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名人朱洪荫介绍
朱洪荫,成形外科专家,中国成形外科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在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开创成形外科专科,并在中国最早出版成形外科专著。他既从事临床医疗和教学,又致力于异体组织和器官免疫学的研究,以中西医结合为指导思想探索解决抗免疫排斥反应的新径。
朱洪荫生平简介
朱洪荫,1914年4月1日出生于北京,为原内蒙古察哈尔蒙古林丹汗的后裔。祖辈的姓氏为朱尔车特(亦称赵尔车特或卓尔其特),故取朱为姓。
朱洪荫幼时曾入私塾,后转入京师公立第廿九小学。该校为六年制,自三年级开始试行道尔敦制启发式教学法。这一段小学教育使他养成自学能力和求知信心。人中学后他养成对文学和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学,以及音乐、绘画的广泛兴趣和爱好。曾组织中西乐器合璧的小乐队,他能操演月琴、南胡、小提琴和钢琴等。在绘画方面他偏爱水彩,一度有意报考艺术专科学校。虽然他并未当成艺术家,但对艺术的追求对他日后从事需要一定美学和艺术修养的成形外科颇有助益。高中毕业前夕,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几所大专院校,他为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基础医学实验室所吸引。结合个人对生物学的喜爱,又受当时科学救国论的影响,他毅然决定报考燕京大学特别生物系(医预科),这是进入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必经之路。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北京协和医学院被迫停办,他转入北平中央医院(今北京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继续学习。暑假期间常解剖小动物做标本以自娱。1943年毕业后在该院任外科住院医师。在此期间他受外科主任司徒展的影响极深。他目睹司徒展施行唇裂缝合术、烧伤后手瘢痕挛缩畸形松解植皮术等,逐渐形成对成形外科产生浓厚的兴趣。1946年他转入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工作,除以普通外科专业为主外,兼以成形外科为副,并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和学术资料。
1948年,美国成形外科医师韦伯斯特(J.P.Webster)到中国,在上海举办讲习班,朱洪荫前往学习。原定讲习时间为3个月,后因形势变化,未及两个月该班即仓促结业。这一段学习虽为时短暂,但他得以了解国外成形外科的兴起和进展,进一步坚定了终身献身于成形外科事业的志向。数十年来,他在成形外科方面成绩卓著。他是中国成形外科创始者之一。1985~1992年任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1985~1995年任《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副主编。曾任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
朱洪荫技术成就
1949年9月,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建立隶属于外科的成形外科。他成为中国成形外科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关于科室命名,因无例可援,所以很费周折。以前并无这一专业的设置,仅有个别外科医师兼做一些成形外科手术。开始该专业的名称是修复再造外科,译自英语词reparative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译名虽较确切,但不够简明易懂。他求教于医史教授李涛,共同推敲,决定采用成形外科一名(现则以称整形外科者居多)。
甫建科室时一切均需从头做起,白手起家,困难重重。开始仅有病床两张。既无师承,经验不足,又缺乏专业参考书籍,更没有供专科所用手术器械。朱洪荫千方百计自己动手。当时中国医疗器械制造工业落后,一切依赖进口。锋利的小刀片和小剪子是任何成形手术所不可缺少的基本工具。市场没有货源,他便将刮脸刀片纵横折为四片,以线缚于劈开的竹筷上供切割剥离之需;手术剪则以杭州张小泉刀剪铺生产的小剪子代替,并借用五官科器械以完成操作。因此,切皮机则以截肢刀手法取皮。其后不久,北京协和医院外科主任吴英恺将以前得自救济总署的成形外科专用器械一套转赠,因而手术条件大为改善。当时床位和手术室场地不足,他尽力争取与有关科室合作以扩大阵地开展业务,将手术室内平日很少使用的麻醉恢复间利用起来。没有无影灯照明,就凭窗藉天然光线或辅以普通灯光进行手术,并尽量采用局部麻醉进行相当复杂的门诊手术,不轻易占用仅有几张的病房床位。成形外科需要收集手术前后的形象资料,为此他先求助于协和医院照相室在院外经营的一家普通照相馆,颇感不便,后医院设立照相室,问题始获初步解决。
