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州名人王润波介绍
王润波(1905年4月27日-1933年3月11日) ,字启大。1905年出生,四川开县人。中学毕业后,经刘伯承推荐考人黄埔军校第3期步兵队。军校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英勇善战,以战功逐步耀升为排长、连长、区队长、团副等职。1932年升任第17军25师75旅149团团长。
1933年初,长城抗战爆发,第25师奉命参战。3月9日,王润波率团开赴古北口至南天门一线接防,占据潮河北岸与日军对诗。11日晨,日军对我古北口一带阵地展开总攻。王润波正率部准备强占潮河支流北岸高地,行至山腰与敌遭遇,短兵相接,激烈搏斗。王润波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将敌击退,占领高地。旋即日军大批增援,双方以手榴弹和刺刀格斗断杀,混战一团,王润波在激战中轴性。后被追赠为陆军少将。
1987年4月1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王润波为革命烈士。 2015年8月24日,王润波入选民政部公布第二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王润波人物生平
王润波,字启大,开县汉丰镇西津坝人。1905年4月27日生,七岁启蒙于东街闽乡小学,后就读于县立高等小学堂。毕业后,随父去巴州县考入巴县中学。其父王崇德参加过反袁斗争,1918年在川军张冲旅部任咨议,翌年调入巴州县知事。1920年回开县后,不幸被驻军团长鲁平州杀害,家属恐受株连,全家老小被迫逃到绥定檀木场达三年之久,王润波亦转学绥定联中。由于王润波天资聪颖,博学强识,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是学校的高材生,深得老师赞誉,同学敬佩。绥定联中毕业后,因父殁,毅然承担起操持家计、奉养老母、教育幼弟的责任。他常安慰母亲说:“望老人家善自珍重,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儿今后一定要有所作为。”
当时旧中国军阀割剧,血雨腥风,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王润波系国忧家恨于一身,在民主革命思潮影响下,毅然离家从戎。受民主革命思潮影响,经在上海的同乡友人介绍,于1924年考入广州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科。1926年1月毕业时,因学业优异,精明强悍,被留校担任四、五、六期教官,后受黄埔军校命去重庆川军刘湘部军官训练团任大队长。他参加过北伐战争。1930年调中央军部队驻徐州担任城防。1932年冬,王润波就升任国民党陆军第十七军二十五师七十五旅一四九团上校团长。
时值“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沦陷,东北军民奋起抵抗,英勇杀敌,中华民族存亡牵动人心,抗日怒潮席卷全国。1933年1月,日本侵略者增兵热河,逼近长城,妄图向北平、天津进犯。二十五师奉命由徐州星夜兼程急进驰援古北口,到达通县集结后,即向长城古北口增援由热河撤退下来的张学良部。王润波在出发前夕曾向全团官兵讲话:“我们即将开赴前线,日寇侵我河山,凡是中华儿女莫不切齿痛恨,保国卫民,人人有责。北上抗日,乃是军人神圣职责,我们决心效命疆场,愿为祖国洒热血,不让日寇进长城。”当时长城内外朔风怒号,冰天雪地,而二十五师全体官兵,衣裳单薄,脚穿草鞋,仍顶风冒寒,日夜兼程北上,向长城古北口进发。将士们个个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沿途百姓争送茶水、热汤,深表敬意和慰问。
