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名人任应秋介绍
任应秋,男,北京中医学院 中医学家 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出生于四川省江津县(今重庆市江津区),4岁即就读私塾,及长,入江津县国医专修馆攻读经学,其间曾求学于经学大师廖季平。当时廖季平已年逾七旬,甚喜其聪敏好学,故悉心指点,并传授治学之法,使任应秋在治经学、训诂学、考据、目录等方面打下扎实基础,为以后研究中医学奠定了文学方面的根底。现已有多部论著
任应秋简介
学习
17岁 任应秋毕业于江津县国医专修馆,开始医学生涯,其祖父又聘请了当地著名老中医刘有余到家中为其教授中医典籍,并设立济世诊脉所,免费为当地群众看病,同时也积累临床经验。在以后3年时间里,学完了《素问》、《灵枢》、《伤寒论》、《金匮要略》、《难经》、《神农本草经》、《脉决》等中医学理论著作,并有了一定实践经验。
前辈指导
1936年任应秋在上海中国医学院读书期间,有幸见到当时上海地区名医丁仲英、谢利恒、曹颖甫、陆渊雷、陈无咎诸前辈,并一一虚心求教,受益匪浅,开阔了知识领域和学术眼界,使学业大进。翌年,因抗日战争开始,祖国危亡在即,任应秋不得不返回四川家园,自设诊所,行医治病。并凭借其文史知识,执教中学。
出版文章和书籍
40年代,任应秋任《华西医药杂志》主编,同时从事中医文献的整理研究工作。早在1937年,任应秋即发表了第一篇论文。同年,为了反对南京国民政府歧视消灭中医的政策,还发表了题为《教育部不准中医学校立案是何道理》的文章,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大声疾呼。到了其任《华西医学杂志》主编期间,更不断发表学术论文,并于1944年完成了第一部医学著作《仲景脉法学案》,次年,《任氏传染病学》问世,1947年,《中医各科精华》(第一集)出版,使其学识才华渐为医界所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应秋受到政府的重视与任用,1950年被任命为江津县医务工作者协会副主任,并当选为江津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2年,又应聘出任重庆市中医进修学校教务主任和市中医学会秘书长,并被选为重庆市人大代表;1957年被调至北京中医学院任教。于1984年10月17日在北京逝世。
本人简历
1914年8月5日 出生于四川省江津县。
1931—1934年 江津医学研究社学习。
1936—1938年 上海中国医学院读书,后转入湖南国医专科学校毕业。
1938—1942年 江津县立女子中学教员兼校医。
1941—1949年 任江津县中医师公会常务理事。
1946—1949年 任全国中医联合公会联合会常务理事。
1952—1954年 任重庆卫生局中医进修班教导主任。
1954—1957年 任重庆中医进修学校教务主任。
1957—1984年 先后任北京中医学院文献编研组、科研办公室、各家学说教研室、医史教研室主任,中医系主任兼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社社长。
病逝时间
1984年10月17日 病逝于北京。
任应秋主要论著
1.《任应秋医学讲座文集》
《任应秋医学讲座文集》(下简称“文集”)集合了任应秋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重要系列讲座文稿,这些文稿或据任应秋生前的手稿整理、或据任应秋讲座录音整理,主要内容包括:学习中医典籍七讲、中医学基础理论六讲、针灸学四讲、《内经》十讲、中医各家学说五讲等五部分内容。其中“中医各家学说五讲”大部分是从未曾发表的讲稿中辑出的。“文集”从学术演讲的角度,展示了任应秋从事中医学术研究的主要领域和成果,及其在中医学研究中的重要学术思想和治学之经验,无论对资深的中医学研究者、临床医生,还是对初学中医的学子,以及对中医学感兴趣的国际学者,都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学习拓导意义。继承和发扬中医学,始终是中医业界的主旋律,尽管在今天这样一个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环境中,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医学仍旧是中医学术发展的瓶颈问题,始终困扰我们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方法学”问题,什么样的方法才适合对中医学的研究,从而有效地推动其学术的发展呢?
2 任应秋.伤寒论语译.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
3 任应秋.金匮要略语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4 任应秋主编.中医各家学说及医案选讲义(宋元明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1.
5 任应秋.病机临证分析.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63.
6 任应秋点校.医学启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
7 任应秋主编.中医各家学说(中医专业用).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8 任应秋.如何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
9 任应秋.运气学说.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10 任应秋.阴阳五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0.
11 任应秋主编.内经章句索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12 任应秋.任应秋论医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13 任应秋.从头学习全面继承打下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坚固基础.中医杂志,1958,(3).
14 任应秋.医学流派溯洄论.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1,(2).
任应秋补充介绍
任应秋,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出生于四川省江津县,4岁即就读私塾,及长,入江津县国医专修馆攻读经学,其间曾求学于经学大师廖季平。当时廖季平已年逾七旬,甚喜其聪敏好学,故悉心指点,并传授治学之法,使任应秋在治经学、训诂学、考据、目录等方面打下扎实基础,为以后研究中医学奠定了文学方面的根底。
17岁任应秋毕业于江津县国医专修馆,开始医学生涯,其祖父又聘请了当地著名老中医刘有余到家中为其教授中医典籍,并设立济世诊脉所,免费为当地群众看病,同时也积累临床经验。在以后3年时间里,学完了《素问》、《灵枢》、《伤寒论》、《金匮要略》、《难经》、《神农本草经》、《脉决》等中医学理论著作,并有了一定实践经验。
1936年任应秋在上海中国医学院读书期间,有幸见到当时上海地区名医丁仲英、谢利恒、曹颖甫、陆渊雷、陈无咎诸前辈,并一一虚心求教,受益匪浅,开阔了知识领域和学术眼界,使学业大进。翌年,因抗日战争开始,祖国危亡在即,任应秋不得不返回四川家园,自设诊所,行医治病。并凭借其文史知识,执教中学。
40年代,任应秋任《华西医药杂志》主编,同时从事中医文献的整理研究工作。早在1937年,任应秋即发表了第一篇论文。同年,为了反对南京国民政府歧视消灭中医的政策,还发表了题为《教育部不准中医学校立案是何道理》的文章,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大声疾呼。到了其任《华西医学杂志》主编期间,更不断发表学术论文,并于1944年完成了第一部医学著作《仲景脉法学案》,次年,《任氏传染病学》问世,1947年,《中医各科精华》(第一集)出版,使其学识才华渐为医界所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应秋受到政府的重视与任用,1950年被任命为江津县医务工作者协会副主任,并当选为江津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2年,又应聘出任重庆市中医进修学校教务主任和市中医学会秘书长,并被选为重庆市人大代表;1957年被调至北京中医学院任教。于1984年11月17日在北京逝世。
“任应秋”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