成形外科建立后,经过几年的辛勤劳动已初具规模。病床渐增至8张,专科队伍亦有所扩大。当时许多志愿军伤员为凝固汽油弹烧伤后致瘢痕畸形,或因爆炸伤和冻伤造成器官缺损。为治疗这些病人,他的倡议得到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的支持,1952年和1953年举办了两期以军医为主体的成形外科进修班,培训专科人才。他编教材,并汉译《修复外科学》(D.N.Matthews原著),以供学员深入学习参考。不少学员毕业后成为该地区的成形外科创建者或业务骨干。
通过数年的勤奋努力,他已积累许多实践经验以及较丰富的图片、蜡像等资料,成形外科成为有一定基础的新兴成熟科室。1954年学习苏联经验进行教学医院体制改革。但即使在成形外科建制取消、人员分散的情况下,专科医疗工作仍未停顿过。1957年后,人员归队,重整旗鼓,成形外科又走上继续发展的新阶段。朱洪荫于1956、1960先后两次由卫生部派赴前捷克斯洛伐克出席国际成形外科学术会议,宣读了《颌面部缺损的修复》等论文,并介绍中国本专科发展概况。1959年他主编的《成形外科学概要》出版,为中国这一专科的第一部著作。
1962年,朱洪荫向北京医学院党委提交了题为《国内外成形外科目前情况调研资料,附发展北医成形外科拟议》的报告。组织论证会研讨后,当时的北京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二部改为以成形外科为重点的第四附属医院,1963年初喜迁新址,并经扩充改为成形外科研究室,由临床和实验室两部分组成。朱洪荫任副院长兼研究室主任。研究室也从此被卫生部指定为全国成形外科进修基地之一,并召收研究生,规模扩大,局面一新,人心振奋。但1965年底,因院址另有其他安排,第四附属医院宣布解散,其他科室外迁、并、转,成形外科研究室整体迁往北京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今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科室规模虽大实为缩小,但仍保持研究室的独立科室建制。他并未因此一时挫折对发展成形外科事业的夙愿而有丝毫动摇或丧失信心。
翌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实验室工作被迫中断,临床工作始终未停。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成形外科实验室获得新生,补充专职人员,增添设备。他提出以中西医结合为指导思想,重又开始了自实验室成立时即已确立的从探索异体组织器官移植为长远方向的实验研究,并取得初步成果。成形外科研究室于1984年获准升格为研究中心,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和卫生部青年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的课题,招收了硕士研究生。继续接受卫生部委托,每年举办全国性进修班。他于1974年率领医学专业考察团肾移植组赴加拿大观摩学习,归来后与有关学者合编《肾移植》一书,1980年出版。在此期间,他担任了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副主编,《中华外科杂志》编委,《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编委,《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委并任《整形外科学》分卷主编(1986年出版),并参与编写《中国大百科全书》现代医学卷。
成形外科是外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的治疗对象,主要是体表器官及部分肌肉骨骼等组织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原因所致的畸形、缺损或缺欠。这些病症,既有功能障碍又有形态影响,有时后者更为重要。故手术治疗的目的不仅在于切除病灶恢复功能,还必须致力于外形完美的塑造。术后外观如何常是评价疗效的重要指标,而对成形外科中专以矫正先天性外形缺欠或后天性自然生理变化为对象的美容外科而言,术后外观则为唯一的衡量尺度。这是成形外科有别于其他外科分支学科的突出特点。为此,朱洪荫从一开始,就针对这一特点格外强调手术的基本功训练。自觉养成娴熟、轻巧、细致、一丝不苟的耐心精心的操作习惯,一招一式都须符合规范,他认为这是成形外科手术成功的保障。
此外,畸形、缺损或缺欠的表现,常因人而异,各具特征。因此,他认为墨守成规千篇一律不能取得最佳疗效,不能推动学科的进步发展,但也不可忽视或轻视前人经验,应师法前人而不拘泥于前人。主张术前准备要充分,观测分析要仔细,要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设计因人而异的手术方案。他认为不妨征询病人的见解,事实上他往往从病人的意见中得到启发,经集思广益才最后作出决策。新的手术尚不熟悉时,还需进行尸体模拟操作。
