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名人陈丕显介绍
陈丕显(1916年3月20日-1995年8月23日),汉族。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又名家煜,福建上杭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共青团中央儿童局书记、少共赣南省委书记。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参加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全国性抗战时期任中共苏中区委书记兼苏中军区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第七纵队政委、苏北军区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苏南区委书记,苏南军区政委,中共上海市委第四书记、第二书记、书记处书记、第一书记,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处书记。1977年起任中共云南省委书记、湖北省委第一书记兼武汉军区政委,湖北省革命委员会主任,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1982年起任第十二届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1987年当选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陈丕显人物生平
1916年3月,陈丕显同志出生于福建省长汀县南阳区官连坑(现福建省上杭县南阳镇官余村)的一个农民家庭。早在少年时期,就受进步思想影响,追求革命真理,于1929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1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开始了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奋斗60余年的革命生涯。
1929年起,陈丕显同志在福建省从事共青团的创建工作,先后担任共青团福建省委儿童局书记,共青团中央儿童局书记,共青团闽赣地区中心县委书记,共青团中央苏区分局委员。
1935年初,陈丕显同志任共青团赣南省委书记。在主力红军出发长征后,他跟随项英、陈毅等同志和中央苏区领导机关一起突出敌人的重重封锁和包围,进入赣粤边游击区。在失去同党中央的联系并被敌人封锁的极端困难条件下,艰苦卓绝地进行了三年游击战争,粉碎了敌人的多次“清剿”,为保存革命力量,坚持南方的游击战作出了贡献。
1949年4月至1952年8月任苏南区党委书记
1949年5月起兼任苏南区党委财政经济委员会书记,曾兼任苏南军区政治委员。
1949年12月至1954年8月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华东行政委员会委员。
1952年3月至1954年10月任中共上海市委第四书记.
1954年10月至1956年7月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二书记.
1956年7月至1965年11月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
1965年11月至1967年1月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
1952年8月起兼任中共上海市委工业生产委员会书记,
1953年7月至1954年11月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委员,
1954年11月至1960年11月任中共中央上海局委员,
1958年11月至“文化大革命”初期任上海市政协主席,
1959年2月至1962年7月兼任上海市基本建设委员会主任,
1961年2月至1966年冬任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处书记,曾兼任上海警备区第二政治委员、第一政治委员。
1966年至1975年“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被关押,待分配。
1975年至1977年初任上海市革委会副主任。
1977年2月至7月任中共云南省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云南省革委会副主任。
1977年7月至1978年1月任中共湖北省委第二书记、湖北省革委会副主任。
1978年1月至8月任中共湖北省委第二书记、湖北省革委会第一副主任。
1978年8月至1982年8月任中共湖北省委第一书记兼武汉军区政治委员(1979年1月起),曾兼任湖北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
1978年8月至1980年1月任湖北省革委会主任.
1980年1月至1982年7月任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1982年9月至1987年11月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1983年5月至1985年7月任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
1983年6月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987年11月至1992年10月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1990年4月起任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十三大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常委。
1995年8月23日在北京逝世。
陈丕显成就荣誉
陈丕显同志永垂不朽!
