-和-三元混合物的分析方法》、《分析麦梗、玉米梗组成的通分方法》等英文论文,受美国科学界的重视。民国20年获化学博士学位。民国21年6月母亲去世,回家守孝1年。

  民国22年8月,方受聘小吕宋馨香酒精厂为技师。民国23年初回国,任厦门大学化学教授。民国27年初带儿子到香港治病,不久厦门被日本侵略军占领,滞留香港,到岭南、大厦、圣保罗等院校兼课维持生计。民国31年初转到贵州安顺军医大学任化学教授,为抗战前线培养军医。抗日战争胜利后,返厦门大学任化学系教授。

  1953年3月,方参加全国化学学会筹备大会,为首届会员。他通晓英语,并能流利阅读法、德两种文字的化学文献,回国后从未间断过与母校爱阿华州立大学的联系,并经常与一些外国学术机构沟通信息。他授课重视运用新资料和讲究教学法,培养的学生有卢嘉锡、田昭武、蔡启瑞、陈国珍、李联欢、陶树人等,都是享有盛名的专家学者。他为人刚正,直言不讳,在学术上从不隐晦自己的观点,“文革”中遭到严重破孩时,许多学生仍经常前往探望。1973年3月,方病逝于校中。1988年,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执行主席、原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为其老师方锡畴撰题联语:“在厦大学习四年级,初承教诲,谆谆指导,重视实验基本功夫,仿佛言犹在耳;离鹭岛工作卅余载,缅怀师道,循循善诱,培养问题解决能力,铭感言出由衷。”。

  “方锡畴”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