在以上治学思想的指引下,他取得了许多成功的范例。早在1954年即已引进J.W.Littler于同年报道的食指转位法拇指再造术并予改进补充,至1959年发表论文时已积有7例均获成功的经验。1952年即已开始眼睑分裂痣的治疗研究,创造性地运用Hughes氏上下睑互补手术原理修复切痣除后的缺损。1960年发表论文时已积有14例经验,这在当时是例数最多且均经手术治疗资料最为完整的报道。以上两篇论文均被(《整形外科学报》)登载。在1962年,他报道将McIndoe氏包模植皮阴道再造法的硬模型固定改进为以纱布袋填充纱布条的软制动,有效地防止了硬模型持续压迫穿入直肠这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1966年发表的以前额为供皮区行鼻再造术的论文中,阐述如何兼顾发际高低,为使供区所留痕迹易于遮掩,他设计了4种不同类型的皮瓣,用取自耳甲部的皮肤软骨复合组织移植片制做鼻翼部衬里,并以小块连附在皮瓣上的额肌形成丰满的鼻尖,这些设计和实践都取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人民画报》曾以“巧夺天工”为标题,报道了经他手术治疗的数幅典型病例的图片。
朱洪荫认为,组织移植是成形外科所使用的最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应列为研究重点,使所治范围不断扩展,由体表深入到体内组织的修复,由单一组织的移植向复合组织和器官的移植过渡。因此,同种(或异种)组织器官移植的探索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排斥反应的免疫学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临床异体皮移植已广泛用于早期烧伤治疗,肾移植也已日臻成熟,心、肺、肝、胰、脑、骨髓等的移植都在探索应用之中。异体器官组织移植后抗免疫排斥制剂的使用是必不可缺的措施,但这些制剂多需依靠国外进口,价格昂贵,且毒副作用大,有时货源还紧缺。朱洪荫鉴于免疫排斥反应的组织病理学变化主要表现为微血管内凝血和血管壁渗透性的增加等炎症反应,乃进行了以中医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方剂以防治免疫排斥反应的尝试性实验研究。通过对鼠、兔心脏、肾脏移植模型的观察,证实这些中药确实可以减少常规西药用量,从而降低其毒副作用,并有延长移植组织存活期的效果。在他的指导下,成形外科实验室自1973年恢复工作以来,已先后完成多项研究课题,并发表35篇论文,如:《移植物对受体适应的观察报告》(1975),《移植Ⅰ号推迟异体皮片排斥反应发生时间的初步观察(实验性研究)》(1977),《中西药结合治疗家兔同种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观察》(1983),《丹参注射液对大鼠异体心脏移植存活期的影响》(1986),《丹参、川芎嗪对小鼠淋巴细胞酸性非特异性酶活性的影响》(1987),《活血化瘀加味益肾汤对小鼠抗体分泌细胞及特异性玫瑰花形成细胞的影响》(1987),《表皮Langerhans氏细胞与异体皮肤移植》(1988)等。
朱洪荫主要论著
1 朱洪荫译.修复外科学(D.N.Matthews原著).华北军区后勤卫生部,1953.
2 朱洪荫译.成形外科学(军阵外科学,第6部.)(F.Smith原著).北京:华北医务生活社,1953.
3 朱洪荫,等.成形外科学概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
4 朱洪荫,主编.肾移植.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
5 王雪圃、朱洪荫.器官移植实验研究基础.北京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1980.
6 朱洪荫,编著.移植免疫学(北京医学院主编.基础和临床免疫学,第24章).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483~499.
7 朱洪荫,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整形外科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
8 朱洪荫,主编.整形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
9 朱洪荫.苏联近年的烧伤文献.新医学报,1950;2:97.
10 朱洪荫.颜面部软组织肿瘤的切除与修复.中华外科杂志,1954;2:96.
11 朱洪荫,等.Zkusenostis operaci’estlander-abbe’《捷克第1届国际成形外科论文集》.1956;
12 朱洪荫.同种异体皮肤移植研究动向(综述).中华外科杂志,1961;9:803.
13 朱洪荫.成形外科的发展.中华外科杂志,1961;9(11):封2.
14 朱洪荫,等.阴道成形术中皮片固定方法的探讨.中华外科杂志,1962;10:567.