一四九团是二十五师先头部队,奉命保卫古北口战略要地。它位于冀辽两省交界处,为天津门户,长城要隘,河北屏障,得失与否,关系半壁江山的存亡。3月11日拂晓,古北口战役打响了,日军荒木大将调动飞机十余架,轮番轰炸,大炮百余门和坦克数十辆,向我军龙儿山谷及将军楼驻地狂轰猛击,阵地一片火海。二十五师师长关麟征率一四九团,在与敌激战中,拟强占潮河支流北岸(干沟)高地。推进至山腰时,即遭敌人伏击,双方短兵相接,反复冲杀,战斗激烈。敌人的一个火力点,将一四九团将士压在谷地。在这危急之际,王润波团长一手执枪,跃出掩蔽体,警卫排紧跟其后,前进三、四米,王润波被日军炮弹击中,壮烈牺牲,尸骨无存,时年28岁。为民掩护主力转移,七位士兵据守一个山头,与阵地共存亡。后杜聿明代二十五师师长,覃异之继任一四九团团长,继续对敌作战,援军在南天门占领第二线阵地,阻止日军疯狂进攻。震惊中外的古北口战役,战斗极为惨烈。一四九团仅存五人(四人重伤,一人轻伤),二十五师伤亡共4000余人,日寇也横尸遍野。
王润波奉命北上增援,途经北平密云县曾给母亲陈今图写了最后一封信。信中说:“日寇占领了东三省,又来大肆进犯长城,为救民族危亡,儿将率领部队北上,奔赴长城,誓与日寇拼死斗争,与古北口共存亡,望勿以儿为念。”王润波为国捐躯。举国悲伤,国民政府在北平、上海、南京等地举行追悼仪式。称为“国殇”,追赠王润波为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其弟王宇人,奉召到古北口祭奠,相继参加了北平、上海、南京等地为烈士举行的追悼大会。
王润波人物评价
蒋中正等23名国民党军政要员为王润波烈士题写了“血溅长城,心揄汉族”(蒋中正)、“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于右任)、“为国牺牲”(张治中)等挽联。
王润波补充介绍
王润波(1905-1933),名启大,开县汉丰镇西津坝人,生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少年时就读于县立高等小学堂,后与其兄同到成都读中学,1919年转学到巴中县中学,次年又转入绥定联中。润波天资聪敏,博闻强识,是学校的高材生,深受教师赞许。1922年中学毕业,因受当时民国主革命思潮的影响,经在上海的同乡友人介绍,1925年12月考入广州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科。1926年1月毕业时,他以学业优异、精明强干,被留军校担任四、五、六期教官。后由军校派去重庆,任刘湘川军军官训练团大队长,1930年调往蒋介石嫡系部队,1932年冬,升任国民党中央军第十七军二十五师七十五旅一四九四上校团长,驻徐州担任城防。时值“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沦陷,东北军民奋起-,英勇杀敌,全国抗战呼声,高涨。1933年1月,日寇侵占山海关,又进攻热河。一贯对日妥协、积极-的蒋介石,在全国舆论的压力下,不得不调一部分中央军去华北,假意抗日。1933年3月,王润波率部随师北上,是时长城内外,风寒料峭,冰天雪地,王部士兵尚穿单衣草鞋,根本无抗日作战的准备,当开赴华北,在全国人民要求抗战,热情捐输慰劳的鼓舞下,将士们同仇敌忾,情绪很高。3月初,润波在密云县写给母亲的最后一封信中说:“日寇占领了东三省,现又进犯长城,为挽救民族危亡,儿率部北上,誓与日寇作殊死战斗,望勿以儿为念”。润波少年时最爱听讲岳飞故事,对精忠报国精神深为敬慕,此时见人人摩拳擦掌之情,决心效命疆场,曾向部下慷慨演讲,愿为祖国洒热血,不让日寇进长城。3月11日,日寇西羲一师团向我古北口阵地全线进攻,并出动大批飞机轮番烂炸,又以重炮轰击,我军伤亡惨重,交通被截断,将军校高地被敌人占领。王润波率一营士兵,随师长关麟征行动,拟强占潮河支流北岸(干沟)高地,欲图恢复将军楼阵地。王部出古北口东关不远,即遭敌人的伏击,双方短兵相接,王润波身先士卒,英勇作战,率领全营官兵反复冲杀,战斗极其惨烈,杀得日寇尸横遍野,并占领了高地,但我军也遭到大量伤亡,王润波在阵地上壮烈牺牲,关师长亦受伤。古北口之役,七十五师全军伤亡四千余人,王润波实践了他与国土共存亡的壮志,时年28岁。国民政府追赠他为陆军少将。
1939年开县抗敌后援会在城内十字街口建立“抗日阵亡将士暨死难同胞纪念碑”一座,北面镌有“古北口抗日殉国烈士王润波团长永垂不朽。”
“王润波”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