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名人陈谠介绍
陈谠(1134年-1216年),字正仲,号崇清,出生于莆田市仙游县文贤里留浦(今度尾镇帽山村),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初任瓯宁主簿、泉州教授等职,后升任右司郎中、殿中侍御史,官至兵部侍郎。嘉定初年(1208年)陈谠再三陈情告老,致仕后封清源郡侯,食邑一千一百户,终年82岁,赠通议大夫。陈谠博学多才善诗赋,诗文清雅有典,工书法,笔体雄健有力。《兰陔诗话》称:“正仲书法遒劲,颇类君谟(蔡襄),淹贯群籍,诗文不作险语,而雅有典则。”嘉定十一年(1218年)仙游知县许伯诩重建县城四城门,陈谠书北门“拱德”匾额。此外,“何岭”、“岁寒”、“罗汉岩”、“大飞书院”等石刻均出自陈谠手书。陈谠一生乐善好施,时刻牵挂家乡人民,归乡后与兄弟倡建安利、石马等桥,方便莆仙两县人民的交通往来。殁后,御葬度尾帽山苦庄虎山脚,1980年9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陈谠生平任职
陈谠长大后刻苦读书,南宋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考上进士。初任瓯宁主簿,泉州教授等职,后升任右司郎中,殿中侍御史,宁宗得知陈谠诚实可用,就封他为殿中御史。陈谠性格爽直,议论问题直言不讳,从不顾及个人得失,因此改忤逆当韩宰相,陈自强,被调任太常少卿兼待讲,不久改任起居舍义。他请求引退,归居半年后,又起任江西提刑,召为太常卿,不久又授为兵部侍郎。开禧二年(1206年)宰相朝侘胄兵伐金。陈谠致函劝阻,认为敌势虽弱,未可轻视,收复中原应先守御后攻取,方为万全之策,韩置之不理,一意孤行,结果北伐失败。陈谠请求补外,任宁国知府。嘉定初年(1208年)他再三告老,致仕后封清源郡候,终年82岁,赠通议大夫。
陈谠轶事
韩胄为相时,当招致水心叶适。已在坐,忽门外有以漫刺求谒者,题曰:水心叶适候见。坐中恍然。胄以礼接之,历举水心进卷中语,其客皆曰:“某少作也,后皆改之。”每诵改本,精好逾之,遂延入书院饭焉,出一杨妃手卷,令跋其后,索笔即书曰:开元天宝间,有如此姝,当时丹青,不及麒麟凌烟,而及诸此。吁!世道判矣。水心叶某跋。又出米南宫帖,即跋云:米南宫笔迹,尽归天上,犹有此纸散落人间。吁!欲野无遗贤难矣。如此数卷,辞简意足,一坐骇然。胄大喜,密语之曰:“自有水心在此,岂天下有两子张耶?”其人笑曰:“文人才士如水心一等,天下不可车载斗量也。今日某不假水心之名,未必蒙与进至此。”胄然之,为造就焉。其人姓陈,名谠,建宁人,后举进士。(【元】白珽《湛渊静语》)
陈谠成就评价
陈谠家道清贫,但乐善好施。他归乡后与兄弟致力倡建安利、金凤、石马等桥,方便莆仙两县人民的交通往来,他博学多才善诗赋,诗文清雅有典。工书法,笔体雄健有力,是宋代颇负盛名的书法家,九鲤湖“天子万年”楷书即是陈谠所书。
陈谠补充介绍
陈谠(1134~1216年),字正仲,陈丰(在朝为官)之子,文贤里留浦(今度尾镇帽山村)人。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初任瓯宁主簿、泉州教授等职,后升任右司郎中、殿中侍御史。
陈谠长大后刻苦读书,南宋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考上进士。初任瓯宁主簿,泉州教授等职,后升任右司郎中,殿中侍御史,宁宗得知陈谠诚实可用,就封他为殿中御史。陈谠性格爽直,议论问题直言不讳,从不顾及个人得失,因此改忤逆当韩宰相,陈自强,被调任太常少卿兼待讲,不久改任起居舍义。他请求引退,归居半年后,又起任江西提刑,召为太常卿,不久又授为兵部侍郎。开禧二年(1206年)宰相朝侘胄兵伐金。陈谠致函劝阻,认为敌势虽弱,未可轻视,收复中原应先守御后攻取,方为万全之策,韩置之不理,一意孤行,结果北伐失败。陈谠请求补外,任宁国知府。嘉定初年(1208年)他再三告老,致仕后封清源郡候,终年82岁,赠通议大夫。
祠墓
御葬在度尾帽山苦庄虎山脚,墓用宋砖和石板砌筑,墓前有石人、石马、石羊和一对华表,规模宏大,1980年9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秋其后裔重修。
成就评价
陈谠家道清贫,但乐善好施。他归乡后与兄弟致力倡建安利、金凤、石马等桥,方便莆仙两县人民的交通往来,他博学多才善诗赋,诗文清雅有典。工书法,笔体雄健有力,是宋代颇负盛名的书法家,九鲤湖"天子万年"楷书即是陈谠所书。
帽山村 帽山村是仙游县度尾镇第四大行政村,位于仙游县度尾镇西南部,东北面与中岳村接壤,距度尾镇5公里,东南与潭边村交界,西南与云水村交界,长约5公里,宽2.4公里,中间宽,头尾尖,面积约5.3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达5353人,共1473户,辖8个自然村,38个村民小组。[村风村貌]帽山村在改革开放后,发生巨大的变化,全村7条水泥公路连接各个自然村,全长8公里。均……
“陈谠”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