陈丕显,1916年3月生,福建上杭人。曾用名陈家煜,化名阿丕。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9年参加革命工作,中等文化程度。1929年起在福建上杭县从事共青团的创建工作,历任本乡共青团支部干事,乡儿童大队长,上杭县政府宣传队队长,区、县儿童局书记,团县委巡视员,福建省少先队训练部部长,福建省儿童局书记,共青团中央儿童局书记,闽赣省革命委员会青年部部长。1934年起任共青团闽赣地区中心县委书记、共青团中央苏区分局委员、少共赣南省委书记。参加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后为东南局)青年部部长、青委书记。1940年9月起任苏北区党委副书记、苏中区党委副书记、苏中区党委书记兼新四军苏中军区政治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历任华中野战军第七纵队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委员、分局组织部副部长,华中分局驻苏中区代表,新四军华中南线后勤司令部政治委员,中共华中工委书记,华中指挥部、苏北兵团、苏北军区政治委员。
纪念陈丕显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2016年3月29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出席座谈会,并在会前会见了陈丕显同志亲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在座谈会上回顾了陈丕显同志追求真理、不懈奋斗的光辉生涯,并强调要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荣传统,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出席座谈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王晨主持座谈会。
陈丕显贡献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丕显同志奉命到瑞金、信中等地寻找、联络部队,为赣南游击队出山抗日做了大量工作。不久,他被调到中共中央东南局工作,任青委书记、青年部长,动员和组织广大革命青年参加新四军。随后从苏南渡江北上,随军东进,创建了苏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历任苏中区党委副书记、书记,新四军苏中军区政委。他根据毛泽东同志关于建立农村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深入发动群众,独立自主地进行武装斗争,建立统一战线,实行减租减息,促进生产,保障供给,为建立根据地奠定了稳固的基础。他积极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参加了陈毅、粟裕同志亲自指挥的著名的黄桥、车桥等战役,给国民党顽固派和日寇以沉重的打击。他领导苏中军民粉碎了敌人的多次“扫荡”、“清乡”,保卫了抗日民主政权,使苏中根据地扩大到2万多平方公里、800多万人口,拥有四个纵队的兵力,直接威胁着南京的日本侵略军总部和汪伪政府,成为敌人的心腹之患。从1940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不管环境何等险恶,陈丕显同志一直坚持在苏中,领导抗日军民同日寇、汪伪军进行了殊死的搏斗。他为创建、巩固和发展苏中抗日根据地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陈丕显补充介绍
丕显(1916—1995年),又名阿丕(1933年在瑞金沙洲坝,遇见毛泽东,毛叫“阿丕”,从此该名传开),上杭县南阳(原属长汀县南阳区)官余人。民国5年(1916年)3月出生于贫困农民家庭,6岁随父下地劳动,8岁随堂叔念私塾,早晚兼顾放牛、干活。不久,转入南阳龙田书院旁听读书。在校期间,在进步教师引导下,阅读《向导》、《新青年》、《岩声》报等书刊。少年时期受进步思想影响,追求革命真理。
民国18年7月,13岁的陈丕显参加罗化成领导的南阳暴-动,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9月,当选为少共南阳区儿童团总团长。民国20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不久,被选为少年先锋队中央总队执行委员。民国21年6月,被选为少共福建省委常委,后任少共福建省儿童局书记。被人爱称“红小鬼”。民国22年初,调瑞金少共苏区中央局工作。5月,任少共闽赣省委儿童局书记。7月,被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第46次常委会任命为教育委员会委员。
民国23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留守中央苏区任少共中央苏区分局委员兼儿童局书记,坚持敌后斗争。不久,任少共赣南省委书记。国民24年4月初,和赣南军区司令员蔡会文率领最后突围的赣南军区部队80余人,到达油山与先行到达的中共中央分局领导项英、陈毅汇合。后被确定为赣粤边特委领导。从此,和项英、陈毅等一起在同党中央暂时失去联系并被敌人-的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领导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粉碎了敌人的无数次“清剿”,为保存革命力量,坚持南方的游击战争作出了贡献。民国25年初,陈丕显率工作团在大余县彭坑一带,先后组织贫农团,并建立党团组织,把游击区从山里伸向山外,向池江平原发展,逐步与油山游击区连成一片。他还根据项英、陈毅的指示,在赤白交界地区发展“黄色村庄”,建立“两面政权”,让国民党区区长为红军游击队采购物资,保释被捕人员,传递军事情报,掩护地下联络站开展工作。这是赣粤边游击区的一个大胆尝试,对游击队的生存、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抗日战争爆发后,奉命到瑞金、信丰等地寻找红军游击队,为赣南(赣粤边)游击队出山抗日做了大量工作。后调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工作,任青委书记、青年部部长,动员和组织广大革命青年参加新四军。随后从苏南渡江北上,随军东进,创建了苏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历任中共苏中区委副书记、书记,新四军苏中军区政委。根据毛泽东关于建立农村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深入发动群众,独立自主地进行武装斗争,建立统一战线,实行减租减息,促进生产,保障供给,为建立根据地奠定了稳固的基础。