15 朱洪荫.国内外成形外科目前情况调研资料,附发展北医成形外科拟议.内部资料,1962.
16朱洪荫,等.鼻再造术中的若干问题.北京医学院学报,1966;5:136.
17 朱洪荫.临床器官移植动态.北京医学院学报,1974;2:126.
18朱洪荫,等.中西药结合治疗家兔同种肾移植排斥反应的初步观察报告.中医杂志,1982;2:69.
19朱洪荫,王雪圃.141例中西药结合防治家兔同种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实验观察.第一届全国整形烧伤外科学术会议上宣读,1982.
20朱洪荫,王雪圃.中西药结合治疗家兔同种肾移植急性排斥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的观察.中医杂志,1983;24:65.
21 朱洪荫,等.丹参注射液对大鼠异体心脏存活期的影响.中国药理通讯,1986;3:7.
22 朱洪荫,等.异体皮片经中药浸泡后存活期延长的初步实验观察.第一届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选编.1987;123.
23朱洪荫,等.延长异体皮片存活期的中药桂枝汤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初步观察.第一届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选编.1987;124.
24朱洪荫,等.活血化瘀加味益肾汤对小鼠抗体分泌细胞及特异玫瑰花形成细胞的影响.医学研究通讯,1987;16:148.
朱洪荫补充介绍
朱洪荫,蒙古族。成形外科学家。北京人。1939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生物系。1943年毕业于协和医学院,医医学博士学位。建国后,历任北京医学院教授、第四附属医院副院长、外科主任,北京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副院长、成形外科研究室主任,北京医科大学教授,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对眼睑0痣、0闭锁、拇指缺损等修复和再造有较深研究。编有《成形外科学概要》。
朱洪荫,1914年4月1日出生于北京,为原内蒙古察哈尔蒙古林丹汗的后裔。祖辈的姓氏为朱尔车特(亦称赵尔车特或卓尔其特),故取朱为姓。
朱洪荫幼时曾入私塾,后转入京师公立第廿九小学。该校为六年制,自三年级开始试行道尔敦制启发式教学法。这一段小学教育使他养成自学能力和求知信心。人中学后他养成对文学和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学,以及音乐、绘画的广泛兴趣和爱好。曾组织中西乐器合璧的小乐队,他能操演月琴、南胡、小提琴和钢琴等。在绘画方面他偏爱水彩,一度有意报考艺术专科学校。虽然他并未当成艺术家,但对艺术的追求对他日后从事需要一定美学和艺术修养的成形外科颇有助益。高中毕业前夕,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几所大专院校,他为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基础医学实验室所吸引。结合个人对生物学的喜爱,又受当时科学救国论的影响,他毅然决定报考燕京大学特别生物系(医预科),这是进入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必经之路。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北京协和医学院被迫停办,他转入北平中央医院(今北京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继续学习。暑假期间常解剖小动物做标本以自娱。1943年毕业后在该院任外科住院医师。在此期间他受外科主任司徒展的影响极深。他目睹司徒展施行唇裂缝合术、烧伤后手瘢痕挛缩畸形松解植皮术等,逐渐形成对成形外科产生浓厚的兴趣。1946年他转入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工作,除以普通外科专业为主外,兼以成形外科为副,并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和学术资料。
1948年,美国成形外科医师韦伯斯特(J.P.Webster)到中国,在上海举办讲习班,朱洪荫前往学习。原定讲习时间为3个月,后因形势变化,未及两个月该班即仓促结业。这一段学习虽为时短暂,但他得以了解国外成形外科的兴起和进展,进一步坚定了终身献身于成形外科事业的志向。数十年来,他在成形外科方面成绩卓著。他是中国成形外科创始者之一。1985~1992年任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1985~1995年任《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副主编。曾任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
