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名人俞永新介绍
俞永新,男,汉族,1929年3月23日出生于福建省仙游县,病毒学、生物制品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53年,俞永新毕业于福州大学(原福建协和大学)生物系;1953年—1961年,在卫生部生物制品检定所工作;1961年—1981年,在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工作;1981年—1985年,担任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疫苗一室 副主任;1982年,先后在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泰国虫媒病毒实验室工作;1985年—1993年,担任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疫苗一室主任;1986年,在美国泛特里军事医学研究所工作;1986年,在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工作;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俞永新主要从事流行性乙型脑炎、狂犬病、出血热等疫苗质量控制和研究以及虫媒病毒病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
俞永新人物经历
1929年3月23日,俞永新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
1947年3月—1953年2月,在福州大学生物系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1953年3月—1961年12月,在卫生部生物制品检定所(即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工作。
1961年12月—1981年4月,在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工作。
1981年4月—1985年12月,担任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疫苗一室副主任。
1982年5月—1982年9月,先后在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泰国虫媒病毒实验室工作。
1985年12月—1993年12月,担任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疫苗一室主任。
1986年5月—1986年10月,在美国泛特里军事医学研究所工作。
1986年10月,在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工作。
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俞永新主要成就
科研综述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俞永新领导的研究小组采用了与中国国外不同的脑炎病毒株,不同的温度培养和培育方法,不同的传代技术,经过反复实验,将乙型脑炎病毒野毒株在地鼠肾细胞上进行了长达100代的适应传代,并创新性地应用与传统不同的动物体内非神经组织传代的减毒手段,结合当时最先进的病毒蚀斑技术,对病毒进行多次克隆纯化,克服了减毒株不稳定、毒力容易返祖的难点;最后又创新性地运用乳鼠皮下组织传代的技术提高毒株的免疫性,解决疫苗免疫性差的难点,最终,获得一份经多种动物实验验证为无致病力、减毒特性稳定、对小老鼠无致病也不“返祖”、产量高、免疫原性好的减毒活疫苗(SA14-14-2)疫苗株,经上级领导批准后,课题组6名成员首先接受了疫苗接种。
20世纪80年代,俞永新又向另一严重致死性传染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研究和疫苗研发领域发起了进攻。在他的组织协调下,联合中国6家病毒学研究、疫苗研发机构的科学家,研制成功国际首创的两种细胞培养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并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实现了疫苗的产业化,另外,俞永新还参与狂犬病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研制,培育成功两株可应用于疫苗生产的毒种,已被中国多家生产单位用于狂犬病地鼠肾细胞和Vero细胞培养疫苗的生产用毒种。
21世纪初,俞永新开始研究分子生物学技术如何应用于减毒活疫苗的质量控制,通过强弱毒株的基因组序列来证明乙脑疫苗是安全稳定的,以加强对疫苗质量的监控,与此同时,研究攻克其他病毒的新型疫苗,增加预防传染病的武器,还指导开展乙脑减毒株的免疫机理和分子基础研究。
学术论著
据2020年6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俞永新发表论文280多篇,主编和参编论著10册。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1964年
《俞永新论文集》
俞永新
中国人口出版社
1995年
《虫媒病毒与虫媒病毒病》
俞永新
云南科技出版社
2009年
《狂犬病和狂犬病疫苗第二版》
俞永新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科研获奖
据2020年6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俞永新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
获奖年份
获奖项目名称
奖项名称
1997年
流行性出血热灭活疫苗研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1991年
流行性出血热肝脏损害与发病机理研究
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991年
流行性出血热灭活疫苗毒种浙10株的鉴定和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诊断试剂盒
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1990年
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研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1981年
猪用乙型脑炎活疫苗研究
农业部技术改进二等奖
1980年
地鼠肾组织培养人用狂犬病疫苗研究
卫生部科技成果一等奖
年份
荣誉称号
1991年
国家医学卫生事业突出贡献奖
1998年
何梁何利医学药学奖
1998年
“亿利达”科学奖
2000年
全国先进工作者
2000年
全国劳动模范
2001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8年
中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发展贡献奖
2008年
泰国玛希敦王子国际医学药学奖(Prince Mahidol Award)
2010年
中国药典发展卓越成就奖
2010年
终身成就奖(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授予)
俞永新人物评价
俞永新是中国著名的病毒学和生物制品学专家,心系国家发展,多次为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建言献策;俞永新关心并积极参与中国工程院的各项工作,在战略咨询、学术引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热爱祖国、心系人民、开拓创新、勇于攀登、严谨治学、敬业奉献,是中国工程科技界的楷模和学习的榜样 。(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评)
俞永新科学作风严谨,实事求是,注重科学道德,团结协作,对培养青年人积极努力,为中国疫苗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在虫媒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上亦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药学杂志》评)
俞永新补充介绍
俞永新(1929.03.23- )福建省仙游县人。1953年毕业于福州大学(原福建协和大学)生物系。同年分配到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简称中检院,原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工作至今,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研究员,疫苗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主要从事流行性乙型脑炎、狂犬病、出血热等疫苗质量控制和研究以及虫媒 病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所主持研究的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SA14-14-2株,在1989年获生产许可证,国际首创。2008年该疫苗被纳入国家扩大免疫规划(EPI),目前已在11个国家出口或注册成功。2013年通过WHO预认证,这是中国制造的疫苗首次通过WHO的预认证。该成果先后获得卫生部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牵头国家“八五”攻关课题研究,在国际上首次研制成功出血热细胞培养灭活疫苗并取得新药证书并投产(已纳入EPI),成果先后获得卫生部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发表论文280多篇,主编和参编论著10册。1998年获何梁何利医学药学奖,同年获“亿利达”科学奖,200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2008年获中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发展贡献奖,同年,获泰国玛希敦王子国际医学药学奖(Prince Mahidol Award)。2010年获中国药典发展卓越成就奖。2010年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授予“终身成就奖”。
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俞永新”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