参加了陈毅、粟裕指挥的黄桥、车桥战役,给国民党顽固派和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领导苏中军民粉碎了日军多次“扫荡”、“清乡”,为保卫抗日民主政权,创建、巩固和发展苏中抗日根据地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中野战军七纵队政委,华中分局委员,华中分局驻苏中区代表,新四军华中南线后勤司令部政委,华中工委书记,新四军华中指挥部、苏北兵团、苏北军区政委。民国35年6月,参加了粟裕直接指挥的苏中战斗,担负繁重的支前任务,取得了“七战七捷”的胜利。同年9月,受华中分局委派留守领导华中地区的敌后斗争。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不仅保存了共产党的骨干力量,而且善于捕捉战机,主动出击,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民国36年夏,全国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当时华中内线的兵力已发展到三个纵队,与山东兵团相呼应,发动了强大的攻势,形成两只拳头左右夹击,有力地支援了解放军的外线作战。嗣后,随军参加了淮海战役。在淮海战役中,身为华中工委书记的陈丕显,亲自领导华中支前司令部,共动员民工107万人,其中随军民工22.5万人,担架1.5万多副,小推车8万辆,供应粮食5.5万吨,有力地支援了淮海战役,作出了突出贡献,为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了功勋。
民国38年4月渡江南下后,任中共苏南区委书记,苏南军区政委,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为建立新解放区人民政权,进行土地改革,剿匪反霸,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繁荣经济,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经过三年的努力,全区粮、棉年产量均已超过抗战前的最高年产量,工业生产大部分产品的产量成倍增长。由于出色地完成了土改和镇反的任务,受到毛泽东的称赞。
1952年2月,调上海工作。历任中共上海市委第四书记、华东行政委员会委员、华东局委员、上海局委员、上海市委第二书记、市委书记处书记、上海警备区第二政委、第一政委、华东局书记处书记、上海市政协主席、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在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繁重任务面前,协助陈毅坚决执行中共中央的方针政策,为镇反、肃毒、禁娼、禁, 、荡涤旧上海的污泥浊水,维护社会安定,平抑市场物价,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作出了巨大努力。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作为上海市委主要负责人之一,为上海工业生产的全面恢复和发展,支援全国重点建设和边疆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在党中央批准上海市委提出的关于充分利用上海工业潜力、合理地发展上海工业生产的方针后,与市委其他同志一道,充分利用上海老工业基地的优势,进一步调动广大工人、知识分子和工商业者的积极性,促使工业得到合理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上海,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重大贡献。
“文革”期间,受到林彪、--集团的残酷破孩,被关押长达10年之久。其亲属也受到株连。面对林彪、--集团的诬陷和胁迫,毫不妥协,坚持原则,坚持真理,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并保护了一批受破孩的干部,表现了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
粉碎--集团后,1977年2月,任中共云南省委书记,云南省革委会副主任。同年7月,调任中共湖北省委第二书记、湖北省革委会第一副主任。1978年8月至1982年10月,任中共湖北省委第一书记、湖北省革委会主任、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湖北省军区第一政委、武汉军区政委。其间,坚定地贯彻执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实行改革开放,恢复发展经济。同时十分重视农业、林业、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重视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重视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为湖北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1982年9月,在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同年10月,调中央工作,历任中央政法委书记,中央保密委员会主任,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做了许多工作。同时关心上海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并积极建议建立浦东经济开发区。在协助彭真分管政法工作期间,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为创建武装 部队,加强政法干警队伍建设,做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中,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出了突出贡献。
曾当选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
从战争年代到和平时期,陈丕显时刻不忘群众,关心群众疾苦。对老革命根据地的家乡人民生活,十分惦念。1960年春,他回到阔别28年的闽西老家,发现乡亲因受当年浮夸风影响,生活困难,食不果腹时,立即找干部、群众座谈,了解实际情况,及时把真实情况报告中共福建省委,回上海后还向周恩来总理报告,采取措施,解决了龙岩地区的实际困难。
离开一线领导工作岗位后,即使在重病期间,他仍关心着党和国家的大事,关心老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并且十分关注下一代的成长。退出领导岗位后,仍担任全国老龄委名誉主任,为老龄事业付出了辛劳。
1995年8月23日,在北京逝世。
“陈丕显”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