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福建省名人>宁德市名人>古田县名人

杜运燮

杜运燮人物照片

古田名人杜运燮介绍

诗人

杜运燮(1918年-2002年),笔名吴进、吴达翰,福建古田人,出生于马来西亚霹雳州,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诗人、爱国归侨,“九叶派”诗人之一。

大学期间曾应召入飞虎队和中国驻印军任翻译三年多。1951年起在新华社国际部工作。杜运燮的诗作《秋》 因为“朦胧”曾被诗评质疑,之后“朦胧”一词逐渐演变成诗歌史上的专用名词。杜运燮的一首诗《秋》发表之后,因有评论家说该诗朦胧得让人气闷,从此 “朦胧”成为诗坛的专用名词,后演变成一个重要诗歌流派。

2002年7月16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杜运燮人物生平

1918年3月17日,出生于马来西亚。他在当地的一所新民小学读书,毕业后在甘文阁国民学校念初中。当时实兆远国民学校的初中课程是由邻近几间小学轮流承办开课,他只读了半年,便转到实兆远市的中正学校继续完成初中学业。

1934年,他回到中国,在福州三一中学读高中。

1938年,他考入浙江大学农学系,决心走科学救国的道路,但因浙大远迁贵州,便转入厦门大学生物系就读。其时,他进修了中文系林庚先生的“新诗习作”课。经林庚先生的鼓励。

1939年秋他便转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语系英文专业学习,从此便走上了文学的道路。

1940年开始发表作品。

1943至1945年,杜运燮先生曾远赴印度、缅甸参加抗日中国远征军,为美国训练中心当过通译员。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同年10月,杜运燮先生经沈从文先生推荐,进重庆《大公报》当编辑。

1946年10月回马来西亚探亲,在马亚西亚只小住两三个月,就到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学和华侨中学任教员,也当过《中兴日报》翻译。

新中国成立后,他便离新回中国。在途经香港时,曾应香港《大公报》之邀请,任文艺副刊编辑兼《新晚报》电讯翻译。

1951年杜运燮来到北京,便一直在新华社国际部当编辑。

“文革”期间,他被下放到山西“五·七”干校劳动,后来当过农民。

1979年3月重返新华社国际部继续从事编辑工作,任《环球》杂志副主编,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研究生导师。

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杜运燮成名于四十年代初期,写于抗战时期的《滇缅公路》等诗作,得到了闻一多的赏识。杜运燮与穆旦、袁可嘉、郑敏等9位在四十年代从事写作的诗人因合出《九叶集》而被评论界称为“九叶诗派”,在中国诗歌界具有较大的影响。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杜运燮的作品《秋》因“连鸽哨也发出成熟的音调”等诗句,而被指责为“朦胧诗”,由此他再次引起诗歌界的关注。他后来出版了《杜运燮六十年诗选》等作品集。

1986年10月被评为译审,享受早期回国定居专家待遇。

2002年7月16日,杜运燮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杜运燮经典作品

《Narcissus》

一切是镜子,是水,

自己的影像就在眼前。

不要纠缠在眼睛的视觉里。

心灵的深处会为它绞痛,

流血;心灵的高处会为它

铺乌云,挡住幸福的阳光。

那就会有一片忧郁——

没有方向和希望,

没有上下,记忆的轰响串成

无尽的噪音……

于是一切混乱。

生命在混乱中枯萎,自己的

影像成为毒药,染成忧郁,

染成灰色,渐渐发霉、发臭……

但是,能看到镜里的丑相的,不妨

耸一耸肩,冷笑一声,对人间说:

“能忘记自己的有福了。”然后

搅浑了水,打破镜子。

1942年

《山》

来自平原,而只好放弃平原,

植根于地球,却更想植根于云汉;

茫茫平原的升华,它幻梦的形象,

大家自豪有他,他却永远不满。

他向往的是高远变化万千的天空,

有无尽光热的太阳,博学含蓄的月亮,

笑眼的星群,生命力最丰富的风,

戴雪帽享受寂静冬日的安详。

还喜欢一些有音乐天才的流水,

挂一面瀑布,唱悦耳的质朴山歌;