1949年9月,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建立隶属于外科的成形外科。他成为中国成形外科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关于科室命名,因无例可援,所以很费周折。以前并无这一专业的设置,仅有个别外科医师兼做一些成形外科手术。开始该专业的名称是修复再造外科,译自英语词reparativeandreconstructivesurgery,译名虽较确切,但不够简明易懂。他求教于医史教授李涛,共同推敲,决定采用成形外科一名(现则以称整形外科者居多)。
甫建科室时一切均需从头做起,白手起家,困难重重。开始仅有病床两张。既无师承,经验不足,又缺乏专业参考书籍,更没有供专科所用手术器械。朱洪荫千方百计自己动手。当时中国医疗器械制造工业落后,一切依赖进口。锋利的小刀片和小剪子是任何成形手术所不可缺少的基本工具。市场没有货源,他便将刮脸刀片纵横折为四片,以线缚于劈开的竹筷上供切割剥离之需;手术剪则以杭州张小泉刀剪铺生产的小剪子代替,并借用五官科器械以完成操作。因此,切皮机则以截肢刀手法取皮。其后不久,北京协和医院外科主任吴英恺将以前得自救济总署的成形外科专用器械一套转赠,因而手术条件大为改善。当时床位和手术室场地不足,他尽力争取与有关科室合作以扩大阵地开展业务,将手术室内平日很少使用的-恢复间利用起来。没有无影灯照明,就凭窗藉天然光线或辅以普通灯光进行手术,并尽量采用局部-进行相当复杂的门诊手术,不轻易占用仅有几张的病房床位。成形外科需要收集手术前后的形象资料,为此他先求助于协和医院照相室在院外经营的一家普通照相馆,颇感不便,后医院设立照相室,问题始获初步解决。
成形外科建立后,经过几年的辛勤劳动已初具规模。病床渐增至8张,专科队伍亦有所扩大。当时许多志愿军伤员为 烧伤后致瘢痕畸形,或因0伤和冻伤造成器官缺损。为治疗这些病人,他的倡议得到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的支持,1952年和1953年举办了两期以军医为主体的成形外科进修班,培训专科人才。他编教材,并汉译《修复外科学》(D.N.Matthews原著),以供学员深入学习参考。不少学员毕业后成为该地区的成形外科创建者或业务骨干。
通过数年的勤奋努力,他已积累许多实践经验以及较丰富的图片、蜡像等资料,成形外科成为有一定基础的新兴成熟科室。1954年学习苏联经验进行教学医院体制改革。但即使在成形外科建制取消、人员分散的情况下,专科医疗工作仍未停顿过。1957年后,人员归队,重整旗鼓,成形外科又走上继续发展的新阶段。朱洪荫于1956、1960先后两次由卫生部派赴前捷克斯洛伐克出席国际成形外科学术会议,宣读了《颌面部缺损的修复》等论文,并介绍中国本专科发展概况。1959年他主编的《成形外科学概要》出版,为中国这一专科的第一部著作。
1962年,朱洪荫向北京医学院党委提交了题为《国内外成形外科目前情况调研资料,附发展北医成形外科拟议》的报告。组织论证会研讨后,当时的北京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二部改为以成形外科为重点的第四附属医院,1963年初喜迁新址,并经扩充改为成形外科研究室,由临床和实验室两部分组成。朱洪荫任副院长兼研究室主任。研究室也从此被卫生部指定为全国成形外科进修基地之一,并召收研究生,规模扩大,局面一新,人心振奋。但1965年底,因院址另有其他安排,第四附属医院宣布解散,其他科室外迁、并、转,成形外科研究室整体迁往北京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今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科室规模虽大实为缩小,但仍保持研究室的独立科室建制。他并未因此一时挫折对发展成形外科事业的夙愿而有丝毫动摇或丧失信心。
翌年,“文革”开始,实验室工作被迫中断,临床工作始终未停。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成形外科实验室获得新生,补充专职人员,增添设备。他提出以中西医结合为指导思想,重又开始了自实验室成立时即已确立的从探索异体组织-为长远方向的实验研究,并取得初步成果。成形外科研究室于1984年获准升格为研究中心,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和卫生部青年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的课题,招收了硕士研究生。继续接受卫生部委托,每年举办全国性进修班。他于1974年率领医学专业考察团肾移植组赴加拿大观摩学习,归来后与有关学者合编《肾移植》一书,1980年出版。在此期间,他担任了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副主编,《中华外科杂志》编委,《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编委,《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委并任《整形外科学》分卷主编(1986年出版),并参与编写《中国大百科全书》现代医学卷。