或者孤独的古庙,招引善男信女俯跪,

有暮鼓晨钟单调地诉说某种饥饿,

或者一些怪人隐士,羡慕他,追随他,

欣赏人海的波涛起伏,却只能孤独地

生活,到夜里,梦着流水流着梦,

回到平原上唯一甜蜜的童年记忆。

他追求,所以不满足,所以更追求:

他没有桃花,没有牛羊、炊烟、村落;

可以鸟瞰,有更多空气,也有更多石头;

因为他只好离开他必需的,他永远寂寞。

《秋》

连鸽哨都发出成熟的音调,

过去了,那阵雨喧闹的夏季。

不再想那严峻的闷热的考验,

危险游泳中的细节回忆。

经历过春天萌芽的破土,

幼芽成长中的扭曲和受伤,

这些枝条在烈日下也狂热过,

差点在雨夜中迷失方向。

现在,平易的天空没有浮云,

山川明净,视野格外宽远;

智慧、感情都成熟的季节啊,

河水也像是来自更深处的源泉。

紊乱的气流经过发酵,

在山谷里酿成透明的好酒;

吹来的是第几阵秋意?醉人的香味

已把秋花秋叶深深染透。

街树也用红颜色暗示点什么,

自行车的车轮闪射着朝气;

塔吊的长臂在高空指向远方,

秋阳在上面扫描丰收的信息。

杜运燮作品剖析

公路满载激情

他最出名的一首诗《滇缅公路》,写于战时,也是充满激情的:

路,永远兴奋,都来歌唱啊!

这是重要的日子,幸福就在手头。

看它,风一样有力;航过绿色的田野,

蛇一样轻灵,从茂密的草木间,

盘上高山的背脊,飘行在云流中,

俨然在飞机的坐舱里,发现新的世界,

而又鹰一样敏捷,画几个优美的圆弧。

——节选《滇缅公路》

袁可嘉评论这首诗的特点是把“静止的公路作为动物来写,使它进入充分的动态”。诗人是以跳跃的想象,歌颂这条为中国争取抗战胜利的公路。

冷静的智者

但杜运燮的诗的风格并不限于表面的激情,他更多的诗是像冷静的智者一样,观察万物,用隽永的语言,用机智和活泼的想象来写。举他两首分别写于少年时期和中年时期的小诗为例:

异邦的旅客像枯叶一般,

被桥拦挡在桥的一边,

念李白的诗句,咀嚼着,

“低头思故乡”“思故乡”……

仿佛故乡是一颗橡皮糖。

(节录自一九四八年他在新加坡写的《月》)

新奇的比喻,机智活泼的想象,在这两首小诗中可见一斑。

九叶诗人

三十年前有九个年轻诗人出了一本他们在四十年代所写的作品选集,名《九叶集》,杜运燮就是其中之一。也因此,他和另外八位诗人——穆旦、陈敬容、郑敏、王辛笛、杭约赫、唐湜、唐祈、袁可嘉被人称为“九叶诗人”。艾青在近作《中国新诗六十年》中曾这样评论他们:“日本投降后……在上海,以“诗创作”为中心,集合了一批对人生苦于思索的诗人,王卡笛、穆旦、杜运燮……等,他们接受了新诗的现实主义的传统,采取欧美现代派的表现技巧,刻划了经过战争大动乱之后的社会现象。”

杜运燮是一九一八年在马来西亚吡叻州出生的“华侨作家”,在当地读完初中回国就学,毕业于战时昆明的西南联大外文系。一九五一年从香港回到北京,初时从事新闻工作,后来到设在临汾的山西师范学院外语系任教。“文革”期间和许多遭受迫害的文化人一样,被送入“五七干校”接受“改造”,实则是被打入“牛棚”。