成形外科是外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的治疗对象,主要是体表器官及部分肌肉骨骼等组织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原因所致的畸形、缺损或缺欠。这些病症,既有功能障碍又有形态影响,有时后者更为重要。故手术治疗的目的不仅在于切除病灶恢复功能,还必须致力于外形完美的塑造。术后外观如何常是评价疗效的重要指标,而对成形外科中专以矫正先天性外形缺欠或后天性自然生理变化为对象的美容外科而言,术后外观则为唯一的衡量尺度。这是成形外科有别于其他外科分支学科的突出特点。为此,朱洪荫从一开始,就针对这一特点格外强调手术的基本功训练。自觉养成娴熟、轻巧、细致、一丝不苟的耐心精心的操作习惯,一招一式都须符合规范,他认为这是成形外科手术成功的保障。
此外,畸形、缺损或缺欠的表现,常因人而异,各具特征。因此,他认为墨守成规千篇一律不能取得最佳疗效,不能推动学科的进步发展,但也不可忽视或轻视前人经验,应师法前人而不拘泥于前人。主张术前准备要充分,观测分析要仔细,要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设计因人而异的手术方案。他认为不妨征询病人的见解,事实上他往往从病人的意见中得到启发,经集思广益才最后作出决策。新的手术尚不熟悉时,还需进行尸体模拟操作。
在以上治学思想的指引下,他取得了许多成功的范例。早在1954年即已引进J.W.Littler于同年报道的食指转位法拇指再造术并予改进补充,至1959年发表论文时已积有7例均获成功的经验。1952年即已开始眼睑0痣的治疗研究,创造性地运用Hughes氏上下睑互补手术原理修复切痣除后的缺损。1960年发表论文时已积有14例经验,这在当时是例数最多且均经手术治疗资料最为完整的报道。以上两篇论文均被(《整形外科学报》)登载。在1962年,他报道将McIndoe氏包模植皮0再造法的硬模型固定改进为以纱布袋填充纱布条的软制动,有效地防止了硬模型持续压迫穿入直肠这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1966年发表的以前额为供皮区行鼻再造术的论文中,阐述如何兼顾发际高低,为使供区所留痕迹易于遮掩,他设计了4种不同类型的皮瓣,用取自耳甲部的皮肤软骨复合组织移植片制做鼻翼部衬里,并以小块连附在皮瓣上的额肌形成丰满的鼻尖,这些设计和实践都取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人民画报》曾以“巧夺天工”为标题,报道了经他手术治疗的数幅典型病例的图片。
朱洪荫认为,组织移植是成形外科所使用的最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应列为研究重点,使所治范围不断扩展,由体表深入到体内组织的修复,由单一组织的移植向复合组织和器官的移植过渡。因此,同种(或异种)组织-的探索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排斥反应的免疫学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临床异体皮移植已广泛用于早期烧伤治疗,肾移植也已日臻成熟,心、肺、肝、胰、脑、骨髓等的移植都在探索应用之中。异体器官组织移植后抗免疫排斥制剂的使用是必不可缺的措施,但这些制剂多需依靠国外进口,价格昂贵,且毒副作用大,有时货源还紧缺。朱洪荫鉴于免疫排斥反应的组织病理学变化主要表现为微血管内凝血和血管壁渗透性的增加等炎症反应,乃进行了以中医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方剂以防治免疫排斥反应的尝试性实验研究。通过对鼠、兔心脏、肾脏移植模型的观察,证实这些中药确实可以减少常规西药用量,从而降低其毒副作用,并有延长移植组织存活期的效果。在他的指导下,成形外科实验室自1973年恢复工作以来,已先后完成多项研究课题,并发表35篇论文,如:《移植物对受体适应的观察报告》(1975),《移植Ⅰ号推迟异体皮片排斥反应发生时间的初步观察(实验性研究)》(1977),《中西药结合治疗家兔同种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观察》(1983),《丹参注射液对大鼠异体心脏移植存活期的影响》(1986),《丹参、川芎嗪对小鼠淋巴细胞酸性非特异性酶活性的影响》(1987),《活血化瘀加味益肾汤对小鼠抗体分泌细胞及特异性玫瑰花形成细胞的影响》(1987),《表皮Langerhans氏细胞与异体皮肤移植》(1988)等。
“朱洪荫”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