令人气闷的朦胧

欧美现代派的技巧之一是诉之于直接的感觉,要求意象更加鲜活,想象更加瑰奇。因而读者的“联想”如跟不上作者,就往往觉得不可解。杜运燮去年写的一首诗《秋》被人“批”为“令人气闷的朦胧”,原因恐怕就在于此。现录此诗第一节作为例子:

连鸽哨也发出成熟的音调,

过去了,那阵雨喧闹的夏季。

不再想那严峻的闷热的考验,

危险游泳中的细节回忆。

评者认为第一句就莫名其妙,“鸽哨”的声调有什么成熟与不成熟之分呢?而第二句据评者说,他和另一个写诗的朋友研究了一个多小时,才明白“那阵雨喧闹的夏季”是暗喻“十年‘文革’的骚乱”。因此认为其立意虽好,表现手法则未免写得过于深奥难懂,因而是“令人气闷的朦胧”了。

批评的文章出来后,杜运燮写了一篇《我心目中的一个秋天》替自己辩护:“诗歌同其他一些艺术作品一样,也容许读者(观众)在欣赏时进行再创造,可以有和作者不同的联想、想象和体会。”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诗无达诂”的意思吧。

诗的好坏,见仁见智,各人的鉴赏能力也有不同。杜运燮那首诗是否“令人气闷的朦胧”,还是让读者自行判断吧。

杜运燮作品原文

被遗弃在路旁的死老总

给我一个墓,

黑馒头般的墓,

平的也可以,

像个小菜圃,

或者象一堆粪土,

都可以,都可以,

只要有个墓,

只要不暴露

像一堆牛骨,

因为我怕狗,

从小就怕狗,

我怕痒,最怕痒

我母亲最清楚,

我怕狗舐我,

舐了满身起疙瘩,

眼睛红,想哭;

我怕看狗打架,

那声音实在太可怕,

尤其为一根骨头打架,

尖白的牙齿太可怕,

假如是一只拖着肉,

一只拉着骨,

血在中间眼泪般流,

那我就要立刻晕吐;

我害怕旷野,

只有风和草的旷野,

野兽四处觅食:

它们都不怕血,

都笑得蹊跷,

尤其要是喝了血;

它们也嚼骨头,

用更尖的牙齿,

比狗是更大的威胁;

我害怕黑鸟,

那公鸡一般大的鸟,

除在夜里树上吓人,

它们的凿子也尖得巧妙……

我怕,我怕,

风跑掉了,

落叶也跑了,

尘土也跑了,

树木正摇头挣扎,

也要拔腿而跑,

啊,给我一个墓,

随便几颗土,

随便几颗土。

杜运燮主要著作

诗集

《诗四十首》(1946)、

《晚稻集》(1988)、

《南音集》、

《你是我爱的第一个》(1993)、

《杜运燮诗精选一百首》、

《海城路上的求索——杜运燮译文选》、

《九叶集》 、《八叶集》(合集);

散文集

《热带风光》等;

《香港回归颂——一个七九老人庆九七》获香港《大公报》与北京《光明日报》联合主办的迎接香港回归祖国诗词大赛一等奖。

杜运燮所获荣誉

2016年11月,获得“1917--2016影响中国百年诗人百强”。

杜运燮补充介绍

  杜运燮 (1918~2002)

  笔名吴进、吴达翰。福建古田人。中共党员。1945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国文学语言系。大学期间曾应召入飞虎队和中国驻印军任翻译三年多。1945年后历任重庆《大公报》,新加坡中学教师,香港《大公报》副刊,《新晚报》电讯翻译,新华社国际部、翻译,山西师范学院外语系教师,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研究生导师,新华通讯社国际部、翻译,译审。194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诗四十首》、《晚稻集》、《南音集》、《你是我爱的第一个》、《杜运燮诗精选一百首》、《海城路上的求索——杜运燮译文选》、《九叶集》、《八叶集》(合集),散文集《热带风光》等。《香港回归颂——一个七九老人庆九七》获香港《大公报》与北京《光明日报》联合主办的迎接香港回归祖国诗词大赛一等奖。

  “杜运燮”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